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心臟衰竭問題多 8個迷思要破解!

▲心臟衰竭問題多 8個迷思要破解!。(圖/照護線上)

▲心臟衰竭問題多 8個迷思要破解!。(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隨著人類壽命延長,心臟衰竭變成日益普遍的問題,但多數民眾對心衰竭卻存在許多迷思。根據網路調查發現,多數人認為患有心臟衰竭就等於「快死了」,同時也低估了心臟衰竭患者需要經常住院的嚴重性。

當生活型態改變,俗稱三高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已經變成常見狀況,然而許多患者卻存有「不舒服再來吃藥」的僥倖心理,錯過治療的好時機,放任三高逐漸演變成嚴重的心血管疾病。

正確認識是很關鍵的健康起點,讓心臟專家來破解8個常見迷思!

迷思一:我的體重很標準,不會心臟衰竭?

「這個說法不對,」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陳清埤醫師強調,「體重正常的人不見得就沒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若體重正常,但長期有高血壓問題卻沒好好控制,還是可能造成心臟衰竭。」

除了長期高血壓之外,在台灣常見的心臟衰竭原因還有狹心症、糖尿病、慢性病、腎臟病、感染、與心臟瓣膜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保護心臟。

迷思二:醫生說我心臟很大顆,是不是代表心臟很有力?

「我們的心臟是一個幫浦,要負責把回到心臟的血液再度擠出去。心臟肌肉有厚度,圍成一個空腔,等待血液回填後再將血液擠出。」陳清埤醫師解釋道,「所謂的心臟擴大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腔室變大』,另一種則是『心臟壁變厚』,也就是心肌肥厚。通常在照X光時診斷的心臟變大顆是指腔室變大,X光下較無法呈現心肌肥厚。然而不管是哪種心臟擴大,對心臟都不好。」



「可以把心臟想像成一顆氣球,如果把氣球吹到一定大小時就把氣體放掉,這顆氣球就能重複使用。同樣一顆氣球繼續吹,使其不斷變大,就容易導致彈性疲乏,嚴重會爆炸,這是彈性原理。」陳清埤醫師道,「所以心臟大顆不好,心臟變大時要回擠血液就需要用到更大的力量,反而更容易得心臟衰竭。」

迷思三:有心臟病才會心臟衰竭嗎?

心臟病是造成心臟衰竭很常見的原因,通常是比較嚴重的心臟病會造成心臟衰竭。想想看,如果是心臟的小血管塞住,對心臟收縮整體影響不大,不一定會造成心臟衰竭;若為心臟大血管塞住,代表有大片心臟肌肉受損,就會造成心臟衰竭。

然而心臟病僅是造成心臟衰竭的眾多原因之一。如果高血壓長期不受控制,或本身患有糖尿病,都可能帶來心臟衰竭的危害。接著則是腎功能差、長期洗腎的患者。還有一些人是本身心臟瓣膜功能不佳,就好像零件故障,就會讓心臟這個幫浦更容易失靈。感染也會帶來心臟衰竭,感染流感病毒、登革熱病毒、腸病毒、腺病毒時,部分患者可能併發心肌炎也要非常小心。

迷思四:老年人才會心臟衰竭嗎?

陳清埤醫師道,大概有七成的心臟衰竭是發生於65歲以上的長者,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狹心症,或有心臟構造瓣膜問題。



然而感染腸病毒、登革熱導致心臟肌肉發炎,進而產生心臟衰竭這樣的狀況,就比較容易發生在年輕人身上。有些年輕人則是帶有先天性心臟病,而進展到心臟衰竭。

迷思五:心臟衰竭沒救了,只能等死?

心臟衰竭分為四級,到達第四級的時候,平均五年的存活率剩下一半,死亡率比癌症死亡率高。假如還在第一、二、三級,只要接受良好的藥物控制,存活會超過五年以上。

「如果到心臟衰竭第四級,且藥物難以治療,最後還有一步就是換心,或選擇放心室輔助器於左心室,延長心臟衰竭患者的壽命。」陳清埤醫師表示,「不能說完全沒希望,台灣換心手術做得很好,如果有人捐贈心臟,末期患者有機會可以存活下來。」當然,在疾病早期就認知疾病的嚴重性,並好好按照醫囑控制與治療,才能增加存活的機會。

迷思六:心臟衰竭是不是只要吃強心劑就可以了?

「很多人會想,如果心臟沒有力,那我補充個藥物增加心臟的力氣,不就可以了嗎?」陳清埤醫師道,「確實我們可以利用強心劑來治療心臟衰竭的症狀,但這是比較後線的藥物。說到要延長心臟衰竭者壽命的藥物,並非強心劑,有些血管擴張藥物能減輕心臟負擔,才能真正延長心臟衰竭者的壽命。」找出根本問題,對症下藥才能避免心臟損壞。

迷思七:心臟衰竭患者都不能運動吧?

陳清埤醫師叮嚀道,「心臟衰竭可分為『穩定』與『非穩定』。穩定的心臟衰竭患者應該要運動喔!不過最好要有三個月的時間,於專業復健人員的指導下做運動,學會動作後再回家照著做。」

如果本來運動做的好好的,後來突然做著做著覺得太喘,則要回顧幾件事:最近有沒有按時服藥?飲食是否吃太鹹?是否有情緒上的問題?這三個因素都會造成運動負荷量降低。萬一患者運動後發現很喘,需要趕緊回門診與醫師討論,重新安排、評估。若醫師判斷為不穩定的心臟衰竭,則暫時不建議於不穩定的狀況下運動。

迷思八:症狀改善了是不是就可以停藥?

能不能停藥需要看造成心臟衰竭的原因來決定。若當初是急性感冒造成了心臟衰竭,後來心臟狀況恢復得不錯,就有機會停藥。如果是像高血壓這樣的慢性病引發的心臟衰竭,就比較難停藥,但靠著改善生活型態,患者就能減少服用的藥物量。



按時服藥,是對心臟最好的選擇。此外還要做到幾件事,包括遵照醫師指示運動、不要熬夜、不要大吃大喝、並記得避免吃太鹹。要記得定期量體重,體重增加通常代表身體積水,要隨時跟醫生回報體重上升的問題。

陳清埤醫師表示,若能做到每天定期吃藥、生活作息正常、生活習慣良好、不要抽菸、不要喝酒、定期量體重,跟醫生保持聯繫,就能與心臟衰竭這個慢性病和平更存。

同場加映:比癌症更致命的疲球心-心臟衰竭

搜尋附近的診所:
內科

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超過70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疾管署調查,暑期為M痘流行高峰期,日前本土確診創下單周新高,呼籲高風險民眾接種疫苗。台中衛生局11日公布,台中市出現首例M痘個案,為30多歲男性,因腹股溝紅腫、生殖器周邊皮疹就醫採檢確診。

2025年07月11日 23:52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將結束,然而考試的結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家長也不免會想關心孩子考試狀態,諮商心理師整理爸媽地雷問句,千萬不要劈頭就問「你覺得你考怎樣?」而是應該用正向的語句去引導,表現出開放、支持的態度,也不要用「我早就跟你說過」等偏向責備的語氣,其實孩子扛著壓力去參加考試,光這一點就很值得鼓勵。

2025年07月11日 21:16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立法院於今日(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其中明定健保基金撥補預算不得低於各期特別預算總數之12%,並附帶決議將健保基金優先用於增進我國藥品供應韌性,醫界表示高度支持,此兩項附帶決議不僅止於「財務撥補」,更象徵國家對於健保制度韌性重建與醫療體系永續發展的戰略重視。

2025年07月11日 20:44

專家揭2招穩定考生情緒 穴道按摩助放鬆、提神

專家揭2招穩定考生情緒 穴道按摩助放鬆、提神

114學年分科測驗今明兩天登場,考完第一天,有些人可能因為表現不如預期陷入緊張情緒。諮商心理師提醒「已經考過的就放下」,要把心思轉回能掌握的部分,也就是明天的考試科目;另一方面,可以做一些讓自己舒服的事情舒緩壓力,吃好睡飽,甚至泡澡、躺著休息都很好。中醫師則建議一些穴道按摩方式,今晚著重於舒緩疲勞,明早則可以壓按提神穴位。

2025年07月11日 18:22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破103萬人」創紀錄 6成是女性接受檢查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破103萬人」創紀錄 6成是女性接受檢查

衛福部今年擴大免費大腸癌篩檢對象,讓45歲至74歲民眾及40歲以上有家族史者都可以接受檢查,實施半年以來受檢人數超過103萬人,不僅比去年同期成長26%,更創下歷年來同期最高紀錄。進一步分析受檢對象,女性占6成較男性多,其中約有4.4萬人篩檢陽性,後續需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若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

2025年07月11日 17:46

吃辣真的會冒痘?營養師破解迷思:真正兇手藏在這裡

吃辣真的會冒痘?營養師破解迷思:真正兇手藏在這裡

不少人一長痘就怪「吃太辣」,但真的是辣椒惹的禍嗎?營養師鄭玲君在臉書專頁《愛吃鬼營養師鄭玲君-瘦身、運動 從心出發》中提醒,其實真正讓你冒痘的,往往是油炸、重口味的飲食,加上熬夜、壓力大,才是讓肌膚失控的主因。她表示,只要用對方式吃辣,辣椒不但不會上火,還對身體大有幫助!

2025年07月11日 16:41

北投國中疑食物中毒「初判非病菌」 羅一鈞曝關鍵:症狀發癢最多

北投國中疑食物中毒「初判非病菌」 羅一鈞曝關鍵:症狀發癢最多

北市北投國中女子壘球隊昨發生疑似食品中毒案,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11)日表示,初步瞭解個案最多症狀為發癢,無人出現腹痛、腹瀉,研判不像細菌病毒引起,比較像是天然或者化學性毒素,也因此,食物檢體才是釐清案情關鍵,疾管署已經回覆北市衛生局不會支援流病調查,建議諮詢毒物專家。

2025年07月11日 16:23

嚴重乾眼症「維他命A眼藥膏」爆短缺 食藥署揭替代方案

嚴重乾眼症「維他命A眼藥膏」爆短缺 食藥署揭替代方案

嚴重乾眼症、角膜炎患者注意!食品藥物管理署最新公告指出,國內製藥廠綠洲化學的「維他命A眼藥膏」因為原料藥問題導致短缺,無法預計恢復正常供應時程,不過國內尚有另款同成分同含量同劑型藥品可用。眼科醫師則表示,臨床還有替代藥膏藥水與口服維生素A等可取代,不至於影響患者治療。

2025年07月11日 14:3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