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徵收「糖稅」真的能打擊肥胖問題嗎?

▲「糖」成為全球健康新公敵!徵收「糖稅」真的能打擊肥胖問題嗎?(圖/記者食力 foodnext攝)

▲「糖」成為全球健康新公敵!徵收「糖稅」真的能打擊肥胖問題嗎?(圖/食力 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撰文/黃敬翔

「糖稅」是近年來世界各國政府熱議的話題之一,無論是叫做「含糖飲料稅(Sugary drink tax)」或者「汽水稅(Soda tax)」,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以稅收作為手段,提高碳酸飲料、能量飲料甚至是果汁的售價,從而抑制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政府這麼做除了可增加稅收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要打擊全球共通的問題:日益嚴重的肥胖、糖尿病、蛀牙等疾病。

光是在2018~2019年期間,加入徵收糖稅行列的國家就有英國、愛爾蘭、南非、馬來西亞、阿曼等國家。而在2018年之前就開始徵收糖稅的挪威、泰國、巴拿馬等國,則是更進一步提高稅收比例。2020年,義大利也預計開始實施糖稅政策。

各國對於糖稅的規定皆不相同,但整體上存在2種做法:

1、按比例課稅:一般最少從8~10%起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更從2020年起對碳酸飲料徵50%、能量飲料100%的稅。

2、按照每毫升、盎司等不同單位課稅:如馬來西亞每公升徵收馬幣0.4令吉、挪威則是每公斤7.05挪威克朗等。

含糖飲料與健康惡化脫不了關係!但糖稅真的能幫上忙嗎?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呼籲各界重視賦稅等政策運用,提高含糖飲料零售價,來幫助消費者改變飲食選擇,進一步改善肥胖、糖尿病及蛀牙問題。當時,WHO慢性疾病預防部部長貝契爾(Douglas Bettcher)表示,「經由含糖飲料等製品而攝取過多游離糖,是全球肥胖與糖尿病人口攀升的主要原因。」此外,也有多起研究表明攝取含糖飲料會提高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機率,與死亡率的提昇也有正相關。健康因素,讓糖成為眾矢之的。

雖然糖稅的本質立意良好,但是其實際成效卻一直充滿爭議性,無論是政府、企業組織或是民間對於是否要徵收糖稅也有持續的辯論與研究。

支持者:糖稅不只改變消費行為,更讓業者主動修改配方!

支持糖稅的人,支持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認為其能有效降低民眾購買含糖飲料的機率,進一步降低熱量的攝取。2014年,墨西哥開始含糖飲料徵收10%的稅。施行至今,墨西哥低收入戶對於含糖飲料的銷售量已經降低12%、而高收入戶則降低5%,並每年增加232億比索的稅收。同樣在2014年推動糖稅政策的智利,同樣也有研究發現含糖飲料每月的購買量整體下降了21.6%。

此外,支持者認為糖稅還能迫使食品業重新制定配方以避免被多被課稅,且政府增加稅收收入,還能用於公共衛生計畫如醫療、健保等項目。英國的可口可樂就在2018年4月英國開始徵收糖稅(Soft Drink Industry Levy,SDIL)之前,就將旗下飲料的含糖量做了調整,並發佈了低糖或無糖的版本,例如雪碧的含糖量從6.6克降至3.3克、七喜從10克降至7克、芬達從6.9克降至4.6克。另外,原本就標榜無糖的「可口可樂Zero」則在糖稅實行後3個月內,整體銷售額提升了整整18.5%!

反對者:糖稅反而促使人們購買其他垃圾食品,甚至影響經濟!

不過,糖稅政策一直不乏反對者,反對者認為目前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糖稅是有效的,因為很難去證明消費者行為的改變與糖稅之間的因果關係。在英國開始徵收糖稅後,市調公司尼爾森(Nielsen)曾就實行糖稅的前後,針對當地民眾的看法做民調,結果有62%的民眾表示糖稅沒有影響他們任何的消費行為,原本11%的民眾曾表示會在稅法實行後停止購買含糖飲料,也降至僅剩下1%。

美國耶魯大學也曾在2011年於《當代經濟政策》(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上發表研究結果,他們分析了1990~2006年期間,美國各地區徵收糖稅與國民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的關係,發現糖稅的確能改變BMI,但是效果微乎其微,因為稅率上升了1%,國民的平均BMI也不過下降0.003而已。即使將稅率調整為55%,才可能對國民體重造成較大的影響,但也難以全面阻止肥胖現象的擴張。

反對者認為糖稅無效的另一個理由,是因為即使含糖飲料因繳稅而價格上漲,但是消費者仍可以轉向購買沒有被徵稅的垃圾食品。英國格拉斯哥大學2016年針對13萬2479人做調查,發現若將減糖作為全球對抗肥胖的主要手段,會對民眾產生誤導作用,而忽略了減少脂肪等熱量的攝取也很重要。

另一方面,糖稅也被認為會對經濟造成影響。由於糖稅迫使業者重新調配配方會增加成本,進而導致他們從別的地方降低成本,可能導致許多人失業。同時在歐美等地,人們為了購買更便宜的飲料,會不惜跨境從沒有糖稅的地方購買。自1930年代就實行糖稅的丹麥,卻在2013年宣布取消,該國政府就對此表示是為了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且彌補跨境交易而產生的損失。

減糖很重要!除了糖稅,還有哪些作法?

隨著健康意識的覺醒,減糖如今已經成為全球趨勢,但是否要以國家規定來促成?這個問題背後牽扯的不僅是政府與業者的角力,也攸關一般民眾的利益。

以新加坡為例,該國2018年針對是否要徵糖稅等4大市場干預措施,包括「徵收糖稅、禁售高糖飲料、廣告限制和強制印上營養標籤」,徵求民眾與業界意見,因廣告和營養標示2項措施獲得7成公眾支持,因此新加坡於2019年10月成為全球第一個禁止高糖包裝飲料打廣告的國家,該禁令涵蓋電視、廣播、報紙與網路,且軟性飲料、果汁與速溶咖啡等都受到影響。強制印上營養標籤方面,糖含量為中至高的飲料將帶有「不健康」標籤。新加坡政府也表示,糖稅與禁售高糖飲料仍有可能在未來實施。

雖然新加坡沒有成為下一個實行糖稅的國家,但仍然在多數民眾的支持下對含糖飲料多加規範。台灣近年來也屢次針對是否要徵收糖稅進行討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於2019年5月曾表示,國健署曾多次就是否課糖稅進行開會,但由於國外都是大型飲料商,市場單一較好管理;而台灣興盛手搖飲料,可能導致執行充滿困難。

在難以訂定完整配套措施的當下,新加坡的作法能否成為台灣的參考呢?在維護消費者健康的前提下,除了討論強制性限制的可能性,教導消費者了解糖對身體的危害,並且懂得自主做出聰明的健康選擇,也是不能忽略的一條路。

延伸閱讀
喝含糖飲料會提高死亡率,用代糖也沒有比較健康!
課稅其實有益健康? 零食稅可能是全民健康救星
費城為民眾健康開徵汽水稅 效果卻不如預期

參考資料
Sugar taxes: The global picture
Latin America’s war on obesity could be a model for U.S.
The impact of the sugar tax in Chile: a bittersweet success?
Sugar Taxes Are Changing Tastes, Even If Coke Classic Is the Same
Why sugar taxes are a bad idea
SUGAR TAX HAS LITTLE IMPACT ON CONSUMER BEHAVIOUR
Can Soft Drink Taxes Reduce Population Weight?
RESEARCHERS SAY FOCUSING ON SUGAR IN THE FIGHT AGAINST GLOBAL OBESITY COULD BE MISLEADING
Singapore to become first country banning ads on sugary drinks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狼醫查詢平台」8月上線 衛福部揭規劃:判決確定案件優先

「狼醫查詢平台」8月上線 衛福部揭規劃:判決確定案件優先

台大醫院婦產部連續爆出多起醫師性騷、性侵爭議,民間團體疾呼應設置「狼醫查詢平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年1月、5月皆承諾研議,進度卻一再跳票,引發民團、朝野立委批評。衛福部醫事司今(12)日表示,平台確定會於8月起上線,公布內容以判決確定的性平案件為主;至於性騷調查成立,但尚未進入司法的案件,則還要討論相關法源依據與資料如何呈現。

2025年07月12日 12:26

他胃痛3年竟是細菌感染釀禍「罹癌風險飆10倍」 醫揭常見6症狀

他胃痛3年竟是細菌感染釀禍「罹癌風險飆10倍」 醫揭常見6症狀

「沒想到困擾我三年的胃痛,竟然是細菌感染造成的!」40歲張先生是公務員,平時工作繁忙、作息不固定,長期受到間歇性上腹悶痛困擾,近期症狀復發使用成藥仍未緩解,就醫檢查才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併有慢性胃炎與十二指腸潰瘍。醫師示警,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6~10倍,若有相關不適應應及早就醫,透過正確檢查與治療根除病因。

2025年07月12日 11:34

男微整注射「少女針」中風失明 醫:「黃金三角區」誤打恐致死

男微整注射「少女針」中風失明 醫:「黃金三角區」誤打恐致死

一名34歲男性想為容貌加分,到醫美診所整形,注射玻尿酸與「少女針」洢蓮絲,不久後左眼視力模糊,痛到難以睜眼,連右側肢體都無力,轉至醫院急診,經檢查發現他的左眼眼肌麻痺,且腦部栓塞,最終視力竟無法恢復;醫師說,針劑微整形導致視力損傷、腦中風案例,近年並不罕見,民眾須慎選醫療院所。

2025年07月12日 09:23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疾管署調查,暑期為M痘流行高峰期,日前本土確診創下單周新高,呼籲高風險民眾接種疫苗。台中衛生局11日公布,台中市出現首例M痘個案,為30多歲男性,因腹股溝紅腫、生殖器周邊皮疹就醫採檢確診。

2025年07月11日 23:52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將結束,然而考試的結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家長也不免會想關心孩子考試狀態,諮商心理師整理爸媽地雷問句,千萬不要劈頭就問「你覺得你考怎樣?」而是應該用正向的語句去引導,表現出開放、支持的態度,也不要用「我早就跟你說過」等偏向責備的語氣,其實孩子扛著壓力去參加考試,光這一點就很值得鼓勵。

2025年07月11日 21:16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立法院於今日(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其中明定健保基金撥補預算不得低於各期特別預算總數之12%,並附帶決議將健保基金優先用於增進我國藥品供應韌性,醫界表示高度支持,此兩項附帶決議不僅止於「財務撥補」,更象徵國家對於健保制度韌性重建與醫療體系永續發展的戰略重視。

2025年07月11日 20:44

專家揭2招穩定考生情緒 穴道按摩助放鬆、提神

專家揭2招穩定考生情緒 穴道按摩助放鬆、提神

114學年分科測驗今明兩天登場,考完第一天,有些人可能因為表現不如預期陷入緊張情緒。諮商心理師提醒「已經考過的就放下」,要把心思轉回能掌握的部分,也就是明天的考試科目;另一方面,可以做一些讓自己舒服的事情舒緩壓力,吃好睡飽,甚至泡澡、躺著休息都很好。中醫師則建議一些穴道按摩方式,今晚著重於舒緩疲勞,明早則可以壓按提神穴位。

2025年07月11日 18:22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破103萬人」創紀錄 6成是女性接受檢查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破103萬人」創紀錄 6成是女性接受檢查

衛福部今年擴大免費大腸癌篩檢對象,讓45歲至74歲民眾及40歲以上有家族史者都可以接受檢查,實施半年以來受檢人數超過103萬人,不僅比去年同期成長26%,更創下歷年來同期最高紀錄。進一步分析受檢對象,女性占6成較男性多,其中約有4.4萬人篩檢陽性,後續需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若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

2025年07月11日 17:4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