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小撇步 寶寶奇蹟睡過夜

圖/mamibuy

圖文/Mamibuy
內容編輯/Vera Chen

黑眼圈新手爸媽們,寶寶出生到現在你們睡過夜了嗎?如果寶寶出生3個月後馬上睡過夜,恭喜你們生到天使寶寶。若寶寶都1、2歲了半夜還爬起來罵罵號,也許你該來看看這6個方法。

6個月寶寶,就有潛力睡過夜

嬰兒在出生的頭幾個月,成長快速、熱量消耗大,所以不分白天夜晚都需要隨時喝奶、補充熱量,何時才能慢慢睡過夜呢?黑眼圈奶爸徐嘉賢醫師曾撰文表示:「部分的寶寶約在4~6個月左右,白天喝的奶的熱量,足夠支撐晚上5~6小時的睡眠。」所以正常來說寶寶6個月後,晚上就比較能夠睡過夜,雖然可能需要1、2次的夜奶,但睡眠時間也會逐漸拉長。

寶寶睡過夜的6個小撇步

1. 遵循「吃、玩、睡」的模式

寶寶白天的作息重點應該是「吃→玩→睡」,三個動作屬於一套完整循環,這樣一來,寶寶睡醒有精神也剛好肚子餓,就可以認真把奶喝飽,吃飽後讓寶寶保持清醒一段時間,跟他說說話、逗他玩,玩累了就能好好小睡一下,小睡時間盡量別超過2小時,再開始下一個循環。

2. 最後一餐餵飽飽

每次餵奶都一定要餵飽,若是喝到一半睡著就叫醒他,儘量讓寶寶在吃奶時保持清醒,這樣才會「吃好吃滿」。尤其時睡前最後一餐絕對要吃飽,才能讓寶寶盡量睡過夜,撐到下次餵奶的時間。

圖/mamibuy

3. 給寶寶「日夜有別」的區別

剛出生的寶寶分不清楚白天黑夜,因此爸媽可以趁早幫寶寶建立日夜作息,建議利用明亮與黑暗的燈光,來幫助寶寶認識醒著和入睡的環境差異。

4. 放輕柔的睡眠音樂

柔柔的音樂可以協助寶寶放鬆,情緒也可以慢慢穩定下來,重點是每天睡前固定放同一首輕音樂,就好像一種睡眠儀式,聰明的寶寶會知道聽這首音樂就表示該睡覺囉!

5. 舒適的睡眠環境

為了讓寶寶晚上能一覺到天明,不妨試著在睡前幫他洗個暖呼呼的熱水澡,或是陪他玩一下睡前遊戲,不僅可以消耗他的精力,也能讓他在身心都很舒服放鬆的情況下入睡。

圖/mamibuy

6. 雙手包覆緊緊的

新生兒容易被自己的反射動作嚇醒,所以睡覺時可以用包巾包覆寶寶全身,不但保暖,還能讓寶寶的睡眠更加安穩。

萬一寶寶半夜討奶喝的話……

戒夜奶的過程無法一蹴可幾,如果半夜寶寶爬起來哭鬧討奶喝,爸爸媽媽不要馬上心軟去泡奶喔!這時別開燈,也不要急著抱起他,讓他哭個10~15分鐘,必要時再輕拍寶寶的背部安撫,看他能不能自行睡著。畢竟有時候寶寶半夜哭鬧,只是需要安撫,並不是肚子餓,若每次夜哭就塞奶給他,久了會養成他半夜討奶的壞習慣。當寶寶發現每次哭都不會有人立刻理他的話,他哭的時間會越來越短,然後就不再哭、不再討奶,甚至可以自己再睡回去。

【延伸閱讀】
泡奶溫度務必用70度熱水,你知道原因嗎?

本文擷取自「寶寶睡過夜是奇蹟?6個小撇步,讓他一覺到天亮」,獲「MamiBuy媽咪拜」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睡眠荷爾蒙」在腸道濃度高400倍 研究發現補充益生菌有助好夢

「睡眠荷爾蒙」在腸道濃度高400倍 研究發現補充益生菌有助好夢

睡不好,可能和腸道不健康也有關係。兒科醫師吳昌騰在臉書分享研究指出,改善腸道菌群可能有助提升睡眠品質,例如補充益生菌、增加益生元,甚至利用糞便微生物移植,都是目前受到關注的方法。

2025年11月24日 10:19

高中、大學生接種疫苗比率低 醫喊「快打」:別讓校園成病毒溫床

高中、大學生接種疫苗比率低 醫喊「快打」:別讓校園成病毒溫床

今年流感疫苗累計接種478萬劑,是歷年同期最高,接種相當踴躍。對此,醫師呼籲,接下來要正式進入冬天,除了嬰幼兒之外,沒接種的「學生」族群要盡快接種,根據日本研究發現,「群體生活」的族群,如果整體有3成施打率,發生流行機會比較低。

2025年11月24日 10:00

女嬰患罕見畸胎瘤暴風式長大 「16cm超巨大腫瘤」驚人畫面曝

女嬰患罕見畸胎瘤暴風式長大 「16cm超巨大腫瘤」驚人畫面曝

台中一名產婦產下女嬰,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達16公分的巨大腫瘤,宛如一顆「大球」。經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團隊診斷,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並在女嬰出生9天後,成功透過手術切除重達530公克的腫瘤。該腫瘤重量幾乎佔女嬰體重的六分之一,所幸化驗後為良性,女嬰目前已能正常成長。

2025年11月24日 09:57

登階測肺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警告:肺阻塞危機不容忽視

登階測肺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警告:肺阻塞危機不容忽視

為響應世界肺阻塞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近日在台中廣三SOGO舉辦「登階挑戰」活動,邀請民眾一分鐘登階測肺功能。活動中,民眾一階一階拾級而上,有人氣喘吁吁,有人邊爬邊脫外套,每個人都在挑戰自己的肺力極限。

2025年11月24日 09:36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不少藝人將陸續舉辦演唱會,民眾紛紛準備「搶票」。醫師指出,搶票其實會促使多巴胺大量分泌,可視為一種「大腦的極限運動」,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場激烈的「靜態運動」,但對健康來說也有好壞,好處是能讓人感到興奮,壞處則是預期的獎勵落空,多巴胺水平會瞬間低於基準線,導致極度的失落、空虛,甚至憤怒。

2025年11月23日 18:08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醫師提醒,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也屬高風險族群。

2025年11月23日 16:58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泰國一名醫師警告,冬季洗澡切勿做出5大錯誤習慣,否則恐增加心臟負擔,嚴重時可能引發心悸、血壓飆升,甚至在浴室內頭暈昏倒,進而受傷或導致身體危害。

2025年11月23日 16:12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想讓身體維持年輕狀態,其實不需要複雜做法,從日常作息就能著手,包括規律睡眠、適度斷食、少糖飲食、增加運動量等,這些都能啟動身體內「長壽基因」的修復模式。他強調,只要生活節律穩定,細胞會自動進入更有效率的運作模式。

2025年11月23日 15:3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