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藥物是否有療效 你的腸道菌決定?

▲藥物是否有療效,你的腸道菌決定?(圖/pixabay)

▲藥理學是研究藥物在人體內作用的道理。(示意圖/pixabay)

文/潘懷宗 博士

我是醫學院藥理學教授,醫學科學家,不是藥師也不是醫師,藥理學是研究藥物在人體內作用的道理,其中藥物的藥效及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都是研究的重點,藥理學家早期就知道,每個人的年齡、身體有無疾病,和同時服用的藥物會影響藥效和副作用,近年來更進一步發現許多食物也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物在人體內的作用,如:服用statin類降膽固醇類藥物時,應避免與葡萄柚汁併服; 服用抗凝血劑 (warfarin),應避免大量食用富含維生素K的球芽甘藍等等。此外,個人體質的不同,大家也都毫無異議的認為會造成藥效差異,但只是不知如何預測不同個體對同一種藥物會有什麼不同的藥效與反應,自從人類基因解碼後,這種研究個體間差異-也就是根據基因多型性(genetic polymorphism)的藥效差異-稱為基因藥理學(pharmacogenomics)。依據檢測不同個體間基因多型性與藥物間的關係,進而發展制定個人化藥物(personalized drugs)的治療方式,造福更多人。

然而,近日《科學》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重磅衝擊了藥理學界,除了上述影響藥效的諸多因素外,竟然每個人的腸道微生物,也會大大影響藥效和副作用。為什麼明明是同一種藥,有人吃了對改善病情的效果很好,但有人吃完後療效卻不顯著,甚至有很強的副作用呢?沒想到服用藥物後療效的差異,竟然與腸道微生物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相關性!這是以前藥理學家們沒有重視的事。

2019年6月14日《科學》(Science)期刊,刊出一篇由哈佛大學化學系教授巴爾斯科斯(Emily Balskus)和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微生物暨免疫學教授騰堡(Peter Turnbaugh)共同發表的文章,證明腸道微生物”吃”掉了帕金森氏(Parkinson's disease)病人的藥物,使得不同患者間療效波動幅度極大,藥效無法預測,甚至副作用增強。

▲藥物是否有療效,你的腸道菌決定?(圖/pixabay)

▲服用藥物後療效的差異,竟然與腸道微生物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相關性!(示意圖/pixabay)


同年(2019)6月3日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刊出耶魯大學微生物學系谷德曼(Andrew Goodman)教授的一項研究報告,發現利用76種常見腸道微生物,來研究271種常用藥物是否被腸道菌所影響,結果顯示,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藥物至少會被一種腸道細菌所代謝(吃掉),進而顯著降低藥物作用的濃度。研究人員也發現,每種腸道菌都可以代謝11~95種藥物。

之前,2017年6月4日美國微生物學會年度會議在阿拉巴馬州紐奧良市舉行,紐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格斯理(Leah Guthrie)教授發現治療大腸癌的藥物---伊立替康(開普拓,艾力),在某些患者中可以引起嚴重腹瀉,其原因是因為腸道菌會反向操作肝臟解毒功能,增加藥物的毒性反應。之前的動物實驗就發現,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s)會改變伊立替康和其他類似藥物之化學結構,將藥物轉變成肝臟難以代謝的毒性化合物。

此外,哈佛大學巴爾斯科斯教授早期在2014年3月發表在《腸道微生物》(Gut Microbes)期刊的研究報告也發現腸道微生物會影響特定藥物的作用方式,像是在結腸中發現的遲緩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可以使心臟衰竭用藥-毛地黃(digoxin)失去活性。

▲藥物是否有療效,你的腸道菌決定?(圖/pixabay)

▲研究人員也發現,每種腸道菌都可以代謝11~95種藥物。(示意圖/pixabay)

綜上所述,腸道微生物影響藥效的情況非常顯著,因此讓我們就以發表在《科學》期刊的最新研究為例來讓大家了解,腸道菌是如何影響藥效的。首先,該篇研究報告發現,已經用了超過半個世紀治療帕金森氏病人的左多巴(levodopa,L-dopa)藥物,在抵達腦部前,早已被腸道菌群給吃掉近一半!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好發在60歲以上長者的退化性神經疾病,全世界約有1% 60歲以上的人,受到帕金森氏症困擾(約700萬),最有效的治療藥物就是左多巴,理想情況是,左多巴服用後,在小腸被吸收,之後穿過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註一)抵達大腦,並在大腦中經由酵素轉變成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藉以提升帕金森氏病人腦中多巴胺濃度之不足,進而改善運動不能的症狀。

但病人服藥後,實際狀況卻是僅有1%~5%的左多巴會穿過血腦障壁,順利進入大腦,產生藥效,原因是它會在腸道中提前被轉變成多巴胺,而多巴胺除了本身無法穿透血腦障壁外,也會造成病人嚴重的腸胃道疼痛症狀及心律不整等副作用。所以長久以來,患者們在使用左多巴的同時,還必須同時服用另一個抑制藥物卡比多巴(carbidopa),專門抑制左多巴在腸道中提前轉變成多巴胺,期望它乖乖進入大腦。但即便是使用卡比多巴後,仍然有56%的左多巴不知去向,藥理學家一直納悶,不知道原因。

▲藥物是否有療效,你的腸道菌決定?(圖/pixabay)

▲病人服藥後,實際狀況卻是僅有1%~5%的左多巴會穿過血腦障壁,順利進入大腦。(示意圖/pixabay)

之前曾有研究發現,病人在使用抗生素後,就有顯著增強左多巴在病人體內的療效,暗示腸道菌可能參與其中,所以哈佛大學教授決定對這些腸道菌一探究竟,尋求真相。首先進入腸道菌目前已建立的DNA資料庫,搜尋找到糞腸球菌(Enterococcus)和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中存在大量酪胺脫羧酶(tyramine decarboxylase),而這個酵素就會使得左多巴在腸道被消化成多巴胺,再接著進行實際共同培養後確定,糞腸球菌是真正吃掉藥物的主要元兇。

查出糞腸球菌是元兇之後,巴爾斯科斯教授進一步瞭解到原先阻止人類酵素在腸道把左多巴變成多巴胺的藥物卡比多巴,並不能阻止糞腸球菌吃掉左多巴藥物,所以才會仍有將近56%的左多巴藥物被糞腸球菌在腸道轉變成多巴胺,問題來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使用抗生素來殺死糞腸球菌,雖然是一種方法,但會產生兩個大問題,一是糞腸球菌不見了,不知會對腸道功能產生何種改變,二是使用抗生素也會殺死其他腸道菌,這又會造成更多問題。所以使用抗生素絕對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厲害的是,哈佛大學化學系竟然合成出了另一個藥物AFMT((S)-α-fluoromethyltyrosine),非但能夠只封住糞腸球菌的嘴巴(阻止它把左多巴變成多巴胺),同時還不會影響糞腸球菌的生存,實在是劃時代的貢獻。因此,這篇發表在《科學》的研究論文,奠定了它的學術研究價值。

綜上結論,藥物對每個人所產生的療效不同,原因有很多,包含年齡、性別、同時服用的藥物和飲食習慣,當然也包含遺傳基因的不同。由於我們的腸道微生物所擁有的基因數目,比我們人類本身的基因數目還要多出150倍。而這些不同的基因就會產生大量且不同於人類的酵素,進而影響藥效。《科學》期刊的這篇研究,不僅為左多巴個體差異療效提供了答案,同時也可以更加精準控制帕金森氏藥物的療效,更對降低毒性提出了解決辦法。將來我們也可以透過每個人的糞便菌群,來預測藥物的療效。

▲藥物是否有療效,你的腸道菌決定?(圖/pixabay)

▲藥物對每個人所產生的療效不同。(示意圖/pixabay)

科學真的是日新月異,腸道菌的研究也是一日千里,經常刷新了我們的眼界,唯有持續的吸收醫學新知,才能與時俱進喔!

註一、所謂血腦障壁是指大腦被一層緊密的毛細血管壁(內皮細胞)與神經膠質細胞所形成的屏障所覆蓋,這個屏障位於血漿與腦細胞之間,屬於半通透性(semi-permeable),僅允許某些物質(如胺基酸、氧、葡萄糖、水)穿透,能夠選擇性的阻止某些物質(通常是有害物質)由血液進入大腦組織。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寶林專案今結束!重症1人換肝「肝功能恢復」 3人仍病危

寶林專案今結束!重症1人換肝「肝功能恢復」 3人仍病危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累積通報35人,其中2人死亡、4名重症還在加護病房治療,疾病管制署成立專案接受病例通報,由於自寶林3月26日停業至今已滿1個月,疾管署宣布今起寶林專案正式結束,不再接受通報跟進行檢驗。而4名重症者,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受訪表示,其中1名換肝者的肝功能已經有在運作且意識恢復,狀況好轉,另3人則都仍病危,接受救治中。

2024年04月26日 15:26

「鹿角結石」塞腎臟血尿 東港安泰醫院微創雙鏡手術一次清除

「鹿角結石」塞腎臟血尿 東港安泰醫院微創雙鏡手術一次清除

85歲林姓阿北因血尿至安泰醫院看診,經電腦斷層掃瞄及X光檢查發現右側腎臟內有一個約3~4公分的鹿角狀結石,巨大的結石已嚴重影響腎臟功能,考量結石體積龐大還有他的年紀及身體狀況,醫師和他及家屬討論後,決定進行「微創雙鏡聯合手術」,一次手術可清除98%以上的結石,傷口小好照護,術後恢復快,出院後快速恢復正常生活。

2024年04月26日 13:21

買新竹特產「米粉夾老鼠屎」吃到第6包才發現 衛生局揪4缺失

買新竹特產「米粉夾老鼠屎」吃到第6包才發現 衛生局揪4缺失

台北一名男子在新竹城隍廟附近買了新竹名產炊粉,回家料理時竟發現夾帶「老鼠屎」,氣得向媒體投訴。衛生局獲報後隨即派員前往該米粉加工社查核,查獲包含天花板有漏洞、沒幫員工體檢、燈具天花板有蜘蛛網、無清潔消毒紀錄等4項缺失,衛生局也下令限期改善。

2024年04月26日 12:58

頑固型憂鬱症會遺傳!台北榮總研究首證實 一等親罹病風險增9倍

頑固型憂鬱症會遺傳!台北榮總研究首證實 一等親罹病風險增9倍

頑固型憂鬱症有基因遺傳風險!台北榮總今(26)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精神醫學部情緒精準醫療中心李正達主任團隊分析國人就診資料,結果發現頑固型憂鬱症患者的一等親會大幅增加9.16倍頑固型憂鬱症的風險,證實頑固型憂鬱症在家族間有著高度的遺傳性,結果於今(113)年四月獲得精神領域頂尖國際期刊《JAMA Psychiatry》接受刊登,也獲CNN專文報導,獲得國際重視。

2024年04月26日 12:50

她丈夫早逝又因工作意外「全身40%燒燙傷」 陽光基金會陪伴重生

她丈夫早逝又因工作意外「全身40%燒燙傷」 陽光基金會陪伴重生

張大姐的先生早逝、沒有子女,因為工作意外造成全身40%燒燙傷,傷及臉部、右手及上半身,因為她只能靠自己一個人生活,很努力想趕快好起來,出院後到陽光基金會接受燒傷復健諮詢、壓力衣及心理諮商服務,後續社工協助連結提供經濟補助,減緩生活經濟壓力,還有就輔員陪她求職、嘗試各種可能。「陽光就像我的娘家,讓我們傷友可以依靠」張大姐現在接清潔工作,也在市場賣貢丸,希望趕快站穩腳步、自立更生。

2024年04月26日 11:30

康軒發聲明拒合作林叨囝仔!「遠離惡意或歧視性言論」

康軒發聲明拒合作林叨囝仔!「遠離惡意或歧視性言論」

網紅「林叨囝仔The Lins'Kids」媽媽Sydney被質疑在直播中歧視資源班學生,雖然她已在25日深夜道歉,並強調沒有歧視的想法,目前已有9家廠商發布聲明拒絕與她合作。而《康軒學習雜誌》發聲明強調「不與涉及不當言論或行為人士合作。」

2024年04月26日 10:03

花蓮賑災擴大2類補助!每戶最高可領75萬 基金會已募得13.3億

花蓮賑災擴大2類補助!每戶最高可領75萬 基金會已募得13.3億

賑災基金會今(26)日公告,花蓮賑災專案募款至今上午8時募得約13.3億元,總捐贈筆數17.8萬筆。基金會說明,為提供受災嚴重者家屬生活支持,不至因地震導致生活中斷,原遺屬生活補助項目「納入重傷者家屬」,並且增加補助金額,符合條件者,每戶最高可領75萬。

2024年04月26日 09:33

犯1大忌!13歲弟腎結石「痛到哭又吐」 醫搖頭:很多人都這樣

犯1大忌!13歲弟腎結石「痛到哭又吐」 醫搖頭:很多人都這樣

你家的孩子也不愛喝水嗎?彰化秀傳醫院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指出,一名13歲弟弟因左側腰痛「痛到哭又吐」被家人送到急診,檢查出左側輸尿管結石合併腎水腫,目前安排住院並進行輸尿管鏡鏡檢。他無奈表示,男孩幾乎很少喝水、只喝飲料,加上還有結石家族史。這也是他執業以來,遇過年紀最小的腎結石患者。

2024年04月26日 08:05

一吃飽飯「6件事不能做」!醫給忠告:危險動作

一吃飽飯「6件事不能做」!醫給忠告:危險動作

好不容易熬過忙碌高壓的一天,下班後想好好吃頓飯慰勞辛苦的自己,然而在吃飽後,又緊湊地接著做其他事情,看在醫師眼裡恐是大忌!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統整出「一吃飽不要做6件事」,包括立刻運動、洗澡、睡覺、喝茶及做繁重的家務勞動,並指飯後一根菸是危險動作。他建議,飯後最好留30分鐘~1小時的消化時間,再進行活動較為妥當。

2024年04月25日 21:34

1分鐘自我檢查 「7種表現」說明你蔬菜沒吃夠!

1分鐘自我檢查 「7種表現」說明你蔬菜沒吃夠!

日常生活中,「多吃水果和蔬菜」的道理幾乎人人都知道,但真正吃夠蔬菜的人卻不多!近日中國網路上一篇熱文「7種表現說明蔬菜沒吃夠!」廣為流傳,教民眾自我檢視蔬菜攝取量是否足夠。

2024年04月25日 21:1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