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信用的13堂課 第3點超重要!

▲培養信用的13堂課(圖/記者好事一二三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培養信用的13堂課(圖/記者好事一二三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圖文/好事一二三

你好 我是愛莉老師,我最喜歡的是房子和孩子。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有關信用這塊,最近一個好朋友的弟弟剛好買房要辦貸款,剛從澳洲打工度假 2 年回來半年的他,出國前沒有使用信用卡的習慣,出國期間也非常「乖」的沒有使用信用卡,雖然澳洲打工度假存的錢幾乎都在澳洲旅行時花光了,剩下的一些存款加上爸媽贊助的購屋款拿來付頭期款後也差不多而已,不過辦貸款時想說有薪轉紀錄和工作證明應該沒甚麼問題

送了兩家銀行,居然都因為聯徵(聯合徵信中心的個人信用報告)沒有紀錄(俗稱「小白」)而過不了,一家要求他提供二等親的家人當保人,另一家則因此送到總行去審核,最後核貸成數只有六成,在「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權衡下,最後請姐姐(我的好朋友)當保人,才順利貸款下來。

幾天前聊天聊到這件事,她問我,她弟弟完全沒有任何信用不良的紀錄,怎麼貸款也這麼難辦?我回答她,雖然弟弟沒有任何任何「信用不良」的紀錄,但也沒有任何「信用優良」的紀錄!因為銀行完全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可以判斷一個沒有借款(包含「信用卡」)記錄的人會不會如期還錢。也就是:他沒有「信用」。到底「信用」要怎麼培養呢?

1. 一定要準時繳信用卡,而且盡量不要使用「分期」,也不要動用到「循環利息」

雖然「小白」不好,不過,信用卡帳單一定要全額繳,不要只繳最低應繳金額。如果信用卡動用到「循環利息」,要說服銀行你有償款能力,實在有點困難。

2. 不要辦太多信用卡,不要動用現金卡:

信用卡的額度小則5萬,多則20萬、30萬甚至50萬,平常消費的確很方便,不過,到了要辦貸款的時候,這些額度都會吃掉你的貸款額度,真心建議信用卡不要辦太多家。此外,現金卡屬於高便利、高利息的消費性信用貸款,最好不要動用。

3. 不要當「小白」:

避免銀行將你歸類為「小白」,最好持有用信用卡並使用超過一年以上,有每月按時全額繳款的紀錄。

4. 維持良好的薪轉記錄:

如果你領的薪水都是現金,記得要拿去銀行存,並在存款條上備註付款單位的名稱(一般備註欄可以顯示 6 個中文字),這樣刷簿子時可以看到備註,做為薪資入帳的證明。

5. 貸款時最好在任職的公司已經超過半年:

為了讓銀行信任你有穩定工作,有清償貸款的還款來源,貸款時最好在任職的公司年資已經超過半年。有些銀行對於年資不到半年的薪轉紀錄不予認列,對於想辦貸款的人有點吃虧喔

6. 收入以「薪轉」和「扣繳憑單」取其高:

由於銀行提供的收入資料通常以最近 6 個月的「薪轉紀錄」或是去年的「扣繳憑單」、「報稅證明」取其一即可,所以,如果你在未更換公司的前提下,去年的收入條件較今年佳,或是你每個月的薪水雖然不高,但定期都有獎金入帳,所以年薪較月薪所呈現的還高,那麼,你可以選擇提供去年的「扣繳憑單」、「報稅證明」做為收入證明。甚至,如果你過去幾年的收入都很好,還可以授權銀行去國稅局調閱你過去幾年的「收入清單」,為你的償債能力加分喔!

7. 不要月光,不要百元提領:

由於薪轉的簿子在申請貸款時會提供影本給銀行參考,所以平常最好不要將存款用罄,不然銀行會認為你是月光族,入不敷出,影響自己償債能力的評分。

8. 提高最近 3 個月的財力證明:

如果你有買房子的計畫,可以先跟家人情商先借一筆金額存入你的帳戶,可以使用定存或活期存款,等 3~6 個月後如有買房子,可以提供給銀行作為財力證明,等貸款下來後再還給家人。

9. 先存一筆錢開戶作銀行的 VIP:

許多銀行有 VIP 方案,成為 VIP 不僅貸款成數較高,利息也比較低。對於 VIP 的要求,大部份的外商銀行要求至少要存款 300 萬、連續存 3 個月以上,但也有本土銀行的存款門檻只需要 100 萬。如果你有固定往來的銀行,不妨問問看銀行的理專有沒有 VIP 相關權益可以申請喔!

10. 提供保證人:

如同前文的案例,最後就由我朋友來當她弟弟的保證人,讓貸款順利核貸下來。一般而言,保證人的還款能力可以和貸款人合併計算,所以如果可以提供收入和信用條件好的保證人,將有助於爭取較好的貸款條件。有些銀行為了避免貸款人為記名登記的人頭,所以要求保證人必須為二等親內的親屬。不過,仍有些銀行對保證人資格沒有規範,可以善用保證人來提高自己的授信條件。

11. 若名下有房子,且仍有房貸,最好改以家人名字買屋:

央行的「二屋限制貸款」條件雖然已經取消,不過目前如果你名下已有一間以上房子,且仍有房貸,記得計算一下自己的收入支出比,評估一下用自己的名字買,貸款額度上是否仍有空間。如果收入支出比已經很緊,最好將原來的房子過戶給其他家人(「房地合一」新制上路後,最好「賣」給家人,盡量不要「贈與」給家人,避免未來出售時財產交易所得稅不划算)或改以家人名字買屋,避免影響貸款條件。

12. 如有信用貸款,要先還掉:

一般而言,信用貸款會影響房貸申請的額度,但是房貸較為常見,大部分人買房子都會使用房貸,且有房子做抵押,所以房貸比較不會影響信貸申請的額度。如果你名下有未還完的信貸且有買房子的計畫,可以先跟家人情商先借一筆金額還完信貸餘額,等房貸下來後再辦信貸還給家人。也有些人希望房貸和信貸都能爭取到最好的條件,會在沒有信貸的情況下,於送件房貸時,一併送件申請信貸,這樣房貸和信貸銀行在調閱聯徵時都不會看到貸款,比較容易提供較好的貸款條件。

13. 增加與貸款銀行的往來:

為了增加自己在銀行眼中的優良記錄,建議可以找目前較常往來的銀行(如:薪轉銀行、信用卡銀行)詢問房貸,平常存款後盡量不要去提款,累積存款餘額,記錄看起來比較好看。當你與該銀行的往來越頻繁,你的貸款條件議價能力也會越高喔!

「信用」要培養需要時間,要毀掉卻很快!上面 13 點是培養「信用」的幾個眉角,你學會了嗎?

想瞭解愛莉老師分享房產經驗:https://goo.gl/P5tPCL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大陸浙江一戶人家小孩小勇(化名)因為忘記沖馬桶,媽媽一看發現不對勁,這一留心,小勇被診斷出尿毒症,結果一家三口都得了罕見遺傳病,而他和哥哥都接受腎移植手術,媽媽還在洗腎中。

2025年09月16日 01:27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不少家長困惑,孩子明明吃得不少,卻經常疲倦、不專心。營養師在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提醒,這恐怕不是偷懶,而是青少年正陷入「隱藏營養危機」,最新數據顯示,超過六成14至17歲青少年缺乏鈣、膽鹼、鎂、維生素D與E,嚴重影響骨骼發育、免疫力與專注力。

2025年09月15日 17:43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許多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再度近視?」對此,眼科粘靖旻院長詳細分析這個大家最關心的術後問題,讓準備手術或已完成手術的人都能安心!

2025年09月15日 17:00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是父母最在意的寶貝,除了身體健康,心理狀態與行為表現也同樣需要關心。如果孩子經常感到沮喪、學習困難,或特別衝動,這些都可能是提醒我們的訊號。及早理解與陪伴,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合適的支持。

2025年09月15日 15:22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全台近200萬人具憂鬱傾向,其中有5.2%是重度憂鬱症患者,近7成透過治療可妥善控制病情,但其餘2、3成患者則會反覆發作。有研究發現,這部分可能和基因有關,有些人先天帶有「落井下石型」基因,不僅對外界較敏感,還會直接影響腦中血清素的濃度多寡。

2025年09月15日 14:45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把國、高中上課時間改成早上10點,相關提案已有萬人響應。對此,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指出,過去研究發現,8點以後起床比較符合生理時鐘,也有20%屬於晚睡晚起體質,頭腦才會比較清楚,但睡眠生理時鐘也因人而異,不能只看表面現象統一處理。

2025年09月15日 12:34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心導管團隊致力於心臟照護26年,推動新醫材治療不遺餘力,因而屏東縣成為全台灣新一代心臟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最早正式上線的縣市,今年5月,屏基率先完成全台首例正式上架「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Bioadaptor)治療,並在3個月內已累積完成 24 例病人植入,後續追蹤情況均良好,標誌著心導管介入治療邁向新階段。

2025年09月15日 12:14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一名45歲男性有「大便不成形且帶血絲」的症狀,但並未想過是大腸癌警訊,就算糞便潛血陽性,仍認為是檢查或飲食造成。半年後因肚子疼痛嚴重,經醫師苦勸才做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已經塞住腸道,確診大腸癌。醫師提醒,根據臨床統計,有症狀才檢查,有6成以上都已經是三、四期。

2025年09月15日 11: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