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麥當勞最迷你分店竟然住的是「蜜蜂」?

▲麥當勞攜手設計公司Nord DDB打造「麥蜂巢McHive」。(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麥當勞攜手設計公司Nord DDB打造「麥蜂巢McHive」。(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foodNEXT
撰文/蘇楓雅(《食力》專欄作家

麥當勞儘管是速食之王,卻一直背負著地球破壞者的壞名聲。隨著時代移轉,近年來麥當勞也努力刷新品牌形象,從2015年推出的客製化漢堡「Create Your Taste」、到2018年快樂兒童餐添加蔬果與鮮奶,逐步將健康的元素與品牌緊扣。2019年,麥當勞選擇以「關懷」為主題,把人們對飼牛場破壞土壤、使溫室效應惡化的關注眼光,轉移到照顧地球蜜蜂群的環保議題上。

一般對瑞典的印象是:設計感十足、低調有品味、環保意識強、人文素質高、純淨精簡;而入駐當地的麥當勞當然也需要入境隨俗,提升自己的美感與社會責任感。2019年初,有感於地球的蜜蜂數量逐年遞減的危機,以及蜜蜂對於作物生產的重要性,麥當勞攜手設計公司Nord DDB 創造「麥蜂巢 McHive」:世界最迷你的麥當勞,豎著金色拱形M字標誌,還有得來速、室外陽傘區等,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屋頂養蜂箱。瑞典麥當勞行銷總監表示,這是加盟者Christina Richter 的發想,卻能藉由麥當勞的企業規模擴大其漣漪效應。

▲「麥蜂巢 McHive」為結合麥當勞特色之養蜂箱。(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麥蜂巢 McHive」為結合麥當勞特色之養蜂箱。(圖片來源:《食力》提供)

▲「麥蜂巢 McHive」還有得來速與室外陽傘區的設計。(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麥蜂巢 McHive」還有得來速與室外陽傘區的設計。(圖片來源:《食力》提供)


繼「麥蜂巢」後第二波推出供蜜蜂住的飯店!


用世界最小的麥當勞服務勤做工的蜜蜂群,這個行銷主題吸引了全球注目。延續這股人氣,Nord DDB於2019年9月推出第二件設計:為蜜蜂量身定做的「廣告牌飯店 billboard hotel」,裝置在大型廣告看板背後的養蜂箱,造型就像童話書裡的高原小木屋。

相關影片
(影片來源:《食力》提供)

瑞典有30%的野生蜜蜂受到生存威脅,主要原因是缺乏休息的棲身之處。這個設計為雙方帶來的好處是:麥當勞加盟者可以把廣告牌換成木製的,協助為蜜蜂提供溫暖的窩;反過來加盟者則可以利用這個新看板呈現客製化的廣告。

而麥當勞也主動聯手大型廣告看板商JC Decaux,在沒有被使用的廣告牌背後裝置「蜜蜂飯店」。 目前第一批測試的6家飯店,位在離斯德哥爾摩20分鐘車程外的耶爾費拉(Jarfalla),而且各個坐北朝南,因為這是蜜蜂群覺得最舒服的居住方位。瑞典麥當勞期盼在2020年擴大這項行動,維持長期投入環保議題的新形象。

不只關心蜜蜂 也走入瑞典在地文化

你以爲瑞典的麥當勞只關心蜜蜂嗎?隨著瑞典人駕駛電動車的數量增加,麥當勞附設的充電站已是北歐地區數一數二的,佔總數量之55%。善加利用麥當勞標誌的高度與辨識度,金色拱形下多了3項服務價格牌:充電站、大麥克、快樂餐,讓電動車的駕駛者從遠處就能一眼為自己的肚子和車子找到需要的補給。

國際品牌走進其他文化之後,為了與在地消費者溝通、獲得認同,就有必要吸取、融合在地文化與習慣,甚至展現出同等的生活態度與精神;瑞典可說是做到了180度品格提升的效果,令消費者驚豔——除了贊助,原來麥當勞也可以很有設計感,具備細膩的關懷力量,不只是喧囂的大眾化。

換個角度來看,消費群眾其實就屬於這一股提升的力量;試問:你是讓喜愛的品牌升格的消費者嗎?

延伸閱讀
速食快的不只是速度,還有社會責任概念
讓麥當勞風行全球的祕密!極致標準化近乎龜毛
速食業跟上人造肉商機!連漢堡王員工都難分辨的素肉漢堡成功帶動2成客群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280萬糖友失智風險翻倍 專家:曾發生低血糖更要注意

280萬糖友失智風險翻倍 專家:曾發生低血糖更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愈來愈多,醫界估計全台可能已有280萬人。因應今天世界糖尿病日,台灣神經學學會在臉書提醒,糖友的失智風險比多數人想像更高,相較一般人,發生血管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分別增2.4 倍、1.6 倍,如曾出現低血糖,未來失智機率也會加倍,糖友平常務必注意控糖,以免認知功能不知不覺流失。

2025年11月14日 11:21

人工生殖法草案已送政院 國健署長:應尊重代孕者隱私

人工生殖法草案已送政院 國健署長:應尊重代孕者隱私

近期男同志代孕爭議不斷,有男同志赴美國代孕還上傳孕母生產過程畫面,更傳出身份疑似為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國健署署長沈靜芬今日出席活動受訪回應,《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已經送行政院,內容是有納單身女性、女同志,修法主要重點在於強調「女性自主權」,至於爭議事件,沈靜芬不予評論,但強調應該尊重代理孕母本身的隱私。

2025年11月14日 10:58

醫PO「代理孕母無碼私密照」 台北慈濟:私領域行為、已加強關懷

醫PO「代理孕母無碼私密照」 台北慈濟:私領域行為、已加強關懷

一名男同志分享赴美尋求代孕經歷,還公開上傳孕母生產過程的無碼畫面,引發網友眾怒。該名同志遭起底,疑似是台北慈濟醫院現職骨科醫師。對此,院方今上午表示,醫師於個人社群媒體發布言論,為該醫師私領域個人行為,應妥善面對與處理;醫院已啟動關懷機制,對此同仁進行關懷輔導。

2025年11月14日 10:41

膝蓋卡可能是肌少症 醫教1招測肌力:不扶東西能連續站起5次

膝蓋卡可能是肌少症 醫教1招測肌力:不扶東西能連續站起5次

民眾若發感覺膝蓋卡卡,常會想是否老了、關節退化,但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分享,根據最新研究,膝關節退化患者其實約25%合併有肌少症,所以當膝蓋不適,有可能是肌肉量不足,才導致膝蓋吃不消,關節未必已退化,平常可進行「不扶東西連續站起來5次」小測試,有助及早發現肌力衰退。

2025年11月14日 10:03

早餐常見肉品「藏致癌物」 毒性與香菸同級!專家示警

早餐常見肉品「藏致癌物」 毒性與香菸同級!專家示警

許多人早餐常吃的培根與火腿,恐怕潛藏健康危機。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近日引述英國科學家觀點指出,「立法規定培根像香菸一樣加上致癌警語,你贊同嗎?」英科學家呼籲應在這類加工肉品的包裝上加貼健康警語標籤,提醒消費者當中可能含有致癌化學物質「亞硝酸鹽」,其危險性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與香菸、石棉同級的第一類致癌物。

2025年11月13日 20:33

恐怖藥物過敏她全身長水泡險死 就醫才知免疫系統「整組壞了」

恐怖藥物過敏她全身長水泡險死 就醫才知免疫系統「整組壞了」

一場嚴重的藥物過敏,竟可能是長期免疫系統風暴的開端。台中榮總最新研究發現,因藥物引發的罕見重症「史帝文強生症候群(SJS)」與「毒性表皮溶解症(TEN)」,並非單純的短期過敏,患者在康復後,罹患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竟比一般人高出5.6倍。這項全球首創的大數據研究,已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Allergy》。

2025年11月13日 17:39

門諾醫院最後拼圖!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 全人醫療新里程

門諾醫院最後拼圖!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 全人醫療新里程

花蓮醫療再添整合新動能!門諾醫院日前舉行「中醫科與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典禮」,象徵醫療服務邁向全人照護的新階段。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在致詞宣示「花蓮中西合療元年」正式開始,門諾醫院的加入,讓花蓮在中西醫協作領域再下一城,也為偏鄉醫療注入嶄新的希望。

2025年11月13日 17:37

藍委提補充保費改革「一招480億進帳」 石崇良眼睛一亮

藍委提補充保費改革「一招480億進帳」 石崇良眼睛一亮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方向,引發存股族反彈,還因未事先和金管會徵詢惹議。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13)日幫忙出招,提出補充保費收取天花板直接取消「無上限」,健保一下可以進帳4千多億,追問石崇良敢不敢得罪有錢人?石崇良當場笑回「聽到都眼睛一亮」,他表示將朝此方向細算看看,「我這次學會了,要先跨部會協調。」

2025年11月13日 16:1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