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空軍一號復活 「中美號」內部首曝光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重新開放參觀,入場酌收每人一百元清理費,同時得到一張「登機證」當紀念。(圖/乘翼吻旅)

圖文/乘翼吻旅

現任中華民國總統專機是波音737-800型客機,是由前任總統李登輝時代編列預算,斥資4,500萬美金,於西元2000年2月7日交機。當時為藍白塗裝,之後陳水扁就任時曾將專機機底漆上青綠色,到了2008年馬英九上任後再度漆回原本的藍白塗裝。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客艙內逃生門上註明著總統專機字樣。(圖/乘翼吻旅)

時至今日,由於中華民國外交凋零,這架專機實際飛出國機會不多,即便總統真的出訪也都是租用民間航空公司專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是岡山航空科學教育館展出的各式飛機中,最大的一架。(圖/乘翼吻旅)

然而,回顧歷史,在1991年以前,中華民國還跟鄰國越南、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家維持外交關係,當時的空軍一號可以說是叱吒風雲,而那架專機就是這架白銀雙色機身,搭配土黃橫條的「中美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從西北航空購得的中美號,上頭供餐設備仍保留「NWA」設備,也就是「North West Airways」。(圖/乘翼吻旅)

這架「中美號」專機是波音720機型,於1961年5月26日出廠,原本服役於美國西北航空。中華民國空軍於1971年12月5日自西北航空購入,改裝成為總統專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上保留原本西北航空使用的供餐設備。(圖/乘翼吻旅)

從1972年服役至1991年9月26日,以零缺點的光榮紀錄完成專送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四任前總統,以及政府官員和各國元首任務共306架次,包含7次國外專送任務。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位於岡山航空科學教育館展場正中央,相當顯眼。(圖/乘翼吻旅)

1992年9月,中美號完成最後一趟任務後,專機飛到岡山空軍官校,於9月27日零時正式除役。此後就一直被放置在空軍官校大門口的軍機展示場露天展示。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上顯眼的國旗,說明歷任總統專機的身份。(圖/乘翼吻旅)

直到後來官校新建航空教育館展示館,中美號才被移到室內展場,成為現在航空教育展示館的鎮館之寶,並且在今年2018年9月首次對外開放內部,讓人窺探當年一般人還無法搭機出國的年代,能搭一趟飛機是什麼感受!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上方的逃生裝置。整個客艙刻意改成藍色冷光以免古蹟受損。(圖/乘翼吻旅)

走進中美號內部,目前館方將室內佈置冷色的藍色燈,避免過亮光源傷害「古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的駕駛艙。當時航空科技得有航空工程師隨行,因而駕駛艙有五個座位。(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的駕駛艙。當時航空科技得有航空工程師隨行,因而駕駛艙有五個座位。(圖/乘翼吻旅)

踏進內部,首先一定要看駕駛艙。當年駕駛艙可以乘坐五人,也就是有兩組正副駕駛可以輪替,另外加上一位航空工程師。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往客艙前有隨扈專屬座位,保護全機乘客。(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接著

▲隨扈座位旁就是總統專屬空間,就近保護總統安危。(圖/乘翼吻旅)

走進客艙前,會看見兩個座位,這是保衛總統侍從官的位置,接著踏進的才是總統專屬客艙。

▲▼             。(圖/記者傅家慶攝)

▲整架中美號內部僅總統專屬空間有獨立衛生設備。(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歷任總統都曾睡過的專屬單人床位。(圖/乘翼吻旅)

總統客艙裡有獨立衛浴,特別的是馬桶蓋上之後還能當作普通座位。接著才會看到衛浴旁,總統的專屬床位,單人床型,整架飛機就只有這床位,也就是只有總統能在機上平躺。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總統專屬辦公空間,旁邊是隨行官員座位,後方可坐隨行秘書。(圖/乘翼吻旅)

然後再看到總統辦公的區塊,總統坐在靠窗區塊,官員坐在旁邊的沙發,後方還有兩個座位給隨行秘書記錄要事。總統的座位旁,有隨控的播音設備,座位後方還有麥克風架可以對全機廣播。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第一排客艙,屬於高級官員區,座位數僅十六位。(圖/乘翼吻旅)

總統客艙後方是高級官員的「商務艙」,裡面是左右各兩個,每排四個座位,共四排,也就是十六個座位,這裡是高級官員區。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後段客艙,屬於隨行記者或其他官員或職員區,一共三十個座位。(圖/乘翼吻旅)

而客機最後段是「經濟艙」區塊,每排五個座位,共三十位,這裡是隨行記者或其他官員區塊。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當年的標誌,看得出來當時中文書寫格式還是從右到左。(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全機一共十三排座位。目前內部雖然開放,但座位可不能試坐以免破壞。(圖/乘翼吻旅)

不管是哪段客艙,實際上與現今客機的規格不相上下,從冷氣空調到夜燈設施,還有安全逃生裝置一應俱全。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座位,如今雖然斑駁,但以當年來說已經屬於高級設施。(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的客艙座位材質,當年都算高級貨。(圖/乘翼吻旅)

雖然這些配備看上去老舊,但以這架飛機出場的1961年來說,是民用航空剛起步的年代,當時搭飛機還是種奢侈,這樣的客機已經相當豪華。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座位旁的煙灰缸,說明當年機上竟然可以抽煙。(圖/乘翼吻旅)

而和現在客機不同的是,當年在飛機上「可以」吸菸!於是會看到不管哪段客艙,座位旁邊都還有隨座的「煙灰缸」!

▲▼             。(圖/記者傅家慶攝)

▲「禁止吸菸」標誌會在起飛降落時亮起,那段期間機上又變成禁菸。(圖/乘翼吻旅)

然而,客艙還是有「請勿吸菸」的燈號,這是每當起飛和降落時會亮的燈,因為那時飛機不穩,抽煙怕煙蒂掉落地面,飛機會燒起來呀!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入口處標誌,說明這架專機的任務卓著。(圖/乘翼吻旅)

走一趟岡山的航空科學教育館,看盡各式戰功彪炳的飛機被妥善保存,其中這架最傳奇的空軍一號,是研究宋美齡與蔣介石和台海分治較勁歷史的重要歷史見證者。因此當這架飛機內部終於「首度」重現世人面前,再度吸引很多歷史迷前往朝聖。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首次開放參觀內部,吸引歷史迷朝聖。(圖/乘翼吻旅)

旅行的真相與假象,那些部落客說不出的故事,盡在乘翼吻旅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病症初期常與老化混淆! 阿茲海默症早篩早治守護腦健康

病症初期常與老化混淆! 阿茲海默症早篩早治守護腦健康

一名65歲男子,退休後原本開心享受生活,卻逐漸出現記憶力與學習障礙,經聯新國際醫院神經內科林衛邑主任診察,核磁共振檢查雖發現患者左側丘腦有血管栓塞,但其症狀隨時間日漸加重,腦血管疾病可能不是記憶力障礙主因。進一步透過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PET-CT)確診為阿茲海默症!

2025年10月03日 23:48

苗栗隨機殺人「出獄再犯」 醫無奈:有的案子單純是壞人行為

苗栗隨機殺人「出獄再犯」 醫無奈:有的案子單純是壞人行為

苗栗發生48歲邱姓男子持刀隨機砍人案件,有兩名國小學童及一名男子受傷,然而他早在十年前就以同樣手法犯下隨機殺人案,出獄後再度犯案,引發眾怒。精神科醫師、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李俊宏今(3)日表示,該名男性十年前曾接受司法精神鑑定,無明顯的精神病或情緒症狀,「我們要清楚,有的案子是病人生病造成的,有的案子是病人也是壞人,有的案子則單純是壞人的行為。」

2025年10月03日 18:45

快訊/台中美國學校食物中毒!多名學生狂吐救護中...教育局證實

快訊/台中美國學校食物中毒!多名學生狂吐救護中...教育局證實

以美式教育為主、位在台中市大坑的知名私立學校「台中美國學校AST」,今天驚傳疑似食物中毒案。多位學生吃完營養午餐後,發生噁心、嘔吐情況。據悉,有學生吐了5、6次後受不了,自己打電話向家長求救,甚至還發生校車司機拒載不舒服的孩子,擔心孩子嘔吐在車上的離譜事件。

2025年10月03日 17:18

網路「代掛號」最高罰25萬!衛福部2方面嚴查 部分負擔擬漲回50%

網路「代掛號」最高罰25萬!衛福部2方面嚴查 部分負擔擬漲回50%

大醫院、名醫門診難掛,現在網路上有業者提供「代掛號」服務引發爭議,衛福部長石崇良今(3)日受訪表示,相關行為已經涉違反《醫療法》的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最重可開罰25萬元,已發函衛生局加強稽查;另一方面,衛福部正在觀察個別醫院總額新制實施後分級醫療落實情況,如果醫學中心收治輕症占比太高,不排除將未經轉診部分負擔提高回法規規範的50%。

2025年10月03日 15:19

鏟子超人大軍中秋衝花蓮 醫急喊:「隱形毒粉塵」恐釀大病

鏟子超人大軍中秋衝花蓮 醫急喊:「隱形毒粉塵」恐釀大病

中秋連假將至,預計將有大批被譽為「鏟子超人」的熱血志工前往花蓮,投入災後重建。然而,醫師緊急呼籲,許多志工因天氣悶熱而忽略佩戴口罩,正將自己暴露在呼吸道疾病的極大風險中,愛心行動恐埋下健康隱憂。

2025年10月03日 14:16

高中生烤肉趴「還沒熟就塞嘴裡」悲劇了 高燒39度急診住院3天

高中生烤肉趴「還沒熟就塞嘴裡」悲劇了 高燒39度急診住院3天

中秋連假還沒到,烤肉悲劇先上演!台中一名17歲男高中生,與同學嗨辦「中秋前哨戰」烤肉趴,看著炭火上的肉片、海鮮滋滋作响,一群人飢腸轆轆,顧不得食物是否全熟,便上演搶食大戰,不料貪快一口竟讓他付出慘痛代價,腹痛狂拉到險些脫水,還高燒到39度,住院整整三天才撿回一命。

2025年10月03日 13:40

花蓮募款達8.4億!賑災基金會破除3謠言:花蓮縣慰助金非來自善款

花蓮募款達8.4億!賑災基金會破除3謠言:花蓮縣慰助金非來自善款

善款突破8億!衛福部賑災基金會今(3)日公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最新統計,至10月02日止累計收到捐款24萬5,811筆,募得款項達8億4,752萬2,641元。近來網路上流傳捐款相關不實訊息,賑災基金會今也特別澄清三大謠言,例如網傳「花蓮縣府發給每戶5萬元,其中4萬來自賑災基金會」,事實上花蓮縣慰助金並非來自賑災基金會。

2025年10月03日 13:30

流感疫苗2天55萬人搶打!大S效應延續「左流右新打氣翻3倍」

流感疫苗2天55萬人搶打!大S效應延續「左流右新打氣翻3倍」

流感疫情已經進入流行,今年秋冬公費流感疫苗、新冠疫苗10月1日開打,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流感疫苗昨日接種數為28萬5,750劑,兩天下來共有55萬200人接種;新冠疫苗昨日接種接種數約7萬3,023劑,累積接種達16萬2,573劑,這兩種疫苗接種皆為去年同期的三倍,打氣相當踴躍。

2025年10月03日 13:0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