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出現血尿是泌尿道上皮癌? 醫生教你一招如何分辨

每日健康

圖文/每日健康
主持人/洪素卿
文字編輯/葉韋廷

現代日常生活常會有接觸到有害物質的疑慮,如空氣汙染等,其受影響的恐不只是肺臟,連同負責排泄的器官等也都可能受到刺激,如輸尿管、腎臟、膀胱、上皮等。而這樣的刺激是否也有可能使這些細胞演變成癌症?當發現血尿的時候該怎麼辦?來看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黃冠華主任 怎麼說。

年長者為風險族群,70~80歲者為高風險群

黃冠華醫師表示,泌尿道上皮癌總括來說可分成兩類,下泌尿道上皮癌就是所謂的膀胱癌,上泌尿道上皮癌則是腎盂癌加輸尿管癌,兩者皆為泌尿道上皮癌,風險族群大部分集中在年紀較長的族群,70~80歲為高風險族群。

以往上泌尿道上皮癌的標準治療方式是將單側的腎臟及輸尿管切除,近5年發現許多早期的泌尿道上皮癌位置較為特殊,例如較靠近膀胱或腎盂,可做腎臟保留的方式將消整腫瘤。不過若是較為晚期者,則還是傾向於將單側的腎臟及輸尿管切除的方式進行治療。

如遇較晚的期數,情況更為嚴重,甚至癌細胞已侵襲更深處者,除了前述的手術治療外,醫師也會建議視情況做化療。其雖然對患者有許多益處,但相對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也不少;而現代醫療進步,新的治療方式如免疫治療,副作用就相對較低,且較不容易傷害到腎臟功能,為目前的治療趨勢。

免疫治療副作用低,患者追蹤一年無復發跡象

在黃冠華醫師所接觸的免疫治療患者中,就有76歲不願開刀也不願化療的患者,主要是因為化療對該位患者而言,副作用如掉髮是一件另人無法接受的事。醫師建議可改用免疫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每3週進行一次治療,且在門診進行即可。該患者第一次療程是病懨懨的坐著輪椅進門診,第二次便是雙腳行走進入門診,而其後追蹤近一年多的時間,當中約進行了6個免疫治療療程,沒有復發的跡象且生活品質當良好。

而免疫治療用於泌尿道上皮癌,不只是一線,二線也可以使用此方式治療。醫師表示,美國的食品衛生署和台灣的食品衛生署有明確的規定,不論是無法進行一般的化療或一般的化療失敗皆可使用。其可避免腎臟功能受到影響、降低化療副作用,雖依舊可能還是會有,但並不高,較嚴重的副作用如甲狀腺部位可能會稍受抑制,不過補充藥物即可,比例不高,約佔20%~30%之間,絕大多數的副作用皆能受到控制。

發現症狀即早就醫,與醫師詳細討論治療方向是上策

上泌尿道上皮癌最常見的症狀便是血尿,其比例約佔6成。對此醫師表示,會先依患者是否會感覺到疼痛作為判斷的依據進行評估,若是痛性血尿大部分可能為感染或結石,有腫瘤的機會較低;若是無痛性血尿則應多加留意,其有腫瘤的機率則較高。除此之外,若血尿是以肉眼觀察可見者,兩年後發現腫瘤的機率為1/10;若肉眼觀察不可見、需以健康檢查才可見之者稱為微觀性血尿,兩年後發現腫瘤的機會僅有1/100,其差距甚大。

因此,人人對身體狀況更應多加留意,在發現血尿時應盡早就醫治療、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繼續追蹤、檢查等,若早期發現便會有更好的方式進行治療。但發現時較晚也不用灰心,如前述現代醫學進步,已有新的治療方式可兼顧生活品質,甚至是患者個人所希望的生活需求等,患者與醫師之間有效且良好的溝通就相當重要,盡可能與醫師多做詳細討論,找出合適的治療方式才是最佳上策。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台大北護分院實踐ESG 院長詹鼎正:拚今年底完成「永續報告書」

台大北護分院實踐ESG 院長詹鼎正:拚今年底完成「永續報告書」

醫療永續、綠色轉型已經成為各醫院推行重點,台大北護分院院長詹鼎正今(12)日表示,北護分院於去(113)年12 月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全面盤點醫院在醫院治理、卓越醫療、幸福職場、社會公益與環境永續等五大面向的 ESG 指標,並規劃於今(114)年底完成《永續報告書》,作為未來推動醫院永續發展的重要藍圖。

2025年07月12日 16:33

她誦經看不清才知白內障!醫示警「患者年齡層下降」2症狀別輕忽

她誦經看不清才知白內障!醫示警「患者年齡層下降」2症狀別輕忽

一名73歲女性數十年早晚虔誠誦經,但去年初她發現經文突然模糊不清,非得拿近貼著才稍稍改善,她擔心「萬一念錯對神明不敬」,決定就醫檢查,結果發現原來是水晶體老化導致白內障。醫師指出,看東西模糊或者晚上開車時覺得對向車燈特別刺眼,要當心是白內障,雖然年長者是白內障的高危險群,但近年來因3C物品使用頻繁,患者年齡層正逐漸下降。

2025年07月12日 15:21

「狼醫查詢平台」8月上線 衛福部揭規劃:判決確定案件優先

「狼醫查詢平台」8月上線 衛福部揭規劃:判決確定案件優先

台大醫院婦產部連續爆出多起醫師性騷、性侵爭議,民間團體疾呼應設置「狼醫查詢平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年1月、5月皆承諾研議,進度卻一再跳票,引發民團、朝野立委批評。衛福部醫事司今(12)日表示,平台確定會於8月起上線,公布內容以判決確定的性平案件為主;至於性騷調查成立,但尚未進入司法的案件,則還要討論相關法源依據與資料如何呈現。

2025年07月12日 12:26

他胃痛3年竟是細菌感染釀禍「罹癌風險飆10倍」 醫揭常見6症狀

他胃痛3年竟是細菌感染釀禍「罹癌風險飆10倍」 醫揭常見6症狀

「沒想到困擾我三年的胃痛,竟然是細菌感染造成的!」40歲張先生是公務員,平時工作繁忙、作息不固定,長期受到間歇性上腹悶痛困擾,近期症狀復發使用成藥仍未緩解,就醫檢查才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併有慢性胃炎與十二指腸潰瘍。醫師示警,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6~10倍,若有相關不適應應及早就醫,透過正確檢查與治療根除病因。

2025年07月12日 11:34

男微整注射「少女針」中風失明 醫:「黃金三角區」誤打恐致死

男微整注射「少女針」中風失明 醫:「黃金三角區」誤打恐致死

一名34歲男性想為容貌加分,到醫美診所整形,注射玻尿酸與「少女針」洢蓮絲,不久後左眼視力模糊,痛到難以睜眼,連右側肢體都無力,轉至醫院急診,經檢查發現他的左眼眼肌麻痺,且腦部栓塞,最終視力竟無法恢復;醫師說,針劑微整形導致視力損傷、腦中風案例,近年並不罕見,民眾須慎選醫療院所。

2025年07月12日 09:23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疾管署調查,暑期為M痘流行高峰期,日前本土確診創下單周新高,呼籲高風險民眾接種疫苗。台中衛生局11日公布,台中市出現首例M痘個案,為30多歲男性,因腹股溝紅腫、生殖器周邊皮疹就醫採檢確診。

2025年07月11日 23:52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將結束,然而考試的結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家長也不免會想關心孩子考試狀態,諮商心理師整理爸媽地雷問句,千萬不要劈頭就問「你覺得你考怎樣?」而是應該用正向的語句去引導,表現出開放、支持的態度,也不要用「我早就跟你說過」等偏向責備的語氣,其實孩子扛著壓力去參加考試,光這一點就很值得鼓勵。

2025年07月11日 21:16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立法院於今日(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其中明定健保基金撥補預算不得低於各期特別預算總數之12%,並附帶決議將健保基金優先用於增進我國藥品供應韌性,醫界表示高度支持,此兩項附帶決議不僅止於「財務撥補」,更象徵國家對於健保制度韌性重建與醫療體系永續發展的戰略重視。

2025年07月11日 20:4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