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用優碘過時了! 醫師:傷口要保溼、消滅生物膜才好得快



圖文/每日健康
採訪報導/郭家和

小朋友受傷用優碘紗布?醫師:傷口保溼才正確

每天固定換藥、用優碘酒精殺菌,傷口還是好不了?要注意可能是處理傷口的方式出了問題,究竟孩子在外面跌倒擦傷,要怎麼樣處理才是正確的方式呢?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鄭乃禎醫師指出,我們傳統上會認為如果有擦傷之類的傷口,就應該使用碘酒或優碘的藥物來消毒,加速傷口的結痂才能盡快復原,這種傷口照護觀念已經比較過時。

每日健康

鄭乃禎解釋,大部份的傷口夠乾淨的狀況之下,使用這些殺菌藥物,或用紗布拉扯傷口,反而會導致傷口更難癒合。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王志信醫師也說明,使用優碘處理外傷,第一個是會造成明顯疼痛感,另外也可能增加色素沉澱,臨床上也有不少人對優碘過敏卻不自知。王志信醫師建議,可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避免破壞傷口的正常細胞,也較不會造成色素沉澱。

鄭乃禎醫師表示,如果直接將紗布之類的敷料敷在傷口上,往往會黏住傷口導致換藥時的疼痛,目前的新的傷口照護觀念是要使用能保溼的敷料例如人工皮等,讓傷口細胞維持溼潤,在有水份的環境下生長,促進傷口的癒合,適合在徹底清潔之後使用。

每日健康

▲王志信醫師提醒,,使用優碘處理外傷會造成明顯疼痛感,也可能增加色素沉澱(圖/每日健康)

爸爸受傷一直好不了?慢性傷口應該這樣照顧

此外,家中若有慢性病或年長族群,也常見受傷後傷口遲遲不癒、長期無法復原等情形。鄭乃禎醫師指出,通常30天以上沒有癒合的傷口就稱之為慢性傷口,其原因可能與疾病因素如糖尿病有關。必須找出原因加以治療,才能解決慢性傷口的根本問題。

另外一個常見導致傷口癒合不良的原因,是所謂的傷口感染。王志信醫師指出,這種傷口感染常可以看到傷口周圍有紅腫、熱、痛等情況,這時甚至必須進行細菌培養,配合口服抗生素,更重要的是讓傷口保持好的癒合環境。

鄭乃禎提醒,慢性傷口久久不癒,容易導致細菌感染形成「生物膜」,傷口將更難癒合。在對抗生物膜上,一方面可採取外科的清創手術來去除,不過生物膜很容易在傷口處重新滋生,這時就可以考慮採用含銀的親水性敷料。這種銀離子敷料不但具有吸水特性,還可吸收傷口滲液之後,釋放出抑制細菌的銀離子,破壞細菌本身的結構,預防生物膜再形成,達到加速傷口癒合的目的。

每日健康

▲鄭乃禎醫師提醒,慢性傷口久久不癒易導致細菌形成生物膜,可以考慮採用含銀的親水性敷料來破壞細菌結構,預防生物膜形成並加速傷口癒合。(圖/每日健康)

延伸閱讀:別再用OK繃了,小心傷口會惡化!傷口這樣照顧還好得快

延伸閱讀:靜脈曲張莫輕忽,嚴重恐截肢!傷口處理分6級,防蜂窩性組織炎!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保健品成為許多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面上產品琳瑯滿目,宣稱功效五花八門,民眾在選購與使用上常陷入迷思。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藥劑科陳長青主任提醒,保健品並非人人都需要,選擇前應認清標示、了解自身需求,才能真正「吃得安心、補得有效」。

2025年11月23日 13:29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大陸一名20歲的大二學生小林(化名)近日因擠痘痘,不慎引發嚴重併發症,最終導致肺部出現十餘個空洞、部分組織壞死,所幸經治療後已康復出院。醫師提醒民眾,臉部尤其是危險三角區的痘痘切勿任意擠壓,一旦出現發燒或呼吸不適,應立即就醫。

2025年11月23日 10:44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都市綠地不僅能讓人心情放鬆,還可幫助孕婦和寶寶對抗氣候變遷帶來的健康衝擊。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特別是懷孕後期,若暴露於偏高氣溫,發生早產、低出生體重的風險相對提高約3倍,但只要居住在綠地較多的地區,這些不良影響可望明顯減輕。

2025年11月23日 10:03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43歲的李先生是長跑愛好者,近來卻飽受右膝疼痛與足底麻木困擾,被診斷為膝關節過度使用所致的「跑者膝」,後續接受西醫治療有短暫改善,但每次長跑後疼痛感更加延長,膝關節一度無法正常彎曲。中醫師指出,長期進行單一活動會造成特定經絡過度使用,導致經絡失衡與氣血滯礙,後續透過針灸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止痛與改善麻木效果。

2025年11月23日 08:58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泌尿科醫師陳忠佐分享,男性結紮後,精子到底去哪裡了,「就像是沒有排班的員工,留在休息室等到『自然離職』。」

2025年11月23日 07:1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國華盛頓州官方21日證實,一名高齡居民因感染罕見的H5N5型禽流感病毒死亡,這起案例也被認為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5並致死的紀錄。我疾管署今(22)日表示,華盛頓目前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在今年4月已經提升至第一級注意,目前評估人傳人風險低,會維持現行旅遊疫情警示,並持續監測。

2025年11月22日 21:0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