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過敏致死案例層出不窮 應如何因應?

▲過敏致死案例配圖。(圖/Pixabay)
▲過去30年來,全球對於食物過敏的人數不斷攀升。(圖/Pixabay)

文/潘懷宗 博士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過去30年來,全球對於食物過敏的人數不斷攀升,像是英國在1995至2016年間光是對花生過敏的人數就爆增了5倍,甚至許多食物過敏可以讓一個健健康康、活蹦亂跳的小朋友,瞬間喪失生命,除傷痛欲絕外,死者父母根本無法接受如此殘酷的事實。

英國粗估約有7%兒童食物過敏,澳洲更高,大約9%。全歐洲成年人食物過敏的比例則是2%。另外,英國娜塔莎過敏研究基金會(Natasha Allergy Research Foundation)在2019年11月份所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因為嚴重過敏,而必須入院治療的兒童人數在五年內爆增了72%。2018~2019年度,全英國共有1,746名18歲以下的小朋友因嚴重過敏住院,而五年前(2013~2014)這個數字只有1,015名。把五年內全部因嚴重過敏而住院的兒童人數加總起來則是4,107名,若包括同時間因為嚴重過敏而入院的成年人,該數字就從4,107例提升至5,497例,非常之多且不容輕忽。

案列1:英國,2016年7月17日,一名15歲的少女娜塔莎因為食物過敏致死,轟動全球。娜塔莎當天與家人準備赴法國度假,搭機前,在倫敦希斯路機場(Heathrow Airport)的一間連鎖商店「Pret A Manger」,不幸購買了一個沒有標示含有「芝麻」成分的長棍麵包,而且包裝上沒有任何過敏警語建議。由於小女孩娜塔莎對芝麻過敏,沒想到食用後在從英國航空公司倫敦飛往尼斯的航班上,出現了嚴重的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雖然她父親平時早已備有急救藥腎上腺素(EpiPen),事發當時已經緊急替她注射2針,且搭機一名乘客醫生也為娜塔莎急救,送醫後卻仍然回天乏術,一個燦爛綻放美好的生命於是殞落,令全球婉惜。此案特別突顯了食品包裝標示上的安全漏洞。另外,娜塔莎過敏研究基金會也是為了她的死而設立的。

▲過敏致死案例配圖。(圖/Pixabay)
▲有小女孩吃了含有「芝麻」成分的長棍麵包引發過敏,示意圖,非案件中麵包。(圖/Pixabay)

案例2:2017 年12月來自威爾特郡梅克舍姆(Melksham)42歲的西莉亞·馬許(Celia Marsh)對乳製品過敏,同樣在這間連鎖商店「Pret A Manger」的巴斯市(Bath)門市,食用「超級蔬菜彩虹卷餅(super-veg rainbow flatbread)」後,不幸死亡。這款卷餅宣稱含有「無乳製品優格」(dairy-free yoghurt),卻被檢驗出含有乳製品,馬許也是第2位在Pret a Manger誤食致敏產品,導致過敏性休克死亡的顧客。

▲過敏致死案例配圖。(圖/Pixabay)
▲有人因吃了含有乳製品的卷餅而引發過敏,示意圖,非案件中卷餅。(圖/Pixabay)

案例3:2017年歐文凱里(Owen Carey)在倫敦一間連鎖漢堡餐廳 Byron 慶祝他的18歲生日,點了炸雞漢堡當作生日大餐,並在當時便告知服務人員,他對乳製品過敏。然而炸雞漢堡內夾著乳酪,但是店員卻告知歐文凱里這漢堡很適合他,讓他安心的享用大餐,沒想到食用後數分鐘竟引發嚴重過敏反應,並因此死亡。歐文凱里的家屬對此相當難過且憤怒的表示,店員明白表示可以吃,卻讓歐文凱里枉送性命、生日變忌日,要求政府修改對於廳餐過敏原標示的法令,將菜單上每一道菜都要標示所有法定過敏原的資訊。

案例4:2018年8月,澳洲珀斯(Perth),也有一名6歲小女孩誤食會產生過敏反應的乳製品,導致過敏性休克而致死。小女孩在一所私立學校上學,她也是西澳地區(Western Australia)第一個因食物過敏引發過敏性休克致死的孩童。根據澳洲過敏暨過敏性休克負責人瑪麗亞·賽義德(Maria Said)表示,醫師有給孩童開立腎上腺素注射筆(EpiPen)的處方,所以學校應該知道孩童有食物過敏情形,但憾事依然發生。

▲過敏致死案例配圖。(圖/Pixabay)
▲食物過敏案例層出不窮,示意圖,非案例中食物。(圖/Pixabay)

由於這些致死的案例層出不窮,已經使得過敏者本身及其家人的生活,陷入無以言喻的恐懼和焦慮之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歐盟食品安全局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早於2014年就頒布歐盟食品標示法規,其中明文規定共有14項過敏原,必須以粗體黑字清楚且明顯標示在食品的外包裝或標籤處,分別是芹菜,含麩質(gluten)穀物-包含小麥、黑麥、大麥和燕麥,甲殼類海鮮-蝦、螃蟹及龍蝦,蛋,魚,羽扇豆(lupin)、牛奶、軟體動物-蚌殼及牡蠣、芥末、堅果-包含杏仁、榛果、核桃、腰果、 巴西堅果、山核桃,開心果和夏威夷豆,花生,芝麻、大豆及二氧化硫和亞硫酸鹽類(若濃度超過10ppm)。在台灣,根據衛福部的調查統計,大約每10人中就有1人食物過敏,而食藥署也在2015年7月起強制實施「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並於2018年8月將過敏原及其製品調整共11項,包括:甲殼類,芒果,花生,牛奶、羊奶,蛋,堅果類,芝麻,含麩質穀物,大豆,魚類,亞硫酸鹽類等。

當人體不小心吃到過敏物質(食物或藥物)時,可能發生下列症狀:包括皮膚出疹、搔癢,蕁麻疹,臉、嘴唇、舌、咽喉腫大,還有可能出現發熱、腹痛、嘔吐或腹瀉。而「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是最嚴重的過敏反應,發生時血壓會急速下降與心率改變,同時可以因為呼吸道急速收縮變得狹窄,而出現呼吸困難。這時患者可能失去意識,甚至死亡。

在英國因為嚴重過敏而入院的原因,以食物過敏佔大多數,反觀台灣,則是以藥物過敏導致過敏性休克的比例高於食物過敏, 2018年6月林口長庚醫院利用健保資料庫所發表的研究,彙整分析2005~2012年間,共有2,219人因過敏性休克入院,其中1,801人,也就是高達8成是因為藥物過敏性休克所致,並造成24例死亡。因過敏性休克住院的發生率,約每年每百萬人中會有12.7~13.2人,也就是每年約有300名過敏性休克的案例。而根據健保署的統計調查,以心血管藥物、抗生素、麻醉藥物、神經科用藥及血液製品等,最容易引發過敏性休克。

▲過敏致死案例配圖。(圖/Pixabay)
▲藥物也容易引發過敏症狀,示意圖,非文中藥品。(圖/Pixabay)

那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種因食物或藥物過敏造成的過敏性休克發生呢?首先,如果你有藥物過敏的經驗,建議先到有藥物過敏檢查的醫院檢測,務必找出自己到底對那些藥物過敏。待確定自己可能過敏的藥物後,請務必將藥物及藥名紀錄在卡片上,隨身攜帶,不論往後看什麼病,都一定要出示這張過敏卡片給醫師看。

目前過敏性休克的治療方式就是立刻送醫,急救人員會注射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血壓回升,挽救生命。在西方國家由於食物過敏比例太高,所以過敏者多半會隨身攜帶腎上腺素注射筆(EpiPen),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會拿起這枝急救筆直接往大腿肌肉刺下並注射急救,同時緊急送醫。腎上腺素注射筆在台灣為處方藥物,建議有潛在過敏性休克危險者,諮詢醫生並可事先隨身備妥,以備不時之需。

針對過敏案例顯著增加,科學家推測可能的原因: 第1是因為已開發國家的環境衛生改善,使得孩童被一般病菌感染機會大幅度減少,於是免疫系統未經長期訓練,就可能會胡亂攻擊那些原本無害的物質。第2則可能是與體內維生素D缺乏有關,維他命D可以幫助增強我們的免疫力,使我們不易過敏。為了使小孩過敏減少,潘老師建議小孩在非醫療必要下,一定要自然產,一定要餵母奶,小朋友盡量接觸大自然,要到戶外玩耍,家長不要怕髒,適當曬太陽,不挑食,任何東西都要吃,這樣相信就能減少過敏的小朋友了。

▲過敏致死案例配圖。(圖/Pixabay)
▲讓小朋友多親近大自然,也是改善過敏的好方法。(圖/Pixabay)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疾管署調查,暑期為M痘流行高峰期,日前本土確診創下單周新高,呼籲高風險民眾接種疫苗。台中衛生局11日公布,台中市出現首例M痘個案,為30多歲男性,因腹股溝紅腫、生殖器周邊皮疹就醫採檢確診。

2025年07月11日 23:52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將結束,然而考試的結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家長也不免會想關心孩子考試狀態,諮商心理師整理爸媽地雷問句,千萬不要劈頭就問「你覺得你考怎樣?」而是應該用正向的語句去引導,表現出開放、支持的態度,也不要用「我早就跟你說過」等偏向責備的語氣,其實孩子扛著壓力去參加考試,光這一點就很值得鼓勵。

2025年07月11日 21:16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立法院於今日(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其中明定健保基金撥補預算不得低於各期特別預算總數之12%,並附帶決議將健保基金優先用於增進我國藥品供應韌性,醫界表示高度支持,此兩項附帶決議不僅止於「財務撥補」,更象徵國家對於健保制度韌性重建與醫療體系永續發展的戰略重視。

2025年07月11日 20:44

專家揭2招穩定考生情緒 穴道按摩助放鬆、提神

專家揭2招穩定考生情緒 穴道按摩助放鬆、提神

114學年分科測驗今明兩天登場,考完第一天,有些人可能因為表現不如預期陷入緊張情緒。諮商心理師提醒「已經考過的就放下」,要把心思轉回能掌握的部分,也就是明天的考試科目;另一方面,可以做一些讓自己舒服的事情舒緩壓力,吃好睡飽,甚至泡澡、躺著休息都很好。中醫師則建議一些穴道按摩方式,今晚著重於舒緩疲勞,明早則可以壓按提神穴位。

2025年07月11日 18:22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破103萬人」創紀錄 6成是女性接受檢查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破103萬人」創紀錄 6成是女性接受檢查

衛福部今年擴大免費大腸癌篩檢對象,讓45歲至74歲民眾及40歲以上有家族史者都可以接受檢查,實施半年以來受檢人數超過103萬人,不僅比去年同期成長26%,更創下歷年來同期最高紀錄。進一步分析受檢對象,女性占6成較男性多,其中約有4.4萬人篩檢陽性,後續需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若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

2025年07月11日 17:46

吃辣真的會冒痘?營養師破解迷思:真正兇手藏在這裡

吃辣真的會冒痘?營養師破解迷思:真正兇手藏在這裡

不少人一長痘就怪「吃太辣」,但真的是辣椒惹的禍嗎?營養師鄭玲君在臉書專頁《愛吃鬼營養師鄭玲君-瘦身、運動 從心出發》中提醒,其實真正讓你冒痘的,往往是油炸、重口味的飲食,加上熬夜、壓力大,才是讓肌膚失控的主因。她表示,只要用對方式吃辣,辣椒不但不會上火,還對身體大有幫助!

2025年07月11日 16:41

北投國中疑食物中毒「初判非病菌」 羅一鈞曝關鍵:症狀發癢最多

北投國中疑食物中毒「初判非病菌」 羅一鈞曝關鍵:症狀發癢最多

北市北投國中女子壘球隊昨發生疑似食品中毒案,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11)日表示,初步瞭解個案最多症狀為發癢,無人出現腹痛、腹瀉,研判不像細菌病毒引起,比較像是天然或者化學性毒素,也因此,食物檢體才是釐清案情關鍵,疾管署已經回覆北市衛生局不會支援流病調查,建議諮詢毒物專家。

2025年07月11日 16:23

嚴重乾眼症「維他命A眼藥膏」爆短缺 食藥署揭替代方案

嚴重乾眼症「維他命A眼藥膏」爆短缺 食藥署揭替代方案

嚴重乾眼症、角膜炎患者注意!食品藥物管理署最新公告指出,國內製藥廠綠洲化學的「維他命A眼藥膏」因為原料藥問題導致短缺,無法預計恢復正常供應時程,不過國內尚有另款同成分同含量同劑型藥品可用。眼科醫師則表示,臨床還有替代藥膏藥水與口服維生素A等可取代,不至於影響患者治療。

2025年07月11日 14:3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