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脂漏、敏感肌 都是類固醇惹的禍?

▲酒糟、脂漏、敏感肌 都是類固醇惹的禍?。(圖/照護線上)

▲酒糟、脂漏、敏感肌 都是類固醇惹的禍?。(圖/照護線上)

作者:皮膚專科 蔡逸群 醫師

小茹是30歲的上班族,皮膚特別敏感,稍微曬一下太陽,臉就紅得發燙。有時候吃的辣一點,或是壓力大熬夜,皮膚就開始抗議,刺痛、癢、發熱,有時候還會冒膿皰。

小茹說:蔡醫師,我這樣子已經三四年了,之前有醫師說我是酒糟肌,也有的說是脂漏性皮膚炎,可是怎麼擦藥都擦不好,現在我連擦乳液都會癢呢!

我拿起皮膚鏡檢查臉部,鼻翼臉頰旁片狀脫屑紅疹是脂漏性皮膚炎沒錯,下巴上唇及臉頰都有小膿皰及微血管擴張,配合病史,的確是酒糟

我說:那你之前都怎麼治療?

她一口氣拿出五支藥膏,說:之前紅癢的時候擦了就好,可是現在擦都沒效了。

我拿起藥膏看,越看越心驚。五條分別是:弱效類固醇、中效類固醇、類固醇+抗黴菌二合一藥膏、抗生素+類固醇+抗黴菌三合一藥膏、以及超強效類固醇。

我說:「你知道這些都有類固醇嗎?」

她說:「我知道阿!診所醫師有跟我說,藥膏含有類固醇,所以如果擦幾天好了,就不要再擦了,可是……我後來怎麼擦,臉都沒有全好過,而且不擦更癢!」

檢查蠕形蟎蟲,確立治療方向

我建議道:「因為你長期擦類固醇,所以我先幫你做個顯微鏡檢查,確認是否有『蠕形蟎蟲』增生的問題。」

「會痛嗎?要檢查多久?」

我回答:「只要五分鐘就好,有點像擠粉刺,稍微刺刺的而已,別擔心。」

我挑選兩處一平方公分的皮膚採樣,顯微鏡下只有看到一隻蠕形蟎蟲。 我說:「沒問題喔,沒有蠕形蟎蟲增生的問題。」

沒有蠕形蟎蟲同時在小茹的臉上作怪,就可以不用事先進行殺蟲作業,立即就能針對小茹現有的症狀做治療。

酒糟治療心法

我開了口服藥、外用藥膏以及舒敏保濕霜給小茹,我解釋說:這次的藥膏屬於非類固醇的消炎藥,可以幫助你止癢退紅,而且沒有類固醇長期的副作用。配合口服藥、舒敏保濕霜還有避免刺激因子,皮膚就會慢慢穩定了。

換藥治療後,小茹的皮膚穩定許多。

四週後門診,小茹說:蔡醫師,目前穩定很多耶,臉都不癢了,泛紅的時間也縮短很多。

我說:非常好,我們已經成功的戒掉類固醇了,接著讓我們來處理剩下的膿皰與血管擴張吧!

蔡醫師的建議: 酒糟、脂漏、敏感肌,長期使用類固醇會造成惡性循環,及早使用「非類固醇藥膏」才是治療首選。

搜尋附近的診所:皮膚科 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超過68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大陸一名20歲的大二學生小林(化名)近日因擠痘痘,不慎引發嚴重併發症,最終導致肺部出現十餘個空洞、部分組織壞死,所幸經治療後已康復出院。醫師提醒民眾,臉部尤其是危險三角區的痘痘切勿任意擠壓,一旦出現發燒或呼吸不適,應立即就醫。

2025年11月23日 10:44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都市綠地不僅能讓人心情放鬆,還可幫助孕婦和寶寶對抗氣候變遷帶來的健康衝擊。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特別是懷孕後期,若暴露於偏高氣溫,發生早產、低出生體重的風險相對提高約3倍,但只要居住在綠地較多的地區,這些不良影響可望明顯減輕。

2025年11月23日 10:03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43歲的李先生是長跑愛好者,近來卻飽受右膝疼痛與足底麻木困擾,被診斷為膝關節過度使用所致的「跑者膝」,後續接受西醫治療有短暫改善,但每次長跑後疼痛感更加延長,膝關節一度無法正常彎曲。中醫師指出,長期進行單一活動會造成特定經絡過度使用,導致經絡失衡與氣血滯礙,後續透過針灸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止痛與改善麻木效果。

2025年11月23日 08:58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泌尿科醫師陳忠佐分享,男性結紮後,精子到底去哪裡了,「就像是沒有排班的員工,留在休息室等到『自然離職』。」

2025年11月23日 07:1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國華盛頓州官方21日證實,一名高齡居民因感染罕見的H5N5型禽流感病毒死亡,這起案例也被認為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5並致死的紀錄。我疾管署今(22)日表示,華盛頓目前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在今年4月已經提升至第一級注意,目前評估人傳人風險低,會維持現行旅遊疫情警示,並持續監測。

2025年11月22日 21:02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今年6歲的茵茵,穿著小公主禮服神采奕奕的樣子,很難想像她時出生僅718公克,是個極低體重早產兒。茵茵爸爸今天帶著她參與台大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回想當時在出生第三天就接受開胸手術,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住院半年才第一次回到家,到現在已經長成身高體重都在第五十百分位以上亭亭玉立的小女孩,也順利進入小學,今天特別以「大學姐」的身分來鼓勵學弟妹們,也向醫護人員道謝。

2025年11月22日 18: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