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提案開放中國大陸身心失能者申請在台定居 健保、長照吃到飽!

▲立委提案開放中國身心失能者申請在台定居,健保、長照吃到飽!(圖/照護線上)

▲立委提案開放中國大陸身心失能者申請在台定居,健保、長照吃到飽!(圖/照護線上)

圖文/劉育志

台灣已經邁入老齡化社會,持續攀升的醫療需求讓健保財務日益困窘,沒想到竟然還有一大票立法委員打算修法廣開大門讓千千萬萬的外國人來享用台灣的健保及長照。

這是黃昭順、顏寬恒等16位立法委員的提案,大意是說「中國大陸實施一胎化,所以當獨生女或獨生子和台灣人結婚後移民台灣,年歲漸長、患疾在身留在中國大陸的雙親無人照料。根據現行規定,中國大陸籍雙親來台以半年為限,徒增社會問題,且剝奪人民遷徙自由。基於人道及倫理考量,應修法放寬條件,保障基本人權。」

▲立委提案開放中國身心失能者申請在台定居,健保、長照吃到飽!(圖/照護線上)

看到這兒,肯定有人會嗤之以鼻,一臉不屑地說:「提案裡壓根兒沒有提到,刻意扯健保、長照,根本是危言聳聽,製造假新聞。」

嘿嘿,這就是法案巧妙的地方,寫太明白要怎麼暗度陳倉?

讓我們看下去。立法委員提議修正「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16條,讓「符合長期照顧服務法第三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者,得申請在臺灣定居。」

立法委員們計畫開放哪些中國大陸民眾來台灣定居呢?讓我們翻開「長期照顧服務法」看個究竟。

▲立委提案開放中國身心失能者申請在台定居,健保、長照吃到飽!(圖/照護線上)

簡而言之,即「身心失能的人」和「照顧失能的人」得申請在台灣定居,而且並沒有限定是台灣人的配偶。注意!這就是說「任何」身心失能的中國大陸民眾及其親屬皆可申請在台灣定居!

「定居」會造成什麼影響嗎?當然有影響。

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9條,領有居留證明文件並在臺居留滿六個月應參加全民健康保險。名正言順,依法納保,實在好棒棒!

看懂了吧,這種法案的影響很大、很嚴重、跟你很有關係。

▲立委提案開放中國身心失能者申請在台定居,健保、長照吃到飽!(圖/照護線上)

或許還有人嘴硬堅持道,「人家有繳保費,當然可以用健保。」

此言差矣!現行健保費的計算是依照「所得多寡」,而非「用量多寡」,實質上是「健保稅」。大家在繳納補充保費時,應該可以體會。

全民健康保險的運作主要仰賴較多數健康人繳費來支應較少數病患的醫療費用。或者也可以說大家在年輕力壯時,繳得多用得少,年紀大了之後,繳得少用得多。

倘若廣開大門讓身心失能的人到台灣定居,從他加保開始,註定就是「繳得少用超多」!如果再領一張「重大傷病卡」,根本是醫療吃到飽。對已經搖搖欲墜的健保來說,只會雪上加霜。

▲立委提案開放中國身心失能者申請在台定居,健保、長照吃到飽!(圖/照護線上)


見到有這麼多位超級慷慨又佛心的立委連署這種法案,我忍不住好奇想問,「台灣真的挖到石油了嗎?」

附上立委臉書傳送門

黃昭順顏寬恒王育敏孔文吉柯呈枋曾銘宗賴士葆

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心臟內科

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超過69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長庚醫院領航癌症防治 AI精準篩檢等三大亮點守護全民健康

長庚醫院領航癌症防治 AI精準篩檢等三大亮點守護全民健康

2025長庚醫學週16日起於林口長庚醫院展開,為期4天,首日在「公共議題論壇」癌症防治上,聚焦精準篩檢(AI輔助)、健保給付優化與跨科整合照護三大亮點,匯集產官學研跨界觀點,共同勾勒健康台灣願景。

2025年10月16日 23:34

長庚醫院領航癌症防治 AI精準篩檢+整合照護推動「健康台灣」

長庚醫院領航癌症防治 AI精準篩檢+整合照護推動「健康台灣」

「2025長庚醫學週」今(16)日起展開為期4天活動,首日公共議題論壇聚焦精準篩檢(AI輔助)、健保給付優化與跨科整合照護三大亮點,匯集產官學研跨界觀點,共同勾勒「健康台灣」願景。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強調,癌症是國人健康的最大威脅,長庚不僅要在醫療技術上領先,更要在公共政策與健康促進上扮演領導者,長庚將持續推動 AI 精準篩檢與整合照護,攜手政府與社會,共同守護全民健康。

2025年10月16日 18:31

花蓮善款破12億 弱勢家庭「每月補助3萬元」一次發12個月

花蓮善款破12億 弱勢家庭「每月補助3萬元」一次發12個月

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發生迄今已20日,迄今募得款項超過12億元。賑災基金會今也公布生活補助方案,分為弱勢家庭及因災傷亡者之家屬,弱勢家庭每戶每月補助3萬元,因災傷亡之家屬依照條件每人每月最2.5萬元,每戶每月提供生活補助3萬元。

2025年10月16日 17:55

熬到3點才睡!48歲男腦中風右側癱 「電擊腦袋」1個月後能走了

熬到3點才睡!48歲男腦中風右側癱 「電擊腦袋」1個月後能走了

高雄一名48歲謝姓上班族,下班後喜歡東摸西摸,每天都熬夜到凌晨2、3點才肯睡覺,今年6月在上班時間突然右側肢體癱軟、臉歪嘴斜口水流不停,被同時送往醫院就診,檢查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謝先生住院時間都仰賴他人照顧,轉入復健部病房後,經醫師評估接受重複經顱磁刺激並搭配職類復健,1個月內已能行走,並獨立完成大部分日常活動。

2025年10月16日 17:15

假日急症中心11/2上路 選定「六都14地點」收治5類患者

假日急症中心11/2上路 選定「六都14地點」收治5類患者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仿照日本開設「假日急症中心(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健保署今(16)日表示,UCC確定11月2日試行上路,目前六都已經有14個地點申請,規劃只有週日與國定假日開診,看診時間從上午8點到凌晨12點。根據就醫指引,包含發燒、簡單傷口等5類情況的患者,可以先到UCC就醫處置,不用到大醫院耗時等待,部分負擔花費最多可省下600元。

2025年10月16日 16:07

不能只靠「煮飯少加水」!農糧署揭3招飲食法控血糖

不能只靠「煮飯少加水」!農糧署揭3招飲食法控血糖

控制血糖,不只是「煮飯少加水」!農糧署指出,煮飯減少加水量雖可影響升糖指數,但無法單靠此法控糖,真正關鍵在於升糖負荷與整體飲食結構。尤其均衡攝取蛋白質、蔬菜與主食;控制份量,少量多樣攝取;搭配雜糧、糙米或冷飯,才能穩定血糖、維持健康。

2025年10月16日 15:40

假日急症中心11月試辦 醫界籲設「排班、津貼」機制

假日急症中心11月試辦 醫界籲設「排班、津貼」機制

為紓解急診壅塞,健保署將推動「假日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 UCC)試辦計畫,協助分流輕症患者。對此,醫界認為,基層診所醫師本就承受長時間門診與人力短缺壓力,若假日再加入輪班,恐形成「假日負擔再分配」的問題,健保署應同步建立合理的津貼補償機制與彈性排班制度。

2025年10月16日 15:28

醫師曝乳癌治療趨勢 慢性病化、與病共存不是夢

醫師曝乳癌治療趨勢 慢性病化、與病共存不是夢

50歲的惠惠(化名)笑著說出這句話,語氣輕柔卻篤定。誰能想到,眼前這位頂著俐落短髮、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的女子,兩年間先後挺過乳癌與腦轉移,如今仍背起行囊,踏上環遊世界的旅程,用愛與勇氣陪自己走完每一段路。

2025年10月16日 15:0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