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吃大鍋菜! 灃食攜教育部將營養5餐推到三年百校!

▲教育部次長范巽綠(右)與灃食教育基金會董事童子賢(左)簽署「食育模組三年百校推廣計畫」合作意向書。(圖/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教育部次長范巽綠(右)與灃食教育基金會董事童子賢(左)簽署「食育模組三年百校推廣計畫」合作意向書。(圖/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圖文/食力foodNEXT
整理/編輯部

噹噹噹,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簡稱灃食教育基金會)「營養5餐」上課鐘響,教育部次長范巽綠、新北市副市長謝政達、灃食教育基金會董事童子賢與侯文詠也來搶當學生,體驗不一樣的午餐。經過8個月的努力,灃食「營養5餐」從藍圖到示範校具體實踐,不只透過主題式教材融入各科課堂,並建置食育教室(Food Lab),從菜單食材介紹、到打菜取餐的熱情服務、坐在溫馨共餐環境以及品嘗灃食營養5餐食譜上的美味菜餚,教育部次長范巽綠也忍不住與笑說「有這麼好的飲食教育環境,真想再重讀一次國小」。

范巽綠表示,孩子用餐過程的每一次學習,都會成為食育的養分,教育部除研擬營養午餐專法,更樂見民間資源的加入。灃食董事童子賢提到,常看到員工只靠珍奶過活這是不健康的,俗話說「富過三代才懂得吃穿」,但透過教育,卻可以讓人人懂得如何吃、兼顧美味及品味,這也是社會平權運動的一環。灃食董事侯文詠也補充到,以前營養午餐只會吃便當或大鍋菜,但現在可以同桌共餐,從餐桌上培養社交的能力與珍惜食物的飲食教育扎根校園,提供孩子完整的全人教育。

▲教育部次長范巽綠、新北市副市長謝政達、灃食教育基金會董事童子賢與侯文詠,以營養5餐為教育模組進行三年百校計畫,推動飲食素養教育。(圖/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教育部次長范巽綠、新北市副市長謝政達、灃食教育基金會董事童子賢與侯文詠,以營養5餐為教育模組進行三年百校計畫,推動飲食素養教育。(圖/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灃食教育基金會董事童子賢與侯文詠,攜手推動營養5餐計畫,在新北市育德國小食育教室中品嘗美味營養午餐。(圖/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灃食教育基金會董事童子賢與侯文詠,攜手推動營養5餐計畫,在新北市育德國小食育教室中品嘗美味營養午餐。(圖/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營養5餐」計畫浸潤式體驗提升孩子們飲食素養

灃食「營養5餐」計畫,已完整建構飲食教育模組,透過每週5餐,學習均衡健康、美學品味、飲食知識、服務精神及感恩惜福5大課題,逐步建構孩子的生活品味、飲食素養及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教育部也在2019年5月17日與灃食教育基金會共同簽署「食育模組三年百校推廣計畫」合作意向書,由教育部推廣及補助參與計畫之合作學校,每校預算以100萬元為上限。而灃食教育基金會將授權及贈送飲食教材、教案,並協助教學應用,定期舉辦合作學校師資、校廚培訓,預計下半年度就會請縣市推薦菁英學校進行申請。

灃食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林芳燕補充說明,餐桌是成長導入上的重要一環。灃食教育基金會依各年級學童的學習能力指標,開發出各式教材進行主題教學,像是小一新生就從為什麼要吃飯、吃飯的禮儀開始學起、小二則是認識飲食生產與營養,一直延伸到學習蛋品、蔬菜、水果、澱粉等食材知識與文化,透過健康、藝文、語文、綜合甚至是校外教學等不同領域融入,浸潤式體驗,讓豐富的五感經驗,提升孩子們飲食素養。

一起5餐 食育教室(Food Lab)打造美好食光

除導入飲食教材,灃食「營養5餐」計畫也打造飲食教育的體驗空間—食育教室(Food Lab) ,由新銳設計師王艾莉操刀,概念發想第一步就是改變孩子對食物無感的情況,透過場域的設計巧思與空間配置,讓孩子對午餐開始有不同想像。設計師王艾莉表示,讓孩子進入到一個新的空間用餐,藉著空間的轉換,孩子們自然產生要吃營養午餐的期待感,因此在空間配置上,也不再只能看著同學的背影用餐,而是6人一組圍坐在大桌子,寬廣的桌面讓孩子體驗用餐擺盤的美學品味,也能邊分享食物邊培養人際關係。

林芳燕現場也分享,食育教室(Food Lab)不只是用餐的空間,透過用餐前清潔的衛生習慣養成、進行打菜任務時激發的服務熱情,以及進行簡易的手做料理、餐盤洗滌與學習環境維持,都能落實用餐禮儀與文化的實踐,而方便的「我的餐盤」白板設計,更讓孩子們能了解每道料理的食材及營養類別。

▲由新銳設計師王艾莉操刀的食育教室(Food Lab),透過場域的設計巧思與空間配置,讓孩子對午餐開始有不同想像。(圖/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由新銳設計師王艾莉操刀的食育教室(Food Lab),透過場域的設計巧思與空間配置,讓孩子對午餐開始有不同想像。(圖/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台灣營養午餐新寶典—「營養5餐」食譜

透過最佳女主廚陳嵐舒、對味廚房創辦人洪昭勝、知名亞洲料理金牌主廚林諾凡、日本料理研究家岡本愛以及前薰衣草森林品牌主廚林奕成等多位知名主廚的力量凝聚,灃食教育基金會現場也首度發表,專為台灣校園編撰的「灃食營養5餐」食譜。過程中,主廚們實際進到校園廚房,不斷反覆修正而成。從食材挑選、清洗、烹飪、器材的搭配及時間的分配,讓校廚們在執行上,能呈現多元化的菜色,也大大減輕工作負擔,增加製作效率,更提升口感與美味,因此在導入青潭國小、育徳國小2所示範校後,也讓每日餘量創下新低紀錄。現場貴賓們,在品嘗過食譜內的名廚夢幻餐點後,也大讚這本營養午餐寶典能讓校廚們功力大增,提供更營養美味的飲食滋養孩子的健康。

關於灃食「營養5餐」計畫

改變,就從每周校園的5餐開始,灃食教育基金會推動營養5餐計畫,除基金會董事群包括董事長姚仁祿與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知名作家侯文詠與社企流育成中心校長顏漏有等…,並邀請工業設計教父謝榮雅、新銳設計師王艾莉、知名亞洲料理金牌主廚林諾凡、日本料理研究家岡本愛以及最佳女主廚陳嵐舒、前薰衣草森林奕成主廚等料理職人共同參與,大力推進台灣飲食文化教育。

灃食精心規劃出5道料理,內容包括:

1、第一道「飲食知識」:製作主題性飲食教材、教案資源與影片,免費提供教育與相關人員使用,目前已累積超過3000人次索取。

2、第二道「美學品味」:邀請設計師謝榮雅共創符合國小學童健康需求之可攜式分隔餐盤。

3、第三道「美味革新」:邀請料理職人們運用新烹飪知識與技術出版灃食「營養5餐」食譜,捐贈2600本於教育部,提供從事校園飲食供應的相關人員使用。

4、第四道「體現空間」:邀請設計師王艾莉打造校園食育教室(Food Lab),透過各式體驗及學習,實踐飲食教育的真諦,目前已於新北市育德國小與青潭國小建置2座食育教室。

5、第五道「創意互動」:透過各式創新活動,邀請社會大眾共創營養5餐的無限可能。例如: 「食尚著裝設計競賽」全台徵件,廣邀新銳設計好手,共創學童打菜值班標準著裝及分隔式可攜餐盒。另外,也透過「灃食Super校廚大賽」,相互交流激盪,為共同提升校園飲食文化而努力。

延伸閱讀
台灣前12強SUPER校廚出爐!聯手灃食教育基金會將「失寵食材」變身美味午餐!
如何讓孩子更懂得吃?農委會徵求食農教育好點子、補助最高15萬元!
親子的共同教養課,「餐桌」不只是吃這麼簡單!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日受訪表示贊同,台大醫院每年都會收到3~4個因為做醫美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甚至致死的個案,衛福部嚴管才是正本清源。PGY訓練才能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如果僅剩下技術面「其實就是去做工人」。

2025年11月27日 12:32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85歲陳姓阿嬤近日出現頭痛、腹痛與腹瀉,家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診後卻驚見是致命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由於患者高齡,手術風險極高,醫院立即啟動高風險手術應變機制,由蘇以理主任及李涵彥主任採雙主治制度聯手執刀。經過團隊7小時分秒必爭的搶救,成功完成人工血管重建,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目前恢復良好,已能下床行走。

2025年11月27日 09:06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傳出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協助備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公器私用檢舉爆料。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說明結果,當事人表示無霸凌情形,就主管人員行政管理欠妥部分,經考績委員會討論後決議「不予懲處」。

2025年11月26日 16: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