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小撇步 寶寶奇蹟睡過夜

圖/mamibuy

圖文/Mamibuy
內容編輯/Vera Chen

黑眼圈新手爸媽們,寶寶出生到現在你們睡過夜了嗎?如果寶寶出生3個月後馬上睡過夜,恭喜你們生到天使寶寶。若寶寶都1、2歲了半夜還爬起來罵罵號,也許你該來看看這6個方法。

6個月寶寶,就有潛力睡過夜

嬰兒在出生的頭幾個月,成長快速、熱量消耗大,所以不分白天夜晚都需要隨時喝奶、補充熱量,何時才能慢慢睡過夜呢?黑眼圈奶爸徐嘉賢醫師曾撰文表示:「部分的寶寶約在4~6個月左右,白天喝的奶的熱量,足夠支撐晚上5~6小時的睡眠。」所以正常來說寶寶6個月後,晚上就比較能夠睡過夜,雖然可能需要1、2次的夜奶,但睡眠時間也會逐漸拉長。

寶寶睡過夜的6個小撇步

1. 遵循「吃、玩、睡」的模式

寶寶白天的作息重點應該是「吃→玩→睡」,三個動作屬於一套完整循環,這樣一來,寶寶睡醒有精神也剛好肚子餓,就可以認真把奶喝飽,吃飽後讓寶寶保持清醒一段時間,跟他說說話、逗他玩,玩累了就能好好小睡一下,小睡時間盡量別超過2小時,再開始下一個循環。

2. 最後一餐餵飽飽

每次餵奶都一定要餵飽,若是喝到一半睡著就叫醒他,儘量讓寶寶在吃奶時保持清醒,這樣才會「吃好吃滿」。尤其時睡前最後一餐絕對要吃飽,才能讓寶寶盡量睡過夜,撐到下次餵奶的時間。

圖/mamibuy

3. 給寶寶「日夜有別」的區別

剛出生的寶寶分不清楚白天黑夜,因此爸媽可以趁早幫寶寶建立日夜作息,建議利用明亮與黑暗的燈光,來幫助寶寶認識醒著和入睡的環境差異。

4. 放輕柔的睡眠音樂

柔柔的音樂可以協助寶寶放鬆,情緒也可以慢慢穩定下來,重點是每天睡前固定放同一首輕音樂,就好像一種睡眠儀式,聰明的寶寶會知道聽這首音樂就表示該睡覺囉!

5. 舒適的睡眠環境

為了讓寶寶晚上能一覺到天明,不妨試著在睡前幫他洗個暖呼呼的熱水澡,或是陪他玩一下睡前遊戲,不僅可以消耗他的精力,也能讓他在身心都很舒服放鬆的情況下入睡。

圖/mamibuy

6. 雙手包覆緊緊的

新生兒容易被自己的反射動作嚇醒,所以睡覺時可以用包巾包覆寶寶全身,不但保暖,還能讓寶寶的睡眠更加安穩。

萬一寶寶半夜討奶喝的話……

戒夜奶的過程無法一蹴可幾,如果半夜寶寶爬起來哭鬧討奶喝,爸爸媽媽不要馬上心軟去泡奶喔!這時別開燈,也不要急著抱起他,讓他哭個10~15分鐘,必要時再輕拍寶寶的背部安撫,看他能不能自行睡著。畢竟有時候寶寶半夜哭鬧,只是需要安撫,並不是肚子餓,若每次夜哭就塞奶給他,久了會養成他半夜討奶的壞習慣。當寶寶發現每次哭都不會有人立刻理他的話,他哭的時間會越來越短,然後就不再哭、不再討奶,甚至可以自己再睡回去。

【延伸閱讀】
泡奶溫度務必用70度熱水,你知道原因嗎?

本文擷取自「寶寶睡過夜是奇蹟?6個小撇步,讓他一覺到天亮」,獲「MamiBuy媽咪拜」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85歲陳姓阿嬤近日出現頭痛、腹痛與腹瀉,家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診後卻驚見是致命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由於患者高齡,手術風險極高,醫院立即啟動高風險手術應變機制,由蘇以理主任及李涵彥主任採雙主治制度聯手執刀。經過團隊7小時分秒必爭的搶救,成功完成人工血管重建,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目前恢復良好,已能下床行走。

2025年11月27日 09:06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傳出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協助備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公器私用檢舉爆料。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說明結果,當事人表示無霸凌情形,就主管人員行政管理欠妥部分,經考績委員會討論後決議「不予懲處」。

2025年11月26日 16:00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一名年輕男性遭步槍擊傷,造成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暴露,被緊急送至三軍總醫院搶救,經醫療團隊啟動跨科協作,展開高難度顱顏重建治療,透過3D列印輔助導航等技術,成功助患者在重創後找回外觀及生活功能。

2025年11月26日 15: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