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餵孩子吃什麼糖? 鼓勵孩子舉手表達嗎?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孩子學著科學實驗的這幕,反而觸發我寫這篇『台灣教育餵孩子吃什麼糖?』。(圖/傅家慶)

圖文/傅家慶

在我國小教室的黑板上,總是這樣的一個畫面:右邊寫著日期和值日生座號,左邊則是我的座號。我在五六年級好像是十號,所以上面就是數字「10」,下面接著一大堆「正」字。因為老師要風紀股長,對於我每在上課說一次話,就記一次,最後就是一堆「正」字標記,最終治標不治本,老師也束手無策。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孩子在活動中學著科學實驗學習最簡單的原理。(圖/傅家慶)

那些年,真是辛苦了教過我的老師們,他們和她們自己從師範體系被訓練出「規矩」,卻得面對我這位「不規矩」的學生,老師,其實也不知道怎麼處理?上課中總有一個人不停講話,課程要怎麼進行下去?套句老師當年常說的「你不要影響其他人上課的權益」。因此,童年老師對我說過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傅家慶,你給我滾講出去(教室)」。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孩子們在活動中不懼地舉手發言,觸發我想起自己被『禁語』的童年 。(攝影/傅家慶)

童年曾這樣被「禁語」的我,長大後總想著台灣教育為何不鼓勵學生舉手發言?我自己是到三十歲之後,從跟我同樣聒噪的外甥身上,才懂得老師當年的難處。然而,也是從我外甥滔滔不絕的話語中,感受到當年不斷說話的自己,只是希望找人「討論」,討論那些知識和道理。因著童年的些許遺憾,如今,當我看到現在的孩子們,可以大方地舉手,發表自己的意見,回答心中自認的答案,總是既感到一點喜悅,又感覺到一絲絲羨慕。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台北市長柯文哲和頂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郭春櫻共同出席開幕 。(圖/傅家慶)

從小不善科學的我,上週參加了「第十屆公益性趣味科學實驗演示會及闖關活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舉手發問的孩子們,是如此地自信、敢言,毫不猶豫。台上講解科學知識的是人稱街頭科學家的周建和教授。他在台上說明水管是如何落入「線」阱?如何能靠著摩擦的「力」磨斷一根PVC材質的水管?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周建和教授用簡單方法解釋一條棉線如何切割一根比線更粗的水管 。(圖/傅家慶)

這個簡單的科學實驗,探討棉線的重力後摩擦生熱,便能切割物體。學生們經過周教授簡單操作,了解到同一個摩擦頻率裡,拉線重量與摩擦次數成反比的關係,且發現管徑越大、厚度越厚的水管,溫度要更高才能切穿。這個簡單的道理,是各中小學「科展」中經常所見的題目,也讓我想起自己國小最害怕的就是「科展」,那真的是童年陰影之一。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當水管被棉線切割開的瞬間,參與的學生們大呼驚奇。這簡單的科學演示,就像魔術表演般吸睛 。(圖/傅家慶)

我對科學的懼怕來自不敢舉手發問!記得國小某堂自然課,老師問了某個題目,要大家舉手說答案。班上前幾名同學都舉手回答某個選項,而我卻很自信地舉了另個。接著老師很順暢又自然地說「讓我們來看看哪些『天才』這麼聰明,舉這個答案」。正當我相信老師所言,以為自己將要答對之際,老師瞬間公布答案是成績好的同學們所回答的那個,也就是我答錯了。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童年的我,難有這樣輕鬆接觸科學的機會,對於孩子能這樣輕鬆學習,既高興又羨慕。(圖/傅家慶)

從天堂掉到地獄的感覺,那麼瞬間又那麼深刻。我不解老師為何要那樣「奚落」我。於是,當我看到這場實驗中,學生們那麼無懼地透過闖關活動,學習科學知識,才更有感學習的真意。學習是什麼呢?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對棉花糖吹氣後又能吃到棉花糖,這項闖關活動吸引很多學生 。(圖/傅家慶)

學習是在這個「共振吧!甜心」的闖關遊戲中,學生們要學的是透過吹氣,棉花糖會擺動回來,產生一段共振的波長,當棉花糖的「重力位能」,也就是擺動角度夠大時,張開嘴就能輕易吃到棉花糖。我們的教育體制,是否也像這樣的擺盪?餵食給孩子的又是什麼呢?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幾何樣式的水管造型,泡進肥皂水後產生多個『水面』,讓小學生計算,考驗對空間象限的觀察力。(圖/傅家慶)

學習是在這個「泡泡空間」的實驗中,學生們要去計算這個幾何樣式的吸管,泡進肥皂水後拿起來,會產生幾「面」?這是在學習水的附著力和表面張力。我們的教育,是否也在測試孩子的張力與受力?然後如泡泡水般,不小心就破了?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空氣槍把塑膠杯噴倒,看似容易,實際上如何掌握力道和距離就是科學學習。(圖/傅家慶)

學習是在這個「空氣脈衝炮」的實驗中,孩子手持主辦的頂尖科學教育基金會準備的空氣槍,透過施力將振波發射在前方的塑膠杯上,讓杯子倒下。這看似簡單,實際上一次就推倒的人不多,嘗試兩三次才成功的是多數。遊戲看似簡單,實際上推的力道和距離如何拿捏?這就是科學!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競賽過程中,有人違反規定,被當場制止,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學習,(攝影/傅家慶)

於是,有人發現了一些訣竅:把空氣槍靠近一點不就好了嗎?是的,看似成功了。然而,馬上也被發現違反了規定,立刻得到制止,要「偷吃步」的人退後,家回到同樣的「起點」才是比賽的真諦。這學習的不只是科學,而是人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闖關競賽中,也可以看出不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幫或不幫,往往兩難。(圖/傅家慶)

學習到的也是父母自己。在面對孩子該如何過關時,有的父母讓孩子自己放手一搏,好與壞,孩子自己試過就知道。有的父母「放心不下」或者說認為孩子「不能輸」,選擇幫孩子一把,出手相助幫孩子完成闖關。孩子的成長中,如何收放,這不也是父母最難拿捏的課題嗎?

▲▼             。(圖/記者傅家慶攝)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一輩子的資產,不論結果如何,陪伴的過程已經是天倫之樂 。(圖/傅家慶)

在這一共十六個關卡的科學實驗裡,盡是學習的真諦:孩子學到知識,學到人生,父母學到相處,學到陪伴。過程中的對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父母陪著孩子度過了一個週日下午。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所謂頂尖科學,不是菁英教育,而是人人都能接觸科學,培養科學精神 。(圖/傅家慶)

如頂尖科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郭春櫻所言:「我們給學生動手的快樂,從做中學,輕鬆得到知識和原理,讓他們覺得讀書是件快樂的事情。」不管長大後孩子是否成為科學家,陪伴的回憶,無價。這也是頂尖科學教育基金會,連續二十年舉辦這實驗的精神,正如掛在會場,引述詩人歌德的這句名言「幻想是詩人的翅膀,假設是科學的天梯」。所謂頂尖科學,不是菁英教育,而是讓人人都能接觸操作到科學實驗,從中培養科學精神,潛移默化在自己未來的人生 。

▲▼             。(圖/記者傅家慶攝)

相關文章請見『每天來點FU能量』(https://www.facebook.com/乘翼吻旅-252003672127643/?modal=admin_todo_tour)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非籠飼蛋」比較健康?10大雞蛋迷思一次破解!

「非籠飼蛋」比較健康?10大雞蛋迷思一次破解!

彰化文雅畜牧場雞蛋檢出芬普尼,引發社會對「雞蛋來源安全」及「籠飼與人道飼養」的廣泛討論。然而,網路流傳的部分說法將飼養方式與安全風險混為一談,甚至誤解籠飼制度是污染根源。事實上,雞蛋的安全與動物福利,取決於管理制度與環境控制,而非單一飼養形式。《食力》採訪畜產專家,以下整理10項常見迷思,釐清事實真相。

2025年11月15日 22:37

台灣兒癌痊癒者「14%出現慢性健康問題」需治療 第2次癌症最棘手

台灣兒癌痊癒者「14%出現慢性健康問題」需治療 第2次癌症最棘手

兒童癌症相較於成人癌症治癒率更高,但是痊癒後的慢性健康問題不容小覷。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血液腫瘤科醫師顏秀如團隊建立全國首個兒童癌症長期追蹤系統,分析4年追蹤結果,中位年齡17.9歲的兒癌痊癒者,平均每人有4.2項慢性健康問題,其中約14%需醫療介入,其中又以發生第二次腫瘤最為棘手,疾呼個案應該維持定期追蹤,及早發現治療。

2025年11月15日 21:31

芝麻醬「這樣放」恐變一級致癌物!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在吃毒

芝麻醬「這樣放」恐變一級致癌物!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2025年11月15日 19:05

行李轉盤驚見巨大DHC?脆爆紅影片揭露「速攻藍莓閃亮登台」限時組合價開搶

行李轉盤驚見巨大DHC?脆爆紅影片揭露「速攻藍莓閃亮登台」限時組合價開搶

Threads上近日瘋傳一段影片,讓不少網友直接看傻。畫面中的行李轉盤,原本正常地滑過一件件行李,下一秒竟出現一包比行李箱還大、也是國人最熟悉的DHC,這個「巨大化DHC」,讓原PO忍不住發文問,「朋友傳這個影片給我,這是真的嗎?」

2025年11月15日 17:16

蛋場被管制仍賣毒蛋到台中!流向曝光 3240斤已被民眾吃下肚

蛋場被管制仍賣毒蛋到台中!流向曝光 3240斤已被民眾吃下肚

台中市食安處在接獲彰化縣衛生局通報「文雅畜牧場」蛋品檢出禁藥芬普尼後,立即啟動預防性下架機制,要求市內四家販售相關來源蛋品的業者全面下架回收。10日從梧棲區龍忠蛋行販售的200籃裝蛋驗出含有芬普尼代謝物,其中162籃、3240斤的雞蛋,已售出給散客及35家餐飲業者,而且全都吃掉了。

2025年11月15日 16:07

文雅畜牧場被管制!照賣4萬芬普妮毒蛋 彰化動防所下令全數銷毀

文雅畜牧場被管制!照賣4萬芬普妮毒蛋 彰化動防所下令全數銷毀

全台關注的「芬普尼毒雞蛋」風暴再度延燒!彰化文雅畜牧場在被列為移動管制場後,竟仍於11月9日違規販售4萬顆雞蛋至台中市龍忠蛋行。台中市食安處10日到場抽驗,檢出芬普尼代謝物含量達0.05ppm,超出法定標準0.01ppm 5倍,消息15日由食藥署公布後再度引發民眾譁然,食藥署更以「一顆也不能出場」。

2025年11月15日 15:09

快訊/又有4萬顆芬普尼蛋流入台中!畜牧場遭管制仍非法販售

快訊/又有4萬顆芬普尼蛋流入台中!畜牧場遭管制仍非法販售

國內爆發「芬普尼」毒雞蛋事件,管制中竟還有毒蛋流入市面!食品藥物管理署今(15)日公布,文雅畜牧場5日起雞蛋就已經移動管制,卻在9日非法販售200箱共4萬顆雞蛋至台中市「龍忠蛋行」,經台中市食安處現場抽驗,確認仍檢出芬普尼代謝物 0.05 ppm超出標準,目前已經將未售出雞蛋退回牧場,台中市正追蹤售出流向,食藥署另已同步函送彰化地檢署偵辦。

2025年11月15日 14:33

4萬顆芬普尼蛋違規偷賣 石崇良喊「不可思議」:縣府要查明究責

4萬顆芬普尼蛋違規偷賣 石崇良喊「不可思議」:縣府要查明究責

「芬普尼」毒雞蛋問題延燒,食品藥物管理署今(15)日公布,問題蛋場「文雅畜牧場」5日起已經進行移動管制,卻在9日非法販售200箱共4萬顆雞蛋至台中市「龍忠蛋行」,且驗出驗出芬普尼超標。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5)日表示,不可以上架的雞蛋又被上架,實在是「不可思議、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衛福部已經發文給彰化縣政府,要求查明、究責。

2025年11月15日 14:0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