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總是說實話? 不會說謊會讓社交變得更困難?

圖文/志祺七七

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應該說實話嗎?有人認為說謊是不對的事,但也有人認為有時候說點小謊並沒有關係。Youtube頻道『圖文不符x志祺七七』近日對於這個議題在影片中進行了討論。

曾有學者指出,說謊是小孩認知發展正常的一個指標,那些比較早開始說謊、以及懂得如何說謊的小孩,反而能夠正常發展。

而加拿大的心理學家李康(Kang Lee)就指出,說謊這項能力跟走路、說話一樣對小孩的發展很重要。根據李康的統計,兩歲的小孩約 30% 開始會說謊欺騙父母,三歲時有 50% 會說謊,四歲之後有 80% 能夠成功欺騙他人。

▲▼較早開始說謊的小孩,反而能夠正常發展。(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較早開始說謊的小孩,反而能夠正常發展。(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而那些不會說謊的小孩,在未來比較容易遭遇一些問題。例如他們會變得更愛說謊、但是也很容易被拆穿,而這會讓他們的社交變得更困難,而且也比較容易缺乏社交常識、導致發展上的異常。

但是等到我們越長越大,大家基本上還是會同意誠實是個美德。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因為說謊而感到愧疚、對對方感到抱歉。但我們必須承認,有時候確實需要說一些謊,那這樣就得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情況下說謊才是正確的?」

著名的英國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的道德理論被歸類在「效益主義」的一種,而根據他的主張,我們要判斷一個行為的道德對錯,關鍵是在於這個行為的結果能不能為人們帶來最大幸福。

▲▼邊沁認為道德正確的行為就是能為眾人、為整體社會帶來最大幸福的行為。(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邊沁認為道德正確的行為就是能為眾人、為整體社會帶來最大幸福的行為。(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他認為道德的最高原則是追求幸福的最大化,意思就是要讓整體的快樂大於痛苦。而幸福的計算在理論上也很簡單,就是純粹用快樂跟痛苦來衡量,當快樂越多就是越幸福、痛苦越多就是越不幸福。不過邊沁的效益主義並不是一種自私的功利主義,因為他主張我們應該同時考量他人的幸福,而且我們在計算每個人的幸福指數時不能有所偏袒、要一視同仁。

而如果從邊沁這種觀點來看,我們可以發現說謊有時候會是正確的行為。舉個例子。假設今天你的好友結婚了,而她問大家說今天她穿這件婚紗好不好看,這時大家都說非常漂亮,但只有你真心覺得超爆醜,那麼你應該對她說實話嗎?

▲ 根據邊沁的效益主義,說謊並不見得都是錯的。(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 根據邊沁的效益主義,說謊並不見得都是錯的。(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根據效益主義的觀點,這時候說謊有可能就是正確的! 這時你說個小謊、為她好好讚美一番,不僅能讓她獲得更大的幸福、不會讓場面變得尷尬,你自己實際上也沒什麼損失。但如果這時你堅持說實話,可能就會讓她感到不開心、破壞你們之間的感情,還會讓整個場面變得很僵。從這樣來看,因為這時候說謊可以為大家帶來更大的幸福,所以說謊就會是一件正確的行為。

不過呢,如果對於說謊這件事總是感到不安、或者多多少少還是覺得不應該,那這樣一來,當我們面臨說實話反而會造成更多傷害、或是變得非常白目的狀況時,又應該怎麼辦呢?

▲誤導性真話不是說謊,它一樣屬於真話的一種。(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誤導性真話不是說謊,它一樣屬於真話的一種。(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當代著名的哲學教授桑德爾(Michael Sandel)就提供了一個解法。他指出,或許我們還可以思考一個作法,那就是改說一些「誤導性的真話」。根據桑德爾的分析,誤導性真話跟善意的謊言是有差別的,因為善意的謊言就是說謊,但誤導性真話不是說謊,它一樣屬於真話的一種,所以「說誤導性真話」就意味著自己仍然有遵守「不說謊」這個道德要求。

總結來說,根據邊沁的效益主義,說謊並不見得都是錯的。而如果你還是不願意說謊,或許你可以試試看誤導性的真話,這可能讓你一邊保持誠實、一邊做人處事也變得更圓融。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全聯「小農米」買1送1 「免浸泡直接煮」日本人也愛

全聯「小農米」買1送1 「免浸泡直接煮」日本人也愛

全聯除了小農直採、小農鮮乳,今年再新增「小農米」品項,包括「本番大粒米」、「任性青農米」,其中本番大粒米從去年9月獨家上架以來,近半年霸榜熱銷,米粒比越光米大1.2倍,飽滿Q彈,出口到日本還獲得特A級認證。即日起至6月5日全聯年中慶,小農米祭出「買1送1、第二件5折」優惠。

2025年05月20日 12:46

目睹車禍恐留創傷 心理師示警「7症狀」:別過度曝露衝擊畫面

目睹車禍恐留創傷 心理師示警「7症狀」:別過度曝露衝擊畫面

昨日(5/19)新北三峽北大國小旁發生重大車禍,包含學生與家長均直接或間接目睹事故現場,引發社會關注。心理師提醒,家長可觀察孩子是否出現「情緒波動、失眠、惡夢、食慾不振、身體緊繃、閃回或情緒過度警覺」等症狀,不要讓自己和孩童過度曝露在衝擊畫面。

2025年05月20日 12:26

高齡駕駛換照「難以篩出風險」 專家:應增加模擬測驗或路考

高齡駕駛換照「難以篩出風險」 專家:應增加模擬測驗或路考

新北市三峽區昨天下午發生重大交通事故,78歲余姓男子駕駛自用小客車高速衝撞路人與機車騎士,造成3死12傷。專家指出,現行75歲以上高齡換照制度難以篩出所有潛在風險,建議應加測模擬駕駛或路考,高齡開車也可加裝安全輔助裝置,提升用路安全。

2025年05月20日 12:13

65歲以上反應力開始退化 醫:高齡駕駛換照門檻應提前

65歲以上反應力開始退化 醫:高齡駕駛換照門檻應提前

78歲余姓男子駕車暴衝釀3死12傷慘劇, 高齡駕駛安全引發全台關注,對此醫師建議,可自65歲起每5年進行1次駕照適任性評估,至75歲再銜接現行3年換照制度;對於外界擔憂的年齡歧視問題,則應反過來考量,年輕人在高齡化社會愈來愈少,更需透過法令守護生命與道路安全,而非聚焦年齡歧視。

2025年05月20日 12:03

快訊/78歲駕駛「尚未脫險、意識模糊」 將進行第2次手術

快訊/78歲駕駛「尚未脫險、意識模糊」 將進行第2次手術

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旁發生重大車禍,亞東醫院第一時間協助收治傷患,其中包含78歲肇事駕駛。亞東醫院今表示,目前還有3人住院中,2位是學童,1位還在加護病房觀察,駕駛手術後還未脫離險境,意識狀況仍不清楚、生命現象不穩定。

2025年05月20日 11:50

恩主公醫院「動員60人搶命」救不回2女學生 還有2人住院觀察

恩主公醫院「動員60人搶命」救不回2女學生 還有2人住院觀察

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旁發生重大車禍,恩主公醫院副院長吳長晉今(20)指出,院內第一時間緊急啟動大量傷患應變機制,動員約五、六十人參與搶救,包括多位下班醫護同仁主動返院支援。

2025年05月20日 11:03

遠百進口「玄米油」致癌物超標 聯馥食品「牛肝菌菇」農藥違規

遠百進口「玄米油」致癌物超標 聯馥食品「牛肝菌菇」農藥違規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其中有一批遠東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從巴西進口的「玄米油」檢出縮水甘油脂肪酸酯超標,另還有一批由「聯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從秘魯進口的「乾燥牛肝菌菇」檢出農藥超標。

2025年05月20日 10:37

好多人中新冠 冒「3症狀」快篩2條線

好多人中新冠 冒「3症狀」快篩2條線

國內新冠疫情進入流行且連續5周上升,對此,網紅醫師蒼藍鴿(吳其穎)表示,最近新冠疫情又有升溫跡象,門診不少人一開始以為只是「痠痛、發燒、喉嚨癢」,沒想到居家快篩一驗是兩條線。許多網友則回報中鏢慘況,「喉嚨像快要被掐死」、「全身痠痛」。

2025年05月20日 08:21

三峽車禍5人送土城醫院 3學生重傷轉加護

三峽車禍5人送土城醫院 3學生重傷轉加護

新北市三峽區國光街、國成街口(北大國小旁)19日下午4時04分,發生重大車禍,造成16名學生和路人受傷送醫,傷患分別送往恩主公醫院、亞東醫院和土城醫院。土城醫院表示,收治2位大人輕傷,3位小孩重傷,其中1人OHCA,3位重傷小孩會轉ICU。

2025年05月19日 18: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