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ery西進4年,管理團隊理念「需具備高一個Level的能力」(圖/Jeffery提供)
文/少女凱倫
「沒有人需要為你的知識負責」,結束正式採訪後,我佩服的問了Jeffery「你怎麼這麼厲害」,他卻堅定又和緩說闡述這句話,讓我心裡滿是震撼,對我來說這就是採訪的有趣之處,他人僅僅闡述生命中的尋常,卻是常人的不常。
從大學同班時, 王彥棋,Jeffery 就已經是一個能帶領團隊,將系上每年例行的小活動,辦成跨足全校、200組團隊都來參與的大型活動領導人物;如今將近十年過去,他成為跨國集團上海分公司媒體策劃副總監,帶領五人團隊,操作大陸破億市場。今年則是轉到亞太區最大的中國人工智能公司,28歲的他出任產品商業策劃總監。
「我到一間公司,能學到東西都覺得是賺到,因為公司花錢請你來上班,是來貢獻不是來學習」記得同一年我們將出社會,我看得很淺,只在意起薪是否符合學歷,但Jeffery不一樣,他綜合評估薪資、福利、升遷、公司狀況、產業機會與變化,做足規劃,甚至願意從實習生做起 ,踏進去後,同樣熬夜、假日加班,但短短一年多,就被挖角到大陸分公司,秉持的就是這樣的態度。
評析兩岸差異!臺灣欠缺「市場」觀念 大陸現人才斷層
談到兩岸工作差異, Jeffery認為臺灣相較之下較缺乏「市場」概念,北、中、南地區的產品行銷模式不會有太大差異,因為對企業、廣告主來說,文化區隔性並沒有這麼大。然而大陸,幅員廣大、多民族、多文化,雖然能以華北、華中、華南、一線、二線、三線及以下來區分市場,但同樣都是新一線市場的杭州與成都就有很明顯不一樣的消費者洞察與媒介使用行為 ,市場環境相對複雜,形成了行銷視野上的差異 , 這在媒體策劃領域上尤其明顯。
然而,大陸市場卻存在著極端的人才問題,肯拼肯幹的年輕人大多自行創業 ,而其他一線市場工薪族年輕人則傾向利用頻繁跳槽加薪,去儘快度過繁瑣與苦悶的基層階段 , 雖然臺灣也有如此風氣,但大陸人的頻率之高,每半年到一年就會轉換一次工作,因為環境、市場龐大因素,有太多坑可以跳,因此造就「人才培養」出現嚴重斷層與品質問題,Jeffery分享,自己更傾向找職場新人重新培養,因為有經驗的人不但成本高,更可能找到不專業、有壞習慣的人。
相對而言,這便是臺灣人的優勢,因為就以企劃、公關、廣告、媒體代理商這一塊而言,臺灣相對成熟,更不缺具備實力的人才,由於臺灣人基層待的久、穩紮穩打磨練過,經得起考驗。
然而現在進入大陸市場,部分產業來說臺灣人已不像過去有競爭力, 在薪資談判上面未必吃香,因此必須認清自己的優劣勢並設立階段性目標 ,降低剛西進的期待值,等進來後再來談升遷會比較適當。
▲專注目標、持續學習並從執行面看管理面,把每件事都當成「培養」(圖/Jeffery提供)
機會多、市場大!對「西進」充滿幻想 得專注目標
但,很多人對大陸市場「充滿幻想」,只看見表面的機會多、市場大、可磨練自我、想大展身手,卻忽略中國家大業大在管理上所必須的行政流程等必要瑣事,不少人就因為忍受不了而求去。
Jeffery拋出自己的應對方法「關注自我目標」,因為很多人會覺得行政流程、報帳、填上班時數等等這些事情,是佔用到自己學習或發揮「專業能力的時間」,甚至會覺得這些事情只是「待辦事項」,而不重視,導致Deadline到了才著手動工,因而備感壓力 , 心生厭倦。
但當換位思考從管理思維來學習的時候,就會覺得是一種培養,更有機會去檢視身處某個產業中的企業規模有多大、組織架構多複雜,過後便能理解什麼樣的制度有效用,什麼因素會降低員工熱情,在執行層的時候就思考這件事情,未來進入管理層時便能當作參考依據。
別因為身處在臺灣,或是碰上惡劣環境的職場、情緒化的老闆就否定所有學習機會,因為就廣告、媒體代理商這塊領域而言,臺灣市場是比較扎實的,中高階級的經理職位,都在前線磨練非常久,從他們身上一定可以學到非常多東西,就算是旁人認為「只會出嘴」的主管也是能學習提案的技巧 , 別只是埋怨老闆為何不教你。
▲Jeffery西進大陸四年,從媒體代理商轉行AI產業對自我要求高(圖/Jeffery 提供)
從執行面觀察管理面!先達成「高一個Level的能力」
面對團隊更有不同準則,Jeffery說「我對團隊與自己的標準是,成員能做到高一個階級的程度」,舉例來說,當經理想升資深經理,不能等到升遷,而是應該先去嘗試資深經理能做到的事情,若做不到則要找出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因為對公司來說這樣的「人才是超值,而不是升人來培養的」,對主管而言也是,升一個人上來,自己就有時間往下一個階層邁進,而不是還要照顧剛升遷的人 , 形成團隊的正循環,保持團隊競爭力。
談及若當年沒有選擇到大陸工作,本身會有什麼差異,Jeffery認為未必在臺灣就會發展不好,也可以累積非常多經驗,但便會和在大陸所接觸到的全球化視野、移動支付、人工智能體悟有些許落差。
因為中國大陸有很熱且成熟的資本市場,當行動支付普及且是全球領先的情況下,許多領先的數位商業模式便會先在中國大陸發生,如同AI領域,透過行動支付、行動互聯網、政府的互聯網+政策所產生的數據,使AI人工智能落地與商業化相對其他市場更來得有機會開展,因此許多國際企業,將亞太區研發團隊放在大陸。必須身處在大陸,才有機會感受到「世界正在變化,而且速度很快」。
關於作者:少女凱倫
ETtoday專欄作家,目前任職香港媒體,經營個人品牌,擅長撰寫職場系列內容、人物採訪
合作邀約:100powerpeople@gmail.com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