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性乳癌 免疫治療助抗癌



作者:劉育志 醫師

突然得知罹患乳癌,經常讓患者心慌意亂。然而,面對這個女性最好發的癌症,第一要務是取得乳癌細胞進行化驗,再依照乳癌細胞的各種生物標記,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劃。

檢測生物標記,對抗乳癌

首先醫師會檢測乳癌細胞是否具有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等生物標記。

這三種生物標記都是「細胞受體」,受體是位於細胞表面或細胞內的蛋白質。你可以把這些受體想像成細胞的感官,能協助細胞「接收訊息」。我們的身體會透過血液中的化學物質來調控細胞功能,細胞需要有受體當接收器,才能做出反應。

「雌激素受體(ER)」和「黃體激素受體(PR)」都是女性荷爾蒙的受體。如果細胞有這兩個受體,血液中的女性荷爾蒙能與受體結合,進而影響細胞內的基因表現,促進細胞分裂、生長、發揮作用。第三個受體是「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過度表現的HER2會讓乳癌細胞加速分裂、轉移。

多數乳癌患者的癌細胞會帶有其中一個受體,然而,約有15-20%的乳癌患者其癌細胞內沒有任何受體,被稱為「三陰性乳癌」。

三陰性乳癌的特色

確認這些生物標記,可以協助醫師擬定治療計畫,若乳癌細胞具有ER、PR,我們可以使用「荷爾蒙治療」來阻斷荷爾蒙對癌細胞的影響;當癌細胞具有過度表現的HER2,我們就可以使用「標靶治療」來抑制癌細胞生長。

關鍵標記,對抗乳癌

相較之下,三陰性乳癌患者無法使用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且惡性度較高,比較容易轉移到肺臟、大腦等遠端器官,接受治療後也比較容易復發,尤其容易於三到五年內復發。

值得注意的是,三陰性乳癌的患者通常較年輕,可能小於五十歲,甚至小於四十歲,而不是六十幾歲的銀髮族。當患者本身有乳癌基因BRCA變異的話,亦較易罹患三陰性乳癌。

根據研究,三陰性乳癌患者癌細胞的細胞分級較高。「細胞分級」是檢驗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相似程度。細胞分級低代表癌細胞長得與正常細胞比較相近,分化比較好,這樣的腫瘤長的比較慢;細胞分級高代表癌細胞與正常細胞非常不像,這樣的癌細胞長得快,較有可能轉移。

迎戰三陰性乳癌

目前三陰性乳癌的治療方式,包含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傳統的乳癌治療通常是先讓患者接受手術,再做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近年來研究發現於手術前先做化學治療,也就是先做「術前輔助治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對患者比較有利。因為於術前進行輔助化學治療,醫師較容易評估藥物對癌細胞的治療效果,若接受幾次化療後,乳癌腫瘤明顯縮小,代表藥物有效,可繼續使用;假如腫瘤反應不佳,便可考慮使用其他藥物。結束化學治療的療程後,患者再接受乳房切除手術。

三陰性乳癌不具有荷爾蒙受體及過度表現的Her2受體,對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沒有反應,不過醫師還可以嘗試化驗「PD-L1」,看看是否適用「免疫治療」。

免疫系統是身體用來對抗病毒、細菌,負責防衛的私人部隊,免疫治療的概念就是利用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

正常狀況下,我們體內的細胞會有正常生命週期,於適當時機凋亡,這是所謂的「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然而癌細胞卻能持續、活躍地增生。

免疫學家發現免疫系統的T細胞上具有PD-1,至於想要躲過免疫系統攻擊的癌細胞上則有PD-L1,能與PD-1對接。當癌細胞的PD-L1和T細胞的PD-1相接時,就像踩下煞車一般,能抑制身體的免疫反應,讓癌細胞逃過免疫系統的攻擊。

什麼是免疫療法

發現癌細胞是透過這個方法來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後,大家便開始尋求破解之道。免疫治療的藥物進到患者身體後,會先與乳癌細胞的PD-L1結合,如此一來,PD-L1就無法跟T細胞的PD-1相接,便不能再瞞騙免疫系統。透過這樣的機轉協助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

1990年代,免疫學家本庶佑發現PD-1在免疫系統所扮演的角色,開啟了免疫治療的可能,也於2018年獲頒諾貝爾獎醫學獎。

根據統計,晚期三陰性乳癌患者中約有4成屬於PD-L1陽性的腫瘤,可考慮使用針對PD-L1的免疫療法,搭配化學治療有助於延長整體存活期。

乳癌治療過程常見副作用

相較於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的副作用較少,然而接受免疫治療時,還是可能出現一些副作用,例如疲倦、發燒、腹瀉、噁心、嘔吐、便秘、食慾降低、搔癢、皮疹等。若有需要,醫師都能給予協助。

貼心小提醒

當患者聽到自己的乳癌屬於「三陰性乳癌」,可能會感到沮喪。然而,我們要提醒大家,「三陰性乳癌」只是評估乳癌的其中一個面向,整體預後及存活率仍與發現乳癌時的分期有關。平時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與乳房攝影檢查,及早發現乳癌,及早治療,能有較佳的預後。

免疫治療的實現,讓乳癌治療又多了一個選項,患者、家屬要與醫師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成效。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降低乳癌風險,妳可以這麼做!(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竟狂飆!營養師驚喊:它不是蔬菜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竟狂飆!營養師驚喊:它不是蔬菜

萬聖節將近,街頭出現各種可愛的南瓜造型,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別被外型騙了,「南瓜其實是澱粉,不是蔬菜!」她在門診中曾遇過一名長輩,天天喝自製「蔬菜湯」,卻發現血糖節節上升,追問之下才知道,那鍋湯是用整顆南瓜下去熬的。

2025年10月25日 19:26

單親媽罹轉移性乳癌靠新藥延長存活 醫示警「癌疲憊」恐影響治療

單親媽罹轉移性乳癌靠新藥延長存活 醫示警「癌疲憊」恐影響治療

一名40多歲、單親媽媽在一次檢查中確診轉移性乳癌,並接受ADC藥物治療,但因為她是高中老師,平時得請假才能到醫院治療,加上小孩尚處於要照顧的階段,工作、家庭兩頭燒,負擔相當大,且在接受ADC療程中更出現「癌因性疲憊症」,儘管腫瘤控制良好,卻感到極度疲憊,晚上還睡不好,多重打擊讓她累到一度想放棄治療。

2025年10月25日 17:55

「3類體質」最會秋咳 醫教推3款花草食療養肺

「3類體質」最會秋咳 醫教推3款花草食療養肺

秋天一到,許多人開始感覺口乾舌燥,即使頻繁喝水也難以緩解,沒有感冒卻總是乾咳、清喉嚨,甚至皮膚也變得乾癢起屑。這些看似零碎的小不適,其實正是身體在提醒我們,秋季的乾燥氣候已經悄悄影響了呼吸系統與免疫調節。

2025年10月25日 17:00

乾癬影響不只皮膚!病團揭共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增3倍」

乾癬影響不只皮膚!病團揭共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增3倍」

「乾癬共病連環扣!」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指出,乾癬和乾癬性關節炎為一個慢性、嚴重的非傳染性疾病,除皮膚與關節受影響外,也常伴隨心血管疾病(CVD)、糖尿病、肥胖、高血壓、憂鬱症及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形成相互交織的健康負擔,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威脅最大,多項研究顯示,乾癬病友罹患心血管機率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3倍,呼籲及早診斷,才能降低死亡與失能風險。

2025年10月25日 16:28

陰道漏尿!女飄騷味遭判終身包尿布 醫出招治癒登國際醫學會

陰道漏尿!女飄騷味遭判終身包尿布 醫出招治癒登國際醫學會

一名女子在接受婦科手術後產生罕見併發症,尿液會失控從陰道口流出,導致身上常常飄出尿騷味,女子於醫學中心經歷5次手術但都失敗,甚至被宣告終身只能包尿布。女子抱持最後一絲希望,輾轉到高雄四季台安醫院求診,接受手術修補廔管,術後追蹤1年終於擺脫尿布人生。這起案例近日登上歐洲婦產科內視鏡學會,並獲選為大會最佳手術影片精選。

2025年10月25日 16:16

小嬰兒急救不再靠「2指神功」 醫揭2025年CPR指引重大更新

小嬰兒急救不再靠「2指神功」 醫揭2025年CPR指引重大更新

2025年最新CPR指引公布,其中出現不少重大更新,顛覆過往觀念。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分享,家長熟知嬰幼兒CPR使用的「兩指神功」正式走入歷史,新版改建議採「單手掌壓法」或「雙拇指環抱胸廓法」,實證顯示更能提升嬰幼兒的急救成功率。吳昌騰受訪表示,小嬰兒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並不少見,光是長庚院內每年就收到約36名個案,提醒新手爸媽與保母應盡快更新觀念,這不只是技術調整,更是救命關鍵。

2025年10月25日 14:35

加熱菸上市首週爭議不斷 石崇良再釋疑:尼古丁是不可退讓紅線

加熱菸上市首週爭議不斷 石崇良再釋疑:尼古丁是不可退讓紅線

加熱菸上市一週以來問題不斷,先是某業者因尼古丁標示問題上市首日即遭下架,接著又有加熱器(加熱菸載具)展示引發爭議。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5)日受訪坦言剛上路出現紛擾是難免,但行政機關一定以民眾健康跟知的權益為最高的指導原則去執行、執法,重申尼古丁標示是不可退讓的紅線。

2025年10月25日 11:40

化製車曾赴梧棲場!彰化芬園養豬場4豬暴斃 業者:屬正常範圍

化製車曾赴梧棲場!彰化芬園養豬場4豬暴斃 業者:屬正常範圍

近期非洲豬瘟疫情拉警報,全台養豬產業繃緊神經!繼台中市梧棲區傳出養豬場感染案例後,現在彰化縣芬園鄉的一家養豬場化也傳出有4頭豬隻死亡消息,業者今天(25日)出面說明,場內飼養的2000多頭豬隻健康狀況都很良好,4頭豬死亡,這在養殖過程中屬於正常範圍,請大家不要過度擔心。

2025年10月25日 09:1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