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訓練好處多 一輩子都需要!

▲ 肌力訓練 。(圖/pixabay)
 
▲ 肌力訓練好處多 一輩子都需要!(圖/pixabay)

作者:林安民 醫師

近來「小鮮肉」一詞非常流行,媒體一夕之間猛然有了適切的名詞來形容有肌肉的帥哥,比起「肌肉男」一詞容易給人過於健美粗勇的形象,雖然說筆者直覺並不是很喜歡這個詞眼,但是對於男子重視運動與身形,意指「肌力訓練」與「身體組成」的重要性逐漸拾獲目光,我很正面看待這股潮流。同樣的,年輕女性也逐漸重視健身美,所以女性運動人口也是快速成長中,不只起始接受度較高的心肺有氧或瑜伽、彼拉提斯,甚至以往被女性敬謝不敏的肌力訓練也因為知識普及社會潮流得以提高能見度。然而,在現今高齡化的社會,我們已經親眼看到有肌力訓練與未肌力訓練的高齡者差別了,那就是...

影響晚年是否行動自如與認知清楚

書籍、網路部落格以及臉書上已經有相當多的文章了。切入方法有雕塑線條、減肥與增強運動表現。並且多能圖文並茂,以輕鬆曉暢的言語圖解表達出來,在讀者發生深遠的影響與共鳴。然而,重要的事情是值得一提再提的。肌力訓練的醫學觀點,先說結論,他影響晚年是否行動自如與認知清楚。

在面對老化與接踵而來的衰老症,藥物治療沒有很管用的藥物可以處理老化這件事。在我們年紀轉大的時候,由於生活型態改變(包含少動與少吃),神經、內分泌與肌肉骨骼系統的退化便使得認知、身體活動受限。

然而我們發現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生病的人給予肌力訓練後,行動變得較為快速也比較不會跌倒,而且自覺生活品質提高了。第二件事就是平日就有肌力訓練習慣者,年老時肌肉得以保持,較不易有骨質疏鬆,生活品質舉凡社交、如廁、飲食等等持續在高檔狀態。

牽動多肌群便全身受惠的訓練

肌肉受到刺激之後,局部上會變得強韌與肌纖維變粗(男性),骨密度上升。系統上會增加生長激素與性荷爾蒙,以及最近受到矚目的肌肉激素與神經修復因子,更進一步,操作動作本身需要思考與修正,得到成果:認知功能較佳,與活動自如。

另外年長者儘管不是特別運動,但是有做粗重工作習慣的人,若沒有因傷所困,那麼仍是一尾活龍,道理是類似的。

什麼時候開始做,就什麼時候開始有好處

目前,針對衰老症或是肌少症最好的治療就是體能活動,尤其是肌力訓練。只是訓練有多重共病者困難度自然門檻高出許多,無論是人力還是時間,並且內容也因身體狀況始得較有受傷機會與得到甚少的進步。所以除非是有很強大的動機與支持系統,不然年長者臥床無法再起仍為多數。

醫師希望生病的人身體好轉,也希望沒有生病的人不要生病(所以有疫苗以及感染控制的觀念)。以衰弱症或是肌少症來論,落入生病的族群之後,才要開始治療真的太辛苦了。所以,深切希望民眾能像筆者一樣,在平時就固定有肌力訓練的習慣!

同場加映:什麼是肌少症?評估重點看這裡!

搜尋附近的診所:家庭醫學科復健科(掛號、領藥最方便!)

超過67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程式設計師月薪13萬「熬夜腦出血」昏迷15天 醫揭睡眠黃金時間

程式設計師月薪13萬「熬夜腦出血」昏迷15天 醫揭睡眠黃金時間

大陸浙江省一名35歲程式設計師因長期熬夜,日前突腦出血緊急送醫,整整昏迷了15天,消息曝光後引起關注。對此,中醫生提醒,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是「睡眠黃金時間」,盡量把握在這個時段躺床睡覺。

2025年04月25日 19:30

「三協成」兩度遭檢舉 衛生局4聲明釐清:罰6萬是因賣過期食品

「三協成」兩度遭檢舉 衛生局4聲明釐清:罰6萬是因賣過期食品

淡水三協成餅舖傳出因涉入罷免活動查水表挨罰20萬,新北衛生局今(25)日再次提出四點聲明,重申「沒有開罰20萬」並還原該餅舖兩度遭檢舉、開罰情況。其中標示不實並非外傳蛋種問題,業者也坦承疏失,還在查處中,另一樁則是陳列販售過期食品遭稽查屬實,裁處6萬元。衛生局疾呼,有心人士不要惡意造謠攻擊,抹滅所有基層公衛人員的努力。

2025年04月25日 18:39

台大醫院有老鼠!工會控要護理師幫忙抓 院方:僅要求加強清潔

台大醫院有老鼠!工會控要護理師幫忙抓 院方:僅要求加強清潔

「護理師不是捕鼠隊!」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在臉書發文怒指,院內護理部下達指令要求護理師在開診前、用餐後等上班時間,執行工作區域環境整理與清潔,言下之意,是要求展開「滅鼠大作戰」。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今(25)日回應有誤解,院方不可能要護理師抓老鼠,該做法是提醒大家維持護理站的整潔,相關使用者都有責任。

2025年04月25日 17:54

女好玩讓ChatGPT看手相 卻被建議「立刻就醫」網驚:我也掛號了

女好玩讓ChatGPT看手相 卻被建議「立刻就醫」網驚:我也掛號了

現代人愈來愈喜愛使用AI系統,國外一名女子在網路上分享,她因為好玩拍了一張手部的照片給ChatGPT,希望AI能幫她看手相,沒想到ChatGPT看了以後卻建議她立即去醫院做檢查,才驚覺大事不妙。

2025年04月25日 15:58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健保1周年 逾2千人受檢「肺癌最多」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健保1周年 逾2千人受檢「肺癌最多」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去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即將要滿1年,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至今年2月底已經申報2041件,又以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最多。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5)日表示,正著手讓NGS報告標準化,最快5月公布指引,讓各家醫院、實驗室檢測結果可以互通,不僅是增加效率,後續更進一步讓重大傷病申請、用藥事前審查等都可數位化,也能建立國內相關臨床療效的大資料庫。

2025年04月25日 15:36

50歲前避開5大健康殺手 延壽10年不靠偏方

50歲前避開5大健康殺手 延壽10年不靠偏方

在這個充斥著保健品與抗老秘方的時代,誰不想活得更長、更健康?不過,一項最新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大型國際研究指出:真正延年益壽的關鍵,不靠神奇療法,而是50歲前避開5個健康殺手。

2025年04月25日 15:26

9成童水果攝取未達「每天2份」 醫:恐影響腸道健康、學習能力

9成童水果攝取未達「每天2份」 醫:恐影響腸道健康、學習能力

根據國健署調查,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遠低於建議標準,其中7-12歲小學生,更有超過9成水果未達「每天2份」建議量,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腸道健康與學習能力。

2025年04月25日 14:55

小朋友便祕別輕忽!慢性便秘影響發育成績變差 中醫治療有優勢

小朋友便祕別輕忽!慢性便秘影響發育成績變差 中醫治療有優勢

便祕不是小問題!研究指出,台灣3至6歲的孩童約三成有便祕困擾,據統計孩子因腹痛去急診就醫,有高達八成原因其實是便祕!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提醒,慢性便秘不僅讓孩子腹痛、解便出血,還可能導致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甚至影響生長發育,不可輕忽。

2025年04月25日 14:22

關稅特別條例挹注健保200億 石崇良:用於防範全球藥價波動

關稅特別條例挹注健保200億 石崇良:用於防範全球藥價波動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行政院昨(24日)規模達4100億元的特別條例草案,其中有200億元撥補至健保。健保署長石崇良今日表示,這筆特別條例的挹注將用來因應可能發生的全球藥價浮動,以確保供藥的穩定,讓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時可以安心,也維護民眾用藥的權益。

2025年04月25日 13:5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