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我有甲狀腺結節 該怎麼辦?

▲我有甲狀腺結節 該怎麼辦?(圖/照護線上)

作者:鄭凱倫醫師

介紹

甲狀腺結節是一種常見問題,女性比男性常見,絕大部分在觸診或超音波檢查意外發現。超過九成的結節為良性,不必太過擔心。



超音波

超音波可用來檢查結節顆數、大小以及形狀,而且沒有暴露輻射線風險。根據大小以及形狀可用來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接受細針穿刺。

抽血

抽血檢查促甲狀腺激素(TSH)濃度,可知道甲狀腺功能是否有異常。
大部分結節不會影響功能(TSH呈現正常)。少部分會造成功能亢進(TSH低於正常值)或低下(TSH高於正常值)。當功能呈現異常,需進一步釐清是否有其他狀況。另外須配合臨床症狀,考慮藥物治療。

細針穿刺

細針穿刺為目前最常用來診斷結節是否為良惡性的工具。在超音波協助下,確定結節位置與深度,醫師將細針插入結節內,取得細胞,進行後續檢查。



是否需要穿刺?



結節回音低於正常甲狀腺稱之為低回音結節

美國甲狀腺醫學會(ATA)於 2015 年發表對於甲狀腺結節處理的指引,並提供哪種情況下建議穿刺:

1. 結節≧1 公分並具有高度或中度超音波疑似表現

高度超音波疑似表現(70-90%惡性機率): 

實質低回音結節伴隨以下至少一項特徵: 



微小鈣化
邊緣不規則
高度>寬度
超出正常甲狀腺外
結節環狀鈣化缺損伴隨軟組織生長

中度超音波疑似表現(10-20%惡性機率):
實質低回音結節無以上任一項特徵

2. 結節≧1.5 公分並具有低度超音波疑似表現
低度超音波疑似表現(5-10%惡性機率):
高或等回音規則實質結節
局部囊腫伴隨部分實質區域

3. 結節≧2.0 公分並具有超低度超音波疑似表現
超低度超音波疑似表現(< 3%惡性機率)
(也可觀察,不穿刺):
海綿狀結節
局部囊腫並且無任何疑似特徵

4. 良性超音波表現(<1%惡性機率)(不需穿刺)
完全囊腫且無任何實質部分

第一次穿刺為良性,之後還需要穿刺嗎?

當細胞數足夠判讀,且為良性診斷下,可依據結節不同超音波型態,評估是否需要進行第二次穿刺

1. 結節具有高度超音波疑似表現
於 12 個月內重複超音波以及穿刺檢查

2. 結節具有中度或低度超音波疑似表現
於 12 到 24 個月內重複超音波檢查

當結節有長大*時或有新的疑似結節出現,可考慮在一次穿刺

*至少兩個方向長大 20%以上(並且大於 0.2 公分)或結節體積增大 50%以上

3. 結節具有超低度超音波疑似表現
可兩年追蹤一次超音波

註﹔台灣超音波檢查相對方便,可以考慮三個月到半年追蹤超音波。

同一顆結節接受兩次穿刺,都為良性,之後還需要穿刺嗎?

當同一顆結節接受兩次穿刺都為良性診斷,且沒有明顯超音波疑似表現,這種情況下,該結節會是惡性的機率趨近於零。

僅少數病人在追蹤過程中出現結節長大或新的疑似超音波表現,之後被證實為惡性,機率約為 1%。

小於 1 公分的結節,該穿刺嗎?

美國甲狀腺醫學會對於小於 1 公分的結節並沒有特別建議。小於 0.5 公分的結節,原則上可先觀察為主。介於 0.5 到 1公分的結節,如果有伴隨高度超音波疑似表現,可以找尋有經驗的醫師,進行穿刺,以提高診斷率。

如果有很多顆結節,每顆都要穿刺嗎?

不需要每顆都穿刺。

醫師會根據結節超音波表現進行判斷。優先對具有高度或中度超音波疑似表現結節進行穿刺。如果都沒有,可選擇最大結節進行穿刺。

結節愈大,惡性機會愈高?

結節愈大,惡性機會不一定愈高。

美國甲狀腺學會建議當良性結節大於 4 公分且引起症狀時,可考慮接受手術,但並非唯一選項。

不同研究對於結節大小在預測惡性機率所扮演角色,並沒有一致性的結論。當有較大結節時,可根據自身考量,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處理方式。

良性甲狀腺結節處理方式




觀察

沒有症狀的良性甲狀腺結節,可以利用超音波定期追蹤 。

藥物

利用甲狀腺荷爾蒙,有時可以抑制結節長大。

外科手術

外科手術用來治療有症狀的良性甲狀腺結節已經發展非常成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治療。

燒灼手術

甲狀腺結節射頻腫瘤燒灼手術

可提供有症狀的良性甲狀腺結節另一個微創治療選擇,特色為免住院、恢復快以及不留疤。經過治療後,大部份的病人可以達到緩解或消除症狀的效果。
br /> 惡性甲狀腺結節處理方式



外科手術

原發惡性甲狀腺結節主要治療方式為外科手術切除。

放射線碘

在手術切除原發病灶後,根據病人狀況,考慮是否接受後續放射線碘131 治療。

總結

美國甲狀腺醫學會於 2015 年發表的指引,可提供甲狀腺結節處理的方向。但台美之間國情不同,就醫習慣差異,因此無法全盤複製美國做法。

尊重醫師專業建議,定期回診,選擇適合自己的處理方式,才是面對甲狀腺結節最好的方式。

參考資料

Bryan R. Haugen et al. 2015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Guidelines Task Force on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hyroid. January 2016, 26(1): 1-133.



同場加映:一定要處理嗎? – 甲狀腺結節(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
內科外科 (掛號、領藥超方便)

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超過71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疾管署調查,暑期為M痘流行高峰期,日前本土確診創下單周新高,呼籲高風險民眾接種疫苗。台中衛生局11日公布,台中市出現首例M痘個案,為30多歲男性,因腹股溝紅腫、生殖器周邊皮疹就醫採檢確診。

2025年07月11日 23:52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將結束,然而考試的結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家長也不免會想關心孩子考試狀態,諮商心理師整理爸媽地雷問句,千萬不要劈頭就問「你覺得你考怎樣?」而是應該用正向的語句去引導,表現出開放、支持的態度,也不要用「我早就跟你說過」等偏向責備的語氣,其實孩子扛著壓力去參加考試,光這一點就很值得鼓勵。

2025年07月11日 21:16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立法院於今日(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其中明定健保基金撥補預算不得低於各期特別預算總數之12%,並附帶決議將健保基金優先用於增進我國藥品供應韌性,醫界表示高度支持,此兩項附帶決議不僅止於「財務撥補」,更象徵國家對於健保制度韌性重建與醫療體系永續發展的戰略重視。

2025年07月11日 20:44

專家揭2招穩定考生情緒 穴道按摩助放鬆、提神

專家揭2招穩定考生情緒 穴道按摩助放鬆、提神

114學年分科測驗今明兩天登場,考完第一天,有些人可能因為表現不如預期陷入緊張情緒。諮商心理師提醒「已經考過的就放下」,要把心思轉回能掌握的部分,也就是明天的考試科目;另一方面,可以做一些讓自己舒服的事情舒緩壓力,吃好睡飽,甚至泡澡、躺著休息都很好。中醫師則建議一些穴道按摩方式,今晚著重於舒緩疲勞,明早則可以壓按提神穴位。

2025年07月11日 18:22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破103萬人」創紀錄 6成是女性接受檢查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破103萬人」創紀錄 6成是女性接受檢查

衛福部今年擴大免費大腸癌篩檢對象,讓45歲至74歲民眾及40歲以上有家族史者都可以接受檢查,實施半年以來受檢人數超過103萬人,不僅比去年同期成長26%,更創下歷年來同期最高紀錄。進一步分析受檢對象,女性占6成較男性多,其中約有4.4萬人篩檢陽性,後續需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若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

2025年07月11日 17:46

吃辣真的會冒痘?營養師破解迷思:真正兇手藏在這裡

吃辣真的會冒痘?營養師破解迷思:真正兇手藏在這裡

不少人一長痘就怪「吃太辣」,但真的是辣椒惹的禍嗎?營養師鄭玲君在臉書專頁《愛吃鬼營養師鄭玲君-瘦身、運動 從心出發》中提醒,其實真正讓你冒痘的,往往是油炸、重口味的飲食,加上熬夜、壓力大,才是讓肌膚失控的主因。她表示,只要用對方式吃辣,辣椒不但不會上火,還對身體大有幫助!

2025年07月11日 16:41

北投國中疑食物中毒「初判非病菌」 羅一鈞曝關鍵:症狀發癢最多

北投國中疑食物中毒「初判非病菌」 羅一鈞曝關鍵:症狀發癢最多

北市北投國中女子壘球隊昨發生疑似食品中毒案,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11)日表示,初步瞭解個案最多症狀為發癢,無人出現腹痛、腹瀉,研判不像細菌病毒引起,比較像是天然或者化學性毒素,也因此,食物檢體才是釐清案情關鍵,疾管署已經回覆北市衛生局不會支援流病調查,建議諮詢毒物專家。

2025年07月11日 16:23

嚴重乾眼症「維他命A眼藥膏」爆短缺 食藥署揭替代方案

嚴重乾眼症「維他命A眼藥膏」爆短缺 食藥署揭替代方案

嚴重乾眼症、角膜炎患者注意!食品藥物管理署最新公告指出,國內製藥廠綠洲化學的「維他命A眼藥膏」因為原料藥問題導致短缺,無法預計恢復正常供應時程,不過國內尚有另款同成分同含量同劑型藥品可用。眼科醫師則表示,臨床還有替代藥膏藥水與口服維生素A等可取代,不至於影響患者治療。

2025年07月11日 14:3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