應該總是說實話? 不會說謊會讓社交變得更困難?

圖文/志祺七七

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應該說實話嗎?有人認為說謊是不對的事,但也有人認為有時候說點小謊並沒有關係。Youtube頻道『圖文不符x志祺七七』近日對於這個議題在影片中進行了討論。

曾有學者指出,說謊是小孩認知發展正常的一個指標,那些比較早開始說謊、以及懂得如何說謊的小孩,反而能夠正常發展。

而加拿大的心理學家李康(Kang Lee)就指出,說謊這項能力跟走路、說話一樣對小孩的發展很重要。根據李康的統計,兩歲的小孩約 30% 開始會說謊欺騙父母,三歲時有 50% 會說謊,四歲之後有 80% 能夠成功欺騙他人。

▲▼較早開始說謊的小孩,反而能夠正常發展。(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較早開始說謊的小孩,反而能夠正常發展。(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而那些不會說謊的小孩,在未來比較容易遭遇一些問題。例如他們會變得更愛說謊、但是也很容易被拆穿,而這會讓他們的社交變得更困難,而且也比較容易缺乏社交常識、導致發展上的異常。

但是等到我們越長越大,大家基本上還是會同意誠實是個美德。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因為說謊而感到愧疚、對對方感到抱歉。但我們必須承認,有時候確實需要說一些謊,那這樣就得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情況下說謊才是正確的?」

著名的英國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的道德理論被歸類在「效益主義」的一種,而根據他的主張,我們要判斷一個行為的道德對錯,關鍵是在於這個行為的結果能不能為人們帶來最大幸福。

▲▼邊沁認為道德正確的行為就是能為眾人、為整體社會帶來最大幸福的行為。(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邊沁認為道德正確的行為就是能為眾人、為整體社會帶來最大幸福的行為。(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他認為道德的最高原則是追求幸福的最大化,意思就是要讓整體的快樂大於痛苦。而幸福的計算在理論上也很簡單,就是純粹用快樂跟痛苦來衡量,當快樂越多就是越幸福、痛苦越多就是越不幸福。不過邊沁的效益主義並不是一種自私的功利主義,因為他主張我們應該同時考量他人的幸福,而且我們在計算每個人的幸福指數時不能有所偏袒、要一視同仁。

而如果從邊沁這種觀點來看,我們可以發現說謊有時候會是正確的行為。舉個例子。假設今天你的好友結婚了,而她問大家說今天她穿這件婚紗好不好看,這時大家都說非常漂亮,但只有你真心覺得超爆醜,那麼你應該對她說實話嗎?

▲ 根據邊沁的效益主義,說謊並不見得都是錯的。(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 根據邊沁的效益主義,說謊並不見得都是錯的。(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根據效益主義的觀點,這時候說謊有可能就是正確的! 這時你說個小謊、為她好好讚美一番,不僅能讓她獲得更大的幸福、不會讓場面變得尷尬,你自己實際上也沒什麼損失。但如果這時你堅持說實話,可能就會讓她感到不開心、破壞你們之間的感情,還會讓整個場面變得很僵。從這樣來看,因為這時候說謊可以為大家帶來更大的幸福,所以說謊就會是一件正確的行為。

不過呢,如果對於說謊這件事總是感到不安、或者多多少少還是覺得不應該,那這樣一來,當我們面臨說實話反而會造成更多傷害、或是變得非常白目的狀況時,又應該怎麼辦呢?

▲誤導性真話不是說謊,它一樣屬於真話的一種。(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誤導性真話不是說謊,它一樣屬於真話的一種。(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當代著名的哲學教授桑德爾(Michael Sandel)就提供了一個解法。他指出,或許我們還可以思考一個作法,那就是改說一些「誤導性的真話」。根據桑德爾的分析,誤導性真話跟善意的謊言是有差別的,因為善意的謊言就是說謊,但誤導性真話不是說謊,它一樣屬於真話的一種,所以「說誤導性真話」就意味著自己仍然有遵守「不說謊」這個道德要求。

總結來說,根據邊沁的效益主義,說謊並不見得都是錯的。而如果你還是不願意說謊,或許你可以試試看誤導性的真話,這可能讓你一邊保持誠實、一邊做人處事也變得更圓融。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1天1碗簡單做! 日抗癌名醫分享自製「長壽湯」食譜

1天1碗簡單做! 日抗癌名醫分享自製「長壽湯」食譜

根據衛福部2024年底公布的資料顯示,全台灣在2022年的癌症新發生人數為13萬293人,比起2021年增加了8,531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已經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超過40年。為了活得健康又長壽,市面上存在許多抗癌飲食法,但若想攝取足夠的營養,又不對身體造成負擔,同時還不用花太多時間準備,並且可以每天持續下去,最好的方式就是「喝湯」。

2025年04月01日 17:47

柯文哲水腎、輸尿管結石明手術!醫示警:有復發可能

柯文哲水腎、輸尿管結石明手術!醫示警:有復發可能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截至今(1日)已戒護就醫3次,據了解,由於柯文哲左腎積水、左側輸尿管結石,將於明(2日)上午在衛福部台北醫院開刀。對此,醫師指出,手術順利的話,大概1~2天腎功能恢復就可以出院,但仍要留意結石有復發可能。

2025年04月01日 17:03

柯文哲止痛藥吃最高劑量致腎水腫? 院方還原術後服藥情況自清

柯文哲止痛藥吃最高劑量致腎水腫? 院方還原術後服藥情況自清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近日傳出血尿、噁心與腰痛等症狀,他的妻子陳佩琪日前在臉書透露,柯因劇烈腰痛使用止痛藥達成人每日最高建議量,引發外界議論。柯文哲戒護就醫的部立台北醫院今(1)日發布聲明,開立藥物僅需疼痛時使用,並由看守所人員保管,柯文哲僅術後三日有用藥,回診時檢查腎功能也正常,並無止痛藥過量導致腎水腫、腎衰竭等情況。

2025年04月01日 16:29

37款指示藥最快明年退出健保!感冒、保肝藥上榜 剩少數醫師開

37款指示藥最快明年退出健保!感冒、保肝藥上榜 剩少數醫師開

又有「指示用藥」要退出健保!健保署今(1)日表示,經過徵詢個醫學會意見,決定針對院所、醫師開立用量少的37項指示藥品實施,包含緩解感冒、便秘用藥與保肝、止痛藥等,將排入今年6月的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正式討論,最快8月實施,但會給予民眾半年緩衝時間,預期正式退出健保時間會落在明年初。

2025年04月01日 15:58

新冠增8重症1死「疫情緩升」 4/8開放3族群打第2劑JN.1疫苗

新冠增8重症1死「疫情緩升」 4/8開放3族群打第2劑JN.1疫苗

新冠疫情緩升!疾病管制署今(1)日表示,上周新冠新增8例本土病例,另新增一起死亡個案;上周新冠就診1900人次,比前一週上升4.9%。副署長羅一鈞說明,新冠傳播風險持續且疫苗保護力隨時間遞減,為了保護高風險族群,4月8日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及免疫不全等對象接種第2劑JN.1 新冠疫苗。

2025年04月01日 15:29

裕毛屋「米油」致癌物超標 聯馥食品「法國乾酪」大腸桿菌違規

裕毛屋「米油」致癌物超標 聯馥食品「法國乾酪」大腸桿菌違規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包括知名食材進口公司「聯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從法國進口的「乾酪」檢出微生物含量不符規定,另還有「裕毛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從日本進口的米油檢出含污染物質及毒素不符規定,另還有2批日本進口嬰兒米餅檢出重金屬含量超標。

2025年04月01日 14:15

2月大嬰染百日咳2家人確診!累計3人群聚「阿祖恐是感染源」

2月大嬰染百日咳2家人確診!累計3人群聚「阿祖恐是感染源」

國內爆家庭群聚百日咳!疾病管制署今(1)日公布我國上周新增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是3月20日確診2個月大女嬰的同住家人,分別為媽媽和外曾祖母。疾管署表示,目前三人均已服藥治療,女嬰亦已出院,整起群聚監測至4月22日。總計今年國內百日咳累計11例均為本土病例,包括4起家庭群聚共10例,為2020年後(6年來)同期新高。

2025年04月01日 14:05

「喇叭牌正露糖衣錠」碎裂、主成份不足 食藥署宣布回收68萬錠

「喇叭牌正露糖衣錠」碎裂、主成份不足 食藥署宣布回收68萬錠

知名腸胃藥「喇叭牌正露糖衣錠」出包!食藥署表示,接獲廠商自主通報有2批號藥錠碎裂及安定性試驗不合格,因此宣布啟動回收,但目前已銷售68萬錠,已要求廠商在4月25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繳交調查報告及預防矯正措施。

2025年04月01日 12:13

這價格太扯!日本No.1葡萄糖胺500元開搶「找回步伐靈活強健」比免稅還便宜

這價格太扯!日本No.1葡萄糖胺500元開搶「找回步伐靈活強健」比免稅還便宜

瞄準現代人的營養需求,日本No.1的葡萄糖胺史上最殺首購優惠來了!不用特別跑一趟日本,原價1,800元的「三得利固力伸」現在限時優惠現省1,300元,等於只要500元就能入手!

2025年04月01日 12: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