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是假議題! 專家3點強調「台灣根本沒這問題」

▲▼高鐵,高鐵乘客,高鐵搭車,。(圖/記者賴文萱攝)

▲青年人北漂成為近來熱門議題。(圖/記者賴文萱攝)

圖文/中山大學社會系 葉高華

最近臺灣掀起一波討論人口遷移的熱潮,然而當中有許多言論逞臆而斷,缺乏科學根據。身為一名研究人口的社會學家與地理學家,自當提供正確資訊,幫助提升公共議題的討論品質。本文依序回答三個問題:1、南部人口真的流向北部嗎?2、人口遷移就是「漂」嗎?3、用勞保資料看人口外移恰當嗎?

問題一:南部人口真的流向北部嗎?

先說結論。南部人口大幅流向北部發生於1970年代,80年代趨緩,到了90年代末期已消失。下面一系列地圖,呈現不同時段縣市間「常住人口」的淨遷移數。

常住人口指的是:實際居住6個月或預期居住6個月以上的人口,每10年普查一次。普查時,申報義務人須申報5年前的經常居住地。如此,普查資料可分析5年前後的遷移情形。

淨遷移數指:遷入數減遷出數。若為0,不表示沒有遷移情形,而是遷入與遷出達到均衡。換言之,有多少人遷至某地,就有多少人從某地遷來,互相抵銷。為了呈現主要趨勢,地圖只畫出淨遷移數平均每年大於1,000人的箭頭。

第一張地圖描繪1975-1980年間的人口淨遷移。當時除了臺中吸收一些彰化、南投人口,高雄吸收一些嘉義、臺南、屏東、澎湖人口,全臺各地人口都大幅往雙北流動。遷移者主要是正要成家立業的戰後嬰兒潮世代,由於家鄉缺乏就業機會,只好離鄉背井。這些人目前大約60歲上下了。

▲別再漂了,來談真正的人口遷移。(圖/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由於1970年代的遷移潮太恐怖,政府開始廣設工業區,希望把人口留在家鄉。無論有沒有達到預期成效,1980年代的遷移潮有趨緩跡象。第二張地圖描繪1985-1990年間的人口淨遷移。當時從南部流向雙北的人口已大幅減少,不過中部人口流向雙北的情形仍然嚴重,尤其是彰化、雲林。

▲別再漂了,來談真正的人口遷移。(圖/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1995-2000年,人口不再往雙北淨移入,反而出現小規模的返鄉潮。此時雙北的人口移出開始大於移入,只依賴自然增加(出生數減死亡數)維持人口成長。值得注意的是,雙北人口開始往桃園移動了。接下來的2005-2010年,雙北人口持續往桃園移動,臺中、高雄各自吸收一些周邊人口。

▲別再漂了,來談真正的人口遷移。(圖/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別再漂了,來談真正的人口遷移。(圖/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2010年普查的資訊距今有些時間差了,在等待2020年人口普查之前,暫時只能參考戶籍資料。第五張地圖描繪2014年底至2017年底戶籍人口的淨遷移。因為這個時間段為3年,地圖只畫出大於3,000人的箭頭。如同先前的趨勢,雙北人口持續往桃園移動。值得注意的是,桃園、臺中升格為直轄市後,吸引力大增。臺中不僅吸收周邊的苗栗、彰化、南投、雲林人口,還有雙北人口回流。不過,臺中仍不敵桃園,被吸走一些人口。桃園吸力最強,甚至能從高雄吸收3980人淨移入,這樣算是「北漂」(桃漂)嗎?

▲別再漂了,來談真正的人口遷移。(圖/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問題二:人口遷移就是「漂」嗎?

社會學、地理學、人口學都研究人口遷移,但這些學科從來沒使用過「漂」這種術語。因為「漂」不是一般的人口遷移問題,而是在中國特有戶籍制度下才會產生的戶籍問題。中國沒有遷移戶籍的自由。大量農村人口移入都市後無法入籍居住地,淪為沒有戶籍的二等市民。他們得不到公共服務與社會福利,甚至隨時可能被認定為「低端人口」,慘遭清除。「北漂」的主角北京,常住人口中有高達800萬人無戶籍。這還不是最多的,上海有逼近1000萬人無戶籍。最誇張的是深圳,無戶籍人口占了三分之二!

▲別再漂了,來談真正的人口遷移。(圖/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顯而易見,臺灣根本沒有這種問題,因為戶籍想遷就遷。在臺灣炒作「北漂」,完全是假議題。那麼,臺灣各大都市的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差多少呢?常住人口每10年普查一次,上一次普查是2010年,時間上有些差距了。不過如果南部人住臺北但不入籍是個長期現象,不是這幾年才突然出現的新興現象,那麼2010年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的比較還是很有參考價值。

事實上,臺北市的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只差幾百人而已。這不是說只有幾百人住臺北市但未設籍,而是同時有許多人設籍但未實際居住,與實際居住但未設籍的人互相抵銷。已知有16萬多人設籍臺北市但常居國外,因此可推論至少有16萬多人住在臺北市但未設籍。實際人數可能多一些,但相較於262萬常住人口,實屬有限。更何況,他們隨時都可以入籍,獲得臺北市民的權益。

高雄市的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少2萬多,但戶籍人口中有5萬多人常居國外,因此常住但未設籍的人口反而多於設籍但住外縣市的人口。整體而言,臺灣幾大都市的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差異有限。(技術性問題參見附錄)

▲別再漂了,來談真正的人口遷移。(圖/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問題三:用勞保資料看人口外移恰當嗎?

有些人以為戶籍人口與現狀差距甚遠,因此主張用勞保資料分析人口外移情形。信傳媒以勞保投保人數減去勞動力人口,估計各都有多少人「外漂」。但若按照這種算法,全臺灣的勞保投保人數比勞動力人口少了150萬左右。顯然,這種算法有瑕疵。

首先,勞動力人口其實包含失業人口,這些人正常情況下不會投保。扣除失業人口後,勞保投保人數仍然比就業人口少了將近110萬。更大的問題是,勞動力人口包含雇主、自營作業者(如自己開店)、農民、公教人員,這些人正常情況下也不會保勞保。甚至有些私部門受雇者,未依法保勞保,使勞保投保人數更短少。因此,勞保投保人數少於就業人口的數量,不能代表「外漂」的人數,只代表沒有投保的就業人數,其中包含不需要投保的人數。

至於臺北市的勞保投保人數比就業人數多了一百多萬,則反映有許多不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在臺北市投保,因為公司地址登記在臺北市。顯而易見,用勞保資料推論人口外移,問題更大。

結語:論述不能逞臆而斷

二次大戰後,陳儀接收臺灣時,對於日本人留下來的調查統計資料讚嘆不已。他責成編輯《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並親自作序,直言:「夫周詳之計劃,實有賴於正確之統計……惟我國公務人員輒喜閱讀文章,厭煩統計數字;是以為政專憑經驗,逞臆而斷,缺乏科學根據,循致失時誤事,而使國家民族受不可補償之損失。」

雖然陳儀後來身敗名裂,但他的這段肺腑之言,在70年後仍然值得我們警惕。

▲別再漂了,來談真正的人口遷移。(圖/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附錄:普查員真的找得到未設籍人口嗎?

常住人口會不會遺漏未設籍人口,導致與戶籍人口接近?假設你被抽到,但是你不住在戶籍地。普查員會到你的戶籍地問你的家人(或設籍同一戶的人),你實際居住在哪裡?最後,你的資料還是會被歸類到你常住的地方。

▲別再漂了,來談真正的人口遷移。(圖/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別再漂了,來談真正的人口遷移。(圖/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本文經思想坦克(https://www.voicettank.org/)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別再漂了,來談真正的人口遷移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爆紅「杜拜巧克力」防腐劑超標 邊境攔截160公斤退運銷毀

爆紅「杜拜巧克力」防腐劑超標 邊境攔截160公斤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有一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含餡巧克力」檢出防腐劑超標,另外,還有一款從法國進口的「芥末醬(MAILLE MUST DIJON)」漂白劑含量不符規定,不合格產品全數退運或銷毀。

2025年07月01日 11:17

看似健康其實暗藏危機?日營養師揭「水煮蛋地雷」4大黃金搭配食材成關鍵主角

看似健康其實暗藏危機?日營養師揭「水煮蛋地雷」4大黃金搭配食材成關鍵主角

水煮蛋雖然具備高蛋白、低糖質的特性,是減脂期間補充蛋白質的好選擇,但若吃法不當,反而可能造成營養不均或潛在風險!

2025年07月01日 11:05

藥師教「自組防災包」500元有找 兒童版必備6種藥

藥師教「自組防災包」500元有找 兒童版必備6種藥

台灣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颱風頻繁,加上近年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防災意識逐漸提高,政府與民間紛紛推動「家戶防災包」的準備意識。除了基本的糧水與生活用品,藥品與醫療用品是防災包中不可忽視的一環,特別是有小孩、長輩或慢性病患者的家庭。除了通用型的藥局防災包製備,藥師建議另外準備幼童專用急救藥物包,以備不時之需。

2025年07月01日 11:04

她喊快撐不下去! 醫揪元凶「整個人重生笑了」

她喊快撐不下去! 醫揪元凶「整個人重生笑了」

耳鼻喉科醫師蔡明劭分享,一名女性有「睡眠呼吸中止合併失眠」,這類病人最常被誤認為「只是失眠」,其實真正的兇手是整夜反覆的「無聲缺氧」,經使用陽壓呼吸器(CPAP),整個人也重新找回光彩與自信。

2025年07月01日 08:31

線上換護照放寬!7月新制一次看 家貓可不打狂犬疫苗

線上換護照放寬!7月新制一次看 家貓可不打狂犬疫苗

今天7月第一天,有多項新制上路,包括台北市提倡環保,280場所的免洗餐具將收費,還有台中科博館、高雄科工館門票調漲。另外,線上申換護照條件放寬,效期不足6月適用。客委會為鼓勵民眾走進客家文化,則推出1000元「數位客家幣」,共有28萬份開放登記。《ETtoday新聞雲》整理新制懶人包,供讀者參考。

2025年07月01日 08:01

大腸癌年輕化3警訊 醫:許多人就診已晚期

大腸癌年輕化3警訊 醫:許多人就診已晚期

消化內科、肝膽腸胃科醫師謝文斌提醒,大腸癌年輕化你也該留意,如果腹部常不適、大便習慣改變、體重異常下降,別以為是小問題拖著不看。

2025年07月01日 07:48

營養師示警「2危險食物」天天吃成隱形殺手 台灣十大死因藏共通點

營養師示警「2危險食物」天天吃成隱形殺手 台灣十大死因藏共通點

俗話說病從口入,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食物竟然默默奪命!」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最新研究發現,台灣十大死因中癌症、心臟病、肺炎、腦中風、糖尿病等看似難以預防的重大疾病,背後共通點都是「錯誤的日常飲食習慣」,其中尤以鹽分攝取過多、高頻率攝取加工肉品最為致命。

2025年07月01日 02:32

愛喝「1飲料」!28歲孕婦3度進ICU 早產嬰兒進重症監護室

愛喝「1飲料」!28歲孕婦3度進ICU 早產嬰兒進重症監護室

大陸河南鄭州一名懷孕32周的李姓女子,因妊娠期間飲食不當、頻繁飲用奶茶導致妊娠高血壓,最終必須提前剖腹產,早產嬰兒僅重約1600公克,目前仍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

2025年07月01日 01:2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