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衣物 聰明挑選!

▲抗菌衣物 聰明挑選(圖/照護線上)

▲抗菌衣物 聰明挑選(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

台灣是亞熱帶海島,氣候經常是又潮濕又悶熱,忙碌了一天之後難免滿身大汗。這些汗水會接觸到皮膚表面的細菌,細菌能分解汗水內的脂肪酸和皮膚角質蛋白,而漸漸發出異味。

我們身上的衣服,會保持濕度讓微生物生長,尤其許多種天然纖維更是微生物生長的溫床,只要環境允許,細菌在二十到三十分鐘內就能倍增,數小內就能從一隻細菌快速擴增到超過百萬。汗水加上細菌,就是讓人尷尬的體味…或說體臭,細菌量愈多,體味也就更重。

汗水加上細菌,就是讓人尷尬的體味

古埃及人在製作木乃伊時,雖然還不懂微生物的存在,但已具備於包裹布料上塗上香料和草藥的智慧,說到底,就是為了能減少腐敗異味。如今衣服的功能不再只是擋風遮雨,針對運動衣、貼身內衣褲、襪子等容易留有汗水分泌物的織品,能抗菌、減少異味就愈來愈受到重視。

為何衣物能夠抗菌?

要讓衣物可以抗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於織料上塗上抗菌劑,加工處理獲得抗菌的能力;另一種是紡紗時就做出抗菌纖維,直接採用抗菌纖維來做出不同衣物。直接以抗菌纖維做成的衣物抗菌效果比較持久,但生產比較困難。

▲抗菌衣物 聰明挑選(圖/照護線上)

抗菌劑的選擇也不少,有人選擇天然系檜木精油、山葵等,但是這些物質的抗菌機制較不明確,無法確定抗菌的菌譜;無機系的銀、銅、鉛可以殺菌,但有時會造成衣物變色;有機系抗菌劑,例如Protimo抗菌劑,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並透過細菌細胞壁受損時釋放的化學訊號,造成細菌迴避,細菌就無法繁衍壯大聲勢。

真的有抗菌效果嗎?

面對琳琅滿目的抗菌產品,大家不免會感到好奇,「真的有抗菌效果嗎?洗過之後還有效嗎?」

這是非常實際的考量,因為我們不僅希望衣物可以抗菌,還要在下水洗滌過後,衣物仍保有抗菌能力,此外我們也很關心這些抗菌織物對皮膚能安全無虞。因此當標榜能抗菌的機能性織品充斥於市面時,我們更要了解這些產品是否真有廣告上宣稱的功能。

首先我們可以看看如何檢測抗菌性。較早期廣泛使用的織物抗菌能力測試方法是先將菌液接種於織物上,再覆蓋上培養基,等一段時間後計算織物上的菌落數,這樣就能了解織物抑菌的能力。之後美國與日本各發展出標準的試驗法。

▲抗菌衣物 聰明挑選(圖/照護線上)

美國的AATCC-100試驗法

研究人員會將細菌接種在織物上,於固定條件下培養,再加入液體洗下細菌,檢測細菌液的濃度,然後和對照組做比較,如此便能知道抗菌織物能夠減少多少細菌,作為評價抗菌織物的標準。一般常用測試的細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桿菌,特定用途時還可以測試織物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與耐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的抗菌力。
使用AATCC-100試驗法時,抑菌率、殺菌率愈高,代表抗菌效果愈好。

日本的JIS試驗法

JIS L 1902試驗能夠評估織物抗菌的性能,透過實驗可以得到織物的抗菌活性值,若抗菌活性值大於2.0,表示有抗菌效果。

JIS Z 2911抗黴菌試驗法是用來檢測黴菌數量的一種方式,先對著織物樣品與培養基噴灑固定量的孢子懸液,並培養一段時間,再評估其黴菌生長狀況,來評價織物抗黴菌的能力。

睜大眼睛,聰明挑選!

這些標準化的測試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衣物的抗菌能力。選購抗菌衣物時,可以找找看是否有通過國際標準美國AATCC、日本JIS測試,或是台灣的國家標準CNS 14945「一般用途抗菌紡織品性能評估」,來評估紡織品的抗菌能力。

依據CNS 14945國家標準,抗菌織物的滅菌率至少應達到99%且具備安全性。除了拋棄型一次性使用的產品外,我們也希望抗菌衣物不會因為反覆洗滌而快速失去抗菌效果,因此抗菌紡織品亦應具備耐水洗20次或50次的要求。

衣物能否抗菌,不是說了就算數,記得睜大眼睛,才能聰明挑選!

同場加映:黴菌感染的八大面向

超過67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本周新冠恐飆6萬人就醫 羅一鈞提端午連假防疫3招

本周新冠恐飆6萬人就醫 羅一鈞提端午連假防疫3招

新冠疫情延燒,就醫民眾持續增加,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本周前3天就診和上周同期相比增加近8成,羅一鈞表示,目前觀察上升幅度稍有趨緩,不過疫情仍在上升,推估本周就診人數恐達6萬人。明天起是端午連假,提醒民眾務必落實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三撇步,維護自身和他人健康。

2025年05月29日 15:05

吃粽易胃脹氣「3族群」要小心 醫:按2穴位助消化

吃粽易胃脹氣「3族群」要小心 醫:按2穴位助消化

粽子是端午節的應景美食,但中醫師提醒,粽子以糯米為主要原料,質地黏稠、富含澱粉,常搭配肥膩餡料如五花肉、鹹蛋黃或紅豆沙,這些特性使其難以消化,易導致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甚至食積等問題,建議3大族群要注意攝取,另針對粽子引起的消化不適,可透過穴位按摩。

2025年05月29日 14:47

新冠再起!姜冠宇曝「連綠區都被攻佔」

新冠再起!姜冠宇曝「連綠區都被攻佔」

記者劉邠如/綜合報導 近期台灣新冠疫情再現升溫跡象,引發各界關注。曾在疫情期間多次擔任公共衛生發言人的急診科醫師姜冠宇受訪時指出,這波感染潮已在臨床端明顯浮現,特別是在急診與住院端「綠區」病房,近來都被攻陷!

2025年05月29日 14:43

「男閨密」介入感情引焦慮 專家教1招測試:不願做就該警覺

「男閨密」介入感情引焦慮 專家教1招測試:不願做就該警覺

網紅Andy、家寧吵翻,意外扯出家寧有親密「男閨密」,對此有網友質疑,另一半太親近異性,即使對方是同志一樣「危險」,也有人認為異性閨密到最後都會出事;兩性專家說,不論同性戀或異性戀,若發現伴侶和特定對象很親,且已感焦慮,可安排一起出遊,若伴侶或對方願意,便應放心相信,分手後也別拿來爭執。

2025年05月29日 14:40

新冠疫苗昨1.5萬人搶打「創今年單日新高」 疾管署澄清未缺藥

新冠疫苗昨1.5萬人搶打「創今年單日新高」 疾管署澄清未缺藥

新冠疫情猛竄升,民眾搶打疫苗!疾病管制署今(29)日公布最新統計,昨日單日接種1萬5,332人,打破藝人大S過世時引發疫苗搶打潮的單日紀錄,今年以來單日新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本周已再配送12.8 萬劑疫苗至全國各縣市,目前公費新冠疫苗尚有308.7萬劑,庫存充足。

2025年05月29日 14:14

新冠快篩惡夢又來!邱泰源道歉喊鋪貨三大超商 真相直接打臉

新冠快篩惡夢又來!邱泰源道歉喊鋪貨三大超商 真相直接打臉

新冠疫情捲土重來,民眾又面臨多年前買不到快篩的窘境,就連診所醫師也在搶專業版快篩,「沒快篩,病患就算鼻孔朝著醫生,醫生也無能為力!」對於買不到快篩,衛福部長邱泰源道歉,表示已先鋪貨三大超商、連鎖藥局,民眾可先至連鎖藥局及超商購買。但實際上,並非所有門市都有快篩可買,以萊爾富為例,僅鋪貨在醫療院所的門市;另有超商業者透露,全台將陸續鋪貨,但確實量少,無法各點都有快篩劑。

2025年05月29日 14:07

梅雨季牙痛就醫增 醫揪出「幕後黑手」跟鼻子有關

梅雨季牙痛就醫增 醫揪出「幕後黑手」跟鼻子有關

梅雨鋒面報到,氣候悶濕難耐,竟掀起一波牙痛就醫潮。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台大醫院口腔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張添皓指出,不少病患牙痛就醫,但檢查拍片卻找不到蛀牙、牙裂或牙髓問題,真正幕後黑手往往是「鼻竇炎」引發的轉移性牙痛,而這也是台灣梅雨季和高濕度環境引起的過敏性鼻炎導致。

2025年05月29日 13:20

健保6月推9大新制!年砸45億「擴大給付3類癌藥」、試辦居家洗腎

健保6月推9大新制!年砸45億「擴大給付3類癌藥」、試辦居家洗腎

健保6月將推9項新制!健保署今(29)日公布新制內容,其中3項為癌症用藥擴大給付,包含標靶藥PARP抑制劑、免疫療法等,適用癌別則有肺癌、大腸直腸癌、乳癌、卵巢癌等,1年最高投入逾45億元,超過4000人受益。其他還包含居家血液透析試辦計畫,讓洗腎病患可選擇在家執行,免除定期跑洗腎中心的辛勞。

2025年05月29日 12:30

端午喝「雄黃酒」習俗會要命!藥師示警「有毒」恐致器官壞死

端午喝「雄黃酒」習俗會要命!藥師示警「有毒」恐致器官壞死

本周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之外,掛艾草和引用雄黃酒都是習俗,但藥師提醒,雄黃為含硫和砷的礦石,在加熱後會轉化爲有毒的成分,食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嚴重會危害神經細胞,甚至導致肝、腎、脾及心肌等器官壞死,因此建議端午節不要喝雄黃酒。

2025年05月29日 12:1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