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房價高低 永遠都有被低估的房子

▲不管房價高低,永遠都有被低估的房子(圖/好事一二三提供)

▲不管房價高低,永遠都有被低估的房子(圖/好事一二三提供)

圖文/House123

大家好!我是邱愛莉。我是house123的執行長。

我的先生在創投業,常常都要拜訪新創公司,評估他們的實力和股票的價值。有一天晚上,他一如往常地在書房裡上網,剛好看到房地產新聞。他轉過頭來問我:「現在房價這麼貴,到底還可不可以買?」

我想了一下,問他:「如果今天股市上萬點,你找不找得到被低估的股票?」

他說:「可以。」

我再問:「如果今天股市跌到五千點,還有沒有被高估的股票?」

他說:「當然有。」

我說:「那就對了。現在房價普遍高,就像股市點數上萬點。因為市場走多,大部份的股票股價都在高點,連一些不怎麼樣的公司股價都飆高,但是只要用心找,還是有可能找到股價被低估的股票。就像現在房價高,雖然大部分的房子都很貴,可是只要用心,還是有可能找到房價被低估的房子。」

老公聽了這個比喻似乎懂了。隔天我把這段對話跟一個朋友講,他說:「哪裡有被低估的房子?我看來看去都是被高估的!」

的確,開價都那麼高,哪裡有被低估的房子?

我說:「屋主急售的時候,就有被低估的房子了。」

其實,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有人急著變現。房子要不賣得高,要不就賣的快。不管是家庭因素、經商周轉、離婚或家族分家,只要急著賣,價格就比較好談,因為賣方比買方更急著想要成交,所以只要價格達到他需要的最低金額,就有可能出售。

朋友接著問:「可是我們要怎麼接觸的到屋主急售的房子?每次仲介帶我看的房子,感覺起來屋主都不缺錢,寧願慢慢賣…」

我問他:「如果你是仲介,你接到一個case,屋主要的價格不高,應該很快就會賣掉。你手上有兩個買方客戶,一個是投資客,做決定很快,看過沒問題馬上就出價。另一個是自住客,通常白天看完之後晚上還要再帶家人來看一次,晴天看完雨天還要覆看,看過都沒問題,再帶風水老師來看。請問你會連絡誰來看?」

朋友說:「投資客。」

我問他為什麼,他接著說:「因為等自住的那組客人確定要買時,房子早就被其他業務賣掉了。」

「是啊!這就是市場真實的情況。仲介的業務很競爭,我們不能怪他們對自住客不夠好,而是他們的工作就是盡快讓房子成交,他們只是在做他們的工作。」我說。

「可是,許多專家的書都教我們,一個房子要看至少三次,白天、晚上、晴天、雨天都要看,難道用這種方式就買不到便宜的房子了嗎?」朋友急著追問。

我回答:「買房子需要一點緣份,因為房子金額很高,所以多看幾次是應該的,只是如果需求明確,同時也讓仲介了解你的需求,並多看、多做功課,當有合適又便宜的房子出現時,就可以比較快做決定。」

我接著說:「此外,『便宜』的定義有分為『現在看起來便宜』和『以後看起來便宜』。雖然我們不見得都有緣份可以買的到『現在看起來便宜』、屋主急售的房子,但是,如果熟悉區域的公共建設計畫,在建設完成之前先去買,自住等增值,或將房子出租,等到建設完成後,行情漲起來,回頭看幾年前自己買的價格,覺得好便宜,這就是『以後看起來便宜』的房子,如果未來有需要換屋,也可以享受一波增值的空間。」

朋友聽了點點頭,說他懂了。

不過,雖然每個時間點都可以是買房子的時機,但不可諱言的,當房市走高時,房價普遍偏高,要找到合理價位的房子的確不容易。在找到之前,還是要訓練自己看房子、評估房子的功力,多看、多比較,並明確化自己的需求。尤其在房市不明朗的態勢下,不要心急,但也不要放棄,繼續看屋不要躁進就好,累積對市場和行情的sense,當有符合自己條件、C/P值高的物件出現時才能果斷出價。

(本文作者為 House123 執行長 邱愛莉,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瞭解更多house123:https://lihi.vip/3ocvB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AI平台破解腸、腎連動路徑 專家:改善腸道菌相可望降低洗腎風險

AI平台破解腸、腎連動路徑 專家:改善腸道菌相可望降低洗腎風險

腸道健康和腦部功能息息相關,國外醫界並揭示「腸腦軸」的連通路徑,如今台灣研究團隊首次證實,人體亦有「腸腎軸」機制,也就是腸道菌與腎臟病之間同樣具有關鍵連結,若能及早調整飲食、補充益生菌,可望降低未來發展至洗腎的風險,對國人健康影響深遠。

2025年11月20日 10:56

喝到記憶受損!52歲老闆狂應酬、靠酒助眠 患「酒精性失智症」

喝到記憶受損!52歲老闆狂應酬、靠酒助眠 患「酒精性失智症」

一名52歲生意人林老闆(化名)應酬頻繁,長年下來一天常常喝掉十多罐啤酒或是半瓶威士忌,甚至習慣靠酒助眠,漸漸出現記憶力明顯缺損,工作上判斷不再精準,連帶影響公司經營,就醫檢查發現是罹患「酒精性失智症」。醫師提醒,已有醫學研究明確指出,長期飲酒不僅會傷肝,更會直接損害腦部。

2025年11月20日 10:23

黃斑病變別當成老花眼 醫:「及早發現」、「持續治療」助維持視力

黃斑病變別當成老花眼 醫:「及早發現」、「持續治療」助維持視力

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與年齡密切相關的「黃斑部病變」成為視力保健重要警訊。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高雄大同醫院眼科主任姜威宇指出,近年門診觀察,老年黃斑部病變患者人數逐年上升,主因包括國人壽命延長、就醫便利、健保給付擴大及藥物進步,使病人更願意就醫,但提醒此疾病若延誤治療,恐導致視力永久喪失。

2025年11月20日 10:00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衛福部預告修法將「耳鼻喉科」改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引發網友討論原來耳鼻喉科會進行外科手術,甚至擔心以後是否不能去看感冒。衛福部醫事司今(19)日表示,相關醫學會多年前已經改稱耳鼻喉頭頸外科,較為符合實際業務內容且與國際接軌,更名後完全不影響該科醫師看診,實務上也沒有規範醫師只能看哪一科,有些成人感冒也會到兒科去看。

2025年11月19日 18:32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終結「直美」亂象,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加強管理,要求從事醫美的醫師都必須完成二年的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衛福部醫事司表示,初步掌握約600名醫師未經過PGY訓練就直接在執業,至於其中有多少人是在美容醫學從業,還需要進一步比對分析。

2025年11月19日 17:44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一名50多歲乳癌患者在手術後接受化療,竟出現手腳麻木、大片紅疹,且痛到難以行走,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進行西醫治療也接受中醫調理,約2周後症狀顯著改善;醫師說,乳癌病人併用中藥,須與西藥間隔至少1小時,且化療期間切勿補充蜂王乳、胎盤素等含「類荷爾蒙」成分保健品,以免影響療效。

2025年11月19日 16:20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衛福部長石崇良上任時明確表態「明年漲保費機會很低」,健保會今(19)日公布健保費率審議結果,建議115年度維持現行費率5.17%,健保會解釋,健保明年度收入試算安全準備金可達2個月,安全準備還有餘裕的情況下,不用漲保費。

2025年11月19日 16:08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1名30歲高姓孕婦日前突然出現劇烈腹痛與昏眩,被家人緊急送往安泰醫院急診。她自述剛懷孕不久,急診團隊立即啟動婦產科會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子宮外孕且已有大量內出血,收縮壓甚至低於80,情況相當危急。醫療團隊火速啟動大量輸血與手術準備,由婦產科楊淳翔醫師執行腹腔鏡緊急手術,成功止血並搶回孕婦生命。

2025年11月19日 15:1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