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昊璋醫師/感染EB病毒會怎樣嗎? 留意4大風險

▲EB病毒。(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EB病毒。(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文:余昊璋 屏東明正耳鼻喉科診所 主治醫師/柳營奇美醫院耳鼻喉科 兼任主治醫師

「EB病毒」無所不在

《案例一》

六歲的小寰,反覆高燒超過六天,醫生說是扁桃腺化膿,怕是細菌感染,也已經吃了幾天抗生素,但仍是發燒,皮膚還出現紅疹,因此到醫院檢查,診斷為「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説是「EB病毒」所引起的病⋯⋯

《案例二》

四歲的阿逸,本以為只是感冒,幾天後卻常常哭鬧大叫、行為怪異,指著妹妹叫怪獸,還一直說有恐龍在追他,爸媽一度以為「中邪」,帶到醫院檢查,診斷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說可能與「EB病毒」感染有關⋯⋯

《案例三》

張先生,四十歲,做了公司安排的健檢,EB病毒抗體呈現紅字,聽同事說這可能是鼻咽癌,焦急到醫院耳鼻喉科做鼻咽內視鏡檢查,還好醫生説虛驚一場,但這到底要不要緊呀?

《案例四》

「媽玩親親,童染接吻病」,看報紙媒體的標題,嚇的年輕的陳姓媽媽都不敢親自己的小孩,小孩發燒時一直追問醫生是不是「接吻病」?還有,跟老公接吻是不是也會得病啊?

以上看似不相關的案例,通通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有關

EB病毒的學名是第四型人類皰疹病毒,最早是在1964年,非洲淋巴瘤病童的身上發現,再由Epstein及Barr等人以電子顯微鏡檢出,是第一種被發現與惡性腫瘤有關的病毒。

之後的研究發現,在鼻咽癌患者的血中存在大量EB病毒的抗體,另外,感染EB病毒會引起一種淋巴球增加的疾病,稱為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以及全世界有九成以上的人類都感染過EB病毒感染⋯⋯。

被EB病毒感染有時並無明顯不適,造成人們感染卻不自知,乍看之下是對人類無害,但如此一來人群中隱藏的帶原者便會增多,一旦病毒感染到免疫力較弱的個體時,便會開始恣意妄為,引起疾病。

「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

EB病毒感染的急性期,會出現發燒,通常持續5-7天,甚至7-14天,扁桃腺出現化膿,有時與細菌感染不易區分,頸部淋巴腺腫大,腹部則有肝脾腫大,其他非特異性的症狀如倦怠、頭痛、肌肉痠痛、食欲不振等。有的小孩在服用抗生素治療後皮膚出現紅疹,抽血檢查顯示白血球中的單核球增多,故名「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

由於是病毒的感染,治療上並無特效藥,以緩和發燒及疼痛的症狀治療為主,抗病毒藥物似乎成效不彰,但是,如果有出現呼吸窘迫或其他併發症,則會考慮以類固醇治療。

簡單一句:兒童發燒超過五天,最好進一步檢查,並注意有無併發症!

「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

EB病毒感染急性期過後,要注意有無產生血液方面或腦炎、腦膜炎等併發症,其中有一種少見、但很有名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即是病毒影響腦部,造成了「視錯覺」,看到的事物變形,靜止的物體突然動起來,發病的小孩會行為怪異、胡言亂語,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裏的小女孩一樣,彷彿闖進了異想世界,家長會懷疑小孩是否是「中邪」或精神分裂,其實這都是腦炎的症狀之一。

簡單一句:覺得小孩中邪或行為言語怪異,就醫檢查比收驚重要!

EB病毒與「鼻咽癌」

由於感染EB病毒過後,會持續潛伏在鼻咽部,研究發現EB病毒的DNA幾乎100%存在鼻咽癌的原發腫瘤與轉移的病灶內;另外,在鼻咽癌病人身上,血中EB病毒抗體的濃度偏高,治療成功後其指數也會下降,因此,血漿EB病毒含量對於已確診的鼻咽癌,可當作一種腫瘤標記。

但由於一般成人大都接觸過EB病毒,血中的抗體也多半呈現陽性反應,雖然病毒抗體呈現陽性比起呈現陰性的人,未來得鼻咽癌的比例較高,但整體來說,檢查出陽性的人真正罹患鼻咽癌的人不到百分之一,所以此種指數只能做參考,並不代表一定得了鼻咽癌,若臨床上有所懷疑,例如脖子摸到腫塊,流鼻血,耳朵出現悶塞感等,應接受鼻咽鏡檢查並追蹤。

簡單一句:抽血篩檢鼻咽癌不可靠,自己留意相關症狀,或直接找醫生檢查比較靠譜!

「親吻病」

EB病毒依靠人與人之間的體液傳播,所以凡是親吻、共用盥洗用品或餐具、輸血及共用針頭等等都能夠傳播,其中又以親吻尤甚,這就是EB病毒引起的疾病又被稱作「親吻病」的原因。

容易遭受EB病毒感染且引發症狀的族群有二,其一是免疫力較弱的嬰幼兒,其二是情竇初開的年輕男女。

研究發現國內感染的年齡層較國外輕,八成在兒童時期就已經感染過了,這可能跟我們使用筷子的習慣及父母餵養幼兒的方式有關。別忘了EB病毒潛伏在多數成人體內,所以大人或長輩不應該去親吻「別人家」的小孩,至於可不可以親吻自己寶寶⋯⋯?其實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收集」各式各樣的病毒,是促使免疫系統發展成熟的必經之路,不必因噎廢食、過度焦慮,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就好,而且,哪有父母親不親自己孩子的。

另外年輕人因為與異性有較多的接觸機會,在進行親吻或性行為時,往往也因為體液交換而傳染EB病毒,不過,由於多數人小時候都得過了,充其量也只是病毒株交換而已,真正因此發作「接吻病」並不常見,而且,哪有情侶不接吻的?

簡單一句:人生何處無病毒,順其自然,注意衞生就好!

本文為問8 線上健康諮詢提供,原文刊載於此

問8 線上健康諮詢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秦良丰奇蹟生還 主治醫陳元皓曝康復過程「最難忘一幕」

秦良丰奇蹟生還 主治醫陳元皓曝康復過程「最難忘一幕」

在2018年漢光演習中,傘兵秦良丰跳傘發生意外,從大約130層樓的高空墜落,經搶救後,不但生還,並恢復行動力。身為秦當時的主治醫師,陳元皓說,照顧軍中弟兄責無旁貸,當時醫療團隊接手後,所有成員都抱著「一定要讓他好起來」的決心投入,不過最後能成功,關鍵還是秦「過人的勇氣」。

2025年11月01日 09:24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流感疫苗一個月431萬人搶打創紀錄 羅一鈞示警12月疫情捲土重來

流感疫苗一個月431萬人搶打創紀錄 羅一鈞示警12月疫情捲土重來

疾病管制署今(1)日開放公費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第二階段接種,疾管署長羅一鈞公布最新數據,公費流感疫苗開打一個月總計接種431.7萬劑,創下史上最旺紀錄,若打氣持續,月底將討論是否額外增購流感疫苗。羅一鈞也示警,流感疫情預期本月中才會脫離流行,但隨著秋冬氣溫逐漸下降,疫情可能在12月中下旬捲土重來。

2025年11月01日 14:28

衛福部推「鏟子超人」免費心理諮商方案 今起一年內可有3次服務

衛福部推「鏟子超人」免費心理諮商方案 今起一年內可有3次服務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事件發生至今,第一線救災人員與投入災區復原工作的志工,身心承受高度疲憊與情緒張力,甚至影響後續生活。衛生福利部今(1)日起推出「馬太鞍溪堰塞湖救災人員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馬太鞍溪方案),提供投入救災人員及志工,1年內每人3次心理諮商服務,盼成為救災英雄及鏟子超人「安心」的後盾。

2025年11月01日 13:28

石崇良再揭衛福部人事!3名副署長人選確定「健保署要再等等」

石崇良再揭衛福部人事!3名副署長人選確定「健保署要再等等」

衛福部長石崇良9月1日上任後,加速推動衛福部人事佈局,本週陸續公布疾管署、國健署、食藥署3位副署長人選,繼先前已曝光疾管署副署長林明誠,石崇良今(1)日透露,國健署副署長由原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升任,食藥署副署長是該署主任秘書蔡淑貞接任。

2025年11月01日 13:02

老是聽到水聲閉眼就見泥流!門諾醫進災區撫慰災民創傷後遺症

老是聽到水聲閉眼就見泥流!門諾醫進災區撫慰災民創傷後遺症

馬太鞍堰塞湖潰決造成光復鄉重創,洪水退去已逾一個月,街道泥濘大多清除,多數家戶的水電設備也逐步恢復正常。然而,在環境漸漸回復秩序的同時,災民心裡的創傷仍在延續。有人擔心睡得太沉,不敢吃安眠藥,看不見的傷,比泥水更添淤堵。門諾醫院壽豐分院精神醫學系主任鍾德日前走進災區安撫受創心靈,為災民送藥、諮商,也送去一句句「你不再孤單」的問候。

2025年11月01日 12:34

左流右新第2階段開打!120家全聯、大全聯設站「打疫苗送香蕉」

左流右新第2階段開打!120家全聯、大全聯設站「打疫苗送香蕉」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左流右新」第二階段今(1)日開打,疾管署和全聯福利中心再次合作,在全台120家全聯及大全聯門市設置疫苗接種站,讓民眾日常採買時就可以在社區就近打疫苗,還會有健康禮一串香蕉可立即補充體力。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防疫大使謝祖武與曲艾玲今在全聯南港旗艦店示範接種,人潮眾多,一個早上下來已經有近400人施打,氣氛相當熱烈。

2025年11月01日 11:50

深耕台灣逾30年 藥廠三度獲頒優良外商獎

深耕台灣逾30年 藥廠三度獲頒優良外商獎

在台深耕超過30年的外商製藥公司「台灣諾華」,今年第三度榮獲經濟部金商獎「優良外商」肯定,並獲副總統蕭美琴接見。台灣諾華總裁Keizo Miyazawa表示,獲獎是對公司持續投資台灣、引進創新醫藥的認可。

2025年10月31日 23:14

打造AED救命地圖!公私協力推動公民行動「讓圖資精準化」

打造AED救命地圖!公私協力推動公民行動「讓圖資精準化」

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搶救心臟驟停患者,可降低到院前死亡率,讓民眾及時找到AED是一大關鍵。厚生會全⺠急救委員會、愛陌生協會、開放文化基金會與實現會社共同推動「Taiwan AED Google Map 全民建置行動」,提升查找的精確性與方便性,讓每一台救命設備就能發揮最大價值,進而多挽救一條寶貴的生命。

2025年10月31日 19:06

歷經2次流產!孕婦堅持生下「內臟外露」寶寶 醫連夜開刀救命

歷經2次流產!孕婦堅持生下「內臟外露」寶寶 醫連夜開刀救命

大陸杭州一名34歲盧姓女子(化名)婚後歷經2次流產,今年初終於又懷上期待已久的孩子,但懷孕12週產檢時,超音波顯示胎兒大部分肝臟位於腹腔外,被診斷為「巨大型臍膨出」,讓她一度陷入絕望。所幸在盧女生下寶寶,由醫護團隊連夜搶救照顧,女嬰成功康復活下來。

2025年10月31日 18:3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