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文青他的悲情 台版九龍城寨「高雄果貿社區」

▲▼             。(圖/記者傅家慶攝)

▲高雄左營新興景點,曾是南台灣最大眷村:果貿社區。(圖/乘翼吻旅)

文/乘翼吻旅

這裡曾是歸亞蕾、曹蘭、康弘等名人成長之地。如果我是這社區的居民,對於自己住了半世紀的社區突然變成觀光景點,大概「不太高興」。這座位於高雄左營的指標眷村--果貿社區,背後有哪些故事?

▲▼             。(圖/記者傅家慶攝)

▲果貿社區最知名的圓弧中庭前,居民坐在椅子上話家常,遊客恣意拍網美照。(圖/乘翼吻旅)

高雄左營的果貿社區成為新興景點,而且吸引國內外遊客到此打卡,成為所謂的網美聖地。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年輕人非常喜歡在果貿紹區圓弧中庭取景仰角的照片。(圖/乘翼吻旅)

那些從來不知道這社區為何「淪落」至此的外地人,只想快速消費這社區「密集的美感」,讓自己變「網美」,然後拍完照就走,還自己發表了一篇感想文或「限時動態」,讓自己多了幾個「讚」。

▲▼             。(圖/記者傅家慶攝)

▲為了拍到這弧形照片,很多人在社區中庭一等再等,為了捕捉對稱弧線。(圖/乘翼吻旅)

而身為這樣「外地人」的我,的確還是被那抬頭所見的弧形建築的線條、密集棟數和戶數呈現的密集感所吸引,前來朝聖。不過,這密集的素民生活雜感,卻讓我想到一處位於香港,一座我來不及欣賞的社區。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國旗飄揚是眷村的特徵,果貿社區內也隨處可見國旗。(圖/乘翼吻旅)

台灣高雄的果貿社區就像是香港已經拆除的九龍城寨,那裡也曾聚集清末西元1899以來從中國逃往香港的各式難民。最終成為中英都不管的治安大盲區,犯罪溫床,惡勢力叢生。香港回歸前的1995年才終於拆除,如今成為九龍城寨公園。而高雄左營的果貿社區,可以說是台版的「九龍城寨」,也說著二戰後國民黨軍眷逃到台灣後發展出的後續歷史。

▲▼             。(圖/記者傅家慶攝)

▲走進社區內部,建築風格是很早期集合住宅,大量密集戶數是特色。(圖/乘翼吻旅)

果貿社區原是臺灣青果公會所捐建,也是海軍早期在左營所設置的25個眷村之一。這批眷村於1965年興建完工,當時共有約2100戶,當時是台灣南部最大眷村。

▲▼             。(圖/記者傅家慶攝)

▲果貿社區中央的社區活動中心,是社區公車站和行政中心。(圖/乘翼吻旅)

到1981年,高雄市政府與海軍總司令部將這裡改建為擁有2,200戶的國民住宅,以提供原軍眷及中低收入戶居住,並在1985年完工。

▲▼             。(圖/記者傅家慶攝)

▲果貿社區單側的弧線,和天空形成完美比例的美感。(圖/乘翼吻旅)

後續增建為現在看到的13棟規模,共5000戶。最多人時期住有9,500多人,如今僅剩四分之一,兩千人上下。

▲▼             。(圖/記者傅家慶攝)

▲果貿社區內充滿打著中國各省風味的美食或小吃。(圖/乘翼吻旅)

整個果貿社區從中心的圓形主棟輻射出去共有13棟建築。在改建時,就設定一切生活所需得自給自足,所以社區內可以看到商店、餐廳、球場、藥局、市場等一應俱全。

▲▼             。(圖/記者傅家慶攝)

▲戶數密集形成壯麗美感,是仰望果貿社區時的汲感。(圖/乘翼吻旅)

這種圓圈設計的房型,把居民圈在社區內,為了達到最大戶數,是當時大量集合住宅風格,香港亦然。只是如今,這些格狀屋舍年久失修,看起來就格外蟻居、蝸居的滄桑。

▲▼             。(圖/記者傅家慶攝)

▲果貿社區內部可以看出很多設施已經老舊。(圖/乘翼吻旅)

眷村就是軍中「階級」的延續,講白了,越低階住得越爛!甚者當年國民黨大軍中,沒結婚的還配不到眷村,所以能分配到的,已經是最爛中的不爛了!

▲▼             。(圖/記者傅家慶攝)

▲果貿社區居民生活寫照,是最素民的生活百態。(圖/乘翼吻旅)

因此,會被分配到這樣上千戶大社區的人,絕非「達官顯貴」,因此歲歲年年後,這座外人眼中的景點,實際上住起來絕對是不舒服的。

▲▼             。(圖/記者傅家慶攝)

▲果貿社區大家拍照的公園,實際上處處是狗便,這也是真實寫照。(圖/乘翼吻旅)

剛踏進這社區最著名的中心點公園,也就是大家網拍聖地時,立刻聞到「屎尿味」。

▲▼             。(圖/記者傅家慶攝)

▲果貿社區公廁,從禁止事項就能看出經常發生哪些問題。(圖/乘翼吻旅)

而社區的公廁,也看得出來社區維持不易,從規勸住戶不要來這裡清洗鍋碗瓢盆也能看出,有這樣的生活問題在。畢竟,要維持這樣萬戶社區不易,當初一切先求有再求好,只求一個能遮風避雨之處,如今則成了衝突美感的烏托邦。

旅行的真相與假象,那些部落客說不出來的故事,盡在「乘翼吻旅」(https://www.facebook.com/乘翼吻旅-252003672127643/?modal=admin_todo_tour)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61歲男腎臟移植後「體內竟長滿寄生蟲」!從肺部一路爬到皮膚

61歲男腎臟移植後「體內竟長滿寄生蟲」!從肺部一路爬到皮膚

器官移植可以續命,也可能出現感染引發的慘劇!國外《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近日發布一篇罕見醫療個案,美國一名61歲男子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後,體內竟爬滿寄生蟲,從肺、腹部一路爬到皮膚,造成他感到噁心、嘔吐和口渴,住院治療卻病情惡化,還一度休克;最終男子在注射專門對抗該寄生蟲的藥物後,身體得以康復。

2025年07月07日 01:49

「孕期出血」常見2類體質 醫:血熱型別過度進補

「孕期出血」常見2類體質 醫:血熱型別過度進補

「孕期出血」總是讓人多孕媽咪相當緊張,中醫師指出,大約有2~4成的孕婦都可能發生過孕期出血情況,造成出血的原因眾多,以中醫觀點來看,引發原因可能是「氣血虛弱」或是「血熱」,若發現出血量持續增加或同時伴隨腹痛,一定要前往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

2025年07月06日 19:29

六旬突婦肢體癱軟!醫揪出5公分「心臟黏液瘤」害血栓

六旬突婦肢體癱軟!醫揪出5公分「心臟黏液瘤」害血栓

六旬婦人突發右側肢體癱軟,家人以為是中風緊急送醫,進行一連串神經影像與心臟血管檢查後,意外找出真正元凶不是一般的血管性中風,而是一顆超過5公分、長在左心房的「心臟黏液瘤」。醫師指出,儘管心臟黏液瘤屬良性,但位置與特性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阻斷血流就會造成急性威脅,但只要及早發現並妥善處理,預後通常良好。

2025年07月06日 16:11

準媽媽產檢無症狀!1篩檢揪出「產科殺手」每年害50萬名胎兒死亡

準媽媽產檢無症狀!1篩檢揪出「產科殺手」每年害50萬名胎兒死亡

一名懷孕21週的準媽媽,在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中被發現胎兒體重小兩週,雖未出現其他症狀,卻在中期「子癇前症」篩檢中驗出,胎盤功能異常程度超標7倍,屬於高風險族群,所幸經監測與用藥,一路安胎到29週,寶寶順利出生。醫師指出,子癇前症全球每年造成超過7萬名孕婦死亡、胎兒死亡更逾50萬例,導致早產約260萬例。

2025年07月06日 14:52

「1甜品」能助減重!醫曝「不用運動節食」:一碗就能燃脂

「1甜品」能助減重!醫曝「不用運動節食」:一碗就能燃脂

吃甜品也能減重?減重醫師蕭捷健透露,當大腸裡的擬桿菌遇上由高纖食物、抗性澱粉發酵而來的乙酸,可減少肝臟與內臟脂肪,效果如同進行低碳飲食,而綠豆富含抗性澱粉與β-葡聚醣,是不錯的選擇,建議煮成綠豆湯食用,「更棒的是,這一切不需你忍受極端斷澱粉的痛苦與煎熬。只要換一下主食,你就能輕鬆地啟動身體天然的燃脂模式。」

2025年07月06日 13:50

失眠是「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台灣吃安眠藥是亞洲之冠

失眠是「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台灣吃安眠藥是亞洲之冠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及相關文獻統計,全球失眠盛行率約為10–30%,部分地區甚至高達50–60%,失眠已經是僅次於感冒的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師指出,2023年台灣安眠藥開立總數超過11億6,000萬顆,使用量居亞洲之冠,失眠的原因並非單一,其中壓力是最常見的誘發因子,其他也會受到「生理時鐘」與「睡眠債務」兩大因子影響。

2025年07月06日 12:13

「異常出血」最常見!醫示警「子宮內膜癌」4狀況

「異常出血」最常見!醫示警「子宮內膜癌」4狀況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癌症,好發於50歲以上、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早期徵兆以「陰道異常出血」最常見,包括「停經後再次出血、月經週期紊亂、經血量增多、持續性的紅色分泌物」,且國際研究指出BMI超過30,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大增。

2025年07月06日 11:42

全台2%人患此病!中風風險高5倍 醫曝心房顫動治療3大重點

全台2%人患此病!中風風險高5倍 醫曝心房顫動治療3大重點

「醫師,我感覺心臟蹦蹦跳,還忽快忽慢怎麼辦?」小心,這可能是心房顫動的徵兆,花蓮慈濟醫院參與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聯合41家醫院規劃心律不整衛教活動,在7月5日舉辦「心動列車」心房顫動衛教講座,由心臟內科謝仁哲主任、陳威佐醫師,透過宣導呼籲民眾注重心房顫動。

2025年07月06日 10:5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