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吃益生菌沒用!專家揭服用關鍵:定時適量、不配咖啡和茶

▲▼奶粉,麵粉,粉末,糖粉,益生菌。(圖/翻攝自pixabay)
▲專家強調,吃益生菌只要守住大原則「定時適量」就沒什麼太大問題。(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有句話說「腸胃不好,老得早」,現代人壓力大、常外食,進而影響腸胃健康,嚴重癌症還會找上門,越來越多人想顧好腸胃,專家建議除了可均衡攝取蔬菜水果,透過纖維補充搶救腸胃道健康外,也可選擇食用益生菌改善身體不適,但要怎麼吃才是最對的?吃之前又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專家這樣說。

益生菌在現代已普遍被大眾認為是營養品,甚至可以調整體質,改善鼻過敏、腸胃不適等症狀,只是市面上益生菌產品多到無法選。專家表示,最需要注意的選擇方式就是一定要挑有「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而口碑、知名品牌也可納入評估外,也要留意不同「菌種」特性,避免買回去保存不當,失了功效。

選擇優質的益生菌後,要怎麼吃才適當?專家指出,這時必須打破不少迷思,也就是很多人誤以為,益生菌是個營養好物,於是只要一想到一天就吃上好幾次,卻忽略會造成的反效果,如這麼多菌種在體內,除不見得會留住外,也極有可能破壞體內平衡,因此建議大家每天只要「適量並定時」攝取即可。

益生菌。(圖/達志/示意圖)
▲專家提醒,吃益生菌要盡量避免搭配含有咖啡因的飲品。(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專家提醒,現代人常常手上一杯咖啡、茶,若同時食用益生菌,就要注意會大大破壞效果,盡量避免服用益生菌時搭配含有咖啡因的飲品。另外,益生菌屬於「活菌」,在體內能藉由飲食等因素成長得更好,假設搭配攝氏40度C以上的熱開水服用,很有可能會把活菌通通殺了,建議還是搭配溫冷水為佳。

最後專家強調,其實吃益生菌沒有什麼太多要遵守的規定,只要守住大原則「定時適量」,基本上食用超過一段時間就有明顯成效。並呼籲,益生菌雖是營養好物,但再怎麼好,對身體而言也都只是「輔助」功能,不能因此什麼都依賴菌種,就不再多吃蔬菜、水果。尤其,要讓吃進去的益生菌有更好效果,同時增加免疫力,就必須多吃富含寡醣和膳食纖維的蔬果,如芭樂、香蕉、火龍果、奇異果、蘆筍和洋蔥等。

最重要的是,平常要保有良好飲食方式,每週固定運動才是首要課題。

蔬菜,青菜,蔬果,紅蘿蔔,葉菜類(圖/ETtoday新聞雲示意圖)
▲專家呼籲,不能什麼都依賴益生菌,也要多吃富含寡醣和膳食纖維的蔬果。(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立馬找「好菌」一起守護腸道健康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東森栢馥」開講 傳授健康長壽祕訣

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東森栢馥」開講 傳授健康長壽祕訣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30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如何健康長壽又有生活品質」,特別邀請高齡醫學權威、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陳亮恭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延緩老化、預防失能的關鍵策略,協助民眾邁向健康長壽。《ETtoday健康雲》也將同步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4月30日 07:06

申報所得稅!南投衛生局提醒:須長照失能者有12萬扣除額

申報所得稅!南投衛生局提醒:須長照失能者有12萬扣除額

113年度所得稅申報將於5月開跑,為減輕長期照顧家庭的經濟壓力,財政部自108年度起增列「綜合所得稅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南投縣衛生局提醒,符合衛福部公告的「須長期照顧之身心失能者」資格者,每人每年可享12萬元的定額扣除額,且不受所得稅排富條款限制。

2025年04月30日 10:33

報稅「健保費可全額列舉扣除」 5管道取得年度繳費證明

報稅「健保費可全額列舉扣除」 5管道取得年度繳費證明

5月報稅季即將來到,中央健保署今(30)日提醒,民眾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113年度健保費和補充保險費可以全額列舉扣除,不受全年保險費扣除額上限限制;若需113年度健保費繳費證明可由5大管道取得。

2025年04月30日 10:05

卡粉救星來了!彤顏診所人氣推薦保柔緹「淺層施打+深層補水」一針打造自然發光肌

卡粉救星來了!彤顏診所人氣推薦保柔緹「淺層施打+深層補水」一針打造自然發光肌

隨著當代的醫美需求轉向「自然感」與「高級膚質」並重,醫學美容從傳統的填充凹陷擴展到皮膚管理!彤顏診所黃天儀醫師指出,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皮膚會因外在環境刺激與內在老化而導致屏障功能下降、保水力不足,進而出現乾燥、脫屑、細紋與鬆弛等問題。

2025年04月30日 10:00

他每天早餐麵包胖10公斤 改吃「這組合」瘦了血糖正常

他每天早餐麵包胖10公斤 改吃「這組合」瘦了血糖正常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分享,一位45歲男士每天早餐都習慣吃麵包,3年體重增加10公斤,更發現糖尿病指標出現異常;後來他早餐只吃無糖豆漿加水煮蛋,偶爾搭配一小顆雜糧饅頭,成功減重5公斤,血糖也逐漸恢復到正常範圍。

2025年04月30日 08:17

他割包皮指「傷口沾黏」 醫一看傻眼:那是繫帶

他割包皮指「傷口沾黏」 醫一看傻眼:那是繫帶

泌尿科醫師陳忠佐分享,一位年輕男性來割包皮,術後回診反映「傷口好像有沾黏,有一塊皮黏在龜頭上面」。醫師一看傻眼,「這就正常的繫帶結構,確實有些人可能包莖比較嚴重,從來沒看到自己的龜頭裡面。」

2025年04月30日 07:22

5招防「癌王」 醫:愛吃甜食高危險族群

5招防「癌王」 醫:愛吃甜食高危險族群

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其惡性度高,令人聞之色變。對此,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愛吃甜食、飲酒、肥胖是胰臟癌高危險族群。他分享5招預防胰臟癌,像是避免甜食,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南瓜、胡蘿蔔。

2025年04月30日 06:49

報稅有6大減免!5月新制一次看 產婦2次免費諮商

報稅有6大減免!5月新制一次看 產婦2次免費諮商

明天邁進5月,有多項新制上路,今年所得稅免稅額提高為9.7萬元、標準扣除額增加為13.1萬元,育兒與租金也有相關減稅措施。孕產婦諮商計畫5月上路,產後女性享有2次免費諮商機會,會有專業醫療人員關懷,幫助緩解產後的憂鬱情緒。國人最喜歡去的日本,環球影城門票也將漲價。《ETtoday新聞雲》以下整理新制懶人包,供讀者參考。

2025年04月30日 06:03

男「二尖瓣逆流」心衰竭 北榮「心臟不停跳」技術順利修補

男「二尖瓣逆流」心衰竭 北榮「心臟不停跳」技術順利修補

二尖瓣逆流是最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之一,發生率約為人口的1%至2.5%,隨著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一名50歲陳先生2年前因感冒,意外檢查出嚴重的二尖瓣逆流,在北榮接受全新二尖瓣膜「不停跳」微創修補技術,順利解決逆流問題。

2025年04月29日 16:44

肺炎鏈球菌疫情創6年新高 羅一鈞曝「2原因」籲快打疫苗

肺炎鏈球菌疫情創6年新高 羅一鈞曝「2原因」籲快打疫苗

疾管署今表示,肺炎鏈球菌染感染今年已累計125例,創下6年同期新高,其中有14人死亡。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肺炎鏈球菌疫情創新高主要跟免疫負債和流感疫情影響。

2025年04月29日 15:1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