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直都在,有些事不一定要現在完成」 台灣醫師的EBC急救經驗

▲「山,一直都在,有些事不一定要現在完成」 台灣醫師的EBC急救經驗 。(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旅程一開始,高度慢慢爬升中,遠眺群山。(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圖文/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

每年到了適合的季節,總是看到一篇又一篇分享尼泊爾聖母峰基地營的健行文章,絕美的風景令人好生嚮往。

於是,我也在去年找好響導,踏上了自己的EBC+Gokyo Lake之旅。

一路上美景自然是不在話下,從第一次在Namche南崎巴札與珠峰的初相會,到Gokyo Ri的遠眺群山,最後在Kalar Pater看的聖母峰日出日照金山,帶給我的感動是無法言喻的。

▲「山,一直都在,有些事不一定要現在完成」 台灣醫師的EBC急救經驗 。(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往Gokyo Ri的路上,俯瞰美麗的高山湖泊Gokyo Lake。(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山,一直都在,有些事不一定要現在完成」 台灣醫師的EBC急救經驗 。(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Gokyo Ri,遠處可見稍微被雲層覆蓋的聖母峰。(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山,一直都在,有些事不一定要現在完成」 台灣醫師的EBC急救經驗 。(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仙氣十足的Gokyo Lake。(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山,一直都在,有些事不一定要現在完成」 台灣醫師的EBC急救經驗 。(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Kalar Pater的聖母峰日出 。(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然而我今天主要想分享的,不是EBC的美景或是健行的過程。

我是一名合格醫療從業人員,今天我想分享,我在EBC健行過程中,遇見路倒,接著進行CPR(Cardiopulmonary Resucitation,即心肺復甦術)的真實經驗。

事情發生在健行的第九天。

一路從高度2600M的Lukla爬升到了5140M的Gorak Shep。一路下來身體狀況都還行,除了心跳快(休息狀態110-120)血氧低(79-80%)、晚上睡不好和爬坡喘之外,沒有特別不舒服。

不過就在海拔4900M的小鎮Lobuche,我第一次覺得頭非常痛。

因為我經歷了人生第一次的,院外CPR。

當天中午吃完飯正休息的時候,小鎮外忽然傳來一陣騷動,餐廳的人紛紛衝出去圍觀。那是一個年約四十歲的男性,跟妻子兩人雇請導遊上山,昨日剛到達目的地,海拔超過五千公尺的EBC,今日下山中卻忽然路倒失去意識,被驢子駝著過來。

具導遊所述,當下已經緊急呼叫了直升機上山救援,無奈那個下午雲層積滿了天空,直升機出動救援困難,因此暫時無法將人接下山。

由於沒有任何醫療站,男子被一群人七手八腳的拉進餐廳的日光室。

一直以來,面對這樣的事我態度一向是保守的,從來沒想過,在我身上有天會出現電影中的「讓開!我是醫生!」這種戲劇式英雄場面。不過在觀察了一分鐘後,發現現場明顯並無專業醫療人員外,男子已呈現身體僵直、面色青白,且毫無反應的狀態,加以現場人員對他拉拉扯扯,出現各種無效甚至有害的處理(如將已經沒有呼吸的男子塞進攜帶式加壓袋),我跟老公於是衝上前。

第一個評估是男子已無自主呼吸、只有非常微弱的脈搏,呼叫當場詢問,除了攜帶式加壓袋(PAC)和氧氣面罩外,並沒有任何有效能建立呼吸道(插管)之工具、或任何急救用藥物。

面對需要急救的狀況,那裏,真的什麼都沒有。

於是我們跳上去直接開始CPR,並請他妻子往口內吹氣,發現起伏並不明顯,脈搏也消失了。我帶了登山手套進去喉嚨挖,沒有卡東西,但挖出許多粉色液體。問了妻子,原來男子昨天上到5200M就開始喘、不舒服,但不知詳細原因為何,當下沒有採用呼叫直升機下山的選項,並希望能走完全程。

▲「山,一直都在,有些事不一定要現在完成」 台灣醫師的EBC急救經驗 。(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隔日在Gorak Shep看到的直升機,等待著救援登山客下山 。(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雖然並非高山醫療專業醫師,且現場缺乏任何輔助判斷儀器,但根據過往所學,我覺得診斷很可能是嚴重高山症引發的肺水腫,甚至腦水腫。當下的情況,已經緊急叫了直升機但因為天候無法出勤,我們也只能繼續壓胸進行急救⋯

急救25分鐘後,瞳孔不斷放大,鼻孔、嘴部都持續流出粉色泡泡分泌物。太太不斷地哭喊要我們不要放棄,繼續救,但任何受過訓練的醫療人員都看得出來,真的沒辦法了。

這時老公對著太太說:「我知道你很捨不得,但是急救六分鐘之後,人的腦部就受損了,我們已盡力救了這麼久,我想告訴你,人在最後,聽覺是最慢消失的。你要不要把握現在,跟他講一些你想對他的說的話,好嗎?」

彷彿卸下了所有的堅強,她抱著他哭了,靠近他的耳邊喃喃地訴說著,緊握著他的手,不停重複親吻著他的臉⋯

這時我們默默退場了,交給現場人員處理後續,並繼續等待後勤支援。這樣的結果並不完美,但我想,我們真的盡力了。

▲「山,一直都在,有些事不一定要現在完成」 台灣醫師的EBC急救經驗 。(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超過四千公尺的海拔,散步中的一頭氂牛。(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急救完得當下我心跳好快好快,現在回想起來,那一小時中,我個人的運動強度,就像在五千公尺的海拔做了來回不斷衝刺折返跑的劇烈運動吧。

當下導遊還是繼續帶領我們爬升高度,往Gorak Shap前進,也導致了當晚我本人自己高山症小小發作,在海拔5140公尺的山屋頭痛、外加睡不好,作了一整晚惡夢。

這也是我回憶起來,整趟行程安排,必須修正的地方。

▲「山,一直都在,有些事不一定要現在完成」 台灣醫師的EBC急救經驗 。(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Cho-La Pass,下雪後的景象 。(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之前有很多文章討論高山症的症狀和判斷了,這篇就不再多加贅述。

身為一名醫療人員,我主要想說三個心得。

1. 在這種高度登山是有相當程度危險性的!不管風景多美,多想完成EBC,人生只有一次,你必須小心對自己、和自己的身體情況負責。該放棄就放棄,切勿勉強。一旦發生高山症症狀無法減輕甚至加劇,唯一的選擇就是趕快降高度、降高度、降高度。

2. 在這一年這麼多人來朝聖的EBC健行路線,事情發生時,被我們發現,居然並未備有任何急救包、器材,更別提受過急救訓練的人員。大多數的當地人都是熱心地在幫倒忙,醫療資源相當相當匱乏,我覺得是相當危險的!這點也希望有志選擇EBC健行路線的人,必須先有所認知。

3. 在高山發生事情,直升機不是你想叫它就來的,基於天候以及其他各種考量,凡事還是自己多保重。

▲「山,一直都在,有些事不一定要現在完成」 台灣醫師的EBC急救經驗 。(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這裡是許多殉山者家屬為他們挑選的墓地,或衣冠塚地點,為了讓這些摯愛高山的登山者,過世後還能繼續擁有高山的注視和陪伴。(圖/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授權)

You only live once,但有些事情,不是一定得現在就要完成的。

願死者安息,也希望未來我們在進行這樣的高山健行活動時,能再多一份了解,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山,一直都在。

進一步討論或相關行程問題,歡迎參觀我的頁面:
跟著大模去旅行,Vamos!
https://www.facebook.com/damovamos/

文章已獲原作者授權,全文連結在此「山,一直都在。我的EBC急救經驗分享。

關鍵字: EBC 聖母峰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睪丸癌不會痛!15~35歲男小心 自摸「5種蛋蛋觸感」是異常

睪丸癌不會痛!15~35歲男小心 自摸「5種蛋蛋觸感」是異常

男人別只關注有沒有「30公分」,蛋蛋的健康也很重要。泌尿科醫師施冠偉指出,15~35歲的男性是睪丸癌好發的高危險族群,而透過定時的自行檢查,就能盡早發現睪丸問題。他提供「5種異常指標」,包括陰囊積水、疝氣、靜脈曲張、睪丸扭轉或發炎,以及睪丸癌的徵兆,幫助男性們自我檢測,一旦有無痛性腫脹、腫塊或悶痛快就醫。

2024年11月26日 20:29

歌王級保全男無法飆高音以為感冒 醫師照內視鏡搖頭嘆:是癌症

歌王級保全男無法飆高音以為感冒 醫師照內視鏡搖頭嘆:是癌症

一名56歲高先生是位夜班保全,工作日夜顛倒,晚上值夜班為了保持精神會抽幾支菸,白天會喝點酒助眠。工作之餘,喜歡和朋友唱KTV,在朋友群裡是歌王等級。但近日高男發現高音的部分唱不上去,以為是感冒,但服藥仍未改善趕緊求診,檢查發現聲帶有腫瘤,證實罹患喉癌。

2024年11月26日 17:46

流感重症死亡續創10年新高!冷氣團報到疫情恐竄「下月進入流行」

流感重症死亡續創10年新高!冷氣團報到疫情恐竄「下月進入流行」

流感疫情仍在低點,不過重症、死亡病例數卻不斷攀升,疾病管制署今(26)日公布最新統計,本流感季從10月1日至今累積250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41例死亡,持續雙創10年同期新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冷氣團報到,疫情可能在12月升溫、進入流行;至於公費流感抗病毒藥物擴大實施,會延至12月上旬再公布。

2024年11月26日 16:24

腸病毒疫情燒到跨年!國中小個案反常激增 常見症狀曝

腸病毒疫情燒到跨年!國中小個案反常激增 常見症狀曝

今年腸病毒疫情反常,從春夏一路流行到冬季,甚至要拖跨年!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26)日指出,最新預估高峰在12月中旬、單周上看3萬人次,1月中下旬才脫離流行期。而腸病毒個案除了以往常見的學齡前幼兒,近期觀察國中、國小染腸病毒個案明顯增加,發燒症狀不明顯、手腳卻有明顯紅疹。

2024年11月26日 16:02

護理界籲「住院整合照護開放外籍護佐」 石崇良:待研議修法

護理界籲「住院整合照護開放外籍護佐」 石崇良:待研議修法

健保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補助住院看護,政策推動3年床位少、預算執行不佳,護理界呼籲開放外籍護佐,補充人力,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待與勞動部研議相關修法。

2024年11月26日 15:05

腸病毒飆2.6萬人就醫!羅一鈞:高峰延後「罕見流行到明年1月」

腸病毒飆2.6萬人就醫!羅一鈞:高峰延後「罕見流行到明年1月」

腸病毒疫情反常甚至要跨年!疾病管制署今(26)日公布上周腸病毒就診2.6萬人次,再創今年新高,也為十年同期最高,除幼兒增加外,國小及國中個案也明顯增加。原預期月底高峰、年底脫離流行,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最新預估估高峰在12月中旬、單周上看3萬人次,1月中下旬才脫離流行期。

2024年11月26日 13:42

林家正、潘傑楷今赴醫院檢查 冠軍賽傷退「關節損傷已無大礙」

林家正、潘傑楷今赴醫院檢查 冠軍賽傷退「關節損傷已無大礙」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完美落幕,中華隊以4比0完封日本隊勇奪冠軍,全台也陷入棒球狂潮,其中,台灣好手林家正、潘傑楷在賽場上的拚戰到最後一刻的精神,也讓人感動,經過一晚休息,兩位選手今(26)早赴新光醫院,接受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醫師的詳細檢查,所幸兩人在賽中的關節損傷已無大礙。

2024年11月26日 13:30

排鈉消水腫!營養師列20大高鉀蔬果排行:還可預防高血壓

排鈉消水腫!營養師列20大高鉀蔬果排行:還可預防高血壓

冬天餐餐不離火鍋,小心攝入過多的鈉,造成水腫!對此,營養師楊哲雄也分享「TOP20」的高鉀蔬果排行榜,除了能排鈉消水腫外,還可預防高血壓。其中高鉀蔬菜前3名依序為孟宗竹筍、菠菜及白莧菜;高鉀水果前3名則是釋迦、香蕉、美濃瓜。

2024年11月26日 13:15

48歲婦求子多年未果 竟是雙側輸卵管塞死!試管喜獲雙胞胎

48歲婦求子多年未果 竟是雙側輸卵管塞死!試管喜獲雙胞胎

現代人晚婚,高齡產婦已成常態,但許多大齡女子要拚產子卻非易事。台中就有一名阮小姐,結婚3年多求子未果,到一般診所檢查都無問題,最後前往茂盛醫院接受檢查才知雙側輸卵管都塞住,透過AI人工智慧試管嬰兒技術植入2顆胚胎後一次就懷孕成功!今年雙十國慶,阮小姐與先生喜迎雙胞胎,今天出席記者會感謝茂盛醫院醫療團隊給予的照護、服務。

2024年11月26日 12:24

磁鐵吸不住就是「304」不鏽鋼鍋? 認識常見的3種鍋具

磁鐵吸不住就是「304」不鏽鋼鍋? 認識常見的3種鍋具

近年來,食安問題頻傳,許多人認為,買一個好鍋回來就能食得安心,所以了解鍋具的各種材質與特性,依照個人烹調習慣選擇適合的鍋具,才能安全的烹調並減少有毒物質。

2024年11月26日 12:2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