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空軍一號復活 「中美號」內部首曝光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重新開放參觀,入場酌收每人一百元清理費,同時得到一張「登機證」當紀念。(圖/乘翼吻旅)

圖文/乘翼吻旅

現任中華民國總統專機是波音737-800型客機,是由前任總統李登輝時代編列預算,斥資4,500萬美金,於西元2000年2月7日交機。當時為藍白塗裝,之後陳水扁就任時曾將專機機底漆上青綠色,到了2008年馬英九上任後再度漆回原本的藍白塗裝。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客艙內逃生門上註明著總統專機字樣。(圖/乘翼吻旅)

時至今日,由於中華民國外交凋零,這架專機實際飛出國機會不多,即便總統真的出訪也都是租用民間航空公司專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是岡山航空科學教育館展出的各式飛機中,最大的一架。(圖/乘翼吻旅)

然而,回顧歷史,在1991年以前,中華民國還跟鄰國越南、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家維持外交關係,當時的空軍一號可以說是叱吒風雲,而那架專機就是這架白銀雙色機身,搭配土黃橫條的「中美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從西北航空購得的中美號,上頭供餐設備仍保留「NWA」設備,也就是「North West Airways」。(圖/乘翼吻旅)

這架「中美號」專機是波音720機型,於1961年5月26日出廠,原本服役於美國西北航空。中華民國空軍於1971年12月5日自西北航空購入,改裝成為總統專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上保留原本西北航空使用的供餐設備。(圖/乘翼吻旅)

從1972年服役至1991年9月26日,以零缺點的光榮紀錄完成專送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四任前總統,以及政府官員和各國元首任務共306架次,包含7次國外專送任務。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位於岡山航空科學教育館展場正中央,相當顯眼。(圖/乘翼吻旅)

1992年9月,中美號完成最後一趟任務後,專機飛到岡山空軍官校,於9月27日零時正式除役。此後就一直被放置在空軍官校大門口的軍機展示場露天展示。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上顯眼的國旗,說明歷任總統專機的身份。(圖/乘翼吻旅)

直到後來官校新建航空教育館展示館,中美號才被移到室內展場,成為現在航空教育展示館的鎮館之寶,並且在今年2018年9月首次對外開放內部,讓人窺探當年一般人還無法搭機出國的年代,能搭一趟飛機是什麼感受!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上方的逃生裝置。整個客艙刻意改成藍色冷光以免古蹟受損。(圖/乘翼吻旅)

走進中美號內部,目前館方將室內佈置冷色的藍色燈,避免過亮光源傷害「古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的駕駛艙。當時航空科技得有航空工程師隨行,因而駕駛艙有五個座位。(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的駕駛艙。當時航空科技得有航空工程師隨行,因而駕駛艙有五個座位。(圖/乘翼吻旅)

踏進內部,首先一定要看駕駛艙。當年駕駛艙可以乘坐五人,也就是有兩組正副駕駛可以輪替,另外加上一位航空工程師。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往客艙前有隨扈專屬座位,保護全機乘客。(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接著

▲隨扈座位旁就是總統專屬空間,就近保護總統安危。(圖/乘翼吻旅)

走進客艙前,會看見兩個座位,這是保衛總統侍從官的位置,接著踏進的才是總統專屬客艙。

▲▼             。(圖/記者傅家慶攝)

▲整架中美號內部僅總統專屬空間有獨立衛生設備。(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歷任總統都曾睡過的專屬單人床位。(圖/乘翼吻旅)

總統客艙裡有獨立衛浴,特別的是馬桶蓋上之後還能當作普通座位。接著才會看到衛浴旁,總統的專屬床位,單人床型,整架飛機就只有這床位,也就是只有總統能在機上平躺。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總統專屬辦公空間,旁邊是隨行官員座位,後方可坐隨行秘書。(圖/乘翼吻旅)

然後再看到總統辦公的區塊,總統坐在靠窗區塊,官員坐在旁邊的沙發,後方還有兩個座位給隨行秘書記錄要事。總統的座位旁,有隨控的播音設備,座位後方還有麥克風架可以對全機廣播。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第一排客艙,屬於高級官員區,座位數僅十六位。(圖/乘翼吻旅)

總統客艙後方是高級官員的「商務艙」,裡面是左右各兩個,每排四個座位,共四排,也就是十六個座位,這裡是高級官員區。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後段客艙,屬於隨行記者或其他官員或職員區,一共三十個座位。(圖/乘翼吻旅)

而客機最後段是「經濟艙」區塊,每排五個座位,共三十位,這裡是隨行記者或其他官員區塊。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當年的標誌,看得出來當時中文書寫格式還是從右到左。(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全機一共十三排座位。目前內部雖然開放,但座位可不能試坐以免破壞。(圖/乘翼吻旅)

不管是哪段客艙,實際上與現今客機的規格不相上下,從冷氣空調到夜燈設施,還有安全逃生裝置一應俱全。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座位,如今雖然斑駁,但以當年來說已經屬於高級設施。(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的客艙座位材質,當年都算高級貨。(圖/乘翼吻旅)

雖然這些配備看上去老舊,但以這架飛機出場的1961年來說,是民用航空剛起步的年代,當時搭飛機還是種奢侈,這樣的客機已經相當豪華。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座位旁的煙灰缸,說明當年機上竟然可以抽煙。(圖/乘翼吻旅)

而和現在客機不同的是,當年在飛機上「可以」吸菸!於是會看到不管哪段客艙,座位旁邊都還有隨座的「煙灰缸」!

▲▼             。(圖/記者傅家慶攝)

▲「禁止吸菸」標誌會在起飛降落時亮起,那段期間機上又變成禁菸。(圖/乘翼吻旅)

然而,客艙還是有「請勿吸菸」的燈號,這是每當起飛和降落時會亮的燈,因為那時飛機不穩,抽煙怕煙蒂掉落地面,飛機會燒起來呀!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入口處標誌,說明這架專機的任務卓著。(圖/乘翼吻旅)

走一趟岡山的航空科學教育館,看盡各式戰功彪炳的飛機被妥善保存,其中這架最傳奇的空軍一號,是研究宋美齡與蔣介石和台海分治較勁歷史的重要歷史見證者。因此當這架飛機內部終於「首度」重現世人面前,再度吸引很多歷史迷前往朝聖。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首次開放參觀內部,吸引歷史迷朝聖。(圖/乘翼吻旅)

旅行的真相與假象,那些部落客說不出的故事,盡在乘翼吻旅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明年健保總額邁一兆元大關 台灣研發「億元基因罕藥」給付審查中

明年健保總額邁一兆元大關 台灣研發「億元基因罕藥」給付審查中

今年健保總額達9,286億元,創下歷年最高,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日進一步透露,明年健保總額成長,加上相關公務預算、癌藥基金等挹注,整體預算逼近兆元。另針對再生醫療發展,石崇良特別提到一款由台灣研發、用於治療罕病AADC缺乏症的基因治療藥物,每劑要價高達1億元,但能讓病患平均壽命從7歲延長至20多歲,展現本土研發實力。目前該藥已申請納入健保,進入專家會議審查階段。

2025年08月02日 15:10

早餐喝「山藥薏仁漿」卻踩雷!營養師揭「3陷阱組合」超常見

早餐喝「山藥薏仁漿」卻踩雷!營養師揭「3陷阱組合」超常見

早餐是一天活力的來源,但怎麼吃才健康又均衡?營養師劉怡里提醒,理想早餐應包含「適量澱粉、充足蛋白質與足量蔬菜」,才能滿足營養需求並維持飽足感。她並以三種常見早餐搭配進行分析,點出其中潛藏的飲食問題。

2025年08月02日 11:01

開朗老翁變沉默「懷疑媳婦偷錢又下毒」 就醫驚見大腦顯著萎縮

開朗老翁變沉默「懷疑媳婦偷錢又下毒」 就醫驚見大腦顯著萎縮

一名78歲老翁原本個性樂天開朗,但最近兩、三年來變得「怪怪的」,喜歡往事重提、吃過飯卻抱怨都沒煮菜、還懷疑媳婦偷藏錢又在飯裡下毒,兒子無奈之下陪同前來就診,詳細檢查後,確認是「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經給予藥物治療後,狀況逐漸改善,家庭氣氛也恢復融洽。

2025年08月02日 10:58

台灣幸福感倒數第6  研究揭快樂密碼:生活自主性愈高愈好

台灣幸福感倒數第6  研究揭快樂密碼:生活自主性愈高愈好

面對「你幸福嗎」這大哉問,民眾在不同年代常有不同感受,且各國的文化與環境如何影響個人幸福感,以往也無明確答案。國內一項研究顯示,由於台灣人的服從性較高,民眾只要能在生活中保有較多的自我,社會更多元,幸福感便可提升,這也為台灣民眾該如何追尋幸福找到比較清楚的方向。

2025年08月02日 09:23

8月為遭毒蛇咬傷最高峰「單月受傷人數破百」 疾管署揭2類最常見

8月為遭毒蛇咬傷最高峰「單月受傷人數破百」 疾管署揭2類最常見

8月是國內蛇咬高峰期!疾病管制署公布統計,國內每年約有近千人遭毒蛇咬傷,其中又以8月份遭咬傷人數最多,當月蛇毒血清使用破百;另分析最常咬傷人毒蛇則是龜殼花及俗稱青竹絲的赤尾鮐,占比達到8成,提醒民眾前往山區、郊外活動多加注意,不慎遭咬傷也要注意「五要五不」處理原則,記下毒蛇外觀並儘速就醫。

2025年08月02日 09:03

桃園醫院推OPAT服務 長期靜脈注射抗生素病患也可居家

桃園醫院推OPAT服務 長期靜脈注射抗生素病患也可居家

為提升病人照護品質與醫療資源的運用效率,衛福部桃園醫院自8月起正式推動「門診抗生素注射治療計畫」(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microbial Therapy, OPAT)。此一計畫是讓需長期靜脈注射抗生素的病患,能在不住院的情況下持續接受有效治療。

2025年08月01日 23:47

健檢報告出現「毛玻璃」三個字 45歲媽媽眼淚流下來

健檢報告出現「毛玻璃」三個字 45歲媽媽眼淚流下來

隨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成為健檢常規項目,越來越多民眾在報告中發現「毛玻璃(GGO)」或「小結節(SPN)」等影像異常,令人憂心是否罹患肺癌。對此,胸腔內科醫師廖繼鼎提醒,這些名詞不代表癌症,更不是末期警訊,民眾應保持冷靜、正確判斷。

2025年08月01日 20:46

菁英都是這樣讓大腦休息!耶魯實證高效率休息法你早就會

菁英都是這樣讓大腦休息!耶魯實證高效率休息法你早就會

菁英朋友做的是高壓工作,運動、玩樂也都做得很有熱情,反觀自己只是上下班之後就沒力氣,不論怎麼休息,睡得再多還是覺得很倦怠,為什麼菁英總是有源源不絕的動力,根據耶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的日本醫學博士久賀谷亮提出的研究,他發現,這些菁英連放鬆時都有策略,透過高效率的休息法讓大腦充電。

2025年08月01日 18:10

掉髮以為換洗髮精就會好?醫揭5大錯誤迷思:最慘頭皮損傷

掉髮以為換洗髮精就會好?醫揭5大錯誤迷思:最慘頭皮損傷

落髮問題擾人,還可能因為外觀受損衝擊到心理健康,然而民眾在處理上卻有不少錯誤觀念,台灣皮膚科醫學會今(1)日公布5大迷思,包含「壓力引起掉髮會自然好轉」或者「換洗髮精就會改善」等,通通不正確。醫師示警,落髮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現象,採取不正確處置或者延誤治療,恐怕會造成不可逆的頭皮傷害。

2025年08月01日 18: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