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問! 雙眼皮手術六個重點

▲雙眼皮手術六個重點。(圖/照護線上)

作者:蔡文平 醫師

眼睛是視覺焦點,使得雙眼皮一直是大家相當感興趣的議題,然而雙眼皮手術可沒有想像中單純、簡單,而且可能出現一些併發症,讓我們透過懶人包來提醒大家幾個關於雙眼皮手術的重點。

雙眼皮手術做法多樣,各有優勢

雙眼皮手術大致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切開」,一類是「縫合」,兩者的差異主要在於切口的大小,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分別用「割雙眼皮」和「縫雙眼皮」來說明。

「割雙眼皮」是在上眼瞼做一個弧形切口,移除適量眼眶脂肪,然後關閉傷口。

「縫雙眼皮」同樣需要局部麻醉、也要切開皮膚,不過切口較小,醫師透過幾個較小的切口來移除部分眼眶脂肪,再縫合真皮層與眼瞼板,是切口較小的微創手術。所以說所謂的「無痕」指的是「傷口較小」,並非「完全沒有傷口」。

雙眼皮手術做法多樣,各有優勢

在「割雙眼皮」和「縫雙眼皮」兩者之間還有很多種變化,醫師會先評估每個人年齡、眼瞼厚度、皮膚鬆弛程度等實際狀況後,採取合適的作法。

不難理解,「割雙眼皮」的切口較大,能夠處理較鬆、較厚的眼瞼,也能針對眼型做些調整,雙眼皮摺痕較明顯可以維持很久,不過恢復期比較長。

「縫雙眼皮」的切口較小,優點是恢復期較短,但雙眼皮摺痕可能沒有那麼明顯,摺痕無法維持那麼久。由於每個人眼瞼狀況差異很大,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縫雙眼皮」。

雙眼皮手術常見併發症有哪些?

既然是手術,就可能有併發症產生。雙眼皮手術在術後可能遇到的併發症包括皮下血腫、傷口感染。正常狀況下,少量皮下血腫都會漸漸被組織吸收,不至於造成大礙。剛手術完的傷口務必好好照顧,以降低傷口感染的機會。若發生感染,要立刻回診,及早接受治療。

雙眼皮手術常見併發症

術後一段時間,待眼皮消腫後,可能會見到一些常見的併發症,例如兩側雙眼皮不對稱,有很多種原因會造成雙眼皮不對稱;摺痕可能不順,也可能過寬或過窄;摺痕可能漸漸變淺、變不見。部分併發症與疤痕有關,由於體質的關係,有些人的疤痕比較明顯。因為會移除部分眼眶脂肪,所以有些人的眼眶會出現凹陷。

另外,有些是比較少見的併發症,像是眼睛閉合不全,或是造成一些角膜傷害。

若遇到這幾個狀況,理論上可以進行調整。

哪些狀況需要再次手術?

需要再次手術的考量,主要是看雙眼皮有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包括不對稱、寬度、疤痕、凹陷等狀況都有可能再次手術。

醫師通常會等恢復期過後再仔細評估是否需要再次手術,不同的狀況會在不同的時間點處理,一般來說會等待疤痕比較成熟穩定以後進行,較不會影響手術。

雙眼皮手術後,傷口照護重點

雙眼皮術後照顧很重要,務必保持傷口清潔,醫師大多會開立藥膏,並教導正確照護方式。雙眼皮的傷口屬於「清潔傷口」,照護起來比較簡單,可以自己在家換藥,先用生理食鹽水、棉棒清潔傷口,再敷上藥膏。

剛開完刀的傷口可能有些滲血或分泌物,每天應該進行清潔,不要讓傷口卡著一層厚厚的痂,不但會影響拆線,也可能影響到後續疤痕的形成。

雙眼皮手術後,傷口照護重點

術後可以適度冰敷,有助於消除腫脹。也請盡量不要吃一些容易過敏、刺激性、會造成眼睛腫的食物,比如說海鮮、酒類、麻辣等,避免腫脹惡化。

充足休息非常重要,可減輕眼皮腫脹,對傷口恢復也有幫助。使用電腦、手機的時間要縮短,避免眼睛過度疲勞。雙眼皮手術會對於眼睛周圍的組織造成一些破壞,需要時間恢復,這段期間用眼會容易感到疲倦,休息真的很重要。

術後請先暫停化妝,要等到拆完線、傷口恢復穩定後才可以開始上妝。隱形眼鏡也請暫時不要配戴,若是縫雙眼皮大約是暫停一周,待消腫恢復後可以開始戴,若是割雙眼皮,得等到拆線、傷口穩定再開始戴會比較理想。

哪些人不適合接受雙眼皮手術?

有全身性疾病的人,例如糖尿病、凝血功能異常,術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高,要非常小心。

臨床上偶而會遇到明顯凸眼的狀況,這時要評估是否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問題、凸眼的程度是否有在進展,都需要留意。

有很多人會關心蟹足腫,想了解術後疤痕是否會很嚴重,醫師會評估溝通,確認是否為蟹足腫,再討論手術的可能性。

雙眼皮手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考慮雙眼皮手術時,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眼睛,並非加上雙眼皮就能夠變成像藝人的眼睛。接下來要了解自己的期待,究竟想變成怎樣,雙眼皮手術不是想變成怎樣就能夠達成。建議跟手術醫師充分溝通,讓實際動手術的醫師了解,才不會與自己的期待有落差。

安排手術時,要規劃充裕的休息時間,讓傷口能消腫、癒合,千萬不要在工作很忙、時間緊迫的狀況下動手術。安排在休長假、寒暑假,會比較合適。

網路時代讓大家獲得很多關於雙眼皮的資訊,但也可能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畢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動手術前務必跟醫師好好討論喔!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肉毒、膠原、玻尿酸,微整形針劑,特點比一比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攝護腺癌害他痛到坐輪椅 放療+熱治療2周後能自己走樓梯

攝護腺癌害他痛到坐輪椅 放療+熱治療2周後能自己走樓梯

一名攝護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痛到連皮膚被碰一下都受不了,平常只能坐輪椅,每天靠嗎啡仍難入睡,後來接受放射線治療合併深層熱治療,3天內疼痛明顯下降,1周下床走動,3個月後完全停用嗎啡,甚至能自己走進診間,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2025年11月24日 11:15

「睡眠荷爾蒙」在腸道濃度高400倍 研究:補充益生菌有助好夢

「睡眠荷爾蒙」在腸道濃度高400倍 研究:補充益生菌有助好夢

睡不好,可能和腸道不健康也有關係。兒科醫師吳昌騰在臉書分享研究指出,改善腸道菌群可能有助提升睡眠品質,例如補充益生菌、增加益生元,甚至利用糞便微生物移植,都是目前受到關注的方法。

2025年11月24日 10:19

高中、大學生接種疫苗比率低 醫喊「快打」:別讓校園成病毒溫床

高中、大學生接種疫苗比率低 醫喊「快打」:別讓校園成病毒溫床

今年流感疫苗累計接種478萬劑,是歷年同期最高,接種相當踴躍。對此,醫師呼籲,接下來要正式進入冬天,除了嬰幼兒之外,沒接種的「學生」族群要盡快接種,根據日本研究發現,「群體生活」的族群,如果整體有3成施打率,發生流行機會比較低。

2025年11月24日 10:00

女嬰患罕見畸胎瘤暴風式長大 「16cm超巨大腫瘤」驚人畫面曝

女嬰患罕見畸胎瘤暴風式長大 「16cm超巨大腫瘤」驚人畫面曝

台中一名產婦產下女嬰,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達16公分的巨大腫瘤,宛如一顆「大球」。經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團隊診斷,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並在女嬰出生9天後,成功透過手術切除重達530公克的腫瘤。該腫瘤重量幾乎佔女嬰體重的六分之一,所幸化驗後為良性,女嬰目前已能正常成長。

2025年11月24日 09:57

登階測肺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警告:肺阻塞危機不容忽視

登階測肺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警告:肺阻塞危機不容忽視

為響應世界肺阻塞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近日在台中廣三SOGO舉辦「登階挑戰」活動,邀請民眾一分鐘登階測肺功能。活動中,民眾一階一階拾級而上,有人氣喘吁吁,有人邊爬邊脫外套,每個人都在挑戰自己的肺力極限。

2025年11月24日 09:36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不少藝人將陸續舉辦演唱會,民眾紛紛準備「搶票」。醫師指出,搶票其實會促使多巴胺大量分泌,可視為一種「大腦的極限運動」,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場激烈的「靜態運動」,但對健康來說也有好壞,好處是能讓人感到興奮,壞處則是預期的獎勵落空,多巴胺水平會瞬間低於基準線,導致極度的失落、空虛,甚至憤怒。

2025年11月23日 18:08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醫師提醒,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也屬高風險族群。

2025年11月23日 16:58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泰國一名醫師警告,冬季洗澡切勿做出5大錯誤習慣,否則恐增加心臟負擔,嚴重時可能引發心悸、血壓飆升,甚至在浴室內頭暈昏倒,進而受傷或導致身體危害。

2025年11月23日 16:1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