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大哉問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最終篇)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圖文/Xchange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

圖文/Xchange

(本篇偏個人經驗法則,提供大家參考)

第二部分:怎麼評斷公司、組織的前景?

這類公司資訊多,透明度高,只要自己做足功課,應該不難理解,有些人甚至在網路上的ptt論壇直接發問,經常會有了解狀況的人或是離職員工來回答。

小公司或是知名度不高公開資訊不足的公司就比較困難,不過至少可以到公司網站來得到一些資訊。但基本上,現在公司都設立自己網站,可以先認識公司的產品以及所屬產業,再查詢公司產品,近一步比較銷售相同產品的其他公司,就由此推斷,大致可以對該產業以及公司的市場地位有基本認知。

或者是可以到LinkedIn去搜尋曾經待過這些公司的人,後來的職涯發展,大概待了多長時間?在公司裡面都學習到了什麼?等等….

最常見的就是在面試結束前,面試主管通常會詢問求職者是否有其他問題,這是最順理成章的提出時機。另外,在面試對談的過程中,也可以順勢提出,或是答完問題後回問面試主管。

第三部分:第二份工作,選大還是小?

這需要考量到,你現在任職這份工作的前瞻性還有發展性。如果能升職很好,但要問清楚需要幾年的打拚和需要完成怎樣的KPI。

大致上會先分為這三個方向,如果是這兩種人(V)如何規劃比較好:

1.大公司 →小公司/ (大公司)二線品牌或下一階品牌(推薦)V

2.小公司 →大公司(推薦)V

3.小公司 →小公司 (高潛力老闆型)

有了大公司經驗後,怎麼做下一步職涯發展?

大公司畢竟有它的天花板和侷限,當你發現你在這位置上面,沒有辦法再向上發展時候,可能是因為這份工作特殊或者是上面有人卡位,這時候你可以開始考量是否要進入二線品牌端、新創或者是小公司。

老實講,在國際知名企業待了一年時間,慢慢釐清處清楚自己定位,這份工作到底有沒有機會往上升?那需要時間有多久?那要怎麼知道?

1.組織:公司水平和垂直組織網

2.同事:談談未來幾年職缺的發展性

3.主管:未來的職涯規劃

4.市場:探聽此職缺在不同市場需求可能性

出走大公司,你的優勢為何?

人脈盤點:
如果最終你沒有辦法透過你現在的職位往上攀升,這時不用慌張。盤點一下手邊已經有人脈,你可以透過你過往累積的人脈幫你談到一個更好的deal。

資源盤點:
將大公司有的體制和資源帶到小公司,初期很多小公司在運作上並不是很穩定,需要透過一些有經驗的人才穩定前期公司的營運狀況,加上過去累積的人脈,幫公司找到新的財路,這時候你的資源還有經驗才能適得其所。

市場需求盤點:
選擇性會比較大,因為今天如果在大公司工作過,在履歷上面會比較吃香,新創公司期待能看到你在大公司經驗,來增強市場的能見度!

聽說很多小公司主管,都是外商高薪聘進來(?)

小公司工作的你,該怎麼規劃第二份工作?

小公司學到的事情,則大多是外界的資源與人脈,與廠商、客戶的對應,因為在尋找訊息的過程中,獲得了一些出乎意料的資訊和工具。就前面提到的,主管幾乎都沒有空,專業上都是靠自己努力學習,再不然就是跟廠商偷偷學個一招半式,所以多半都是主動出擊。

然後缺資源會知道去那邊找,有不會的事情知道要問什麼廠商,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且善用手邊資源,想到要做什麼事知道該怎麼開始!

因為在小公司學習獨力自主,加上小公司在資金上面有時候會比較卡,時時憂患危機的意識,且不斷努力的去尋找資源與自我成長,有了這樣的心態和態度,不論之後去到其他環境與公司,都能夠迅速的適應環境,或是有機會進到了大公司,你就會成為大公司那個炙手可熱的人才與新星。

因為你會的事很多,又能衝撞舊體制,再加上有許多廠商資源可以運用,這一些實力在一起加成起來,加上大公司的頭銜後,已經直接跳好幾個階層。

當一個擁有實力的人,擁有了眾多資源之後,他都將會知道如何運用這些資源來一展長才。

大總結:

(圖/Vicky Hsu)

(圖/Vicky Hsu)


所以你問:「小公司還是大公司好?」見人見智,但我個人還是偏向推薦第一家選擇大公司然後再到小公司、或者考量二線品牌,如果是第一份是小公司,建議第二份可以到大公司看看(顯圖提示得很明顯XD),當然還有要看自己機運。

如果有機會進大公司就好好學習人脈、還有組織架構,利用大公司的資源來學習不可以取代的技術性或者是有前瞻性的系統技術。

有些人拼了命要進大公司,但卻不是這麼如意,這時候我建議先拿一個小公司offer,當你比較清楚市場的機制和走向,你可以再去嘗試敲大公司的門。

切記一定要慎選主管和市場發展,那你ㄧ定會問:『我怎麼知道主管好不好?』。這是ㄧ個知識發達的時代,利用關鍵字,你可以去看看他的領英或者是相同領域人或職位的人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但有些公司真的名不見經傳,你可能PTT還有LinkedIn都查不到,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有憧憬,就給自己半年時間去嘗試,如果不行再轉換,但在這之前請確立好你半年拿到什麼東西來跟下一份工作對接。

有時候工作充滿你無法理解事,但用心把手邊的工作做好,是一種態度。也不要虧待自己,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儘管去飛,但是不要花太多時間抱怨,這是在浪費你的精力還有生命!

最後感謝大家願意花這麼多時間讀我文章!:)


XChange

XChange 是最活躍的網路產業台灣工作者社群,也是唯一跨境串連海內外台灣人才影響力的非營利品牌。自 2016 年成立三年以來,持續以自發性的互動式實體講座、社會回饋與產學專案、知識型內容,凝聚網路圈人才。

核心成員近 100 人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舉辦超過 40 場實體講座,影響超過 6000 人次,並於 2018 年末於上海、北京、香港、東京、雅加達、新加坡正式成立 6 大海外分社。

XChangers 致力於成為種子,引導群眾自發交換網路圈產業知識與人脈連結,創造個人職涯成長、開拓海內外商務契機、一同從事社會回饋。

XChange Facebook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XChange.tw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一名65歲老師在退休後熱衷於烹飪與園藝,但最近半年來視力逐漸模糊,特別是夜間開車時,對向來車的燈光會出現嚴重的眩光與光暈,不僅如此,平時看食譜和手機也變得越來越吃力,做園藝時會誤剪花草,還把食譜上的鹽巴3匙看成8匙,讓家人頻頻跟她反映做菜越來越鹹,最後就醫才知道是白內障合併散光。

2025年11月27日 19:34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台灣每年約新增950至1000名急性血癌病患,常見四大症狀包含「臉色蒼白、容易疲倦」、「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未受外力碰撞卻出現瘀青或出血」、「骨骼或關節疼痛」。醫師提醒,由於這些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常被誤以為是貧血或感冒,導致錯過就醫時機。

2025年11月27日 19:09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曾任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的名醫馬辛一,日前因車禍受傷住進三軍總醫院,原本狀況穩定,期間並接受親友探視,未料今傳出過世消息,震驚醫界。對於相關詳情,三總稱,事涉病人隱私,仍在詢問家屬意見,細節不便透露,有進一步訊息會對外說明。據了解,死因與車禍無直接關聯,而有其他病因。

2025年11月27日 18: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近期氣溫下降,呼吸道病毒更為活躍,高風險者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本年採購103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目前剩餘約8萬劑,只要65歲以上市民在12月31日前接種流感疫苗或COVID-19疫苗,還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iPhone 17 Pro Max等多項大獎。

2025年11月27日 16:54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患者長期存活情形不佳,對此醫師說,早期辨識9大風險因子是關鍵,尤其是4項與個人型態有關的危險特徵,包括年齡超過60歲、長期抽菸、長期喝酒與肥胖,符合者更應積極篩檢,只要能在無症狀時經篩檢確診,超過7成都還能開刀治療。

2025年11月27日 16:28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苗栗一名25歲陳先生去年因嚴重車禍導致全臉骨折,雖經手術成功「拼回」臉龐,卻留下看東西一個變兩個的「複視」後遺症。這不僅讓他下樓梯時容易踩空,連玩手機遊戲都無法數算金幣,嚴重影響生活;經台中榮總跨科團隊接力治療,最終透過眼外肌手術,才成功讓他擺脫疊影地獄,重獲清晰視界。

2025年11月27日 16:25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近期天氣開始轉涼,不少人早上起來會感覺膝蓋有點卡卡緊緊的,醫師指出,不只是膝蓋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尾椎、腰椎、手指、髖關節,都有可能出現關節發炎和退化的情況,尤其是「超過65歲以上的年長者、進入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鬆、工作需要搬重物和長時間久坐久站、關節曾受過嚴重傷害」都是關節退化高風險群。

2025年11月27日 15:30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苗栗縣65歲黃姓老翁,長期飽受便秘所苦,每天都服用強力軟便劑,甚至每隔2~3天就自行灌腸,日前甚至改用更長的管子,把瀉藥送入直腸深處灌腸,沒想到竟突然引發劇痛,緊急送至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後赫然發現,在直腸上端處有一個巨大的破洞,糞水隨著破洞流進腹腔,引發嚴重的腹膜炎,幸好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2025年11月27日 15:0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