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東之旅系列八 比金字塔更神秘 土耳其「人頭山」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土耳其「內姆魯特山」山頂的巨石陣,是帝王陵寢,至今考古學家對其所知仍有限,更顯神秘。(圖/乘翼吻旅)

文 / 乘翼吻旅

如果你的旅遊清單還列著復活節島,還列金字塔,說是今生必去的幾大景點,你的旅遊只是盲從!世界之大,總有隱藏版秘境,更勝眾所皆知的景點,而土耳其的內姆魯特山 (Mount Nemrut),又稱為「人頭山」絕對是首選!來這看到人像遺跡,更勝復活節島的摩埃像!絕對不虛此行!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從風景區入口爬到「內姆魯特山」山頂,風大路遙,挑戰遊客體力。上山前務必先上好廁所。(圖/乘翼吻旅)

內姆魯特山位於土耳其東南部阿德亞曼省,海拔2134公尺的山上。山頂溫度和平地落差極大,風勢強勁,絕對要做好保暖再上山。遊客得爬一大段山路才能到山頂,經過辛苦路程後就能親見這絕世奇景。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土耳其「內姆魯特山」山頂的巨石陣正面全景。(圖/乘翼吻旅)

一尊一尊石頭人像和獸像,外觀各異,卻又似乎按照一個規則排列,按照一種方向座放,讓人說不出它背後的道理,卻深知絕對有種密碼藏在這些石像的每個痕跡!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土耳其「內姆魯特山」的石像殘跡,各具其意。(圖/乘翼吻旅)

根據內姆魯特山國家景區本身的資料,這座人頭山是古代科默金王國(科馬基尼王國)的國王安梯奧徹斯一世(安條克一世)為自己修造的陵墓,所以這座遺跡是座帝王陵寢!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土耳其「內姆魯特山」的石陣遺跡。(圖/乘翼吻旅)

後來科默金王國被羅馬大軍消滅後,這座遺跡就這樣被遺忘了2千年,直到1881年在才被一位德國工程師Karl Sester 發現。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土耳其「內姆魯特山」的石陣遺跡。(圖/乘翼吻旅)

之後到1953年國際團隊才真正開始研究這段歷史,再到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將這列為世界遺產,也成為土耳其東部熱門的觀光景點,更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觀。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土耳其「內姆魯特山」的石陣遺跡。(圖/乘翼吻旅)

陵墓用小石頭壘成,高約50米,直徑為152米,容積約29萬立方米,推算出大概使用了60萬頓的石頭。東、西、北三面三側各闢有一個平台,平台上各有一座相同的神殿,神殿前擺放整列高2公尺的巨石像。頭部是用整個石塊雕造,身體是石塊壘築的,現已倒塌散落。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土耳其「內姆魯特山」後方遺跡。如今已經將部分頹圮的石塊排列成圖中陣仗,但未必是當時樣貌。(圖/乘翼吻旅)

神像底座有刻有神的名稱,和有關宗教儀式、法律、敕令等銘文。雕像對面有一座金字塔,為祭祀火神的場所。但是這些神像因為兩千年來頻繁的地震摧毀,許多都已破碎散落,北側已幾乎全毀,西側則是將頭像立起來放著,但是石塊散落一地,相對來說東側算是石像保存比較好。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土耳其「內姆魯特山」是土東必遊景點,吸引遊客蒞臨。(圖/乘翼吻旅)

而即使外觀再多缺損,內姆魯特山的每尊石像都是兩河文明見證,也是許多宗教故事的源頭,雖然故事細節和關聯仍待更深考證,故事只會隨著時間的沈澱,更加醇郁迷人。

旅遊的真相與假象,那些部落客寫不出的故事,盡在「乘翼吻旅」。(https://www.facebook.com/乘翼吻旅-252003672127643/?modal=admin_todo_tour)

內姆魯特山影片請看https://www.facebook.com/252003672127643/posts/305049080156435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他手麻無力「半夜翻身觸電般痛醒」 長期打電腦釀腕隧道症候群

他手麻無力「半夜翻身觸電般痛醒」 長期打電腦釀腕隧道症候群

一名45歲上班族,因工作需要長期打電腦,數月前發現右手按滑鼠時手會麻,且情況愈來愈嚴重,甚至沒力氣去抓握東西,睡覺時翻身,會感到手腕處有微微電流甚至被電醒,趕緊就醫檢查才確認為腕隧道症候群。中醫師指出,腕隧道症候群如果不及時處理,不但會影響生活,甚至肌肉萎縮、手部無力,後續透過經4週針炙治療,手部抓握功能終於恢復正常。

2025年07月05日 09:50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林芳郁患褥瘡被酸沒照顧好 林靜芸還原真相:先生從未臥床

林芳郁患褥瘡被酸沒照顧好 林靜芸還原真相:先生從未臥床

台灣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醫師罹患失智症與疾病奮鬥多年,其太太、同為醫師的林靜芸4日在臉書發文,回應外界對其新書《謝謝你留下來陪我》中提及林芳郁褥瘡經歷所引發的爭議,強調「先生從未臥床」,並還原照護過程。

2025年07月05日 02:16

健保署招聘2名公衛師創「公家機關第一」 石崇良曝任務規劃

健保署招聘2名公衛師創「公家機關第一」 石崇良曝任務規劃

國內於2020年通過《公共衛生師法》立法,但是五年來尚未有公衛師進入公務體系,衛福部健保署創全國公家機關之先,公告將聘任2名公衛師作為專技人員進入健保署服務。健保署長石崇良今(4)日表示,公衛師相關訓練可搭配目前正在推動、賴清德總統提出的「888計畫」及癌症國家防治計畫等,所以這次特別指定任用。

2025年07月04日 20:02

「在宅急症照護」2面向擴大適應症 石崇良揭規劃:拚年底實施

「在宅急症照護」2面向擴大適應症 石崇良揭規劃:拚年底實施

健保署去年7月1日起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ACAH)」,讓行動不便、失能個案若有肺炎、尿路感染等3類感染急症可以在家接受治療。健保署長石崇良今(4)日宣布將拚今年底擴大辦理,讓所有感染症都可以在宅治療,估計約5~7萬人次受惠,另居家安寧急症照護也將納入,除了讓患者可以免於就醫奔波之苦,也有助於釋出醫院病床給急重患者使用,緩解急診壅塞。

2025年07月04日 18:32

不節食也能瘦的「咖哩料理」!跟營養師「吃對方法」還能抑制想吃零食的慾望?

不節食也能瘦的「咖哩料理」!跟營養師「吃對方法」還能抑制想吃零食的慾望?

終於又盼到週末!煮夫煮婦打算煮什麼料理來療癒辛苦工作一週的自己?不妨試試「越吃越瘦的咖哩」!根據日本《Women’s Health》報導,只要在選材和料理方法上稍加巧思,咖哩就能搖身一變,成為既滿足又不易發胖的好選擇。

2025年07月04日 17:56

失智症新藥想用得先「過三關」 早期診斷才有望延緩病程

失智症新藥想用得先「過三關」 早期診斷才有望延緩病程

近期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失智新藥抵台開打,讓失智症治療正式進入「改變病程惡化」的新時代。但是否能用上新藥還要符合條件「過三關」,醫師指出,包含排除其他類型失智症確認為阿茲海默症,還要病程夠早,最後要確認腦部是否有類澱粉蛋白沉積,並且排除容易有副作用的高風險族群。

2025年07月04日 17:3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