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洗衣細菌越洗越多? 打破六大迷思還你乾淨衣物

▲▼業配,松下洗衣機,手洗衣服。(圖/記者姜國輝攝)

▲衣服越洗越髒,六大洗衣迷思你中了幾點?(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科技發達的時代,連做家事也都能靠機器輕鬆解決,衣服髒了丟進洗衣機,等到洗衣機發出”嗶嗶”聲後,再把洗好的衣服拿出來晾就好了。「洗衣服」這件看似簡單的生活日常,你卻有可能一直以來都洗錯,反而讓衣服反而是越洗越髒,越洗越不乾淨。快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些洗衣服迷思呢?

▲▼自助洗衣機,投幣式洗衣機。(圖/記者蔡玟君攝)

▲用不對的方式洗衣服,反而讓衣服反而是越洗越髒,越洗越不乾淨。(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洗衣服六大迷思:

1. 洗衣精加越多、泡沫越多,衣服洗的越乾淨?

過量的洗衣精除了會殘留在衣服上外,還會造成機件內污漬、堵塞住洗衣機,產生難聞的氣味。泡沫過多,除了要費時、費水增加洗淨次數外,洗淨後的衣服可能變硬,殘留的洗劑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最好是依據洗劑上的包裝說明決定用量。

2. 所有衣服都加柔軟精?

雖然柔軟精會讓衣服觸感柔軟、容易燙整,但並非所有的衣物都適合,因為柔軟精會隨著使用時間變長,而降低衣物的「吸水性」,像毛巾、運動服、彈性纖維、羊毛、羽絨等衣物,最好別使用柔軟精。殘留在衣物上柔軟精,化學成分也會造成皮膚過敏。

▲毛巾,浴室。(圖/記者楊筱柔攝)

▲毛巾、運動服類最好別使用柔軟精,會降低衣物吸水性。(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3. 水溫越高,衣服洗的越乾淨?

通常較高的水溫,去污及消毒效果較好,但並非所有衣服都能用高溫水洗,若衣服上沾有,像血漬、肉汁、牛奶⋯⋯等「蛋白質類污漬」,用熱水反而會使髒污附著,洗衣時最好將水溫控制在攝氏30至40度較恰當。

4. 衣服先浸泡一晚上再洗,比較乾淨?

衣服浸泡時間過長,髒污反而會再滲入衣服內造成污染,也會讓衣服褪色,甚至會產生臭味,衣服浸泡時間以一小時內為佳。

▲▼洗衣機,清洗,衣物,烘衣,家事,家務。(圖/取自Pixabay)

▲洗衣時最好將水溫控制在攝氏30至40度較恰當。(圖/取自Pixabay免費圖庫)

5. 洗完衣服不用立刻晾?

潮濕的衣物長時間放在洗衣機內,濕度會使細菌孳生,也會產生異味,應在洗衣結束後30分鐘內取出晾曬,如果衣服洗好後放在洗衣機內超過2小時,就應該重洗一次。

6. 只需洗衣,不用清洗洗衣機?

洗衣時,衣服及洗劑的污漬會堆積在機件縫隙中,長時間下來藏污納孳生細菌,反而會讓這些污漬沾附回衣服上,容易引發皮膚過敏,一般家庭建議兩個月左右要清洗一次。

▲抓癢示意圖。(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圖)

▲洗衣機中藏污細菌透過衣服沾回容易引發皮膚過敏。(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看似簡單的洗衣服,卻有可能因為你的忽略,而讓衣服越洗越髒,或者造成皮膚過敏的原因,魔鬼藏在細節裡,正確的洗衣及清潔方式,才能保有衣物清潔及舒適,且延長衣物的使用期限。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11個月大嬰新冠重症一度當感冒 「哮吼、低血氧」住加護才確診

11個月大嬰新冠重症一度當感冒 「哮吼、低血氧」住加護才確診

新冠重症個案持續且又有嬰兒中招。疾病管制署今(13)日公布上周國內新增34例新冠重症,6例死亡,重症個案中有一例11個月大男嬰。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個案發燒就醫一度被診斷感冒,後續症狀持續且出現嚴重咳嗽、呼吸喘,被診斷哮吼,後續到急診還確認低血氧收治加護病房,PCR檢驗確認新冠陽性。

2025年05月13日 11:39

婦科醫性侵病患 衛福部:啟動醫師懲戒委員會

婦科醫性侵病患 衛福部:啟動醫師懲戒委員會

台大醫院一名黃姓婦產科住院醫師趁值勤急診工作時,性侵來就診的年輕女子小芳(化名),全案經台北地院審理,法官認為黃男犯後毫無悔意,處3年徒刑。對此,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在臉書表示,醫事司將發文請地方衛生局啟動醫師懲戒委員會。

2025年05月13日 11:39

「啤酒肚」是脂肪卡在肝臟上!醫示警:代謝系統快撐不住了

「啤酒肚」是脂肪卡在肝臟上!醫示警:代謝系統快撐不住了

「啤酒肚」是很多中年人的標配,而多數人也認為「年紀大了就會有肚子」、「酒喝得不算多」,但其實啤酒肚是真實的身體警告。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指出,啤酒肚其實是代謝系統處理脂肪的能力被喝壞了,讓脂肪卡在肝臟上,也就是失控的脂肪訊號,肝臟在提醒代謝系統快撐不住了。

2025年05月13日 11:09

今年首起A肝群聚!同住、職場接觸都中 疫情創新高還「年輕化」

今年首起A肝群聚!同住、職場接觸都中 疫情創新高還「年輕化」

國內確認今年首例A肝群聚!疾病管制署今(13)日表示,這起群聚共有4人確診,分別於3月下旬至4月中旬出現食慾不振、噁心、黃疸、倦怠、發燒等症狀,就醫時均有肝指數上升,經檢驗確診為急性A肝,疫調發現彼此有家戶、職場等共同生活或工作環境暴露。疾管署示警,今年A肝疫情已累積73例,創下3年同期新高,且個案相較過去有年輕化趨勢,推測和國際疫情嚴峻、民眾疫後旅遊增加有關。

2025年05月13日 10:48

豆花妹領跑!港都路跑宣導術後康復 ERAS健康知識帶著跑

豆花妹領跑!港都路跑宣導術後康復 ERAS健康知識帶著跑

一聲鳴槍,2025港都公益路跑正式開跑!超過千人熱情參與,藝人「豆花妹」蔡黃汝以「手術麻醉安全衛教大使」身分現身,與活動貴賓一同領跑,用運動結合健康知識,推廣術後加速康復療程(ERAS)與精準麻醉(OMT)觀念,喚起大眾對醫療風險評估與術後照護的重視。

2025年05月13日 10:16

魚刺卡喉急喝醋吞飯!29歲男隔天「吐血亡」 醫揭正確應對方式

魚刺卡喉急喝醋吞飯!29歲男隔天「吐血亡」 醫揭正確應對方式

大陸一名29歲男子近日食用紅燒魚時,突然被魚刺卡住,於是連忙喝醋又吃了幾口米飯,不料隔天明顯覺得吞咽不適,緊接著出現了嘔血。送醫檢查後發現,醫生在男子食管上端發現1根長達5厘米的魚刺,已經刺穿食管和胸主動脈,造成大量出血,儘管緊急開刀治療,最終仍無法挽回寶貴的生命。

2025年05月13日 10:08

快訊/上周新冠就診9978人!疫情連5周上升 11個月大嬰重症

快訊/上周新冠就診9978人!疫情連5周上升 11個月大嬰重症

新冠疫情持續上升!疾病管制署今(13)日公布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9978人次,較前一周增加66%,已連續5周上升。另上周新增34例新冠重症,6例死亡,重症個案中有一例11個月大男嬰,未曾接種新冠疫苗,疾管署目前預期疫情應於6月進入高峰。

2025年05月13日 10:04

籃球少女「仆街」手傷去推拿 4年後5指肌腱脫位開刀重建

籃球少女「仆街」手傷去推拿 4年後5指肌腱脫位開刀重建

一名23歲女上班族熱愛籃球,幾年前打球不慎重摔傷雙手,去做推拿後,感覺每次握拳或將手掌張開,都覺得會發出異響,且手打開時有無力感,擔心問題惡化,到大醫院檢查,才發現竟有5根手指肌腱鬆脫,共開刀近5小時才將肌腱歸位;醫師說,類似傷害須於2周內固定,否則日後恐需手術修復。

2025年05月13日 09:10

防癌關鍵動作! 醫:恭喜你邁出重要一步

防癌關鍵動作! 醫:恭喜你邁出重要一步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分享,長期過量飲酒會增加肝癌、食道癌與乳癌風險,如果你已經戒菸戒酒,那恭喜你已經邁出防癌的重要一步;此外,規律運動也是關鍵之一,能降低乳癌、大腸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

2025年05月13日 07:2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