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夏天流汗傷元氣?  中醫師揭4大養生禁忌

namtipStudio/shutterstock

▲中醫師揭夏至四大養生禁忌。(toranosuke/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名家專欄/陳潮宗 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

夏至 忌夜食生冷、空腹飲茶 

夏至是24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通常位於國曆的6月21日,它是一年當中,白天最長、晚上最短的日子,夏至過後,北半球白天將慢慢縮短、晚上則漸漸變長。

夏至不久,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隨即到來,人們除了感覺疲乏燥熱、心悸氣短之外,食慾也會明顯下降,原因是暑熱會傷害脾胃。因此在該節氣養生應著重健脾養心。夏天最容易面臨到的問題是出汗和溫差。中醫指「汗為心之液」,當流汗過多之時會損傷及心,也就是流汗過多會影響電解質平衡,進而影響到血液黏稠度,回流至心臟的血量會降低,影響心臟輸出的血液量。另外,氣血會隨著流汗而流失,人就會變得倦怠虛弱乏力,這是夏天人們常感覺悶熱疲倦的原因之一。

夏至是陽氣最旺盛的時節,養生有「禁忌」:

忌夜食生冷、空腹飲茶;忌冷水洗浴;忌夜臥貪涼

飲食原則

夏至飲食方面要注意清淡可適當吃「苦」。夏至是一年中人體代謝最旺盛的節氣,此時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膩、難消化的食品。早、晚喝點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補養身體,助陽氣。

1. 吃清淡食物助消化

夏至天氣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建議可吃綠豆、西瓜、大棗、雞肉、梨、冬瓜、絲瓜等清淡食物。

2.多吃苦味食物解熱除濕

苦味食物具有解熱除濕、抗菌消炎、幫助消化、增進食慾、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清心除煩及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的作用。

建議食用的苦味食物:苦瓜、芹菜、苦菜、苦菊、黃瓜、香菜、蓮子心等。

3.吃酸味食物健胃消食

夏天出汗多,應適當多吃些酸性食物,不僅能斂汗止瀉祛濕,還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建議食用的酸味食物:番茄、檸檬、烏梅、葡萄、山楂、鳳梨、芒果、奇異果等。

4. 多補充水分

每天1500~2000cc是最好最標準的飲水量。

延伸閱讀: 「溼氣」太重難怪痘痘滿身又水腫!中醫師湯療祕方:每天喝一碗溼疹、泡疹都好了

延伸閱讀:夏天必吃「天下第一奇蔬」,這樣炒能降血壓降膽固醇,婆婆媽媽必學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火鍋季不怕胖!「火鍋聰明吃攻略」大公開 5招守住健康不長肉

火鍋季不怕胖!「火鍋聰明吃攻略」大公開 5招守住健康不長肉

最近天氣漸涼,正式進入火鍋旺季,營養師珊珊提醒,想要吃得過癮又不怕熱量超標,其實有訣竅,只要掌握正確的飲食策略,就能兼顧美味與健康。她特別整理出一份「火鍋聰明吃攻略」,從湯底、肉品到醬料通通有解,教你5招守住健康不長肉!

2025年11月06日 16:18

房東沒報稅「補充保費」恐收不到 石崇良:會與財政部討論

房東沒報稅「補充保費」恐收不到 石崇良:會與財政部討論

衛福部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其中針對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將改採「年度結算制」,但有人質疑台灣很多包租公婆們多數沒有報稅,就算改制也收不到。部長石崇良今也坦言,這部分涉及報稅的問題,會再找財政部討論看看。

2025年11月06日 15:56

台東馬偕中西醫結合復能治療 病人見證擺脫言語與肢體障礙

台東馬偕中西醫結合復能治療 病人見證擺脫言語與肢體障礙

台東馬偕醫院今年成立中醫科後,補足了醫療體系的重要一環,並積極推動中西醫整合的復能治療。特別是在中風與失智患者的照護上,透過中醫針灸、搭配復健與高壓氧等多元療法,讓不少病人恢復行動與語言能力,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2025年11月06日 14:29

補充保費「感謝高股利者貢獻」 石崇良:研議讓小資族保小確幸

補充保費「感謝高股利者貢獻」 石崇良:研議讓小資族保小確幸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讓不少存股小資族反彈,直言根本被錯殺。對此,石崇良今表示,這次會進行補充保費調整,目前所有保費收入75%是一般保費收入,改革也是考量到年輕族群,至於開徵金額門檻,未來會再討論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的方法。而在利息、股利改革方面,他也直言「謝謝高股息、 高股利者貢獻。」

2025年11月06日 14:10

補充保費恐衝擊股市 石崇良坦言「沒問金管會」:影響應該不大

補充保費恐衝擊股市 石崇良坦言「沒問金管會」:影響應該不大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3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引發外界反彈,有人認為恐影響股市。對此,石崇良今親上火線說明,這部分沒有問金管會,但當然不希望影響股市,這幾年補充保費股利所得佔了20%,所以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2025年11月06日 13:37

補充保費改制挨批 石崇良試算講解:過去領50萬獎金只收2千

補充保費改制挨批 石崇良試算講解:過去領50萬獎金只收2千

衛福部長石崇良接受專訪時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其中高額獎金扣費門檻由投保資薪的4倍調整為最低工資的4倍。對此,石崇良也試算,以4倍投保薪資起徵,例如每個月10萬,獎金單筆超過40萬,才會開始徵收補充保費,如果是50萬,會以10萬部分徵收2000塊補充保費。

2025年11月06日 13:20

胃癌術後「調身體」疑中毒 臉歪嘴斜昏迷3天險喪命

胃癌術後「調身體」疑中毒 臉歪嘴斜昏迷3天險喪命

一名70歲胃癌患者開刀後回家休養,卻突然全身麻痺、口齒不清,家人擔心癌症轉移或中風,緊急送醫後,檢查卻發現腦部、神經均無異常,3天後病人轉醒,才坦承為了「調身體」,有飲用朋友推薦的草藥;醫師說,術後切勿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或補品,因某些食物與植物恐造成麻痹、中毒,吃了得不償失。

2025年11月06日 11:4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