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PSA指數異常先別緊張 請醫師說明白!

 
 ▲攝護腺PSA指數異常先別緊張 請醫師說明白!。(圖/pixabay)

作者:泌尿科 蔡岳峰 醫師

攝護腺癌是目前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癌症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除非有遠端轉移造成的臨床症狀外(如骨頭轉移造成的疼痛),並不容易發現。

跟其他癌症比較,攝護腺癌的進展較慢,惡性度也相對較低。目前醫學上並沒有可靠的 「影像學檢查」 可以篩檢和確診,因此,檢查有無攝護腺癌就必須靠每年抽血檢查PSA(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攝護腺特異性抗原)來「篩檢」,指數異常者再進一步接受攝護腺切片來「確診」!

「抽血篩檢若異常就進行切片來確診」在邏輯上似乎很簡單,但臨床上並不一定是這麼做,主要是因是PSA異常 「並不一定」 就是攝護腺癌,再者攝護腺切片是一種 「侵襲性」 的檢查,切片的過程必須先用棒狀的超音波探頭深入直腸,確定攝護腺的位置後,再用細針刺穿直腸進入攝護腺取出數片組織來做病理檢查,細針雖細傷口雖小,但因為是經過相對不乾淨的直腸,穿刺的過程很容易將直腸內的細菌帶入攝護腺裡,所以即使切片前會有完整的消毒步驟,但仍有少部分人會因此得到急性攝護腺發炎,輕者必須服用一週以上的抗生素,嚴重的可能導致全身性敗血症,住進加護病房甚至有極少數會因此死亡!

PSA(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攝護腺特異抗原)的臨床意義

PSA 是攝護腺上皮組織分泌出來的一種醣蛋白,主要負責將精液液化,而在臨床是用來篩檢攝護腺癌的重要工具,PSA和男性賀爾蒙有關,亦隨著年紀增加或攝護腺體積增加而上升!所以正常的男性年紀越大,PSA是會慢慢上升的!

除了年紀和攝護腺肥大之外,有些因素也會造成PSA的上升,例如攝護腺發炎、泌尿系統感染、尿液滯留或放置導尿管、接受下泌尿道的手術、接受肛門指診檢查... 等等因素,甚至也有研究指出長時間騎乘自行車也可能讓PSA 上升!

PSA異常該怎麼辦?

當抽血檢查發現PSA異常時(PSA > 4 ng/ml ),由「臨床醫師評估」,會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步驟:
1. 接受進一步的切片檢查 (經直腸攝護腺切片)
2. 觀察並持續追蹤,建議三個月後再抽血檢查PSA

「切片檢查」:主要是高度懷疑有攝護腺癌的可能,這包含 「肛門指診有不規則的硬塊」、「 連續多次檢查PSA都異常甚至越來越高」或「已有其他病症懷疑攝護腺癌轉移而來」...等原因,簡單來說,就是臨床醫師評估攝護腺癌的可能性高,就會建議做攝護腺切片檢查!

「持續追蹤」:當病患是「第一次檢查且指數不高」、「明顯攝護腺發炎 或 泌尿系統感染」、「近期接受過泌尿系統手術」、「近期有做肛門指診或接受直腸超音波檢查」、「急性尿液滯留或有留置導尿管」...等情況,簡單來說,也就是臨床醫師認為PSA高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或是病患本身狀況不佳,不適合切片都會建議先觀察及追蹤!

PSA指數的追蹤一般建議三個月一次即可,因為指數變化很慢,頻繁檢查並沒有意義,而當連續追蹤且上述的其他可能性都得到控制或排除後,PSA仍持續升高,當然,攝護腺切片就是必要的選項了!!

結論

當檢查發現PSA異常時,先不用太過擔心,因為PSA異常並不一定就是攝護腺癌,也有其他可能的狀況,所以該做的就是配合醫師的建議,接受切片檢查或是持續追蹤!

同場加映:血尿原因很多種,小心檢查莫輕忽(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泌尿科(掛號、領藥超方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跟風超慢跑!復健醫「1錯誤跑法」痛到不行:足底筋膜炎了

跟風超慢跑!復健醫「1錯誤跑法」痛到不行:足底筋膜炎了

「超慢跑」是近年來爆紅的一種養生運動,強調低強度、適合所有年齡層,且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就分享,他也曾嘗試過「超慢跑」一段時間,但是以赤腳、在硬地板上跑,沒想到某天醒來下床時,發現腳底相當疼痛,才知道是患上「足底筋膜炎」。

2025年07月09日 14:24

睡太多也會傷腦? 研究:睡超過9小時認知能力恐下降

睡太多也會傷腦? 研究:睡超過9小時認知能力恐下降

睡得越多就是越好嗎?董氏基金會提醒,適量睡眠才能有效守護大腦健康。根據2025 年4月發表於《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協會期刊》的研究指出,每晚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可能會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情況,這情形在憂鬱症患者更加明顯。

2025年07月09日 14:21

看病太難!門諾啟動偏鄉醫療零距離 募1273萬為偏鄉續命

看病太難!門諾啟動偏鄉醫療零距離 募1273萬為偏鄉續命

花蓮地形狹長,出門總得翻山越嶺,交通不便讓看病變得困難,許多偏鄉長輩無奈地說:「不是不想看病,而是看病太難。」門諾醫院聽到這些呼聲,日前在院內舉辦「偏鄉醫療零距離.讓愛無限延伸」勸募啟動以及健保30偏鄉醫療影像巡展記者會,正式啟動今年度偏鄉醫療計畫,向社會各界募集1273萬元經費,持續深入部落、海岸與山區,將醫療送進最需要的地方。

2025年07月09日 13:08

頻聳肩發怪聲!中藥+針灸神助攻 11歲妥瑞氏童找回快樂童年

頻聳肩發怪聲!中藥+針灸神助攻 11歲妥瑞氏童找回快樂童年

11歲的小六生張小弟弟,平日不時出現搖頭、點頭、聳肩等動作,甚至還會不自覺發出怪聲音,這些症狀不僅讓他在學校遭遇同儕嘲笑與排擠,也影響了他的學習表現與自信心。經精神科診斷為「妥瑞氏症」後,家長帶著他求助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醫師,透過中藥與針灸的調理治療,孩子的症狀有明顯改善,重新找回學習的動力與開朗笑容。

2025年07月09日 12:54

研究:右側躺促進大腦排毒 3特殊情況需另調整睡姿

研究:右側躺促進大腦排毒 3特殊情況需另調整睡姿

根據多項研究觀察,側睡在多數情況下被認為是對健康最有益的睡姿。相較於仰睡可能造成打鼾、呼吸不順,或趴睡對頸椎的壓迫,側睡有助於維持呼吸道通暢、減輕脊椎壓力,進而提升睡眠品質。

2025年07月09日 12:48

一天最多2片!酸痛貼布用錯恐傷肝腎、鬧中毒

一天最多2片!酸痛貼布用錯恐傷肝腎、鬧中毒

別看它只是小小一片酸痛貼布,裡面其實藏有中藥或西藥成分,使用方式不對,可能會對肝臟、腎臟、皮膚造成傷害,甚至引發藥物中毒。

2025年07月09日 11:49

長庚研究:長者睡眠差「腦中廢物排不出」 加速神經退化

長庚研究:長者睡眠差「腦中廢物排不出」 加速神經退化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庚健康老化研究團隊今(9)日公布最新研究成果,針對健康高齡長者腦部磁振影像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主觀睡眠品質不好的人,其血管周圍空間擴散張量影像分析指數越低,顯示腦淋巴系統清除功能下降,且記憶功能越差,無法排出代謝廢物的情況下,恐加速神經退化過程。

2025年07月09日 11:20

ChatGPT成癮「對兒少影響更大」 醫憂:成為逃避壓力的出口

ChatGPT成癮「對兒少影響更大」 醫憂:成為逃避壓力的出口

ChatGPT等AI工具日益進化,成癮風險也上升。對此,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兼任助理教授林朝誠醫師說,當年網路、手機興起,研究團隊均觀察到有成癮疑慮,故之前便預期ChatGPT應無例外,而個案的出現也證明AI確實有成癮可能,且力道恐更強,關鍵在於「雙重擬社會互動」。

2025年07月09日 09:0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