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把老公當孩子養 就別怪他拿妳當媽用!

▲▼             。(圖/記者mamibuy攝)

▲妳把老公當孩子養,就別怪他拿妳當媽用!(圖/Mamibuy)

圖文/Mamibuy

一個真正有自我的人,不會為誰盲目犧牲自己。無論愛人,或是孩子。

先提個問題:一個已婚女人,被公司派至外地參加一個月的封閉培訓,無法與老公聯繫,結束之後回到家,最怕看到的是什麼?
是不是首先會想到──老公跟小三鬼混,或者帶別的女人回家,或者在廁所發現了來路不明的女性用品……可惜都不是。
等待她的,是三十四雙臭襪子,滿滿一大盆,臭氣熏天地堆在洗手間裡。

聽女友小瑜講完她的遭遇,我不厚道地笑了,問她:「一個月三十天,就按一天一雙吧,你家這位怎麼穿出三十四雙來?」
她氣得吐血,「每週還要跟他同事打球呢,這不正好多出四雙!」
「那他平時也這樣?」
「對啊,結婚六年,襪子從來不洗,直接脫下來扔廁所地上。」
「你要不給他洗,他能怎麼樣?」
「就會扔到洗衣機裡,那洗衣機裡都是貼身的內衣,我可受不了攪著襪子一起。」
沒錯,男人就是這樣,懶惰,邋遢,放任,婚姻裡的雞零狗碎都是女人承擔。

但換個角度說,他為什麼能心安理得地攢三十四雙襪子等老婆回來給他洗?
老婆出差學習一個月,難道不應該是備桌好飯,接風洗塵,迎接鳳駕回鑾嗎?
小瑜嘆氣,「這些年我簡直就是他的保母,早晚不是被氣死就是被累死。沒辦法,他這把年紀都成習慣了,改不了。」
我沒客氣,「這習慣,是你給他培養的。」

曾有個讀者向我傾訴,抱怨老公自私,一點都不體貼。
她結婚多年,一下班要洗衣做飯,家務全包。每到冬天,還要把農村的婆婆接來住上幾個月,照三餐伺候著,男人什麼都不管,下了班就在街上看人下棋打牌,要麼就跟狐朋狗友喝酒,有時喝到深夜回來,還要把她從睡夢中叫起來,說肚子餓了要吃麵。
某次她氣急,怒斥男人懶惰,卻換來對方明目張膽地輕視和不滿,「誰家男人不是這樣,就你幹那點活?人家老劉說,他老婆每天早上都把皮鞋打好油擺門口,我還沒說你呢!」
她在微信上絮絮發了十幾條,問我:「你說,男人的良心都哪去了,怎麼這麼不知道心疼人呢?」
我問:「你是只想跟我倒倒苦水吐吐槽呢,還是想聽我真實的意見呢?」
她說:「我就想知道怎麼能治他這個懶!你在微信上語音留言就行,我先去把飯做了,晚上再看手機。」
我:「……」

很多女人不明白,你看到的果,其實自己恰恰就是那個因。
你抱怨男人永遠像個長不大的孩子,是因為你自己早就當了他那個媽。

婚姻裡,如果女人的妻子身分錯了位,男人的丈夫角色就必然會缺位。

你把老婆和老媽的活都幹了,男人百無一用,便心安理得退回到嬰兒狀態,餓了哭,飽了睡,吃喝拉撒事事有人服侍到位,他不必當英雄,甘願做嬰兒。

就像面對三十四雙臭襪子的小瑜,我問她:「不給他洗會怎麼樣?」
她會說:「總不能讓他沒得穿啊!」
「沒得穿就沒得穿唄,我就不信一個大男人會光著腳出門。」
「那他就自己買新的。」
「那就由他買,多買一百雙襪子也不會破產,發家致富也不是靠他省出來的襪子錢。」
「可是……」
哪有那麼多可是?無非是,你習慣了鞠躬盡瘁,他習慣了坐享其成。

婚姻裡的怨婦是怎麼練成的?都是從聖母演化來的。
過度付出──心態失衡──不停抱怨。

它們是對孿生姊妹,從來都是相生相長的。
婚姻這東西,本來就是你情我願求仁得仁的事。

大女主劉嘉玲,在節目中提及梁朝偉的另一面,「家中有事他第一個閃人,直到解決完了才回來。」
她說家中房子裝修,有噪音,有陌生人,梁朝偉提了一個小箱子便走人了,直到裝修完成再回來入住。
沒關係,她喜歡啊,她欣賞啊。
錢鍾書也是位生活不能自理的大少爺。婚後家中一切事務皆由楊絳包攬,做飯縫衣,打掃採買,她是他心裡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甘之如飴。

最累的情形是,一邊當聖母,一邊做怨婦。
聖母心的人缺少自我,習慣用過度付出來證明自我價值。
「我為你做了這麼多,為你犧牲這麼多,你為什麼不能體諒我,良心都被狗吃了……」
作家張德芬曾說:「個體與個體之間,常常是彼此吞噬的關係。」
說白了就是,如果你沒有自我,就容易被對方吞噬。
一個真正有自我的人,不會為誰盲目犧牲自己。無論愛人,或是孩子。
他有他的一生,你也有你的一生。只有用愛相互成全。

男人不做家務不是婚姻的癌症,但女人無原則地包攬之後又要求男人改變,改變不成就無休無止地抱怨,才最值得反省。

總之一句話:你把男人當兒子養,就別怨他拿你當媽用。

延伸閱讀

當媽媽的那些日子 我曾累到連婚姻都不想要了…
 
本文擷取自「此生聚散,你要敢愛敢當」,由 寶瓶文化 出版 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高風險手術的醫美診所接受評鑑,但仍有待與醫界團體協商凝聚共識。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27)日強調,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患者好,為病人的安全跟醫療品質,「只要做得好,就不必害怕評鑑」。

2025年11月27日 13:20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日受訪表示贊同,台大醫院每年都會收到3~4個因為做醫美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甚至致死的個案,衛福部嚴管才是正本清源。PGY訓練才能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如果僅剩下技術面「其實就是去做工人」。

2025年11月27日 12:32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85歲陳姓阿嬤近日出現頭痛、腹痛與腹瀉,家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診後卻驚見是致命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由於患者高齡,手術風險極高,醫院立即啟動高風險手術應變機制,由蘇以理主任及李涵彥主任採雙主治制度聯手執刀。經過團隊7小時分秒必爭的搶救,成功完成人工血管重建,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目前恢復良好,已能下床行走。

2025年11月27日 09:06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