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原蛋白商品怎麼挑?維生素C、蝦紅素很重要!營養師這樣說

▲▼保健食品(示意圖/記者陳世昌攝)
▲營養師建議,可購買含有維生素C、蝦紅素、魚油等成分的膠原蛋白商品,效果較其他未含有的商品效果好一些。(示意圖/記者陳世昌攝)


記者崔至雲/採訪報導

隨著年紀增長,膠原蛋白的合成速率減緩、流失率增加,導致許多膠原蛋白流失的問題慢慢浮出來,因此追求膠原蛋白一直以來都是很熱門的話題。但是到底要怎麼吃,才能讓膠原蛋白真正吸收?營養師指出,可購買含有維生素C、蝦紅素、魚油等成分的膠原蛋白商品,其效果會比其他未含有的商品效果好一些。

營養師Angela指出,為了符合現代人的消費習慣,市面上確實有很多方便食用的膠原蛋白飲品或藥品,小小一杯膠原蛋白確實也沒有太多負擔,其中可觀察成分中是否有蝦紅素、維生素C等,其成分都有助於提升體內膠原蛋白。

Angela針對蝦紅素進一步說明,蝦紅素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具有在惡劣環境下也能保持活力的特性,它的環境適應力是維生素C的6000倍,能更加穩定地幫助身體排除不良物質,有助調理體質與膚質。

另外,針對維生素C,Angela也說,維生素C屬於抗氧化成分的一種,也被視為是保養肌膚的關鍵營養素之一,根據研究指出,維生素C有保護皮膚、促進皮膚細胞修復與再生的作用。日常飲食適量攝取維生素C,有助美白、促進皮膚膠原蛋白的形成,因此,平時可以多攝取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像是番石榴、奇異果、柑橘等。

▲▼維他命C,膠囊,藥丸,維生素C,檸檬。(圖/翻攝自pixabay)
▲營養師指出,日常飲食適量攝取維生素C,有助美白、促進皮膚膠原蛋白的形成。(圖/翻攝自pixabay)

Angela也提供一個小技巧,膠原蛋白飲品盡量在睡前或空腹食用,有些膠原蛋白飲若有添加魚皮或魚麟,也可以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果汁一起飲用,這樣會更順口,營養也不會減分喔。

Angela表示,除了健康食品外,平時也可從飲食中獲得膠原蛋白,像是豬皮、雞腳、牛筋、魚肚、海參等食物中吃到,但也提醒,雖然膠原蛋白有助於皮膚保持水潤、有彈性,但這類含膠原蛋白的動物性食物,脂肪與熱量通常也較高,攝取太多反而不利健康。

Angela提醒,為了不讓本身擁有的膠原蛋白流失,平時也要做好防曬,避免在豔陽下紫外線造成的膠原蛋白損失,另外,飲食不均衡、蛋白質攝取不均衡、加工製品、高脂肪食物過量攝取及新鮮蔬果攝取不夠多導致維生素C不足,都會造成膠原蛋白流失,因此平時飲食也是很重要的元素。

但Angela也強調,均衡飲食、做好防曬、多補充維生素C,如此,不需要特別補充膠原蛋白,另外,保健食品只是輔助角色,並非讓你依靠或偷懶的藉口,不能因為吃了方便的膠原蛋白飲品,就放縱亂吃、作息不正常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運動才是健康又美麗的根本方法。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她喊快撐不下去! 醫揪元凶「整個人重生笑了」

她喊快撐不下去! 醫揪元凶「整個人重生笑了」

耳鼻喉科醫師蔡明劭分享,一名女性有「睡眠呼吸中止合併失眠」,這類病人最常被誤認為「只是失眠」,其實真正的兇手是整夜反覆的「無聲缺氧」,經使用陽壓呼吸器(CPAP),整個人也重新找回光彩與自信。

2025年07月01日 08:31

線上換護照放寬!7月新制一次看 家貓可不打狂犬疫苗

線上換護照放寬!7月新制一次看 家貓可不打狂犬疫苗

今天7月第一天,有多項新制上路,包括台北市提倡環保,280場所的免洗餐具將收費,還有台中科博館、高雄科工館門票調漲。另外,線上申換護照條件放寬,效期不足6月適用。客委會為鼓勵民眾走進客家文化,則推出1000元「數位客家幣」,共有28萬份開放登記。《ETtoday新聞雲》整理新制懶人包,供讀者參考。

2025年07月01日 08:01

大腸癌年輕化3警訊 醫:許多人就診已晚期

大腸癌年輕化3警訊 醫:許多人就診已晚期

消化內科、肝膽腸胃科醫師謝文斌提醒,大腸癌年輕化你也該留意,如果腹部常不適、大便習慣改變、體重異常下降,別以為是小問題拖著不看。

2025年07月01日 07:48

營養師示警「2危險食物」天天吃成隱形殺手 台灣十大死因藏共通點

營養師示警「2危險食物」天天吃成隱形殺手 台灣十大死因藏共通點

俗話說病從口入,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食物竟然默默奪命!」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最新研究發現,台灣十大死因中癌症、心臟病、肺炎、腦中風、糖尿病等看似難以預防的重大疾病,背後共通點都是「錯誤的日常飲食習慣」,其中尤以鹽分攝取過多、高頻率攝取加工肉品最為致命。

2025年07月01日 02:32

愛喝「1飲料」!28歲孕婦3度進ICU 早產嬰兒進重症監護室

愛喝「1飲料」!28歲孕婦3度進ICU 早產嬰兒進重症監護室

大陸河南鄭州一名懷孕32周的李姓女子,因妊娠期間飲食不當、頻繁飲用奶茶導致妊娠高血壓,最終必須提前剖腹產,早產嬰兒僅重約1600公克,目前仍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

2025年07月01日 01:24

泌尿微創權威吳俊德接基隆長庚院長 孫啟欽升副院長添眼科戰力

泌尿微創權威吳俊德接基隆長庚院長 孫啟欽升副院長添眼科戰力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今(30日)舉行新、舊任院長交接典禮,原任院長賴旗俊轉任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院長,新任院長一職由林口長庚副院長吳俊德接任,監交人長庚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期許兩位新任院長,持續推動各項院務並且創新發展,帶領團隊為病患開創最大的福祉。

2025年06月30日 18:29

陽明交大、台大兒醫開發「胎兒罕病」預測技術 登國際期刊

陽明交大、台大兒醫開發「胎兒罕病」預測技術 登國際期刊

提早診斷胎兒可能罹患的罕見疾病,是每對父母最深的期盼。陽明交大與台大兒童醫院開發一項預測罕病FOXG1症候群嚴重程度的檢測流程,透過動物實驗等方式,成功預測超過9成病患腦部異常的嚴重程度。

2025年06月30日 18:21

出國旅遊忘做1事!她「腿麻指甲發黑」嚇壞 醫示警:恐心梗截肢

出國旅遊忘做1事!她「腿麻指甲發黑」嚇壞 醫示警:恐心梗截肢

正值暑假期間,不少人會安排旅行,然而近期天氣炎熱,出門在外務必記得定時補充水份。一名女子近日去澳門自助旅行,旅行中常忘記「喝水」,回飯店後發現整隻腳麻到不行,且腳指頭開始發黑,整個指甲就像撞到黑青一樣,回台灣就醫檢查,竟是「脫水」產生血栓,導致血液沒辦法送到肢體末端,引發壞死。

2025年06月30日 18:1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