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火鍋商機! 國軍的戰備糧食技術在中國被這樣用

▲現代人生活忙碌,「懶人商機」崛起,食品業者瞄準這股新消費型態開發新產品。(圖/食力 foodnext)

▲現代人生活忙碌,「懶人商機」崛起,食品業者瞄準這股新消費型態開發新產品。(圖/食力 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採訪撰文/蔡幸儒 中國上海採訪報導

隨著人們的生活越趨忙碌,對於下廚甚至是出門外食等都成了令人感到厭煩的事情,許多看準著這股「懶人商機」新型消費型態及食品也在近幾年裡陸續崛起。除了線上的外送服務更趨熱絡外,對於「調理包」這類的食品也變得更多元與方便!

自熱火鍋換種口味、形式持續延燒!

而自熱火鍋(或稱自煮火鍋、方便火鍋)近幾年在中國的市場便隨著這股懶人商機崛起,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火鍋巨頭「海底撈」外,陸續也有許多餐飲企業、食品工廠或微型品牌投入自熱火鍋的開發,在口味及型態上也從一般常見的火鍋類慢慢向外展開,目前也有不少自熱米飯,甚至是蹭上「小龍蝦」熱潮的自熱小龍蝦產品!可見這波自熱產品風潮並未衰退,未來也可能透過產品形式的變換繼續延燒!

▲自熱食品近幾年在中國的口味型態越趨多元與豐富,除了較常見的火鍋類食品外,亦有自熱米飯產品推出欲搶攻市場。(圖/食力 foodnext)

▲自熱食品近幾年在中國的口味型態越趨多元與豐富,除了較常見的火鍋類食品外,亦有自熱米飯產品推出欲搶攻市場。(圖/食力 foodnext)

▲跟上近期的「麻辣小龍蝦」熱潮,自熱火鍋廠商亦推出相關口味迎合消費者需求,創造話題性。(圖/食力 foodnext)

▲跟上近期的「麻辣小龍蝦」熱潮,自熱火鍋廠商亦推出相關口味迎合消費者需求,創造話題性。(圖/食力 foodnext)

自熱技術台灣早有使用案例!

然而其實這樣的自熱技術在過去台灣早就有研發的紀錄,2007年時的漢光演習時,就曾製作小批量的「野戰加熱式餐盒」提供給國軍試吃,而2009年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也正式以「黑胡椒牛腩、東坡肉、法式鮮菇雞、素麻婆豆腐」幾種口味正式推出使用。而過去協助國軍供應自熱餐的「聯夏食品」也曾推出過自熱餐紅燒牛肉麵、素佛跳牆麵等產品,但是在國內超商微波調理食品也同步崛起且超商林立的情形下,未能有太好的銷售表現。

自熱火鍋技術不稀奇 如何更加安全更重要

自熱技術雖然現在聽來新奇,但其實並也沒有我們想像的複雜,仍是透過其中的主要成分生石灰(氧化鈣)與水混合時會產生的放熱化學反應來進行加熱。但因應這樣的高溫,自熱產品的外包裝也必須得更加耐熱,此外在加熱時因有蒸氣溢散等狀況,除了不可以密封方式進行外,煮熟後也應避免與容器底部接觸,以免導致可能的燙傷危險。而在食用後加熱包的丟棄問題會否可能帶來環境污染問題,也是未來在技術端可望再升級的!

▲自熱火鍋透過加熱包中的主要成分生石灰來達到加熱效果。(圖/食力 foodnext)

▲自熱火鍋透過加熱包中的主要成分生石灰來達到加熱效果。(圖/食力 foodnext)

而自熱火鍋的風潮雖然在中國近幾年仍持續看好,但在台灣目前的消費型態底下,會否造成同樣的風潮仍得打上個大問號。畢竟在技術端上台灣雖已有相關的生產技術,但在實際的產品應用上及市場長久接受度來說,這股熱潮也難說會否只是嚐鮮性的曇花一現。

延伸閱讀
你吃過乾燥的優格和銀耳羹嗎?什麼黑科技讓優格脆起來!
怎麼喝都是那幾種?現在膠囊咖啡也能煮濃湯了!
【上海食品展直擊】泰國人氣椰子汁品牌Thai Coco,如何在高度同質化下創造差異?

參考資料
聯夏食品自熱餐-Youtube
野戰加熱式餐盒 (中華民國)-維基百科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上周腸病毒近1.2萬人就醫 疫情處流行期「持續上升」

上周腸病毒近1.2萬人就醫 疫情處流行期「持續上升」

腸病毒疫情流行中!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最新疫情監測,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近1.2萬人次,疫情持續上升,雖然上週沒有新增重症病例,但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累積19例重症,為近六年新高,其中9例死亡。疾管署提醒,腸病毒易於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場所傳播,幼兒為重症高風險群,呼籲家長及教托育人員多注意。

2025年11月25日 14:38

停用瘦瘦針後「懷孕過重風險增3成」 研究:早產機率也提高

停用瘦瘦針後「懷孕過重風險增3成」 研究:早產機率也提高

最近瘦瘦針熱度高,但施打後若發現懷孕,對健康影響有多大?家庭醫學科、肥胖專科醫師王姿允今於臉書分享最新研究,指停藥後若懷孕,孕期比較容易體重上升、代謝異常,但未必是瘦瘦針本身造成,可能與原本就偏高的代謝風險及停藥後復胖有關,提醒若曾用藥,備孕或已懷孕時,記得一定要主動與醫師討論。

2025年11月25日 14:28

快訊/公費流感疫苗打掉9成「跨年前恐用罄」 疾管署增購15萬劑

快訊/公費流感疫苗打掉9成「跨年前恐用罄」 疾管署增購15萬劑

今年流感疫苗打氣史上最旺!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流感疫苗從10月1日開打以來已經接種612.5萬劑,使用率達到91.7%,剩餘疫苗55.4萬劑預期年底用罄,疾病管制署今(25)日宣布增購15萬劑,最快12月下旬到貨配送。

2025年11月25日 13:30

35歲女嚴重經痛 醫檢查驚見「子宮長滿肌腺瘤」 

35歲女嚴重經痛 醫檢查驚見「子宮長滿肌腺瘤」 

35歲的李小姐近3年總會因為生理期而腹痛難耐,就醫檢查發現子宮內佈滿子宮肌腺瘤。醫師提醒,子宮肌腺瘤好發於35-50歲的女性,患者會有劇烈腹痛、經血過多以及壓迫膀胱導致頻尿等症狀,長期下來更會因為子宮結構性改變與慢性發炎而影響受孕。

2025年11月25日 13:19

不吃保健品也能護眼!營養師揭護眼必吃清單

不吃保健品也能護眼!營養師揭護眼必吃清單

在手機、電腦成為日常標配的時代,不論大人或小孩,幾乎都屬於「過度用眼」族群。長時間盯著螢幕,眼睛容易乾澀、疲勞,甚至有人到了晚上還會感覺到視線模糊,連看字幕都要費力,營養師珊珊在粉專「愛健康營養師珊珊」指出,這些狀況若長期累積,可能影響更深層的視力健康。

2025年11月25日 12:05

沙發一坐就睡、躺床卻睡不著? 醫揭很多人中招原因

沙發一坐就睡、躺床卻睡不著? 醫揭很多人中招原因

有沒有這樣的夜晚——在客廳看劇時,眼皮才打兩下就睡著;可一回到床上,卻開始數羊、翻身、盯著天花板,甚至懷疑人生?沙發彷彿有催眠功能,床卻成了「反睡神器」。真有這麼玄嗎?

2025年11月25日 11:56

5大醫學會推「腎病照護SOP」 病人加入10年可降洗腎風險9成

5大醫學會推「腎病照護SOP」 病人加入10年可降洗腎風險9成

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平均每8人有1人受影響,但僅約10%知道自己生病。健保署今與5大醫學會共同推出「最接地氣」的腎病照護SOP,其根據國內經驗與現況,制定出涵蓋篩檢、治療到轉診等面向的流程共識,不同科別、層級都能依此執行,有助強化國人腎病管理,更重要是降低洗腎風險。

2025年11月25日 11:45

台大醫院導入全台首批「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 突破治療侷限

台大醫院導入全台首批「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 突破治療侷限

台灣每年約有7500名患者需裝置心律調節器治療保命,台大醫院今(25)日發表醫療成果,創全台之先,成功導入國內首批「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 臨床植入,突破多年以來無導線節律器僅能單腔起搏的侷限。79歲的鄭小姐就是其中一例,她接受化療過程中引發心律不整,心跳一度降至每分鐘僅40下,日常生活中老是喘個不停,嚴重受到影響,在植入新型心律調節器之後,終於恢復正常。

2025年11月25日 11:4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