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不吃糖改吃蜂蜜減重? 醫師:不只沒效果照樣胖到底

showcake/ shutterstock

▲吃蜂蜜並沒有比較健康。(
showcake/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外電編譯/林宏軒

健康專家警告說,人們常收到許多誤導的健康的訊息後,例如人們常認為蜂蜜和其他醣類替代品比糖更健康,從而冒著許多健康的風險。

《延伸閱讀:红糖、白糖、冰糖,哪種才健康?營養師:用途完全不同

其實蜂蜜也是糖

根據外媒《dailymai》報導,許多人都誤以為龍舌蘭糖漿、蔗糖、黑糖以及椰子糖與專業蜂蜜是比食用糖更好的選擇。但這些「天然糖」仍然屬於「游離糖」,成年人的糖攝取是每天仍不應該超過30克。消費者通常不知道蜂蜜等產品的糖含量與食糖一樣高,因此以「過量」食用它們。

分析發現,以蜂蜜為原料的早餐穀物和酒吧仍然可以加糖25克。許多咖啡連鎖店甚至將蜂蜜作為其「健康」產品的一部分,這些都增加了人體最大的游離糖攝取量。然而,為了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各種癌症、肝臟疾病和蛀牙的風險,我們需要減少來自任何來源的醣類。

蜂蜜的含糖量只比砂糖少14%

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對糖的行動分析了來自各連鎖店的的223種蜂蜜、糖漿和糖產品。他們發現蜂蜜可以含有高達86%的游離糖,這些糖是添加到食品和飲料中的,而楓糖漿更含有88%的游離糖。結果發現,在一杯茶中加入7克茶匙蜂蜜,約等於加入6克游離糖所以含糖量其實和直接加糖差不了多少。

一份(15毫升)純楓糖漿含有13.1克糖 它們一起構成了成年人每天最大攝入量糖的三分之二。在你的茶中加入一茶匙(7克)的l麥盧卡蜂蜜,含有約6克糖,類似於加入一茶匙糖(4克)。

但超市銷售的一些產品在包裝上加入了蜂蜜,讓買家誤以為他們是健康的。研究發現,由於這些產品其實比蜂蜜多25倍的食糖或其他糖漿。

英國衛生局要求強制性的包裝前標籤清楚地概述了游離糖中的糖及其對我們最大糖攝入量的貢獻。它呼籲衛生國務卿馬特漢考克議員在即將發布的預防綠皮書中要求更明確的標籤。

《延伸閱讀:一天一杯蜂蜜檸檬抗癌必喝? 營養師駁:恐胖出新高度

「蜂蜜添加量通常很小(一到兩克),而主要的甜味成分仍然是其他高糖糖漿和餐糖(25克)。這是誤導客戶認為產品比實際更健康,更好。我們的建議是盡量少用糖,糖漿和蜂蜜來減少甜味。」如衛生局所建議的那樣,當我們甚至不知道食物中有什麼東西時,我們怎能做出更健康的選擇呢?

成年人每天的游離糖含量不得超過30克 - 大約相當於7個方糖 - 而7到10歲的兒童每天應該含有不超過24克的游離糖 – 香湯六個方糖。專家警告說,關於蜂蜜所謂的健康益處的證據是有限的。英國國家健康與護理卓越與公共衛生研究所發現,蜂蜜唯一的好處只有來自隨機對照試驗的證據足以表明蜂蜜可減輕兒童和青少年急性咳嗽的症狀。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他腹痛拖好久! 醫檢查「大腸小腸包一團」

他腹痛拖好久! 醫檢查「大腸小腸包一團」

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一名患者因劇烈腹痛還發高燒,被送到急診,檢查發現右下腹有一大團像是膿包的東西,因發炎太嚴重,導致大腸和小腸包成一團,住院將近10天才出院。醫師提醒,如果及早就醫治療,就不會拖到必須開刀這麼嚴重的地步。

2025年10月28日 06:40

女臉麻牙齦痛...看錯科2次 耳鼻喉醫一查竟是乳癌!

女臉麻牙齦痛...看錯科2次 耳鼻喉醫一查竟是乳癌!

一名四十多歲女性出現左側臉頰及下唇麻木、牙齦刺痛等症狀,長達三個多月遲遲未改善。她輾轉求診牙科與神經內科,接受包括腦部核磁共振等檢查,卻始終無法找出原因。最終在耳鼻喉科進一步檢查下,意外發現是乳癌轉移至下頷骨,導致神經受壓所引起的罕見病例。

2025年10月27日 19:36

宜蘭3歲半女童未開口說話 羅東博愛醫院半年治療逆轉發展

宜蘭3歲半女童未開口說話 羅東博愛醫院半年治療逆轉發展

家住宜蘭的女童瑄瑄(化名)因語言發展遲緩,至3歲半仍未開口說話,日常互動反應也明顯比同齡兒童慢。原本由阿嬤帶大的瑄瑄因傳統觀念「大隻雞慢啼」未及時接受治療,但在鄰居提醒下,阿嬤意識到問題,隨即帶瑄瑄至羅東博愛醫院復健科就診。經過半年語言、物理及職能治療介入,瑄瑄已能簡單數數,語言及動作發展逐漸改善。

2025年10月27日 17:22

中醫將「開放超音波」 全台已62名中醫師受訓

中醫將「開放超音波」 全台已62名中醫師受訓

國內將開放中醫師使用超音波檢查!新任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蘇守毅今(27)日表示,目前全台已經有62位中醫師加入相關的超音波醫學會,是未來主要輔助工具,包括像針炙時的安全深度指引、辨別病人是否單純腹痛等,會以免費服務為主。衛福部中指出,這部分因涉及相關醫師團體的共識,後續會再召開會議確認。

2025年10月27日 15:18

這波A流超凶猛!醫曝多起惡化成大白肺:10天就「轉院到天堂」

這波A流超凶猛!醫曝多起惡化成大白肺:10天就「轉院到天堂」

目前國內流感疫情處於流行期,加上換季時節氣溫變化明顯,呼吸道病毒恐更加活躍。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今(27日)發文呼籲住院病人,若醫師評估可以安全出院,就趕緊安排別再戀棧,因為他已經看到不只一位不願出院的高齡患者感染A型流感了。

2025年10月27日 14:19

回味幸福!慈院特調「魔法泡泡」 癌末病人感受吃的記憶

回味幸福!慈院特調「魔法泡泡」 癌末病人感受吃的記憶

在重陽節敬老佳節前夕,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團隊經過近一年的測試與研發,在10月27日推出全新研發成果「魔法泡泡」,專為因吞嚥功能退化、無法進食的長者與重症病人設計,藉由將飲品轉化為安全可入口的「味覺泡泡」,讓他們重新感受「吃」的溫度與記憶。

2025年10月27日 13:06

每天適量喝黑咖啡 獲多項研究認證護肝效果

每天適量喝黑咖啡 獲多項研究認證護肝效果

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喝咖啡?根據最新研究,咖啡不只能讓你精神抖擻,還可能幫你的肝臟加分!

2025年10月27日 12:32

醫學中心「兒科」人才難留 北榮:今年4名總醫師都留不住

醫學中心「兒科」人才難留 北榮:今年4名總醫師都留不住

社群平台上出現「台大兒童醫院徵小兒加護病房(PICU)主治醫師」徵人文章,引發網友熱議「兒科醫師時薪僅900元」。對此,北榮院長陳威明今日表示,相關新聞都有密切關注,兒科確實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他也提到,今年院內4個總醫師大都留不下來,都要出去開業,但這也不是壞事,重要的是培養更多兒科人才。

2025年10月27日 12:1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