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南漂新加坡 資料科學家的所見所聞與反顧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圖文/XChange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

圖文/XChange

一個土地面積不到大臺北都會區三分之一,卻成為全世界經濟最開放的國家;一個常年夏天的熱帶島嶼(北緯1.4度),卻鮮少有蚊子出沒的特許之地;一個融合了華裔、馬來裔、印度裔等多樣化種族的小熔爐,卻擁有強烈國家認同的凝聚之地。

新加坡,這個麻六甲海峽的海運樞紐、無庸置疑的亞洲金融中心,現在又是如何著眼推動科技產業,吸引全球理工人才匯聚?

這篇文章不會提到新加坡的生活開銷,也不會提到準備產品經理面試的詳細過程,而是以一位在地任職 Data Scientist 的角度,分享新加坡科技產業的敲門磚、兩地產業政策的異同以及南漂後反顧臺灣的心得。

▲新加坡的中央商務區(圖/能code能舞還能用單手設計GPU的 EJ Ho攝)

▲新加坡的中央商務區(圖/能code能舞還能用單手設計GPU的 EJ Ho攝)

1. 所以這塊敲門磚長怎樣?

以海運貿易起家,而後轉型金融致強的新加坡,坐擁成熟的貿易網絡以及餅特別大塊的金融產業,所以這邊的新生代多數選擇攻讀貿易、金融等科系。因此,本土的工程師人才相當短缺,造成新加坡政府近十年積極轉型網路科技業的策略,包括了大量吸引海外人才進駐。

在這樣大環境的工程師缺口下,配上發達的獵人頭產業,只要在領英(LinkedIn)社群上有英文撰寫的正經工程背景,並將有興趣的工作地點設為新加坡,就會時常收到獵頭公司的面試邀約。這是一個可以獲得大量面試機會,篩選當地有興趣公司的好方法。

而就面試方面,在這樣一個事事講求效率、即戰力的新加坡,最受青睞的候選人往往是擁有直接相關經驗的人。直接相關,指的是擅長的程式語言、過去的專案內容乃至於慣用的程式庫,與職缺重疊越多機會就越大!

其他事項如全權由公司負責的工作簽證申請、談判靠個人勇氣的薪水行情因人而異,這邊就先略過不討論。

2. 臺灣 v.s. 新加坡的產業政策異同

就政體與過去策略主軸而言,本質上有很大的差異:

民主自由的政黨輪替,對上穩如泰山的一黨獨大;相同種族卻要分先後移民的同中求異(族群分化),對上不同種族又不分先後移民的異中求同(族群融合);靠著留美歸國的堅實人才在業界、學界撐起的硬體電子奇蹟,對上靠著政權穩定、開放市場吸引外資入駐撐起的經濟奇蹟。

對於下個二十年,臺灣仍舊要面對如何吸引海外人才回流,開創下一段奇蹟故事;同時,新加坡開始要面對東南亞、中國等地日趨穩定的政局與日漸開放的市場,能否在這樣的夾擊下維持吸引外資進駐的優勢。

臺灣擁有的優勢是強大的電資工程領域師資,像是在史丹佛創下一年碩畢兩年博畢並作育英才無數逾36年的李琳山教授、臺大MOOC執行長並提倡翻轉教室扭轉教育的葉丙成教授、以深度學習指標課程風靡全華語界的李宏毅教授,這群令人景仰的前輩,不求名不為利而毅然回國奉獻一生所學!除了工程領域之外,我也在離開臺灣後,才逐漸發現臺灣人有著「做幾分事講幾分話」的特值,比較不會亂吹牛或承諾無法做到的事(當然,這同時也是不會包裝行銷自己的缺點),這樣的務實性格也間接協助打造了完整堅實的世界級硬體產業!因此人才與技術都屬於我們的強項。

反觀新加坡,則於近十年祭出優惠稅率、低廉的水電地價全力吸引網路科技業巨擘(如 Google、Facebook、Amazon 等)於此設立亞太總部,並持續主動地拉攏各領域人才。學界上,吸引中國、東南亞及印度等地的優秀學生,給予豐厚獎學金就讀新加坡的公立大學,唯一的交換條件是要在新加坡留下就業3~5年。業界上,資料科學/人工智慧領域的工作簽證核准特別快(有2天就核准的例子),也據說近期該領域的雇用外國人限制比例也比較寬鬆。

說了這麼多大環境與政策規劃,讓我們來簡單做個實際的比較,就人工智慧領域最必要的原料 — 數據,來探討兩國政府如何施行開放數據:

新加坡政府的開放數據
擁有簡潔易懂的專業圖表、提供可串接實時資料的 API 、清楚的資料欄位註解以及專屬 Medium 部落格的完整教學與範例應用,可以觀察到新加坡政府成立了一整個數據專門小組(尊重專業)建設完整的開放數據生態系。

臺灣政府資料開放平台
則是擁有遠遠較大較多樣的各式資料庫(從東方果實蠅蟲數目到監獄會計報表,從青蔥電子交易金額到青少年嚼檳率,可謂無所不包無奇不有)、同樣提供可串接實時資料的 API 以及一系列圖文並茂的 Open Data 優質範例(如:細看醫療問題地方縣市資料比一比),隨然偶爾會有由各處室上傳的兩光資料欄位註解,但仍可以看見臺灣也有一股力量,一股被主流媒體忽視的力量,正在醞釀發揮!

種種比較似乎各有千秋,到底是推薦南漂到新加坡,還是留在故鄉臺灣呢?

3. 南漂,推嗎?

先總結上段所述:

新加坡的優點是高效率的政府、高流動的金流環境、外資與各國多樣領域人才的匯聚碰撞;臺灣的優勢則是擁有大量優質的扎實人才、強大完整的硬體產鏈、會使人心情大好的溫暖人情味以及好吃到感動落淚的食物們。

而南漂這個問題要由你自己來回答。

其實國外的月亮並非又大又圓,出國工作也不直接等於踏出舒適圈。

國外許多的缺點,往往在新鮮感的驅使下自動包容;而踏出舒適圈也並非非得出國,為了推動更多人支持同性婚姻而選擇坐下與長輩促膝長談、為了瞭解第一線員工的真正需求而頂著名門家世進到工廠揮汗如雨、辭掉北京科技巨擘的優渥工作機會而毅然回臺灣創業,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踏出舒適圈。

踏出舒適圈有太多面向,並非非得出國才能挑戰新的自我。

▲沒有天然景點?那就自己造一個,還要造一個別人沒造過的!金沙酒店與超級樹。(圖/能code能舞還能用單手設計GPU的 EJ Ho攝)

▲沒有天然景點?那就自己造一個,還要造一個別人沒造過的!金沙酒店與超級樹。(圖/能code能舞還能用單手設計GPU的 EJ Ho攝)

臺灣獨立是不是個假議題,我說不清楚;
但臺灣經濟需要重新振作,找到新方向,肯定是個真真切切的大議題!

同樣的,該不該南漂、北漂或是西漂,我也說不明白;
但我知道最最最重要的是,無論是漂在世界各地,或是待在故鄉打拚的臺灣人們:

請心繫那片曾經創造傲人經濟奇蹟的島嶼,停止對大環境的靠腰,替臺灣的新未來撐腰!

當我們都在怨嘆臺灣政府沒有路時,其實路就在自己手上。

無論出不出海,勇敢堅定地跨出下一步,踏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XChange

台灣最活躍的網路產業工作者社群,自 2016 年成立三年以來,持續推動實體互動式講座 #產業大聚 與 #海外工作同學會、產學串接專案 #數位內容大使、知識型長期職涯共筆 #Medium知識共享計畫,從線上到線下,凝聚網路圈海內外人才。核心成員近 100 人皆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舉辦 30+ 場實體講座,影響人次 5000+,並於 2018 年末於上海、北京、東京、雅加達、新加坡成立 5 大海外分社。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幾年前大腸癌還被視為中老年疾病,但近年醫學界震驚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分享「最容易被忽略的五大腸道警訊」,包括大便中有血、排便習慣改變、體重莫名下降、腹痛腹脹、貧血卻找不到原因,而45%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

2025年11月18日 06:51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南投縣幅員遼闊、各種醫療資源明顯匱乏,如全縣只有88家牙醫診所,牙醫師也未超過 200位;縣政府衛生局與南投縣牙醫師公會及臺中市牙醫師公會合作推動「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及「中寮鄉北中寮牙醫醫療站」,今日揭牌啟用,為完善南投縣偏鄉醫療再跨進一大步。

2025年11月17日 19:48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隨著秋冬接近,兒科醫師提醒,氣候溫度轉換下,日夜溫差變化成了隱形威脅,「幼兒型氣喘」正進入高發期,值得家長關注的是,幼兒氣喘發病年齡因現今生活習慣因素正逐年下降,以往常見於3、4歲以後確診的氣喘病,現在也有不到1歲就發作。醫師建議,久咳不癒、餵食困難出現嘔吐、活動力差都是關鍵警訊,若長期曝露空污環境更會刺激呼吸道,呼籲新手爸媽要重視。

2025年11月17日 16:42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亞東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今正式啟用,其中跨科整合的「全女醫女性乳房特別門診」備受關注。院方指出,該門診從報到、檢查到諮詢,皆由女性醫療團隊處理,並設置獨立候診區及專屬檢查動線,陪同男性僅能在報到區等候,希望女性在接受檢查、治療的過程中都能感到安心。

2025年11月17日 16:19

B肝「恐變癌」帶原者多不自知 醫示警6族群要主動篩檢

B肝「恐變癌」帶原者多不自知 醫示警6族群要主動篩檢

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逾萬人,其中「B型肝炎」在所有肝炎中帶原人數最多。醫師指出,早期B型肝炎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不少民眾為帶原者卻不自知,B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體液以及母嬰垂直傳播等途徑傳染,除未施打疫苗世代外,包括洗腎、免疫不全、 器官移植、家人有B肝感染以及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等都要主動進行篩檢。

2025年11月17日 16:04

食藥署稽查外送飲食 人从众、六扇門、早安美芝城違規遭罰

食藥署稽查外送飲食 人从众、六扇門、早安美芝城違規遭罰

食藥署今公布「114年度美食外送平台暨雲端廚房餐飲業稽查專案」結果,針對與美食外送平台合作的餐飲業者,基隆的「人从众厚切牛排」1件紅茶腸桿菌科超標;基隆的「川崎拉麵」豬肉原料原產地標示不符規定;台南「早安美芝城(西門概念店)」產品責任保險不符規定、台東「六扇門時尚湯鍋」基因改造資訊標示不符規定,已全數開罰。

2025年11月17日 14:16

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石崇良憶恩師哽咽: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石崇良憶恩師哽咽: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今(17)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受訪時透露,陳耀昌是自己在台大的老師,過去在擬定細胞治療特管辦法,老師是首席顧問。他語帶難過直說「我真的覺得很惋惜,我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2025年11月17日 12:53

瘦瘦針與腸癌「死亡率砍半」有關 研究:愈胖體質逆轉愈明顯

瘦瘦針與腸癌「死亡率砍半」有關 研究:愈胖體質逆轉愈明顯

被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有助大腸癌死亡率下降。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一項最新瘦瘦針相關研究,發現大腸癌病人使用後,5年死亡率僅1成5左右,未使用者則超過3成7,差距達1倍以上,引起各界關注。

2025年11月17日 12:1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