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抽筋是在長高? 其實身體5反應才是真正主因



圖文/常春月刊

以前小時候爸媽都告訴我們,腳抽筋是因為在長高,跟打嗝一樣,抽一下就長1公分。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統計,95的人一輩子中都曾經有過抽筋的經驗,最常發生的位置就是在小腿後側的小腿肌肉,還有腳趾頭和腳掌,都是比較末梢的地方。

所謂抽筋,在醫學上的定義就是「肌肉的不自主收縮」,非意願性的動作,會引發抽筋有幾個主要原因:

1、中樞神經過度興奮:如運動,就會把訊息傳達到週邊神經,然後由肌肉來執行而不斷地收縮,但中樞神經如果過度興奮,週邊神經一下子承受大量的資訊,超過負載,週邊神經就開始不安定,而引發抽筋。

2、中樞神經在休息:如夜晚睡眠時刻,中樞神經處於休眠的狀態,週邊神經就開始坐大作亂,所以很多人半夜睡覺會抽筋,就是這個原因。

3、電解質不平衡:由於人體的神經是泡在週邊的體液中,而體液裡面如果缺乏電解質,就會引發抽筋。血液電解質主要是指血液中的鈣、鉀、鎂、鈉礦物質離子;缺乏電解質的高危險群是老人和孕婦。老人是因為身體機能退化,所以鈣離子跟鎂離子都比年輕人來得低,孕婦則是因為荷爾蒙的緣故。

4、同一個姿勢維持太久:如使用滑鼠一段時間後,若不稍做休息,手指就可能會抽筋。

5、神經血液循環不好:神經血液循環不好時,肌肉就可能隨時隨地不自主的抽動。秋冬季節日夜溫差大,氣溫也比較低,是抽筋的好發季節,尤其是臉部,常常因為天冷而血循不好,所以要做好保暖的工作。

延伸閱讀:
缺鈣才會抽筋? 個性緊張、偏食都上榜!
長期補鈣卻不見效果? 忽略這1件事等於白吃了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流感疫苗2周「212萬人搶打」創5年新高 疾管署宣布加購20萬劑

流感疫苗2周「212萬人搶打」創5年新高 疾管署宣布加購20萬劑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疾病管制署今(14)日公布公費流感疫苗開打2周已經接種212萬人,創5年同期新高,為因應民眾踴躍接種之需求,且考量近期流感疫情風險仍高,疾管署已依契約規定加購20萬劑流感疫苗。隨著10月份多個連續假期到來,呼籲民眾要落實以肥皂勤洗手、注意咳嗽禮節,有發燒或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衛生好習慣,符合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資格者也請儘早完成接種。

2025年10月14日 14:12

糞便潛血不做腸鏡「死亡風險增6成」 國健署:切除息肉阻癌病變

糞便潛血不做腸鏡「死亡風險增6成」 國健署:切除息肉阻癌病變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根據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位居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3名,造成死亡人數7,007人。對此,國健署提醒,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定期篩檢可減少34%晚期發生率,降低40%死亡率,若篩檢陽性,超過6個月未做大腸鏡確診,罹癌風險將增加30%,超過一年不做大腸鏡死亡風險增加64%。

2025年10月14日 13:14

殺蟲劑成分「甲氧滴滴涕」列禁用 環境部:影響神經、生殖系統

殺蟲劑成分「甲氧滴滴涕」列禁用 環境部:影響神經、生殖系統

為保障民眾健康與生活環境,環境部近日預告修正「環境用藥禁止含有之成分及檢驗方法」,將「甲氧滴滴涕」正式列為禁止使用的成分。未來不論是製造、販售、進出口或使用,只要環境用藥產品含有此成分,都將被禁止。

2025年10月14日 12:45

10家廠商進口美國「春麥」赭麴毒素A超標 1228公噸退運銷毀

10家廠商進口美國「春麥」赭麴毒素A超標 1228公噸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知名餐廚用品業者金德莊股份有限公司的「德國Othello砧板」溶出試驗結果不符規定,另國內多家廠商從美國進口的「春麥(SPRING WHEAT)」檢出真菌毒素含量不符規定。

2025年10月14日 11:39

騎車別穿「這款鞋」!名醫示警「一摔腳恐殘」 國手車禍夢碎

騎車別穿「這款鞋」!名醫示警「一摔腳恐殘」 國手車禍夢碎

台灣機車族數量龐大,而天氣熱不少人騎車都穿拖鞋,對此,行健骨科診所院長朱家宏表示,穿拖鞋很危險,因為發生意外恐後有嚴重後果,曾有田徑國手穿夾腳拖騎車發生車禍,最後中斷運動生涯。

2025年10月14日 11:24

世衛最新報告:全球1/6細菌「對抗生素失效」 醫療救命能力受衝擊

世衛最新報告:全球1/6細菌「對抗生素失效」 醫療救命能力受衝擊

世界衛生組織(WHO)13日警告,抗生素抗藥性(AMR)細菌感染病例正快速增加,已嚴重削弱挽救生命的治療效力,甚至讓輕微傷口或常見感染可能致命。世衛指出,2023年全球實驗室確認的細菌感染病例中,高達1/6對現有抗生素失效,每年直接造成超過100萬人死亡,相關死亡人數則接近500萬。

2025年10月13日 23:10

42歲女每天堅持3習慣 400多天「甩肉51公斤」褲子5XL減到S碼

42歲女每天堅持3習慣 400多天「甩肉51公斤」褲子5XL減到S碼

減肥只要使用對的方法,不論年齡多大都有可能成功,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分享一名院內案例,42歲個管師吳雅婷在不吃藥、打針或其他偏方,只長期堅持3件事件,在400多天內成功甩肉51公斤,減重帶來外貌及身形的蛻變,讓她的鄰居也忍不住驚呼「是不是吳媽還有另一個女兒沒介紹過」。

2025年10月13日 19:45

花蓮善款破11.5億! 撥款第二階段將「提高弱勢補助」

花蓮善款破11.5億! 撥款第二階段將「提高弱勢補助」

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發生迄今已20日,迄今募得款項超過11.5億元。賑災基金會今表示,家園慰助金已陸續發放,開始進入第二階段,預計將對弱勢家庭提高補助,會與衛福部相關單位討論後儘速提出。

2025年10月13日 18:2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