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殺手!夜間頻尿、呼吸不順 竟然會是疲球心!

▲無聲殺手!夜間頻尿、呼吸不順 竟然會是疲球心!。(圖/照護線上)

▲無聲殺手!夜間頻尿、呼吸不順 竟然會是疲球心!。(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衰竭患者一般都是以「喘」來表現,他會覺得坐起來呼吸比較舒服,下肢水腫也是相當典型的表現。但是,還有一些症狀較不會讓人直接聯想心臟問題,而容易延誤病情。

爬樓梯會喘,要怎麼區別年紀大體力差還是心臟衰竭?


「很多患者會認為容易疲倦、或爬樓梯會喘是因為年紀大了、體力較差,而沒有想到自己其實是心臟衰竭。」聖保祿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游致顯提醒道,「我們可以跟同年齡層的人比較,一般來說,中年人大約可以爬四層樓,中間不用休息。如果是因為老化體力漸漸變差,可能在十年後降為三層樓,然後再降為兩層樓;心臟衰竭則是在短時間內體力變差。只要覺得惡化很快就要小心去尋找可能的原因。」

夜間頻尿大家最常想到攝護腺肥大,為何心臟衰竭也會以夜間頻尿來表現?


攝護腺肥大在中老年男性是相當常見的狀況,所以出現夜間頻尿時,大家可能直覺認為是攝護腺肥大,然而心臟衰竭也可能出現夜間頻尿。

「夜間頻尿主要是因為夜間躺下時心臟回流增加。由於白天常站著,所以身體的水分多降到下肢,晚上睡覺躺平後水分較容易回到心臟,於是白天來不及處理的水分開始形成尿液,尿量變多就導致頻尿。」游致顯醫師道,「醫師可能會做肛門指診,用手指頭去觸摸攝護腺,評估是否有攝護腺肥大。如果攝護腺沒有肥大就要往其他方向思考。」

心臟衰竭也會以夜間頻尿來表現

倘若患者有攝護腺肥大又有心臟衰竭,晚上頻尿就會非常嚴重,甚至每個小時就要起來排尿一次,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長期抽菸的人也可能出現胸悶、呼吸不順,這些症狀和心臟衰竭的症狀有什麼差別?


心臟衰竭引起的喘是因為水分過多壓迫到肺泡,至於抽菸、粉塵、PM2.5、塵蹣等物質會刺激呼吸道引起的發炎反應,而導致呼吸不順。醫師可以透過理學檢查、肺功能檢查來判斷。

長期抽菸的患者容易有痰,心臟衰竭患者也可能有痰,但是兩者的痰不太一樣,抽菸患者的痰大部分是黃色、比較黏稠,嚴重心臟衰竭患者的痰是粉紅色、泡泡的、比較稀。不過單靠痰液有時不容易區辨,還是得借助其他檢查來確認心臟功能。游致顯醫師提醒道,抽菸是胸腔跟心臟的共同危險因子,最好能盡量避免。

心臟衰竭患者也會焦慮、失眠、記憶力變差?


一個人的疾病會影響到身、心、靈,許多心臟衰竭患者會有焦慮的狀況,因為很擔心病情,也沒辦法做正常社交活動,經常走沒幾步就跟不上大家步伐,而讓病人更加退卻。游致顯醫師指出,記憶力變差可能是因為血液輸送到腦部的灌流不足,人會變得比較遲鈍。由於灌流較差,患者也容易出現中風

心臟衰竭患者也會焦慮、失眠、記憶力變差

長時間苦於呼吸困難、行動不便,患者可能出現焦慮憂鬱的狀況,然而心理層面的問題經常會被忽略,這需要家屬、醫療團隊共同來協助,回診時記得提出來跟醫師討論。如果能按時服藥,把心臟衰竭的症狀控制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

適度的運動也對焦慮、憂鬱有幫助,達成醫師建議的運動量,對患者的生理、心理都有好處。

心臟病發作時的胸痛有哪些特徵?有特定痛點嗎?

心肌梗塞是造成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這些患者也很容易再次發生心肌梗塞,務必特別留意。

游致顯醫師提醒道,狹心症心肌梗塞的胸痛,主要是有重物壓迫的感覺,屬於缺血性疼痛,為廣泛胸悶不適,很難指出特定痛點,與表皮受傷的疼痛不太一樣。心肌缺氧時的疼痛有時會延伸到下顎、左手臂內側或背後。

這類胸痛經常是在心肌氧氣需求量變大時發生,例如天氣冷、吃很飽、提重物是常見的狀況。如果是穩定型狹心症,坐下來休息一下,就能漸漸緩解。若胸痛持續15分鐘以上,請趕快就醫,醫師會盡快介入處理避免心肌缺氧壞死。

女性心臟病發的症狀和男性有差別嗎?

男性的心絞痛較常屬於「典型的胸痛」,至於女性的心絞痛發作時,可能有不太一樣的表現,很容易被忽略。

女性心臟病發的症狀和男性的差別

「女性的表現可能是頭暈、上腹痛、噁心、嘔吐,很容易被認為是神經科、或腸胃科的問題。」游致顯醫師道,「替缺血性心臟病患做心導管檢查時,我們會發現大部分男性患者的血管是突然局部狹窄,而女性患者的的血管則是整條瀰漫性狹窄。這樣的差異讓女性心臟病發的症狀和男性不太一樣。大家要提高警覺,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才能減少心臟衰竭的機會!」

同場加映:心臟衰竭問題多,8個迷思要破解!

原文出處

搜尋附近的診所
(掛號、領藥超方便)

超過70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流感首波高峰已過「上周12.8萬人就醫」 第2波估12月急升

流感首波高峰已過「上周12.8萬人就醫」 第2波估12月急升

疾病管制署今(21)日公布最新疫情監測,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2.8萬人次,已經連續兩週下降。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觀察首波流感疫情已經過高峰,預測未來4週類流感就診人次呈波動或緩降趨勢,11月中旬後類流感就診人次可能出現波動或緩升趨勢,並於12月中上旬開始較明顯上升,至農曆春節前後達高峰,提醒民眾應及早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2025年10月21日 15:34

上周流感53重症、10死!40多歲男敗血性休克「住院5天亡」

上周流感53重症、10死!40多歲男敗血性休克「住院5天亡」

流感疫情持續流行,疾病管制署今(21)日表示,上周新增53例流感重症,另有10例死亡,死亡個案中最年輕是北部40多歲男性,本身有糖尿病、慢性肝病等病史,急診就醫時已經血氧偏低、雙側肺浸潤,有肺炎與糖尿病急性的併發症,收治加護病房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後續還發生低血氧併發敗血性休克,住院第5天過世。

2025年10月21日 15:01

獨/又有減重名醫出事!女病患縮胃釀腦病變剩37kg 停業4月

獨/又有減重名醫出事!女病患縮胃釀腦病變剩37kg 停業4月

高雄減重名醫王銘嶼今年7月執行縮胃曠腸手術,10天內造成2名患者死亡,沒想到另名減重名醫宋天洲也出事了!家屬向《ETtoday新聞雲》控訴,妹妹BMI 24接受手術後產生併發症,但術後卻未獲積極追蹤,妹妹拖到最後腦病變住院一個多月,但醫師始終不認醫療疏失,案經過衛生局調查,發現宋天洲也涉及過度醫療,並對未成年患者未盡詳悉評估即手術,依法移付懲戒,懲戒委員會決議處分宋天洲停業4個月。

2025年10月21日 14:06

國內增2起屈公病「赴廣東染病」 境外移入累積28例創6年新高

國內增2起屈公病「赴廣東染病」 境外移入累積28例創6年新高

疾病管制署今(21)日表示,國內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為本國籍50多歲同住家人,居住於金門縣,今(2025)年10月初至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旅遊,10月7日返回金門,10月9日起陸續出現發燒、關節痛、紅疹等症狀,於10月14日至醫院就診,經採檢送驗後確診。2名個案均已痊癒,將持續監測至11月6日。

2025年10月21日 14:06

他長戴降噪耳機頭暈耳鳴 醫揭「聽覺過度補償」3症狀要小心

他長戴降噪耳機頭暈耳鳴 醫揭「聽覺過度補償」3症狀要小心

28歲阿信(化名)每天都準時到圖書館拼國考,為了不被干擾,幾乎從早上就戴降噪耳機直到回家,整天下來耳朵幾乎沒休息,直到最近出現耳悶、耳鳴以及頭暈等症狀,甚至睡覺時耳中不斷出現嗡嗡聲影響情緒,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降噪耳機使用過久,導致聽覺過度補償反應,如果持續未節制,恐怕會造成聽力退化。

2025年10月21日 13:56

修杰楷、陳柏霖「裝高血壓」閃兵 醫:數字太好偽造

修杰楷、陳柏霖「裝高血壓」閃兵 醫:數字太好偽造

藝人修杰楷被、陳柏霖坦承花錢找閃兵集團偽造高血壓病歷,引發社會關注。對此,醫師指出,高血壓是數字呈現,非常好偽造,有些動作就會直接讓血壓升高,例如憋氣、測量錢喝咖啡、連續多天不睡覺等,推測未來在兵役體檢的部分,高血壓可能要進一步看有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器官病變。

2025年10月21日 13:42

打新冠mRNA疫苗竟延命?研究:晚期癌症患者壽命幾翻倍

打新冠mRNA疫苗竟延命?研究:晚期癌症患者壽命幾翻倍

一項由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ofFlorida)與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Anderson Cancer Center)共同主導的最新研究顯示,晚期肺癌與皮膚癌患者若在開始免疫治療後100天內接種新冠病毒(COVID-19)mRNA疫苗,其平均壽命明顯延長。研究團隊指出,這項結果或許將成為癌症醫學史上的重大轉折。

2025年10月21日 12:57

「黃烷-3-醇」抗氧化護心血管 巧克力、茶、蘋果都含有

「黃烷-3-醇」抗氧化護心血管 巧克力、茶、蘋果都含有

在當前全球健康意識增強的背景下,人們對於自然食材在健康維護中的作用愈發重視。近期,英國的一項研究揭示了茶、巧克力、蘋果和葡萄這些日常食物中所含的黃烷-3-醇,對於降低血壓和改善心血管健康的潛在益處。

2025年10月21日 11:5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