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聲音沙啞不是感冒 林志豪醫師:是中風快就醫

Puwadol Jaturawutthichai / shutterstock

▲突沙啞可能不是感冒,恐是中風快送醫。(Puwadol Jaturawutthichai /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名醫專欄/林志豪(林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兼腦中風中心主任)

聲音沙啞不是感冒,竟然是中風!

有位四十出頭的女生由先生扶著進門診,一坐下,先生說他太太頭暈一個多禮拜,疑似感冒,看醫生一個禮拜都沒好,最近聲音更是變的沙啞。

《延伸閱讀:講話沙啞、呼吸會喘是感冒嗎?醫師:「聲帶麻痺」不可輕忽,嚴重可能窒息

我請她張嘴看一下喉嚨,發現她的懸雍垂歪一邊,代表其中一邊沒力氣,這很明顯並不是喉嚨的問題,可能是腦部發生問題。再觀察她的眼睛,發現眼皮有點下垂,兩邊瞳孔不等大,於是請她去照腦部核磁共振,果然影像顯示她的腦幹中的延腦中風了。

《延伸閱讀:腦中風前兆!醫師斷定「短暫性腦缺血」的三大危險警訊 》

為什麼中風聲音會沙啞?

我們腦幹的第十對腦神經有部分是控制喉嚨的兩片聲帶震動,當中風或腫瘤壓迫導致功能受損,就會造成聲音沙啞

先生這時想起來:「我們上個禮拜開車被後車嚴重撞擊!當時我太太的脖子與頭往前甩了好大一下!回家後就開始常常說她頭暈。」其實,這個甩的動作就是主因頸部有頸椎動脈供應腦部血液,當血管壁內膜發生破裂造成頸椎動脈剝離,導致血流無法順利供應至腦部就會發生腦中風

頸椎動脈剝離是年輕中風者不可忽略的致病原因之一。有些民眾因血管構造因素,在接受不適當的頭頸部整脊、旋轉頸部、後仰洗頭或劇烈甩動身體,甚至用力打噴嚏、咳嗽時,就可能導致頸椎動脈剝離的發生。

所以如果出現頭暈、聲音沙啞、並伴隨步態不穩、身體感覺異常麻木、吞嚥困難、噁心、嘔吐、眼皮下垂等症狀,應該儘快到醫院進行更詳細的檢查。

本文經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授權刊登,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膝關節退化年輕化 醫推「4種運動」維持肌耐力

膝關節退化年輕化 醫推「4種運動」維持肌耐力

根據台灣統計,退化性關節炎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60歲以上國人約有半數受影響,女性罹病機率高於男性,且有年輕化趨勢。醫師指出,民眾平時可透過游泳、騎腳踏車、股四頭肌運動或瑜珈等低衝擊運動維持腿部肌耐力和關節功能,若膝關節出現不適應盡早就醫。

2025年10月15日 11:43

秋老虎溫差亂腸胃!醫師揭早餐後吃1水果護腸道 改善便祕還能降疾病風險

秋老虎溫差亂腸胃!醫師揭早餐後吃1水果護腸道 改善便祕還能降疾病風險

時序入秋,白天高溫、夜晚轉涼,「秋老虎」型態的天氣讓不少民眾鼻塞、流鼻水,但除了呼吸道疾病,醫師提醒腸胃問題同樣不能忽視。台灣腸道醫學會理事長郭昭宏表示,秋天本身是病毒盛行的季節,病毒性腸胃炎發生率較高。

2025年10月15日 11:00

雙11醫美熱搜:美國音波極透+!佳思優鄒醫師帶你了解真正高訂拉提

雙11醫美熱搜:美國音波極透+!佳思優鄒醫師帶你了解真正高訂拉提

佳思優診所的鄒政家醫師觀察到,醫美趨勢逐漸走向「專屬訂製」,透過量身規劃療程,讓五官線條在細節中展現個人化的美感,在這樣的醫美新浪潮中,具備精準客製化能力的設備,能做到滿足個人化「高訂美學」的理念,強調自然不突兀的調整,才能讓顧客在外型轉變中,同步展現自信與獨特魅力。

2025年10月15日 10:34

「211餐盤」飲控卻瘦不下來 醫揭食材選擇3重點:香腸換豆乾

「211餐盤」飲控卻瘦不下來 醫揭食材選擇3重點:香腸換豆乾

增肌減脂、飲食控制,不少人會用「211 餐盤」飲食來達成飲食比例調整,但一樣是這樣吃,有些人輕鬆瘦,有些人卻努力許久仍看不到明顯成果,醫師表示,關鍵在食材「加工的程度」。根據刊登於《Nature Medicine》的一項研究顯示,即使在完全符合國家健康飲食指南的情況下,同一批參與者在最低程度加工飲食下,體重下降更快、更明顯;一旦換成超加工飲食,效果就大打折扣。

2025年10月15日 10:18

被誤判為癌末選擇截肢求生 她活過11年卻送走摯愛

被誤判為癌末選擇截肢求生 她活過11年卻送走摯愛

罹癌後的理解與選擇,是存活重要關鍵。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在臉書分享,一名40多歲女性罹癌後,被其他醫院診斷為末期,輾轉到他門診,研判還有機會,但須截肢,患者雖痛苦,最後仍配合,至今已11年過去,反而是多年陪伴的丈夫,去年確診肺癌晚期,因眼見妻子抗癌辛苦,決定安寧治療,半年即過世。

2025年10月15日 09:51

聯新國際醫院「鏡管家」智慧管控守護病安 榮獲鼎革獎肯定

聯新國際醫院「鏡管家」智慧管控守護病安 榮獲鼎革獎肯定

內視鏡是現代醫學診斷與治療的重要工具,協助醫師「直接看見」器官病灶,進行切片、止血、息肉切除等微創處置。聯新國際醫院助理副院長長暨數位發展部部長徐偉倫14日表示,然,內視鏡清消過程中只要出現一絲瑕疵,就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因而重新檢視現有流程,思考如何以科技強化病安防線。

2025年10月14日 22:41

超商APP涉違法廣告「加熱菸」 國健署移送調查最重罰2500萬

超商APP涉違法廣告「加熱菸」 國健署移送調查最重罰2500萬

國健署核准美、日兩家跨國菸草公司的加熱菸合法上市販售,雖然超商尚未鋪貨販售,但是網友在超商APP使用關鍵字已經可以搜尋到商品資訊。國民健康署今(14)日表示,己將相關資料移請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查處,並重申,截至目前為止,全國僅有兩家業者、14個加熱菸品項與4款組合元件取得核准,其他任何未經審查的產品一律屬違法。

2025年10月14日 18:07

她生產隔日下床昏厥險喪命 醫示警剖腹產「靜脈血栓」比例增

她生產隔日下床昏厥險喪命 醫示警剖腹產「靜脈血栓」比例增

29歲的何小姐剖腹產生下一名女寶寶,懷孕生產過程都相當順利,沒想到產後隔天下床活動突然昏倒緊急送醫,還一度失去呼吸心跳,研判是生產後發生肺栓塞,緊急搶救還一度接上葉克膜,住院23天才出院,所幸沒有留下任何神經學症狀。醫師指出,剖腹產為靜脈血栓的危險因子,且近年來比例有增加趨勢,建議剖腹產婦女生手術後需儘快下床活動。

2025年10月14日 16:4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