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宵夜變胖都在唬人! 專家:因為你吃錯食物

▲百貨自動泡麵機實測。(圖/記者蔡惠如攝)

▲每個人都想問:想吃宵夜又怕胖,到底該吃什麼呢?(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你是夜貓族?或是睡前肚子總愛咕咕叫?還是不吃宵夜就睡不著呢?想吃宵夜但又怕一吃下去,隔天體重機就立刻會有「現世報」,這到底該如何是好呢?難道沒有吃了不會胖的宵夜嗎?每個人都想問:想吃宵夜又怕胖,到底該吃什麼呢?

▲▼鹹酥雞,雞排,炭烤雞排,垃圾食物,甜不辣,油炸食物,米血。(圖/記者姚南宏攝)

▲鹽酥雞總是宵夜的熱門之選。(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知名中醫診所院長陳峙嘉在他的新書《非瘦不可》中提到:「肚子餓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就是脾的氣會比較虛。脾負責管理消化代謝的功能,其運作機能弱,營養吸收不好,代謝也會變慢,這個時候就不容易瘦了。宵夜可以吃,但是需要有技巧。我建議可以把晚餐一分為二,晚餐吃平常分量的三分之二就好,保留三分之一在睡前吃,既能滿足慾望,又不用擔心吃過頭,避免肥胖。」

▲脾負責管理消化代謝的功能,其運作機能弱,營養吸收不好,代謝也會變慢,這個時候就不容易瘦了。(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脾負責管理消化代謝的功能,其運作機能弱,營養吸收不好,代謝也會變慢,這個時候就不容易瘦了。(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到底要怎麼吃宵夜不變胖呢?先把大家常吃的宵夜肥胖兇手給丟掉吧!涼麵、鹽酥雞、泡麵、滷味……,除了這些外,你還有更好的選擇,牛排!宵夜吃牛排,到底怎麼吃才健康呢?

首先只要挑對牛排部位,簡單烹調,就能安心吃下肚又不怕胖,宵夜可以選擇肉質軟嫩好吃,油脂含量低的菲力或肩胛里肌。想降低宵夜攝取的熱量,烹調方式很重要,只要簡單的燒烤或用少量油煎煮,或者將牛肉切薄片後清燙,烹飪後的牛肉不加醬料,只要灑上一點海鹽及胡椒就鮮肉味十足,簡單烹調能有效控制熱量外,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增加飽足感,美味又不發胖的宵夜最佳選擇。

▲想降低宵夜攝取的熱量,烹調方式很重要。(示意合成圖/翻攝自東森購物官方網站、Pixbay)

▲想降低宵夜攝取的熱量,烹調方式很重要。(示意合成圖/翻攝自東森購物官方網站、Pixbay)

吃宵夜發胖並非是太晚吃,而且在於攝取過多熱量,中醫師陳峙嘉也提醒:「吃完宵夜馬上去睡覺,不但會影響睡眠品質,還會消化不良。」記得吃完宵夜要和睡眠時間間隔二小時以上,這樣你也能安心吃宵夜,並且一夜好眠。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常吃「1類食物」易罹巴金森氏症!早餐穀片、三合一咖啡都上榜

常吃「1類食物」易罹巴金森氏症!早餐穀片、三合一咖啡都上榜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近日分享,哈佛一項大型長期研究證實,常食用「超加工食品」,如熱狗堡、手搖飲、加熱即食咖哩等等,發生巴金森氏症先兆的人變多了。他也提醒,巴金森氏症的先兆包括慢性便秘、嗅覺減退、白天過度嗜睡、情緒低落及憂鬱等等,「『手會抖』不是第一個徵兆,巴金森氏症在您沒察覺的時候就開始了」。

2025年05月22日 11:14

金針菇=明天見! 醫曝大腸鏡:整朵菇類排出來

金針菇=明天見! 醫曝大腸鏡:整朵菇類排出來

金針菇營養價值豐富,但吃了之後,隔天排便往往能再見到它,因此被戲稱為「明天見」。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分享,大腸鏡拍到的菇類。

2025年05月22日 07:47

40歲女X光「肺看起來變白」不是肺炎 醫:猜猜什麼問題

40歲女X光「肺看起來變白」不是肺炎 醫:猜猜什麼問題

胸腔科名醫蘇一峰分享,一名40歲女性容易喘一陣子了,X光長這樣,讓大家猜看看是什麼問題,答案是「漏斗胸」(胸廓變形),「因為肺被擠壓,所以看起來肺變白,看起來像肺炎。」

2025年05月22日 07:24

台大醫:我真的沒有被家暴! 苦笑曝「黑眼圈」原因

台大醫:我真的沒有被家暴! 苦笑曝「黑眼圈」原因

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施景中表示,被鐵桿戳到眼睛,「我的黑眼圈真的不是被家暴(苦笑),也沒有被病人家屬毆打。」他直呼,還好平常有念佛有保佑,「差點就要(變伊達政宗)眼球受傷去掛急診了。」

2025年05月22日 06:45

喉嚨超痛、發燒、疲倦! 醫示警:這波新冠更多更嚴重

喉嚨超痛、發燒、疲倦! 醫示警:這波新冠更多更嚴重

新冠就診數連續6周上升,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新冠就診人次1.9萬,增加88.2%,另新增93起重症、4例死亡,預估這波疫情於6月中下旬達高峰。對此,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表示,這波常見3症狀包括「喉嚨痛得要命、容易發燒、疲倦」,一下子就全部症狀都來了。他也分享「防禦三大招與三小招」,像是戴口罩、洗手。

2025年05月22日 06:20

健康吃粽子 聖馬爾定營養師「這五招」吃粽子不胖

健康吃粽子 聖馬爾定營養師「這五招」吃粽子不胖

端午節將至,應景的粽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粽子多以糯米製成,內餡又多含高油脂、高熱量食材,若未注意食用過量容易造成腸胃不適,甚至引發血糖、血脂、血壓異常等問題。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師特別提醒民眾,掌握幾個「健康吃粽要訣」,就能兼顧美味與健康。

2025年05月21日 18:53

精神醫扮風水師、混入遊民圈 幫助思覺失調患者打長效針劑

精神醫扮風水師、混入遊民圈 幫助思覺失調患者打長效針劑

思覺失調症不是「中邪、無法治療」,而是「大腦生病」了。醫師指出,病友常會出現幻聽、感覺遭到迫害等症狀,導致工作及社交能力減退、思考記憶與專注力變差等症狀。為了幫助患者接受治療,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的精神科醫師曾化身為風水師造訪;甚至打入遊民圈,說服病友透過長效針劑穩定控制病情,逐漸恢復現實感後,不少人重回家庭,甚至能從事工作回歸社會。

2025年05月21日 17:51

飯後喉嚨卡卡?專家:「2症狀」是癌症警訊 3周沒好快就醫

飯後喉嚨卡卡?專家:「2症狀」是癌症警訊 3周沒好快就醫

國外專家提醒,飯後若經常咳嗽或清喉嚨,可能是「沉默性胃食道逆流」(LPR)警訊,若長期忽視恐怕提升食道、喉嚨及甲狀腺癌風險。這種病症不一定伴隨灼熱感,但容易引發咳嗽、聲音沙啞及喉嚨異物感,建議民眾若出現上述症狀,務必就醫檢查。

2025年05月21日 17:46

糖尿病患駕車衝撞警訊 專家呼籲240萬人「血糖90才上路」

糖尿病患駕車衝撞警訊 專家呼籲240萬人「血糖90才上路」

78歲余姓男子駕車衝撞釀3死12傷慘劇,家屬指他健康無大礙,但有糖尿病。目前事故原因待查,不過糖尿病專家說,糖友駕車確實有風險,醫界日前才舉行專家會議討論,並出書宣導,同時設計口訣「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建議行前測血糖,大於90才上路,以免低血糖產生暈眩,威脅道路安全。

2025年05月21日 16:5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