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肉易失智? 法國最新研究:風險提高了67%

▲肉類攝取不足可能導致失智風險的原因,可能和「維生素B12」攝取不足有關。(圖/食力 foodnext)

▲肉類攝取不足可能導致失智風險的原因,可能和「維生素B12」攝取不足有關。(圖/食力 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撰文/鍾雨璉

近年來素食風潮越來越盛行,有些人認為吃素可以健康養生,但事實真是如此嗎?2019年3月登載在《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中,由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等多處機構所進行的研究反而提出,肉類攝取不足可能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每週食用肉類1次以下 罹患失智症風險較高

此研究針對3個不同城市共5,934名65歲以上男女進行飲食習慣相關的問卷調查,持續平均追蹤約9.8年,為了提高準確度,研究也將開始追縱後4年內罹患失智症的案例除去,結果發現有662例罹患失智症,其中466例為阿茲海默症。

研究小組也針對追蹤結果分析了飲食與失智症發病的風險關係,發現每週食用肉類1次以下的人,比起每周攝取4次以上的族群,失智症風險提高了58%,而其中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更是提高了67%。

維生素B12過低可能讓認知功能降低

研究小組推測,肉類攝取不足可能導致失智風險的原因,可能和「維生素B12」攝取不足有關。根據BBC Good Food的報導指出,雞肉和雞蛋富含維生素B12,有助於減少血液中可能導致認知障礙甚至中風的化合物。另外EatRight.org則說明,Omega-3脂肪酸對於腦力是必不可少的,海鮮、藻類和富含脂肪的魚類,包括鮭魚、藍鰭金槍魚、沙丁魚和鯡魚等,都是Omega-3脂肪酸的最佳攝取來源,這些食物都含有對大腦有益的營養素。

日本厚生勞働省統合醫療情報網也指出,當體內缺乏維生素B12,會造成血中「升半胱胺酸(Homocysteine)」堆積,而影響代謝神經傳導,因此可能會提高阿茲海默症風險,而貝類、牛肝等是特別優秀的維生素B12來源,雞蛋、魚類、肉類、牛奶都能幫助補充維生素B12。

十字花科植物如花椰菜有助於提高記憶力

此外,法國這項研究也指出,食用肉類次數少會比食用次數多的人更有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不過美國梅奧診所醫學中心(Mayo Clinic)也提出,日常飲食也要食用足夠的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的植物,包括花椰菜、捲心菜和深色綠葉蔬菜,都有助於提高記憶力,另外像菠菜和羽衣甘藍這樣的蔬菜也有同樣效果。

綜合以上來看,無論是吃葷還是吃素者,均衡營養才是降低失智風險的上上之策,且因為維生素B12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完全不食用動物性食物的素食族群,就會有缺乏維生素B12的風險,因此純素者建議仍是要補充含維生素B12的綜合維生素產品。

延伸閱讀
別吃太多糖!高血糖或許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兇手
改善飲食習慣或許可治療阿茲海默症
日本腦外科醫生 拆解地中海飲食防失智的關鍵

參考資料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Volume 68, Number 2, 2019
10 foods to boost your brainpower
15 simple diet tweaks that could cut your Alzheimer's risk
These Small Dietary Changes Could Reduce Your Alzheimer's Risk
忌吃1樣早衰失智?法國新研究:這原因讓失智暴增67%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睡眠荷爾蒙」在腸道濃度高400倍 研究:補充益生菌有助好夢

「睡眠荷爾蒙」在腸道濃度高400倍 研究:補充益生菌有助好夢

睡不好,可能和腸道不健康也有關係。兒科醫師吳昌騰在臉書分享研究指出,改善腸道菌群可能有助提升睡眠品質,例如補充益生菌、增加益生元,甚至利用糞便微生物移植,都是目前受到關注的方法。

2025年11月24日 10:19

高中、大學生接種疫苗比率低 醫喊「快打」:別讓校園成病毒溫床

高中、大學生接種疫苗比率低 醫喊「快打」:別讓校園成病毒溫床

今年流感疫苗累計接種478萬劑,是歷年同期最高,接種相當踴躍。對此,醫師呼籲,接下來要正式進入冬天,除了嬰幼兒之外,沒接種的「學生」族群要盡快接種,根據日本研究發現,「群體生活」的族群,如果整體有3成施打率,發生流行機會比較低。

2025年11月24日 10:00

女嬰患罕見畸胎瘤暴風式長大 「16cm超巨大腫瘤」驚人畫面曝

女嬰患罕見畸胎瘤暴風式長大 「16cm超巨大腫瘤」驚人畫面曝

台中一名產婦產下女嬰,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達16公分的巨大腫瘤,宛如一顆「大球」。經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團隊診斷,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並在女嬰出生9天後,成功透過手術切除重達530公克的腫瘤。該腫瘤重量幾乎佔女嬰體重的六分之一,所幸化驗後為良性,女嬰目前已能正常成長。

2025年11月24日 09:57

登階測肺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警告:肺阻塞危機不容忽視

登階測肺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警告:肺阻塞危機不容忽視

為響應世界肺阻塞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近日在台中廣三SOGO舉辦「登階挑戰」活動,邀請民眾一分鐘登階測肺功能。活動中,民眾一階一階拾級而上,有人氣喘吁吁,有人邊爬邊脫外套,每個人都在挑戰自己的肺力極限。

2025年11月24日 09:36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不少藝人將陸續舉辦演唱會,民眾紛紛準備「搶票」。醫師指出,搶票其實會促使多巴胺大量分泌,可視為一種「大腦的極限運動」,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場激烈的「靜態運動」,但對健康來說也有好壞,好處是能讓人感到興奮,壞處則是預期的獎勵落空,多巴胺水平會瞬間低於基準線,導致極度的失落、空虛,甚至憤怒。

2025年11月23日 18:08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醫師提醒,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也屬高風險族群。

2025年11月23日 16:58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泰國一名醫師警告,冬季洗澡切勿做出5大錯誤習慣,否則恐增加心臟負擔,嚴重時可能引發心悸、血壓飆升,甚至在浴室內頭暈昏倒,進而受傷或導致身體危害。

2025年11月23日 16:12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想讓身體維持年輕狀態,其實不需要複雜做法,從日常作息就能著手,包括規律睡眠、適度斷食、少糖飲食、增加運動量等,這些都能啟動身體內「長壽基因」的修復模式。他強調,只要生活節律穩定,細胞會自動進入更有效率的運作模式。

2025年11月23日 15:3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