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香港腳塗小護士有用? 常見9招王威傑院長一次解析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香港腳用雙氧水碘酒有用嗎?當心增加蜂窩性組織炎

台灣長年高溫潮濕,為香港腳感染困擾者不在少數,尤其是氣溫變化時節,也是香港腳好發高峰。坊間流傳香港腳居家處理的各種方式,究竟是否有效?大灣健全診所王威傑醫師指出,皮膚表皮具厚度且有阻隔效用,像塗抹雙氧水、碘酒只能在表皮作用,而香港腳黴菌「鑽」進皮膚中散布,在表皮完整之下,雙氧水要均勻進入皮膚消除黴菌,效果非常有限。至於常見的小護士軟膏雖然具有油性滲透力,但並無殺菌成份,只有潤滑與滋潤作用。

另一說高溫沖水能消除黴菌感染,王威傑解釋,黴菌具有細胞壁,高溫沖水在消滅黴菌之前,身體細胞就可能先受不了。許多人以為熱水泡腳有短暫止癢效果,是因為人體溫覺細胞優先於癢覺細胞,等溫覺消退之後又會產生瘙癢感,因此只具暫時舒緩作用,無法真的殺死真菌。用茶葉水泡腳的道理其實一致。

王威傑指出,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得到香港腳,更不能隨意用熱水沖泡。由於糖尿病人抵抗力較弱,通常更容易感染黴菌與真菌,而糖尿病易出現神經感覺退化,如果以沖泡高溫熱水緩解瘙癢,很容易有意外傷口或燙傷。這時就不只是黴菌、真菌感染,傷口周圍的各種病菌都可能入侵,增加蜂窩性組織炎或局部軟組織感染的風險。

菌絲刺激腳質層增生變厚皮 用銼刀磨削後果更慘?

由於香港腳滋生部位會出現厚皮,有病患會直接用銼刀磨除患部。王威傑說明,香港腳會有厚皮是因菌絲長在角質層並刺激增生,真正需要處理的是菌絲而非厚皮。醫師提醒,因菌絲刺激增生的角質層較脆弱鬆散,自行磨削很容易受傷,如果傷口處又受到黴菌二次感染,處理起來將更為棘手。

醫師提醒,香港腳病因是真菌感染,而真菌黴菌喜愛悶熱潮溼的環境,台灣地處高溫亞熱帶,環境中的真菌相當普遍。不過真菌增生也有「吃軟不吃硬」的傾向,除非腳部本身就屬於適合真菌生長或抵抗力低下,否則不會一接觸就具有傳染力。然而,若是家人感染香港腳後穿過的協襪,由於帶菌量高,應該避免交叉接觸產生感染。

感染香港腳的症狀,除了有明顯瘙癢、脫屑、表皮變厚,另一種常見症狀是水泡型的香港腳感染。由於各種足部疾病皆可能會引起水泡,例如與自體免疫相關的汗皰疹,就與香港腳治療方式不同,因此當若出現足底水泡時,應先就醫由醫師診斷為何種感染或病症。貿然自行弄破水泡,恐致外界細菌進入表皮,增加感染風險。

預防香港腳鞋襪是重點 類固醇藥膏不能長期使用?

王威傑說明,預防香港腳的重點,仍須著重在腳足底的衛生習慣,腳部進水之後盡快用吹風機擦乾、吹乾,襪子浸溼後盡快更換,並選擇棉質可吸汗的材質。至於常見的五指襪,可以預防指間殘留汗水形成潮濕環境,也有少部份的預防作用。

如果已有真菌黴菌感染,平時也可選擇穿戴涼鞋,讓腳足底維持通風,減少黴菌持續生長。惟正在治療者,鞋襪應與家人分開,或用45度連續水煮15分鐘,達到殺菌效果。醫師表示,雖然日光曝曬也能殺菌,但效果不如水煮均勻,鞋子若遇水浸濕,應盡快風乾曬乾。黴菌治療完成後,最好勿再穿著先前的鞋子。

王威傑提醒,市面上一些成藥具抗黴菌成份與止癢作用的類固醇,香港腳初期發作時塗抹確實有效,但類固醇會滋養黴菌,不適合長期使用。一般來說,在發作頭兩周因為瘙癢厲害,可以使用類固醇藥膏,等到發炎狀況受控後就應該停用,民眾若有任何腳足底症狀,也應盡快至家醫科或皮膚科就診,避免使用錯誤方式處理,增加感染與復發風險。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營養師點名3食物別天天吃「小心腎臟悄悄壞掉」 滷味攤超常見

營養師點名3食物別天天吃「小心腎臟悄悄壞掉」 滷味攤超常見

體內長期尿酸過高不只會造成痛風、高尿酸血症,甚至會引響腎臟健康。營養學專家洪泰指出,紅肉、海鮮中的蝦、蟹、貝類及動物內臟很多人可能天天會吃,但這些都是高普林食物,不是不能吃,但真的要節制,「天天吃,小心腎臟悄悄壞掉,你還不知道」。

2025年07月04日 02:17

失智風險加速!營養師示警:6習慣正默默破壞大腦

失智風險加速!營養師示警:6習慣正默默破壞大腦

隨著高齡化時代來臨,阿茲海默症與其他神經退化疾病的患者人數持續上升,如何保護大腦、延緩認知退化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議題。美國營養媒體《EatingWell》近日整理多項研究與營養師建議,點出「晚上6個壞習慣」可能悄悄傷害大腦,並提供簡單易行的護腦秘訣。營養師強調:「遺傳和年齡無法控制,但生活習慣能決定你腦袋老不老!」

2025年07月03日 21:23

募血淡季!台北「A、O型血」急缺 庫存剩不到3天

募血淡季!台北「A、O型血」急缺 庫存剩不到3天

血液庫存拉緊報!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各中心血液庫存狀況偏低,A型、B型、AB型都偏低,台北的A型和O型更處於「急缺」狀態。血基會表示,夏季天氣炎熱、學生放暑假及民眾出遊增加,是血液募集的傳統淡季,國內自7月2日起放寬捐血年齡限制為16歲至70歲,鼓勵更多民眾能踴躍挽袖捐血。

2025年07月03日 19:35

10大死因「肺炎死亡率飆升」 醫示警:半數長者沒打肺鏈疫苗

10大死因「肺炎死亡率飆升」 醫示警:半數長者沒打肺鏈疫苗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十大死因統計,肺炎不但排名第三,更是唯一標準化死亡率上升的疾病。醫師指出,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肺炎鏈球菌,統計今年上半全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創下近六年同期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提供65歲以上長者免費接種PCV13與PPV23疫苗,卻有近5成符合資格者連一劑都沒打。

2025年07月03日 17:44

陳志金曝「護理師太太3度流產」 不敢再問1問題:心如刀割

陳志金曝「護理師太太3度流產」 不敢再問1問題:心如刀割

民間有懷孕3個月內不要公開的習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對此透露,自己的護理師太太曾流產3次,好不容易才生下兒子。他以親身的經驗提醒大家,應尊重孕婦要不要公開懷孕的選擇,對方若真的不幸流產,就要不斷經歷外人的問候,彷彿心如刀割。

2025年07月03日 17:23

最高可領12萬!住宿式機構補助7/1開放申請 適用條件一次看

最高可領12萬!住宿式機構補助7/1開放申請 適用條件一次看

為緩解中、重度失能者接受機構式服務之家庭經濟負荷,衛生福利部提供「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114年度申請從今年7月1日開始,補助額度最高12萬。經評估長照需要等級達4級以上住民,或具身心障礙證明中度以上失能者,入住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等都可提出申請。

2025年07月03日 16:25

精子數45年驟減50%!國際研究揭「恐與癌症、心血管病有關」單身男性也不能鬆懈

精子數45年驟減50%!國際研究揭「恐與癌症、心血管病有關」單身男性也不能鬆懈

你以為精子數量只跟「要不要生小孩」有關嗎?其實不只如此!即使是不打算當爸的單身男子,也該對這件事提高警覺。根據醫學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的大型研究,全球男性的精子數量在短短45年間竟然減少了超過一半,而且在2000年之後還加快了兩倍的速度下滑!

2025年07月03日 15:58

你不是眼光差!總愛錯人、吸爛桃花 心理學揭童年真相讓人驚呆

你不是眼光差!總愛錯人、吸爛桃花 心理學揭童年真相讓人驚呆

不少網友在感情討論區分享戀愛受挫的經驗,發現自己不管怎麼努力,最後總是愛上同一種類型的人,也許是忽冷忽熱、不夠在乎,甚至讓人反覆失望的對象。就算曾經立誓「下一個不要再一樣」,但到了下一段戀情,卻還是重演同樣的劇本。

2025年07月03日 15: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