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材料+一根湯匙+電鍋就能做 「軟Q鮮奶麻糬」

▲鮮奶麻糬。(圖/記者美味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攝)

▲鮮奶麻糬。(圖/記者美味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攝)

圖文/美味生活

以前在美國東岸唸書時,有一晚無論怎麼樣都很想吃到麻糬。那時PTT上有鄉民推薦用果汁機加入剩飯打一打,就可以簡單做麻糬,沒想到我居然瞬間打壞了一台果汁機,只看到裊裊白煙升起加上奇臭無比的燒焦味...大概是「吃性堅強」使然,又再接再厲打壞第二台果汁機...自此以後,每次想到要吃麻糬都想到我那無緣的兩台果汁機(當然老胡也會拚命阻止)。

但老胡和我真的很喜歡吃QQ軟軟的麻糬,幸好今天我要介紹的這招快速牛奶麻糬,沒有剩飯依然可以做出Q彈彈的好吃麻糬喔!登登登~其實只要用糯米粉就可以了喔,而且不用花太多時間,也不需要加糖,只要3種材料糯米粉、鮮奶、用煉乳攪一攪,再用電鍋加熱,就能馬上上桌!(是不是很聰明?)

軟Q鮮奶麻糬

【材料】
糯米粉......150g
牛奶......200g
煉乳......3大匙
花生糖粉......適量(芝麻糖粉亦可)

【作法】
1. 在玻璃碗中加入糯米粉、牛奶、煉乳,用湯匙攪拌均勻。

▲鮮奶麻糬。(圖/記者美味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攝)

2. 放入電鍋,外鍋1.5杯水蒸熟麵團。
3. 從電鍋取出後,用烘焙紙包起再用手搓揉至Q彈狀。

▲鮮奶麻糬。(圖/記者美味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攝)

4. 手先抹點油,用手撕一小球麻糬滾圓,再裹上一點花生糖粉或芝麻糖粉即可。

▲鮮奶麻糬。(圖/記者美味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攝)

完整影片食譜請上美味生活 : http://bit.ly/2Levf7H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健康長壽「關鍵營養」要吃蛋白質 陳亮恭:蚵仔煎可預防失智

健康長壽「關鍵營養」要吃蛋白質 陳亮恭:蚵仔煎可預防失智

年長者健康最大威脅不是慢性疾病,而是失智、失能情況上身,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年紀越大越容易營養不良,因為活動少、牙口不好,甚至是偏重蔬果的嚴格飲控養生都可能讓肌肉默默流失,導致肌少症、衰弱,慢慢步入失能困境。想要健康長壽「蛋白質」才是最關鍵營養素,陳亮恭也分享最佳攝取方式,食材選擇、飲食分配都有訣竅。

2025年05月07日 09:15

女童玩跳跳床撞到牙崩爆血 醫示警:2款遊具最危險

女童玩跳跳床撞到牙崩爆血 醫示警:2款遊具最危險

一名10歲女童日前在學校園遊會的「充氣跳床」與另一位小朋友正面相撞,整個人往前撲倒,臉部著地,當場門牙流血又腫脹,一旁的家長嚇得趕緊送急診,檢查發現,該女童左上門牙崩了一大塊,牙神經也外露,牙齒還有一點鬆動。醫師提醒,牙齒最怕的是人撞人,建議爸媽們,孩子玩這類設施時一定要注意人數限制、避免混齡玩耍。

2025年05月07日 11:13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1保健品」吃多恐罹攝護腺癌!醫示警:還會增加骨折

「1保健品」吃多恐罹攝護腺癌!醫示警:還會增加骨折

許多人為了顧健康,會吃補充營養品。不過,醫師提醒,儘管大多數人每天都能吃得很飽、甚至吃得很胖,但一些「微量營養素」的缺乏還是有可能出現,然而有些東西並不是多多益善,例如抗氧化劑等,高劑量維生素A會增加骨折與前列腺癌風險、維生素E也可能提高感染與死亡率,服用前必須多注意。

2025年05月07日 12:59

晚婚夫妻「精卵同衰退」案例增 醫:30歲前一定要檢查卵巢

晚婚夫妻「精卵同衰退」案例增 醫:30歲前一定要檢查卵巢

台灣晚婚晚生趨勢明顯,苦於不孕的伴侶愈來愈多,對此醫師說,以往不孕問題多聚焦於女性,後來男性不孕也漸受重視,不過如今雙方精、卵條件都欠佳的案例持續增加,建議女性若不排除懷孕,在30歲前先檢查卵巢功能,男性則宜於生育前做好精液檢測,不要等年齡漸長、想生小孩前夕才為此焦慮。

2025年05月07日 12:51

中年體重失控不是吃太多!研究揭「真正元凶」

中年體重失控不是吃太多!研究揭「真正元凶」

我們總以為體重上升,是因為吃太多、動太少。但過了三四十歲,越來越多人發現,明明吃得不多、運動也開始規律,脂肪卻依然穩穩堆積。體重計上的數字像故障一樣停不下來,腰圍、血糖、膽固醇悄悄一起上升。我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律不夠,是不是不夠拼?

2025年05月07日 12:24

吃得清淡仍高膽固醇? 醫列「10大基本觀念」

吃得清淡仍高膽固醇? 醫列「10大基本觀念」

生活在充滿美食誘惑的台灣,這是人人都必須知道的必考題。總膽固醇正常應小於200,低密度膽固醇應小於130,如果太高就會增加心臟病和腦中風的風險。

2025年05月07日 12:14

健保放寬「沒骨折可用骨鬆藥」 高風險族群13萬人受惠

健保放寬「沒骨折可用骨鬆藥」 高風險族群13萬人受惠

台灣人口高齡化進展快速,長者常見慢性病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第四大威脅。健保署長石崇良今(7)日表示,健保3月1日起擴增給付抗骨質疏鬆症藥品給4類對象,讓高風險者在沒有發生骨折前就先用藥預防,受惠約13萬人,健保每年新增支出8.65億元。

2025年05月07日 12:05

國中生「1天1杯酒↑」比率增 國健署:14歲前開喝依賴性飆4倍

國中生「1天1杯酒↑」比率增 國健署:14歲前開喝依賴性飆4倍

青少年除了抽菸問題,還要留意飲酒問題!根據國健署調查,有超過4成的國中生及高中生皆為「因家人、朋友及同學或其他人喝酒,而跟著喝酒」,但青少年早期飲酒,恐增加成年後對酒精的依賴,拒酒文化更應由生活周遭的家庭及學校落實。

2025年05月07日 11:28

吃太快讓人肥!研究揭「這個聲音」會偷偷改變你的進食節奏

吃太快讓人肥!研究揭「這個聲音」會偷偷改變你的進食節奏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生活中,我們早已習慣「快快吃完再說」的節奏。但一項日本研究卻發現,一種你從沒想過會出現在餐桌上的工具,竟能讓你吃得慢、吃得少,甚至對健康更有益。

2025年05月07日 10:5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