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大哉問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最終篇)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圖文/Xchange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

圖文/Xchange

(本篇偏個人經驗法則,提供大家參考)

第二部分:怎麼評斷公司、組織的前景?

這類公司資訊多,透明度高,只要自己做足功課,應該不難理解,有些人甚至在網路上的ptt論壇直接發問,經常會有了解狀況的人或是離職員工來回答。

小公司或是知名度不高公開資訊不足的公司就比較困難,不過至少可以到公司網站來得到一些資訊。但基本上,現在公司都設立自己網站,可以先認識公司的產品以及所屬產業,再查詢公司產品,近一步比較銷售相同產品的其他公司,就由此推斷,大致可以對該產業以及公司的市場地位有基本認知。

或者是可以到LinkedIn去搜尋曾經待過這些公司的人,後來的職涯發展,大概待了多長時間?在公司裡面都學習到了什麼?等等….

最常見的就是在面試結束前,面試主管通常會詢問求職者是否有其他問題,這是最順理成章的提出時機。另外,在面試對談的過程中,也可以順勢提出,或是答完問題後回問面試主管。

第三部分:第二份工作,選大還是小?

這需要考量到,你現在任職這份工作的前瞻性還有發展性。如果能升職很好,但要問清楚需要幾年的打拚和需要完成怎樣的KPI。

大致上會先分為這三個方向,如果是這兩種人(V)如何規劃比較好:

1.大公司 →小公司/ (大公司)二線品牌或下一階品牌(推薦)V

2.小公司 →大公司(推薦)V

3.小公司 →小公司 (高潛力老闆型)

有了大公司經驗後,怎麼做下一步職涯發展?

大公司畢竟有它的天花板和侷限,當你發現你在這位置上面,沒有辦法再向上發展時候,可能是因為這份工作特殊或者是上面有人卡位,這時候你可以開始考量是否要進入二線品牌端、新創或者是小公司。

老實講,在國際知名企業待了一年時間,慢慢釐清處清楚自己定位,這份工作到底有沒有機會往上升?那需要時間有多久?那要怎麼知道?

1.組織:公司水平和垂直組織網

2.同事:談談未來幾年職缺的發展性

3.主管:未來的職涯規劃

4.市場:探聽此職缺在不同市場需求可能性

出走大公司,你的優勢為何?

人脈盤點:
如果最終你沒有辦法透過你現在的職位往上攀升,這時不用慌張。盤點一下手邊已經有人脈,你可以透過你過往累積的人脈幫你談到一個更好的deal。

資源盤點:
將大公司有的體制和資源帶到小公司,初期很多小公司在運作上並不是很穩定,需要透過一些有經驗的人才穩定前期公司的營運狀況,加上過去累積的人脈,幫公司找到新的財路,這時候你的資源還有經驗才能適得其所。

市場需求盤點:
選擇性會比較大,因為今天如果在大公司工作過,在履歷上面會比較吃香,新創公司期待能看到你在大公司經驗,來增強市場的能見度!

聽說很多小公司主管,都是外商高薪聘進來(?)

小公司工作的你,該怎麼規劃第二份工作?

小公司學到的事情,則大多是外界的資源與人脈,與廠商、客戶的對應,因為在尋找訊息的過程中,獲得了一些出乎意料的資訊和工具。就前面提到的,主管幾乎都沒有空,專業上都是靠自己努力學習,再不然就是跟廠商偷偷學個一招半式,所以多半都是主動出擊。

然後缺資源會知道去那邊找,有不會的事情知道要問什麼廠商,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且善用手邊資源,想到要做什麼事知道該怎麼開始!

因為在小公司學習獨力自主,加上小公司在資金上面有時候會比較卡,時時憂患危機的意識,且不斷努力的去尋找資源與自我成長,有了這樣的心態和態度,不論之後去到其他環境與公司,都能夠迅速的適應環境,或是有機會進到了大公司,你就會成為大公司那個炙手可熱的人才與新星。

因為你會的事很多,又能衝撞舊體制,再加上有許多廠商資源可以運用,這一些實力在一起加成起來,加上大公司的頭銜後,已經直接跳好幾個階層。

當一個擁有實力的人,擁有了眾多資源之後,他都將會知道如何運用這些資源來一展長才。

大總結:

(圖/Vicky Hsu)

(圖/Vicky Hsu)


所以你問:「小公司還是大公司好?」見人見智,但我個人還是偏向推薦第一家選擇大公司然後再到小公司、或者考量二線品牌,如果是第一份是小公司,建議第二份可以到大公司看看(顯圖提示得很明顯XD),當然還有要看自己機運。

如果有機會進大公司就好好學習人脈、還有組織架構,利用大公司的資源來學習不可以取代的技術性或者是有前瞻性的系統技術。

有些人拼了命要進大公司,但卻不是這麼如意,這時候我建議先拿一個小公司offer,當你比較清楚市場的機制和走向,你可以再去嘗試敲大公司的門。

切記一定要慎選主管和市場發展,那你ㄧ定會問:『我怎麼知道主管好不好?』。這是ㄧ個知識發達的時代,利用關鍵字,你可以去看看他的領英或者是相同領域人或職位的人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但有些公司真的名不見經傳,你可能PTT還有LinkedIn都查不到,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有憧憬,就給自己半年時間去嘗試,如果不行再轉換,但在這之前請確立好你半年拿到什麼東西來跟下一份工作對接。

有時候工作充滿你無法理解事,但用心把手邊的工作做好,是一種態度。也不要虧待自己,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儘管去飛,但是不要花太多時間抱怨,這是在浪費你的精力還有生命!

最後感謝大家願意花這麼多時間讀我文章!:)


XChange

XChange 是最活躍的網路產業台灣工作者社群,也是唯一跨境串連海內外台灣人才影響力的非營利品牌。自 2016 年成立三年以來,持續以自發性的互動式實體講座、社會回饋與產學專案、知識型內容,凝聚網路圈人才。

核心成員近 100 人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舉辦超過 40 場實體講座,影響超過 6000 人次,並於 2018 年末於上海、北京、香港、東京、雅加達、新加坡正式成立 6 大海外分社。

XChangers 致力於成為種子,引導群眾自發交換網路圈產業知識與人脈連結,創造個人職涯成長、開拓海內外商務契機、一同從事社會回饋。

XChange Facebook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XChange.tw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擬放寬近親禁婚至四等親 醫示警「畸形兒風險高」萬萬不可

擬放寬近親禁婚至四等親 醫示警「畸形兒風險高」萬萬不可

立法院法制局研議將旁系血親禁婚範圍適度限縮至「四親等」以內,引發關注。不孕症治療權威醫師對此堅決強調「萬萬不可」,除了有倫理問題,近親結婚生下的寶寶更容易有先天疾病、畸形風險。

2025年11月24日 14:15

醫美診所納評鑑 醫師公會反對:不用大費周章

醫美診所納評鑑 醫師公會反對:不用大費周章

「直美風波」再度點燃社會對醫美安全的焦慮,衛福部日前已預告修法,並納入醫美診所需通過診所評鑑等政策。對此,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指出,反對把醫美診所強制納入評鑑,因為診所不像醫院有教學、研究任務,只是提供服務,不用大費周章來處理診所,現行衛生局每年的督導考核已經足夠。

2025年11月24日 12:45

亮光環境入眠「糖尿病風險飆67%」 醫:睡前滑手機是隱藏破口

亮光環境入眠「糖尿病風險飆67%」 醫:睡前滑手機是隱藏破口

很多人喜歡洗完澡後,鑽進被窩滑手機、追劇、看電視,不知不覺就在光亮的環境中睡著。這樣的習慣看似無害,但其實是默默在幫讓身體累積風險。醫師指出,研究顯示,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最高可能增加 67%。

2025年11月24日 11:59

攝護腺癌害他痛到坐輪椅 放療+熱治療2周後能自己走樓梯

攝護腺癌害他痛到坐輪椅 放療+熱治療2周後能自己走樓梯

一名攝護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痛到連皮膚被碰一下都受不了,平常只能坐輪椅,每天靠嗎啡仍難入睡,後來接受放射線治療合併深層熱治療,3天內疼痛明顯下降,1周下床走動,3個月後完全停用嗎啡,甚至能自己走進診間,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2025年11月24日 11:15

「睡眠荷爾蒙」在腸道濃度高400倍 研究:補充益生菌有助好夢

「睡眠荷爾蒙」在腸道濃度高400倍 研究:補充益生菌有助好夢

睡不好,可能和腸道不健康也有關係。兒科醫師吳昌騰在臉書分享研究指出,改善腸道菌群可能有助提升睡眠品質,例如補充益生菌、增加益生元,甚至利用糞便微生物移植,都是目前受到關注的方法。

2025年11月24日 10:19

高中、大學生接種疫苗比率低 醫喊「快打」:別讓校園成病毒溫床

高中、大學生接種疫苗比率低 醫喊「快打」:別讓校園成病毒溫床

今年流感疫苗累計接種478萬劑,是歷年同期最高,接種相當踴躍。對此,醫師呼籲,接下來要正式進入冬天,除了嬰幼兒之外,沒接種的「學生」族群要盡快接種,根據日本研究發現,「群體生活」的族群,如果整體有3成施打率,發生流行機會比較低。

2025年11月24日 10:00

女嬰患罕見畸胎瘤暴風式長大 「16cm超巨大腫瘤」驚人畫面曝

女嬰患罕見畸胎瘤暴風式長大 「16cm超巨大腫瘤」驚人畫面曝

台中一名產婦產下女嬰,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達16公分的巨大腫瘤,宛如一顆「大球」。經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團隊診斷,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並在女嬰出生9天後,成功透過手術切除重達530公克的腫瘤。該腫瘤重量幾乎佔女嬰體重的六分之一,所幸化驗後為良性,女嬰目前已能正常成長。

2025年11月24日 09:57

登階測肺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警告:肺阻塞危機不容忽視

登階測肺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警告:肺阻塞危機不容忽視

為響應世界肺阻塞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近日在台中廣三SOGO舉辦「登階挑戰」活動,邀請民眾一分鐘登階測肺功能。活動中,民眾一階一階拾級而上,有人氣喘吁吁,有人邊爬邊脫外套,每個人都在挑戰自己的肺力極限。

2025年11月24日 09:3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