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對抗大腸癌 牙齒健康很重要

▲▼示意圖,醫療,保健,醫師,牙科,牙齒,診所,關懷,健康(圖/123RF

▲科學家們最近才發現約1/3的大腸直腸癌和具核梭桿菌有關。(圖/123RF)

文/潘懷宗 博士

2019年3月4日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牙醫學暨微生物免疫學(Microbial Sciences in Dental Medicine and Microbiology & Immunology, 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韓亦蘋博士,發表在《歐洲分子生物學會會刊》(EMBO Reports)的研究報告,發現了口腔中一種常見的、與齲齒有關的細菌--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竟會加速大腸直腸癌的癌細胞生長、惡化與轉移。

▲蛀牙。(圖/Pixabay)

▲研究報告指出,口腔中一種與齲齒有關的細菌--具核梭桿菌,竟會加速大腸直腸癌的癌細胞生長、惡化與轉移。(示意圖/Pixabay)

科學家們最近才發現約1/3的大腸直腸癌和具核梭桿菌有關,且這些患者的大腸癌惡性程度更高,但之前並不知道確切原因為何。

過去,就曾有文獻指出牙菌斑(dental plaque)的細菌與心臟健康、神經系統疾病和腫瘤生長有關。這項最新的研究,有助於釐清為什麼某些大腸癌患者(不是全部)的病情遠比其他人進展迅速,這次的發現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口腔細菌到底是如何助長大腸癌的發生與轉移。

早在2013年8月,韓亦蘋教授發表在《細胞、宿主與微生物》期刊(Cell Host & Microbe)的研究報告中,就發現在腺瘤(adenomas)和腺癌(adenocarcinomas)的病人體內,FadA的基因表現量(gene expression levels)是體內沒有腺瘤或腺癌者的10~100倍,於是韓教授認為FadA有潛力可以作為腺癌的診斷工具,並能夠協助制訂治療的決策方向。而FadA就是具核梭桿菌上的一種黏附蛋白質,這個黏附蛋白質會與大腸上皮細胞上的另一個蛋白質(E-cadherin)哥倆好一般的結合在一起,並進一步加強活化與癌細胞生長有關的訊息傳導(β-catenin),導致引發一連串發炎和數種癌症的致癌反應。研究人員也發現FadA黏附蛋白質僅僅會刺激癌細胞增生,卻不會刺激正常細胞的生長,非常具有特殊性。

▲蛋白質、細胞。(示意圖/Pixabay)

▲研究人員也發現FadA黏附蛋白質僅僅會刺激癌細胞增生,卻不會刺激正常細胞的生長,非常具有特殊性。(示意圖/Pixabay)

韓教授當然想要進一步找出為何具核梭桿菌僅會加速癌細胞生長,經過不斷努力,終於發現正常的結腸細胞缺乏一種稱為膜聯蛋白A1的蛋白質(Annexin A1),此蛋白質存在,才能讓具核梭桿菌的FadA黏附蛋白質刺激癌細胞的生長。之後,他們在體外和接下來的小鼠實驗中證實,抑制膜聯蛋白A1,就可以阻止具核梭桿菌與癌細胞的結合,進而阻止癌細胞的增生。研究人員還發現具核梭桿菌也可以正向回饋增加膜聯蛋白A1的產生,吸引更多的細菌聚集。

韓教授因此建立造成癌症進程惡化的正向回饋迴圈(positive feedback loop)理論,並提出雙擊模式(two-hit model),大腸細胞基因突變是第一擊,而口腔中的具核梭桿菌黏附上去並刺激則是第二擊,強化癌症訊號傳導途徑,並加速了腫瘤的生長。

韓教授隨後分析了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訊息中心提供,共466例原發性結腸癌患者的RNA序列資料庫,發現大腸癌細胞具有膜聯蛋白A1表現的病人預後非常差,且此與癌症發生時的級別、分期、患者年齡或是性別均無關,可謂相當惡性。

科學家未來會將膜聯蛋白A1作為惡性大腸癌的生物標記(biomarker),並期望開發以膜聯蛋白A1作為新抗癌療法的標靶治療藥物(targeted drug)。

首次發現具核梭桿菌與大腸癌有關係的研究是在小鼠身上,2012年8月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哈達薩牙醫學院(Hebrew University-Hadassah School of Dental Medicine)發表在《細胞、宿主與微生物》(Cell Host & Microbe)期刊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將具核梭桿菌注入實驗小鼠的靜脈後,會經由血液循環,大量地累積到大腸有腫瘤的細胞。因此,研究人員推測在人體內的情況,具核梭桿菌可能是在侵入口腔傷口後,進入血液循環,最後到達大腸,進而助長大腸癌的發生。

▲小白鼠。(圖/Pixabay)

▲首次發現具核梭桿菌與大腸癌有關係的研究是在小鼠身上。(圖/Pixabay)

此外,2013年8月《細胞、宿主與微生物》期刊上,另一篇由哈佛大學醫學院寇斯諦博士(Aleksandar D. Kostic) 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發現檢測大腸腺瘤(Colonic adenomas)和大腸直腸癌的患者糞便中的具核梭桿菌數量,發現這些病人糞便中的具核梭桿菌數量比一般人顯著高得多,由於腺瘤可能惡化成大腸直腸癌,寇斯諦博士進一步利用小鼠作動物實驗,結果發現小鼠體內的具核梭桿菌,會加速癌細胞聚集,促進腫瘤形成,導致有較高的機率發展成為大腸癌。

寇斯諦博士的實驗也發現具核梭桿菌會增加發炎指數,並促進腫瘤增生,顯示出無論在動物或是人類,具核梭桿菌都有刺激發炎反應、促進腫瘤細胞生長的情形。

除大腸癌之外,牙齒健康與否也和其它許多全身性疾病有關,2012年4月由台北榮總、陽明大學與中研院生醫所學者共同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定期找牙醫師洗牙(清除牙菌斑和牙結石),維持口腔衛生與牙齦健康的人,發生心肌梗塞、腦中風與心臟病急性發作的風險均較低。

研究是以全民健保資料庫進行隨機抽樣,總共分析21,876名50歲以上的民眾資料,這些人在臨床追蹤之前都沒有心臟病或中風病史,持續追蹤時間長達7年。結果發現,研究期間曾洗牙的人比沒有洗過牙的人,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低31%、中風風險低15%、總體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低16%。此外,每半年都乖乖洗牙者,這類疾病的風險降低越明顯。

▲▼示意圖,醫療,保健,醫師,牙科,牙齒,診所,關懷,健康(圖/123RF

▲研究期間曾洗牙的人比沒有洗過牙的人,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低31%、中風風險低15%、總體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低16%。(圖/123RF)

研究人員認為,牙齦常發炎、感染的人,口腔中滋生的細菌或發炎物質,容易經由血液循環進入腦部或心臟的血管,導致動脈因發炎感染而硬化,使心肌或腦有缺氧情形,可能會造成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等嚴重疾病。而洗牙可以把附在牙齒表面上的牙結石除去,因為牙結石容易造成細菌堆積。另外,牙結石也是造成牙周病的元兇,定期洗牙則有助於減少牙周細菌感染,預防牙周病發生。

在台灣地區,大腸癌的發生人數連續第11年蟬聯10大癌症之首,每年約有1萬5千多人確診,5,700多人死於大腸癌,居所有癌症死亡率的第3位。國健署自2010年開始全面提供50~74歲民眾,兩年一次的免費篩檢。藉由定期接受糞便潛血的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治癒率很高的癌症。

由上述諸多研究報告可知,保持口腔衛生的重要性。每天至少刷牙2次,還要每半年洗一次牙,讓牙醫師檢查口腔及牙齒的健康狀況喔!

▲刷牙、牙刷、牙膏。(圖/Pixabay)

▲每天至少刷牙2次,還要每半年洗一次牙,讓牙醫師檢查口腔及牙齒的健康狀況喔!(圖/Pixabay)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流感全年化!台大醫示警秋冬恐「雙病毒夾擊」 兒少腦病變風險高

流感全年化!台大醫示警秋冬恐「雙病毒夾擊」 兒少腦病變風險高

流感疫情有全年化趨勢,根據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截至今年8月為止,上半年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量不但是兩年前同期的2倍,且夏季全國呼吸道病原體檢出資料中,流感病毒陽性占比20%。感染科權威、台大醫師黃立民今(20)日示警,今年秋冬流感殺傷力較強的A型流感H3N2病毒株恐回歸,和H1N1病毒株雙重流行,尤其兒童因流感併發腦炎、腦病變的比例高於成人,疾呼要接種疫苗進行防範。

2025年08月20日 16:44

50歲高階主管「話都說不清」竟是失智 醫揪1習慣是元兇

50歲高階主管「話都說不清」竟是失智 醫揪1習慣是元兇

一名50歲謝先生曾是同事眼中效率高、表現卓越的高階主管,但三年前,謝男開始出現嚴重的記憶障礙,不僅經常忘東忘西、無法處理交辦事項,甚至連組織語句、順暢表達都變得困難,最終不得不離職,最後在家人的陪同下就診,確診為「早發型阿茲海默症」。

2025年08月20日 16:38

彰化驚見「消防栓住水晶宮」成最熱門打卡點 真相曝光

彰化驚見「消防栓住水晶宮」成最熱門打卡點 真相曝光

彰化市熱門的彰化藝術館前廣場,最近出現一個超吸睛的「消防栓」一座被巨大透明壓克力箱完整罩住的消防栓,箱子上還用紅字寫著「消防栓」三個字。這個奇特景象讓散步的民眾和遊客看了滿頭問號,有人以為是前衛的裝置藝術,也有人猜是保存古蹟,甚至成為打卡熱門景點。

2025年08月20日 16:20

40歲男「全身無力」檢查卻正常!醫見「1數值」驚:拖垮身體

40歲男「全身無力」檢查卻正常!醫見「1數值」驚:拖垮身體

一般人若精神不好,總會以為是睡眠不足導致,不過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有一名男子因為總是全身無力、無精打采,害怕可能是癌症,於是就醫檢查,但沒有發現異狀,直到測量出「1數值」過高,才找出關鍵問題。

2025年08月20日 15:29

丹娜絲豪雨災民「健保欠費暫緩催繳1年」 4縣市災區適用

丹娜絲豪雨災民「健保欠費暫緩催繳1年」 4縣市災區適用

丹納絲風災加上後續連續豪大雨重創台南、嘉義,中央健保署今(20)日宣布針對災區民眾暫緩健保費催繳與移送行政執行一年,若原本因積欠健保費已被移送執行者,將一律暫緩執行1個月,減輕受災民眾經濟壓力,專心進行災後清理與生活重建。

2025年08月20日 15:23

郭智輝關稅日參加「快樂宴」 北榮院長:他待30分鐘就離開

郭智輝關稅日參加「快樂宴」 北榮院長:他待30分鐘就離開

台北市議員侯漢廷日前爆料經濟部長郭智輝在對等關稅「20+N」公開當天赴台北福容飯店出席「當我們快樂在一起」宴席,引發關注。對此,當天也在餐會的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當我們快樂在一起」是幾年前由發起人取的名字,郭智輝在沒有當部長前就已經在群組裡,他當天晚到,大概待30分鐘左右就離開了。

2025年08月20日 13:58

蘭城晶英吃烤鴨!她喝到「有渣可樂」吐出小強嚇壞 衛生局回應了

蘭城晶英吃烤鴨!她喝到「有渣可樂」吐出小強嚇壞 衛生局回應了

蘭城晶英酒店「櫻桃霸王鴨」是許多人到宜蘭旅遊必吃的美食,假日甚至需提前3個月預訂。不過日前卻有網友在社群媒體發文,指她和友人在享用烤鴨料理時,友人喝了一口可樂,察覺有異物,吐出來竟是一隻完整的蟑螂,消息一出引發輿論。對此,宜蘭縣政府衛生局回應,已派員前往稽查,經了解餐具已清洗乾凈,用餐區及製備區的衛生管理也符合規定,並責令業者應落實自主管理。

2025年08月20日 13:54

聚焦智慧醫療 IEAT國際醫材代理媒合會9月26日登場

聚焦智慧醫療 IEAT國際醫材代理媒合會9月26日登場

由台北市進出口公會(IEAT)主辦、全台唯一聚焦醫療器材跨國代理合作的國際級B2B媒合盛會--「2025國際醫材代理媒合會」,將於9月26日在台北盛大登場。

2025年08月20日 13:5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