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腿怎辦? 使用肉毒停看聽

▲▼蘿蔔腿怎辦? 使用肉毒停看聽!(圖/照護線上)

圖文/照護線上
作者/汪郁榮 醫師

追求腿部的曲線是自古以來的審美觀

自古以來對於女性腿部的審美觀是以纖長為主流,也因此許多女性會因為小腿粗壯而不敢穿裙子或不敢穿高跟鞋。沒有結球的腿部線條能讓整體的腿看起來更長更優雅,讓希望符合主流審美觀的女性提升自信。實際上也已經有男性開始使用肉毒去修飾腿部的曲線,男性不見得要追求纖細的腿,但透過肉毒去做局部修飾可以讓男性改善先天肌肉曲線,展現更佳的視覺效果。

肥肥結球的小腿肌是哪一塊呢?

大部分的人造成肥大結球主要是內側的腓腸肌。腓腸肌是腿部最大的屈肌,又被暱稱為小腿肚,其拉丁文「gastrocnemius」便意謂「腿肚子」。但實際上每個人的先天條件和後天使用肌群的力道都會決定這個人的腿肌整體視覺,因此實際上在治療時,會依照病患的肌肉出力與鼓脹狀況去做精準定位下針,因此不只是內側的腓腸肌,可能外側的腓腸肌與下端的比目魚肌(soleus)也是需要連帶治療的。

肉毒可以瘦小腿嗎?

肉毒桿菌素可以讓小腿肌肉放鬆,所以能讓小腿肌肉收縮而結球的部分放鬆後不再有不好看的線條,而放鬆久了後肥大的肌肉就會縮小,這與長期不去使用腿的躺床者小腿會變細是類似的道理。

我適合用肉毒瘦小腿嗎?

造成小腿肌肥大結實的原因有很多,有很多是是先天遺傳的基因表現,使得上半身纖細的女性卻有一雙突兀的蘿蔔腿;有的是後天所造成的,例如曾經是運動員、常穿高跟鞋、走路姿勢不正確或常有翹腳墊腳等動作都有可能造成小腿肌發達或局部出現凸塊。透過醫師問診加上觸診去判斷小腿的不美觀是否可以藉由肌肉放鬆達到改善,通常混和型(肌肉+脂肪)與肌肉型的小腿都可以獲得很大的改善。

肉毒瘦小腿的治療過程是如何呢?

1. 問診+觸診評估

2. 在要治療的小腿肌部位進行外敷麻藥(時間約20-30分鐘)

3. 卸除麻藥後冰敷

4. 醫師會在小腿肌的部位畫上記號再進行注射(實際注射時間約3-5分鐘)

5. 治療時會有針扎進去的感覺,但不至於到「痛」感,如果是比較敏感的患者,可以請護理人員在加長敷麻藥的時間。

6. 完成注射會局部稍微冰一下,紗布保護一下並聽完衛教即可離開



實際施打時可以選擇站著墊腳,可以非常精確;如果容易怕針,也可以先畫好記號,趴著施打較為輕鬆舒服。

肉毒瘦小腿術後照顧

診所採取極細針注射,針孔很小當天就癒合,即使有單點小小的針孔周圍瘀青也是5天可以消除。很少部分患者在注射部位局部有可能會有些微腫脹與肌肉痠痛感,大約在一週內可以消除。

注射完的頭兩天可以簡單動動腳,幫助肉毒分布均勻,施打部位三天內用清水簡單清潔即可,勿用大量清潔劑。一週內絕對不要熱敷或大力按摩,一週內也盡量不要去泡溫泉或游泳或做腿部的劇烈運動,以免有感染或增加腿部負擔造成效果下降的疑慮。

有些人會在施打後的2-3週出現暫時性的痠軟期。痠軟期很短,也不會影響平常活動或行走,但在跑步或做一些需要大量使用腿部動作時就會感到「好像比較使不上力」,所以建議不要在施打後的2-3週安排跑馬拉松或舞蹈、打球比賽之類的活動。過了痠軟期後腿的其他肌肉會有平衡的力道,所以痠軟的感覺就會消失。

治療後如果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回到診所請專業的醫師協助。

多久開始有效果?效果可以維持多久?

治療後大概4週後效果會逐漸顯現,大約8週效果可以完全發揮,效果依照個人狀況不同,單次施打的該次效果大約可以持續4-6個月。治療過後盡量少穿高跟鞋,也要少做鍛鍊小腿肌的任何動作,讓效果可以維持得更加長久。如果必須要穿高跟鞋或是必須要常常用到小腿肌,也沒關係,但就得比較常來施打以維持效果。小腿肌的粗壯度與使用度每個人差異很大,很肥壯粗硬的小腿可能需要較為多次來達到能夠瘦到的最小程度。

連續施打能夠讓小腿肌小到某種程度,並且在小腿肌沒有完全肥壯回去持續定期施打,能讓小腿肌放鬆的效果維持得較持久。因此首次開始施打後建議盡量在首次後4個月回來施打第二次,通常首次就很有感,連續3-4次可以讓一般女性的腿纖細到一個頗滿意的狀態。



以這張圖為例,A女士為一家庭主婦,原本的小腿粗壯,墊腳可明顯看到內側有結球狀,經過一次治療在第六個月就明顯改善,並在第六個月施打第二次,在第12個月施打第三次。之後隔了一年維持到第二年都還有理想的效果。(此為個案並非每個人均可達到)

肉毒瘦小腿有什麼副作用嗎?

施打後的針孔附近微量紅點或小淤青以及暫時性痠軟、微脹感都是屬於正常可能會有的,也是暫時性的,並非屬於副作用。國外有很罕見的案例報告提到有暫時性頭痛,但在幾天後恢復。目前為止國內外使用肉毒桿菌治療小腿沒有永久性的嚴重不良報告。

缺點是效果並非永久,可能需要反覆施打。

有哪些人不適合施打?

1. 已知曾對肉毒過敏者不建議施打

2. 重症肌無力者不建議施打

3. 懷孕、哺乳中婦女不建議施打(若為哺乳須將五天的母乳拋棄)

4. 欲治療處皮膚正在過敏或發炎者請在皮膚穩定後再施打

5. 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或影響血液凝固的食品如人蔘、魚油、銀杏、止痛藥、阿斯匹靈、維他命E會增加淤青的機率,請務必告知醫師評估是否可以施打

如果我這次打了以後不再打,腿會更粗嗎?

請放心,再也不打最多就是回到原本的狀態,腿不會變更粗。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拜登同病情也適用!健保署擴大給付「5癌」標靶藥

拜登同病情也適用!健保署擴大給付「5癌」標靶藥

健保署今(19)日宣布擴增癌症標靶藥PRAP抑制劑,通過2項PARP抑制劑用於「晚期高度惡性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維持治療」、「早期乳癌術後輔助治療」及「轉移性去勢療法抗性攝護腺癌第一線」。至於美國前總統拜登罹患的攝護腺癌,健保署表示,若是符合轉移性、基因突變等條件等相同病情,在台灣可享有健保給付用藥。

2025年05月19日 14:04

沒感覺最恐怖!醫曝攝護腺癌「最毒陷阱」

沒感覺最恐怖!醫曝攝護腺癌「最毒陷阱」

記者 劉邠如/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驚傳罹患攝護腺癌,且已出現骨轉移,引發國際媒體與醫界廣泛關注。對此,泌尿科醫師程威銘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表示,消息曝光當天,泌尿科醫師群組一早就熱烈討論這個新聞,「大家都非常震驚」,因為在篩檢普及的美國,癌症發現已經到晚期,實屬罕見且出乎意料。程威銘說明,攝護腺癌是一種特別容易轉移到骨頭的癌症,一旦發現骨轉移,就代表已經進入晚期、屬於第四期,治癒難度相當高,大多只能透過藥物控制病情,但仍有不少患者最終因此過世。

2025年05月19日 13:15

拜登「攝護腺癌擴散骨頭」 醫示警日常2現象:已轉移不自知

拜登「攝護腺癌擴散骨頭」 醫示警日常2現象:已轉移不自知

美國前總統拜登罹患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且已出現骨轉移,屬於晚期。針對攝護腺癌徵兆,醫師指出,攝護腺癌來得無聲無息,多數表現僅是「尿急夜尿、背痛」,卻已是攝護腺癌或已脊椎轉移而不自知。

2025年05月19日 13:10

520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 免疫症名醫曝「藝人病例多」可能原因

520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 免疫症名醫曝「藝人病例多」可能原因

最近藝人閃兵案引熱議,整理過往消息,可見自體免疫疾病「僵直性脊椎炎」是藝人免服兵役「熱門」病之一,包括周杰倫、敖犬、余祥銓等,都因診斷有此症未從軍。明天5月20日適逢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醫師說,患者不會特別集中於藝人,可能某些診斷未必準確,由風濕免疫專科開立會更具參考價值。

2025年05月19日 12:26

夏天老是嘴破、胃脹氣?中醫師:靠喝這2種湯「顧胃又降火」

夏天老是嘴破、胃脹氣?中醫師:靠喝這2種湯「顧胃又降火」

高溫潮濕的夏季,不僅容易讓人感到倦怠、胃口不佳,也可能引發內熱與腸胃不適。具備中醫與西醫雙重專業背景的黃獻銘醫師建議,想要在夏季保持健康與活力,除了注意作息、補充水分,也可以透過簡單的湯品或羹料理,溫和調養體質,達到養胃、清熱的效果。

2025年05月19日 12:22

飯後總「腹脹」打嗝放屁 小心是「SIBO」恐變腸漏症

飯後總「腹脹」打嗝放屁 小心是「SIBO」恐變腸漏症

「腹脹」的原因很多,臨床上會透過腹部超音波、胃鏡和大腸鏡檢查,若無異常仍反覆腹痛,可能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BO)。醫師指出,SIBO常見於飯後1至2小時開始腹脹,也可能伴隨打嗝、放屁、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症狀,若長期未處理,可能造成「腸漏症」。

2025年05月19日 11:49

瘦子也可能中招! 破解橘皮組織的根本對策

瘦子也可能中招! 破解橘皮組織的根本對策

皮膚科醫師歐佳嵐表示,雖然肥胖者比較容易出現橘皮組織,但臨床上許多身形纖瘦的女性,因為長期缺乏運動、久坐不動,局部血液循環不佳,也很容易出現局部性肥胖,一樣無法抵擋橘皮組織的攻擊。

2025年05月19日 11:22

一週吃兩次深海魚 營養師詳解 Omega-3 三大好處

一週吃兩次深海魚 營養師詳解 Omega-3 三大好處

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含量低,且深海魚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不僅是生長發育必備的營養素,更可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對抗身體發炎反應。

2025年05月19日 11:12

一天「兩餐vs.六餐」哪個更健康? 研究揭曉答案

一天「兩餐vs.六餐」哪個更健康? 研究揭曉答案

現代營養學長期強調「少量多餐」有助於維持穩定的血糖與體重,特別是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這幾乎成了一種標準建議。但這種飲食方式真的適合所有人嗎?近年來,間歇性斷食和低頻率進食的概念逐漸受到關注,一些研究開始質疑,「少量多餐」是否真如想像中那麼有效?

2025年05月19日 11:0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