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投資還不如當房東! 他用2百萬告訴你「真實的台灣」現況

▲房地產。(圖/記者屠惠剛攝)

▲你手上有2百萬,你要創業還是買房地產?(圖/記者屠惠剛攝)

文/峰言峰語

一個問題,如果你手邊有200萬,此時最理性的選擇,是拿去創業,還是投資房地產?在台灣,這答案是房地產。

繼續這個話題前,先聊個小歷史。

▲▼現金,台幣,紙鈔,錢,大鈔,投資,存錢,理財,鈔票,。(圖/記者賴亭羽攝)

▲拿2百萬投資房地產是好選擇。(圖/資料照)

18世紀時,英國運送犯人到澳洲開發,當時的計費標準,是按『上船』時犯人的人頭數付費給船主。

然而,私營船主為了牟利,不顧後果地將犯人推上船,航行後更有船主一出海就把犯人扔進海裏,如此導致了死亡率竟可高達94%。

英國政府看這樣不行,因為到澳洲都是死人了,於是改了規定,付費方式改為按『下船』時活著的人頭數計算,結果制度一改,犯人的死亡率馬上降到1%。

會談這個小故事的原因在說明,制度的重要性勝過一切,不以土地制度剝削人民的歐美,致富的方式是創業(不是絕對,但相對而言),但在華人所在的中、港、台,由於擁有全世界最剝削的土地制度,你必須投資房地產。

結論是:不要跟制度對著幹,不然你就等著被制度幹。

#重點1
#創業九死一生

在鬼島獨有的剝削制度下,創業成功的概率有多低呢?依經濟部的新設企業統計,台灣的新設企業能撐過1年的僅10%,熬過5年的只有1%,亦即5年內的陣亡率高達99%。

▲創業。(圖/pixabay)

▲在台創業,5年內的陣亡率高達99%。(圖/pixabay)

簡單的說,你如果拿著200萬出來創業,基本就是肉包子打狗,必死無疑,相反地,如果你將這200萬投資於房地產上,依照台灣獨有的土地制度,通常是穩穩地賺(不是百分百,但時間拉長,正常都是暴利)。

事實上,若是我們比較台灣的『實業家』與『地主』,你會發現台灣最頂級的富豪都是地主,而不是實業家。

所以在台灣,除了極少數的實業家(如郭台銘),很少有人敢說自己的財富會比地主還多,那台灣的地主倒底富到什麼程度呢?

或許這幾年,你會發現因百業蕭條,而空出了許多店面,對於一般有二間房的中產階級,有空房都迫不及待的要出租,因為不出租所損失的就是每個月2-3萬元的租金,但台灣的地主,一個店面的月租常常高達上百萬,一年下來就至少是千萬,但只要沒有達到地主想要的天價租金,他說不租就不租,而且一擺就是2-3年以上,這在全省都是普遍的現象,由此不難看出台灣地主的龐大財富,因為就算是實業家,也不敢如此任性。

換為具體的例子,以西門町的店王林世昌來談,他只靠著23間店面,就可月收3000萬,年賺3.6億,而且要記得,這些基本都是免稅或是低稅,簡言之,都是實打實放到口袋的淨利。以人與人相比來說,台灣上班族最厲害年薪3千萬了,也要繳一半的稅給政府而剩1500萬,結果『年』收入也不過林世昌月收入的一半,而且別忘了,鄭名凱是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而林世昌卻是每天喝茶聊天。

▲西門町人潮。(圖/記者屠惠剛攝)

▲西門町人潮。(圖/記者屠惠剛攝)

#重點2
#即使是上市公司也難敵個人地主

地主太強了,金領打不贏,我們以上市公司跟你 PK,總不可能輸你了吧?

然而,我們攤開2017年的上市櫃公司財報發現,在台灣1679家的上市櫃公司中,3.6億的年淨利,可以排在第516位,也就是說,西門町店王一年收的店租,直接打趴了70%的上市櫃公司,但別忘了,店王是一個人整天閒閒沒事做,而上市櫃公司則是動輒上百人日夜辛勤的工作(事實上,若在加計台灣的140萬家中小企業,你可以說西門町店王只靠店租,基本就打趴了上百萬的台灣企業)。

這樣相比,你就了解為何歐美不會有這樣的土地制度,因為除了不公平外,它也不利國家發展,而事實上,這樣的房東,在各城市都不少見,而他們才是台灣真正的隱形冠軍(商周稱讚台中中部的輕工業企業為「隱形冠軍」,但這些工廠每年的獲利都遠不如地主)。

正當你覺得類似西門町店王是地主中的大魚,那就小覷了台灣的地主,老實說,我們來看看那些更低調的地主,號稱地主中的地主,靠著台灣獨有的土地制度,從人民身上撈了多少的肥水。

以聯邦集團創辦人林榮三來說,它在《富比士亞洲 Forbes Asia》中排行第9,但因為這漏算了林榮三主要的財產,亦即遍布大台北及桃園、逾40萬坪、市值逾2千億元的土地,台灣的頂級富豪都認為,林榮三才是真正的「台灣首富」。

而曾是是林榮三多年好友、富邦集團總裁的台灣首富蔡萬才更曾私下表示,「我怎麼會是首富?林榮三才是吧!富比世漏算他很多房地產。」林榮三生前也曾說:「我的地有多少,我自己都算不清了。」

▲土地價格不斷攀升,建商降低坪數賣房,以求銷售佳。(圖/記者張瑞傑攝)

▲土地價格不斷攀升,建商降低坪數賣房,以求銷售佳。(圖/記者張瑞傑攝)

不只林榮三,台灣的頂級富豪幾乎清一色都是地主,這也包括了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南京東路地王陳珠祈、信義區地王林堉璘……這些還都只是台北的大地主,若再加計中南部的大地主,如霧峰林家、鹿港辜家……你會發現,台灣最富有的人,其實都是大地主,上市櫃公司再努力,也都很難超過地主。

而且別忘了,台灣的上市櫃公司,都已經是台灣上百萬間企業裡的佼佼者,算是績優中的績優,但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些動輒上百上千人的上市公司,每年的獲利竟都還不如『一個人』的地主,由此可知,台灣的土地制度是有多麼的剝削。

#重點3
#唯一能擊敗個人地主的只有法人地主

事實上,台灣地主並非只有自然人,更大的地主是財團法人如『中信』『遠東』『富邦』『國泰』……攤開這些財團的財報後,你才發現他們都囤積了龐大的土地,市值早已破兆,他們才是台灣金字塔上最頂尖的地主。

這些財團致富的方式也無過人之處,他們只是利用了台灣獨有的土地制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壽險公司在收取了保費後,再投資於大量土地上來賺取收益。於是你會發現,這其實是雙重剝削,亦即收取了屌絲的保費,然後投資到土地上,最後再炒高房價賣給屌絲。事實上,這種模式也嚇呆了國外的壽險公司,但外資所不知道的是,這並沒有太大的難度,因為只要利用台灣獨有的土地制度即可(持有稅率低、囤房沒有累進率)。

至於台灣制度無法改變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的民代主體都是地主,他們靠著台灣獨有的土地制度,不用做都世代富貴,如此的話,自然也不可能去制定公平的制度,不然以台灣亞洲第一的空屋率來說,只要提高土地持有成本或開徵囤房稅,那房價就會回歸合理。

綜上,可以知道在台灣,你若擁有200萬,應投入房地產才對,因為在台灣獨有的剝削制度下,它的風險極低而利潤極大,雖然這很可悲,卻是個人最理性的選擇。

當然,你也可以感性地選擇逐夢創業,不是不能成功,而是大概率下是九死一生,這也是台灣與歐美最大的不同處(事實上,台北隨便賣掉一間公寓,都可以在收入是台灣人二倍以上的美國買間帶泳池的 House 了,而這也嚇呆了歐美的富裕人士)。

在台灣,最弔詭的是,一輩子只靠土地制度剝削人民的地主民代,他們從來不工作(很多都是沒出過社會就直接從政的官二代),老了卻告訴年輕人要好好努力工作,他們致富方式是炒地皮,卻告訴中小企業要好好經營實業。

不要相信地主民代表面的話,要看他們私底下的致富方式,這才是真實的台灣。

文章已獲原作者峰言峰語授權刊登,原文在此「200萬的理性選擇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280萬糖友失智風險翻倍 專家:曾發生低血糖更要注意

280萬糖友失智風險翻倍 專家:曾發生低血糖更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愈來愈多,醫界估計全台可能已有280萬人。因應今天世界糖尿病日,台灣神經學學會在臉書提醒,糖友的失智風險比多數人想像更高,相較一般人,發生血管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分別增2.4 倍、1.6 倍,如曾出現低血糖,未來失智機率也會加倍,糖友平常務必注意控糖,以免認知功能不知不覺流失。

2025年11月14日 11:21

人工生殖法草案已送政院 國健署長:應尊重代孕者隱私

人工生殖法草案已送政院 國健署長:應尊重代孕者隱私

近期男同志代孕爭議不斷,有男同志赴美國代孕還上傳孕母生產過程畫面,更傳出身份疑似為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國健署署長沈靜芬今日出席活動受訪回應,《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已經送行政院,內容是有納單身女性、女同志,修法主要重點在於強調「女性自主權」,至於爭議事件,沈靜芬不予評論,但強調應該尊重代理孕母本身的隱私。

2025年11月14日 10:58

醫PO「代理孕母無碼私密照」 台北慈濟:私領域行為、已加強關懷

醫PO「代理孕母無碼私密照」 台北慈濟:私領域行為、已加強關懷

一名男同志分享赴美尋求代孕經歷,還公開上傳孕母生產過程的無碼畫面,引發網友眾怒。該名同志遭起底,疑似是台北慈濟醫院現職骨科醫師。對此,院方今上午表示,醫師於個人社群媒體發布言論,為該醫師私領域個人行為,應妥善面對與處理;醫院已啟動關懷機制,對此同仁進行關懷輔導。

2025年11月14日 10:41

膝蓋卡可能是肌少症 醫教1招測肌力:不扶東西能連續站起5次

膝蓋卡可能是肌少症 醫教1招測肌力:不扶東西能連續站起5次

民眾若發感覺膝蓋卡卡,常會想是否老了、關節退化,但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分享,根據最新研究,膝關節退化患者其實約25%合併有肌少症,所以當膝蓋不適,有可能是肌肉量不足,才導致膝蓋吃不消,關節未必已退化,平常可進行「不扶東西連續站起來5次」小測試,有助及早發現肌力衰退。

2025年11月14日 10:03

早餐常見肉品「藏致癌物」 毒性與香菸同級!專家示警

早餐常見肉品「藏致癌物」 毒性與香菸同級!專家示警

許多人早餐常吃的培根與火腿,恐怕潛藏健康危機。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近日引述英國科學家觀點指出,「立法規定培根像香菸一樣加上致癌警語,你贊同嗎?」英科學家呼籲應在這類加工肉品的包裝上加貼健康警語標籤,提醒消費者當中可能含有致癌化學物質「亞硝酸鹽」,其危險性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與香菸、石棉同級的第一類致癌物。

2025年11月13日 20:33

恐怖藥物過敏她全身長水泡險死 就醫才知免疫系統「整組壞了」

恐怖藥物過敏她全身長水泡險死 就醫才知免疫系統「整組壞了」

一場嚴重的藥物過敏,竟可能是長期免疫系統風暴的開端。台中榮總最新研究發現,因藥物引發的罕見重症「史帝文強生症候群(SJS)」與「毒性表皮溶解症(TEN)」,並非單純的短期過敏,患者在康復後,罹患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竟比一般人高出5.6倍。這項全球首創的大數據研究,已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Allergy》。

2025年11月13日 17:39

門諾醫院最後拼圖!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 全人醫療新里程

門諾醫院最後拼圖!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 全人醫療新里程

花蓮醫療再添整合新動能!門諾醫院日前舉行「中醫科與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典禮」,象徵醫療服務邁向全人照護的新階段。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在致詞宣示「花蓮中西合療元年」正式開始,門諾醫院的加入,讓花蓮在中西醫協作領域再下一城,也為偏鄉醫療注入嶄新的希望。

2025年11月13日 17:37

藍委提補充保費改革「一招480億進帳」 石崇良眼睛一亮

藍委提補充保費改革「一招480億進帳」 石崇良眼睛一亮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方向,引發存股族反彈,還因未事先和金管會徵詢惹議。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13)日幫忙出招,提出補充保費收取天花板直接取消「無上限」,健保一下可以進帳4千多億,追問石崇良敢不敢得罪有錢人?石崇良當場笑回「聽到都眼睛一亮」,他表示將朝此方向細算看看,「我這次學會了,要先跨部會協調。」

2025年11月13日 16:1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