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低卡或零卡飲料並非想像中安全? 五個方法帶你戒斷飲料

▲飲料、減肥、蔬菜、檸檬、咖啡。(圖/pixabay)

▲有許多人每天一定要來上一瓶飲料。(示意圖/pixabay)

文/潘懷宗博士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2019年2月16日報導,美國心臟學會與美國中風協會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喝兩瓶或更多代糖飲料的50歲以上停經女性,得血栓型中風、心臟病跟早死的風險大增。同時,Times 雜誌也不約而同地在兩天前(2月14日)大篇幅刊出這項研究結果,因此潘懷宗老師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健康新知,一定要跟大家分享。讀者肯定會問,除了停經的女性外,其他人又如何? 潘老師說這篇文章雖然沒有研究,但仍期望所有人都儘量別喝。

▲飲料、減肥、蔬菜、檸檬、咖啡。(圖/pixabay)

▲每天喝兩瓶或更多代糖飲料的50歲以上停經女性,得血栓型中風、心臟病跟早死的風險大增。(示意圖/pixabay)

代糖指的是人工甜味劑,能提供甜味,除了熱量較糖類低,較不致造成肥胖外,當然也能降低糖對身體的傷害,因此在飲料市場上,頗受歡迎。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如阿斯巴甜(Aspartame)、糖精(Saccharin)、甜精(Cyclamate)等。

過去不少研究已經顯示喝代糖飲料跟中風、失智、第二型糖尿病、肥胖以及代謝症候群有關聯性。美國神經學會主席薩柯醫師(Dr. Ralph Sacco)表示,這個研究再一次顯示他們之間的相關性,雖然仍無法提供因果關係,但絕對是值得大家注意的警訊。本研究的主要作者紐約布朗克斯醫學院的莫薩瓦,拉赫馬尼(Yasmin Mossavar-Rahmani)副教授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瞭解這些代糖飲料對身體影響的作用機制是甚麼? 只跟甜味劑有關嗎?

▲ 醫生、Doctors。(圖/pixabay)

▲ 去不少研究已經顯示喝代糖飲料跟中風、失智、第二型糖尿病、肥胖以及代謝症候群有關聯性。(示意圖/pixabay)

該研究發表在”中風” (Stroke)期刊,由8萬多名停經後的女性參與調查,莫薩瓦,拉赫馬尼教授表示參與者要填寫最近三個月內喝每瓶12盎司(約345 cc)代糖飲料的次數,同時他們的健康狀況都被持續追蹤,平均長達11.9年。過去的研究聚焦在代糖飲料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本次研究則關注最常發生的缺血性中風及其亞型,如小血管阻塞等。

在控制生活型態的變異因子之後,每天喝2瓶或更多的女性(佔全部參與者的5%,約4,150人),比一週喝一瓶或更少代糖飲料者(佔64%,約52,400人),得血栓型中風、心臟病以及任何原因死亡的風險分別高出31%、29% 及16%。接下來,研究團隊分析沒有心臟病或糖尿病史(這兩項病史是造成中風的關鍵風險因子)的實驗參與者,發現特別對肥胖的女性,喝代糖飲料得血栓型或缺血性中風的風險為不喝或少喝者的2倍,但對正常體重或過重而未達肥胖的女性而言,就沒有這種相關聯性。過重指的是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在25~30之間,而肥胖則是BMI 高於30。大家都知道,會選擇低卡或零卡飲料大多是肥胖又愛喝飲料的人,結果卻是對他們傷害最大,非常諷刺。另外,非洲裔的女性,喝代糖飲料比不喝或喝得少的女性得血栓型或缺血性中風風險竟多4倍。對白種女性而言,血栓型和缺血性的中風都沒有增加,但得冠狀心臟病的風險,則是提高了1.3倍。

▲飲料、減肥、蔬菜、檸檬、咖啡。(圖/pixabay)

▲ 大家都知道,會選擇低卡或零卡飲料大多是肥胖又愛喝飲料的人,結果卻是對他們傷害最大。(圖/pixabay)

研究團隊也發現,小血管阻塞(small-artery occlusion)的中風,它是常見缺血性中風中的一種亞型,由於腦中細小血管阻塞而造成,經常喝跟較少喝代糖飲料的女性相比,不論種族或體重是否過重,得到小血管阻塞中風的風險都會提高2.5倍。

科學家對代糖飲料跟中風等相關性的原因,尚未完全瞭解,但可能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動物實驗發現阿斯巴甜與糖精等代糖會使身體分解葡萄糖的能力降低,影響血糖的控制,進而可能導致糖尿病,而糖尿病本來就是造成心臟病跟血液循環問題的風險因子。第二人工甜味劑當然也可能改變腸道中細菌的種類,進而破壞身體控制血糖的能力。第三目前喝代糖飲料的婦女,可能是最近才從含糖飲料改成喝代糖飲料,但仍帶有原來喝含糖飲料的累積傷害效應。由於她們當中有些人可能早在加入這個研究之前就已經被診斷出心臟相關的問題。因此,研究團隊刻意排除有得過糖尿病跟心臟病的對象後,再進行分析時,喝較多代糖飲料的女性,中風的風險,仍然是高的,顯示低卡或零卡飲料,確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安全。研究團隊指出該研究目前無法指出代糖飲料與血管疾病之間的相關性是因為哪一種代糖,另外,也無法排除是否尚有其他未知的原因參與其中。

▲五個方法帶你戒斷飲料。(圖/pixabay)

▲喝代糖飲料的初衷是想要”減重”。(示意圖/pixabay)

北卡羅來納心臟病科坎貝爾醫師(Dr. Kevin Campbell)指出,停經後的女性,本來就會因為缺乏體內荷爾蒙的保護,導致罹患心臟病以及中風的風險提高,所以要更加小心才是。

喝代糖飲料的初衷是想要”減重”,考量到目前美國與全世界各地肥胖的盛行情況,”減重”當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利益團體”美國飲料協會”的媒體與公共事務多摩帝(William Dermody Jr.) 副總經理就辯駁說,低卡或無卡路里的代糖,已經被世界各國的政府監管部門認為是安全的,而且全世界有很多研究單位也表示代糖是一項幫助人們減少糖攝取量的有用工具。

但喝代糖飲料真的能減重嗎? 美國心臟協會2018年就曾發布一項報告指出,短時間內使用低卡代糖飲料取代含糖飲料,對成人而言可能可以有效地促進減重,但對兒童就沒有效果了! 2017年一項研究報告更指出,喝低卡代糖飲料反而吃進更多卡路里。因為代糖飲料能干擾身體自然代謝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旦被破壞,身體會開始儲存脂肪而不燃燒它,進而可能導致糖尿病與心臟病。代糖的甜度比起一般蔗糖要高幾百倍,這些超級甜的代糖可能改變你的身體和腦袋,增加對其他甜食的渴望,你以為喝代糖飲料已經減少卡路里的攝取,然後就會放縱對甜食的渴望,結果反而吃進更多甜食而不自知。

▲飲料、減肥、蔬菜、檸檬、咖啡。(圖/pixabay)

▲ 美國心臟協會2018年就曾發布一項報告指出,短時間內使用低卡代糖飲料取代含糖飲料,對成人而言可能可以有效地促進減重。(示意圖/pixabay)


在2017年由波士頓大學醫學院佩斯(Matthew Pase)發表在”中風”期刊的研究也指出相對於不喝代糖飲料的研究對象,每天喝代糖飲料的人,十年內罹患中風跟失智的機率高出三倍。

夏威夷大學營養學強森(Rachel Johnson) 教授也是美國心臟協會報告撰寫團隊的主席,她表示這份報告瞄準的是一群很難直接從喝含糖飲料改成喝水的人,低卡代糖飲料可以是一個幫助人們做這個轉換有用的工具。然而,強森教授表示科學數據已經證明含糖飲料對健康有不良的影響,因此限制喝或乾脆不喝含糖飲料,才是明智之舉,而不該是用代糖飲料取代,況且目前也顯示,它們並非那麼安全。

根據飲料行銷公司的數據顯示,當科學家發現代糖飲料跟中風的關係時,美國民眾也警覺到喝白開水的重要性。2016年瓶裝水的銷售量就超越碳酸飲料變成全美銷量冠軍,且持續主宰著2017 & 2018年的市場。另外,美國人2018年喝超過30億加侖的代糖汽水,佔全部122億加侖碳酸飲料的25%左右,顯示進步改革空間仍大。

▲喝水,水壺,水瓶。(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美國民眾也警覺到喝白開水的重要性。(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莫薩瓦-拉赫馬尼副教授呼籲大家應該喝水以及天然飲料,如未甜化的花草茶,千萬不要整天都喝代糖汽水,這樣對身體一定會造成傷害。

最後,潘老師要建議大家,少喝飲料,或乾脆不喝飲料(就算低卡或零卡的也不行),因為他們沒有想像中那麼安全,以下就是五個方法幫助你遠離飲料:

1. 家裡不要放飲料,也不要去販賣機投幣買飲料。
2. 多喝白開水。
3. 如果要在水中增加風味,可在一大壺水中加入檸檬片、黃瓜片、莓果,放在冰箱中一夜,風味不錯喔!
4. 泡杯茶或黑咖啡,可以加入新鮮牛奶,但千萬不要加糖。
5. 吃點水果或蔬菜棒。

▲飲料、減肥、蔬菜、檸檬、咖啡。(圖/pixabay)

▲每天吃點水果或蔬菜棒。(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飲料、減肥、蔬菜、檸檬、咖啡。(圖/pixabay)

▲在水裡加檸檬片也是不錯的選擇。(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長庚資助花東學子參與競賽、拿證照 與4校簽約支援偏鄉技職教育

長庚資助花東學子參與競賽、拿證照 與4校簽約支援偏鄉技職教育

為了擴大支援偏鄉技職教育,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今(1日)與花東地區的4所高中、職校簽約,贊助校園技職人才參加大型競賽,爭取桂冠或取得證照,使未來的技職生涯能走得更順利,有更好的發展。玉里高中校長詹坤達表示,有了這些經費的挹注,讓偏鄉不再是偏鄉,使花東技職學生可跟西部的孩子在同一個舞台競爭,提升孩子們的自信。

2025年07月01日 19:27

北榮推永續綠色醫療 導入「智慧回收機」可換折價券、魚飼料

北榮推永續綠色醫療 導入「智慧回收機」可換折價券、魚飼料

為落實環境永續與綠色醫療理念,台北榮總今(1)日宣布導入AI智慧回收機,正式推動院區內寶特瓶、塑膠杯、鋁罐與乾電池等資源分類回收,民眾可藉此累積回收點數,兌換院內商店購物折價券、忘憂湖魚禽飼料,不僅提升民眾參與意願,更創新打造「回收兌換 × 生態循環」模式,將環保行動與生命教育緊密結合,實現友善環境與永續生態雙重目標。

2025年07月01日 18:29

「愛滋U=U」遭疑騙局 沈玉琳、陳漢典《不分手擂台》破解5迷思

「愛滋U=U」遭疑騙局 沈玉琳、陳漢典《不分手擂台》破解5迷思

U=U (愛滋病毒量測不到=傳不出去)是近期疾管署推廣觀念之一,但是外界對U=U因資訊落差而有不同認知,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於7月2日台灣U=U Day公布常見五大U=U迷思,由第三年擔任U=U衛教大使的沈玉琳與陳漢典一起主持《不分手擂台》節目,一名感染者伴侶母親質疑「U=U根本是場騙局」而要求分手,誤以為會生下愛滋寶寶的真實故事呈現給大眾,希望破除迷思。

2025年07月01日 17:52

什麼時候散步最好? 專家揭「黃金時間」與「危險時段」

什麼時候散步最好? 專家揭「黃金時間」與「危險時段」

許多人為了維持健康,會養成每天散步的習慣。日本健康長壽醫學權威、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的青栁幸利博士,根據超過20年的研究調查指出,大多數疾病靠「走路」就能有效預防,不過,散步雖然簡單有效,時間點和方式也很重要,做錯反而對身體不利。

2025年07月01日 17:17

【廣編】麗寶新藥攜手陽明交大 運用AI技術加速抗癌藥開發

【廣編】麗寶新藥攜手陽明交大 運用AI技術加速抗癌藥開發

為了讓抗癌新藥加速上市,麗寶新藥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於7月1日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MOU),共同啟動「人工智慧導向之新藥開發計畫」。簽約儀式現場,包括輝達、日商大和企業投資、基因線上、以及元盛生醫電子、群聯電子、樂達等知名科技與生技相關公司,都到場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2025年07月01日 16:52

「尿出烏龍茶」狂喝水也沒用!醫曝「3警訊」:死亡率相當高

「尿出烏龍茶」狂喝水也沒用!醫曝「3警訊」:死亡率相當高

適度喝水對身體健康很重要,假如水喝太少,小便顏色會變深。不過,醫師提醒,顏色若呈紅茶色或烏龍茶色時,可能是肝臟在求救的警訊,如果喝再多水也無法改善尿液顏色時,務必要趕快就醫,嚴重可能會惡化成猛爆性肝炎,死亡率相當高。

2025年07月01日 16:30

日本腦炎單周增5例「創5年新高」 病例分布中南部4縣市

日本腦炎單周增5例「創5年新高」 病例分布中南部4縣市

日本腦炎流行中!疾病管制署今(1)日公布國內上周一口氣新增5起日本腦炎,個案分布於中南部4縣市,疫調顯示居住地附近均有豬舍、水稻田或鴿舍等高風險場域。疾管署示警,單周增加5例創下5年來新高,由於目前氣溫持續炎熱有利病媒蚊活動,需嚴密監測後續病例增加趨勢。

2025年07月01日 15:42

梨形身材有益健康?德研究:下半身脂肪儲存有驚人好處

梨形身材有益健康?德研究:下半身脂肪儲存有驚人好處

豐滿的臀部和大腿,對部分女性而言或許是困擾,但科學研究指出,擁有梨形身材其實可能是健康與長壽的象徵。根據德國圖賓根大學最新發表於《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的研究顯示,體重正常、但下半身脂肪分布較多者,代謝狀況往往比脂肪集中在腹部的「蘋果形身材」者來得健康。

2025年07月01日 15:1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