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全球一年用掉8千億個塑料包裝可覆蓋整個地球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 foodnext
撰文/黃欣培

我們都知道,購買大包裝、量販包的產品會相對便宜,但在東南亞有些國家卻不一樣,他們高度盛行「小包裝經濟(Sachet Economy)」,從生活用品如洗髮精、乳液到牙膏、烹飪食材如醬油、食用油到糖,都是以小包裝當道。根據「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Incinerator Alternatives, GAIA)統計,菲律賓每年消費597億的小包裝袋產品,為什麼這麼多?因為小包裝他們才「買得起」。

小包裝對於收入低的的人來說,入手的價格相對容易,但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存在,這些包裝通常是「塑膠」製成的。驚人的是,根據英國致力於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的非營利組織《A Plastic Planet》估計,全球每年扔掉了8550億個塑料小包裝袋,足以覆蓋整個地球表面!

小包裝大經濟?小塑膠包裝成為打擊塑膠製品的盲點

自1950年代以來,這種一次性、掌上型的包裝運用範圍,已經從裝填食用物質(如番茄醬、醬油、沖泡飲品、各種調味品等)到生活用品(如濕紙巾、洗髮乳等)都有,幾乎所有可以想像的物品都可以用這張小批次的塑料袋來包裝。這些廉價、不可回收的小包裝產品,是大公司拿來刺激消費的手段,也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們每天面對的現實生活。

近年來減塑行動幾乎成為全民運動,很多人開始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包裝,包括世界各國的政府也頒布了各種法規,例如禁止使用塑膠吸管、禁止免費提供塑膠袋等,連歐盟自2021年起將全面禁止一次性塑膠,包括吸管、棉花棒軸心、餐具等塑膠製品,2029年寶特瓶的回收率更要達到90%的目標,但這些打擊一次性塑膠的法令並未包含到這些小塑膠包裝。

東南亞將成塑膠廢棄物大國,是否有能力處理?

自2018年起,中國為了防止環境污染,開始禁止進口塑膠垃圾以來,加劇了東南亞國家成為下一個塑膠廢棄物大國的機率。而這些無法處理塑膠垃圾的國家,最終將會使得塑膠垃圾污染我們的土地、海洋、食物鏈。《A Plastic Planet》更預估,直到2030年,這些塑膠小包裝袋全球每年扔掉的數量將達到1兆包!

▲塑膠垃圾流入海洋中會造成環境與生態污染。(圖/路透社)

▲塑膠垃圾流入海洋中會造成環境與生態污染。(圖/路透社)

這些包裝袋大多是以複合式材料的積層袋製成,包含塑膠材質的熱封層、鋁箔材質的阻隔層等等,雖然塑膠可以回收,但是只要塑膠與其他的材質貼合,卻是無法回收的,僅能夠作為一般垃圾處理,最終都會被丟到垃圾掩埋場,更糟的是還會流入下水道或海洋中造成環境污染。

什麼是解決小塑膠包裝可能的解決方案?

致力於在2023年以前,自有品牌不再使用一次性塑膠包裝的英國大型超市「冰島食品(Iceland Food) 」總經理Richard Walker表示,「冰島食品」每年售出1億份冷凍即食食品,而他們除了將原本的塑膠托盤全面更換為對森林友善與永續的「FSC認證」包材,冰島食品正在研究一系列除去一次性包材的技術,例如原本有些即食食品裏頭有醬料包,將那些醬料除去原本的塑膠小包裝、研發成「冷凍塊狀」,或是改為紙質的包裝。

▲英國大型超市「冰島食品(Iceland Food) 」總經理Richard Walker宣布以「TooCoolForPlastic運動」達到2023年前自有商品不再使用塑膠包裝的目標。(圖/BusinessLive)

▲英國大型超市「冰島食品(Iceland Food) 」總經理Richard Walker宣布以「TooCoolForPlastic運動」達到2023年前自有商品不再使用塑膠包裝的目標。(圖/BusinessLive)

▲「冰島食品」超市的香蕉已捨棄塑膠包裝,改用紙圈固定。(圖/BusinessLive)

▲「冰島食品」超市的香蕉已捨棄塑膠包裝,改用紙圈固定。(圖/BusinessLive)


同樣地,每年售出數百億件產品和一次性包裝袋的聯合利華也不斷在尋找防治這些包裝最終被遭到掩埋的方法,並在2017年也發表了研究了8年才成功的「CreaSolv®」回收技術,該技術是從這些小袋中回收其中的塑料,然後再將這些塑料去製造出新的小塑料袋,以實現循環經濟的願景。為了克服東南亞龐大的塑膠垃圾問題,聯合利華即於2018年底投資了1000萬歐元於印尼設廠,導入CreaSolv®技術,回收塑料包裝中的聚乙烯(PE)。

此外,聯合利華也不吝將這個循環技術分享給同業,期待能有更多同業能一起投入環保作為。並承諾到2025年,其產品所用塑料包裝要100%可再利用、可回收、可堆肥。

消費者的行為與心態改變也是重點!

但這些一次性的塑膠都是廠商的責任嗎?Richard Walker認為,「這是每個人的責任。」雖然使用技術和創新方式是一種解決方案,但在此之前,即便這些塑膠小包裝能夠使得產品更衛生安全、便於使用,但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轉變心態,才是我們最終必須做的事情。

延伸閱讀
加拿大最新研究發現茶包溶出幾十億的塑膠微粒!沖泡茶包該擔心嗎?
用「蝦殼保鮮膜」取代塑膠?英國超市Waitrose再創環保新絕招!
你知道蘋果上的貼紙其實不環保嗎!可堆肥的貼紙來了!

參考資料
朱漢強專欄:Sachet Economy的人血饅頭
Want Ketchup With That? ‘Sachet Economy’ Produces 855 Billion Pieces Of Plastic Waste Each Year
Industry must act to banish the ‘curse’ of plastic sachets, say campaigners
Plastic Sachet Recycling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ADHD腦中如「10個喇叭放不同頻道」 誤當好動不聽話僅1%完整治療

ADHD腦中如「10個喇叭放不同頻道」 誤當好動不聽話僅1%完整治療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常被誤解為單純的「好動」或「不聽話」,醫師指出,ADHD其實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影響腦部的功能,在台灣約有9%的兒童受到影響,但僅有1.6%接受正式診斷,真正接受完整治療的比例更僅約1%,意味著許多孩子未能及時獲得支持,導致學習、人際及情緒發展受阻。

2025年09月17日 17:22

21歲女性尿液檢查驚見潛血 醫:定期追蹤是關鍵

21歲女性尿液檢查驚見潛血 醫:定期追蹤是關鍵

一名年僅21歲的黃小姐,近日在公司年度健檢中,意外發現尿液檢查結果為「潛血陽性」,雖然平時生活規律、運動習慣良好,且沒有出現頻尿、解尿灼熱或血尿等症狀,但異常數據仍讓她十分不安,因此前往嘉義榮院家醫科門診進一步檢查,經醫師陳加判斷黃小姐屬於「鏡下血尿」,建議複檢後數值已恢復正常,考量其年紀輕、無抽菸史與家族病史,無需過度緊張,但仍建議民眾持續可透過定期健檢追蹤,了解及掌握自己的健康。

2025年09月17日 17:05

不吃澱粉也瘦不了?減重失敗「十大雷區」你中了幾個

不吃澱粉也瘦不了?減重失敗「十大雷區」你中了幾個

減肥路上常常卡關,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營養師珊珊在臉書粉專「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提醒,問題往往不在努力不夠,而是踩進了「隱形減重陷阱」,並點出「10大地雷」要特別注意!

2025年09月17日 17:04

再生緣細胞生技攜手台灣隊長陳傑憲簽約成品牌代言人 以「健康全壘打」與「再生八寶」守護生命中的每一局

再生緣細胞生技攜手台灣隊長陳傑憲簽約成品牌代言人 以「健康全壘打」與「再生八寶」守護生命中的每一局

再生緣細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於9月15日舉辦盛大簽約記者會,正式宣布邀請世界棒球12強冠軍台灣隊長 陳傑憲 擔任品牌代言人。本次合作以「健康全壘打」與「再生八寶」為主題,象徵運動精神與細胞醫療的跨界結合,並傳遞「守護生命中的每一局」的核心理念,將全壘打精神從球場榮耀延伸至守護生命健康。

2025年09月17日 15:21

這些美食「蟑螂都不吃你還吃」 權威影片瘋傳?醫1句神破解

這些美食「蟑螂都不吃你還吃」 權威影片瘋傳?醫1句神破解

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表示,近日Threads瘋傳一段影片,內容指出「蟑螂都不吃,你還狂吃」、「看完這集,也就不難理解台灣為啥有這麼高的洗腎率、大腸癌患者」的內文,這讓他感到匪夷所思之餘,更一句吐槽「不是啊兄弟,你又不是蟑螂!」

2025年09月17日 15:18

肝癌女驗出「永遠化學物質」超標 醫揪隱藏元兇:都在日常生活中

肝癌女驗出「永遠化學物質」超標 醫揪隱藏元兇:都在日常生活中

一名女性肝癌患者曾接受電燒與栓塞手術,怎料在術後檢測發現,其體內累積較高濃度的「永遠化學物質」。對此,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提醒,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很多隱藏污染,包括不沾鍋具、速食紙盒、某些化妝品與清潔品等,「大家千萬別忽視了!」

2025年09月17日 14:28

2罕病「死亡風險高」篩檢率卻下滑 醫團籲:納入新生兒公費項目

2罕病「死亡風險高」篩檢率卻下滑 醫團籲:納入新生兒公費項目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連續20年超過日韓,其中逾百位死於先天性疾病。醫師指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龐貝氏症等致死率極高的遺傳疾病,一出生就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因為屬於新生兒篩檢加選項目,目前篩檢率降至不到七成五。提醒新手爸媽,48小時及時進行新生兒篩檢且加選必選應一步到位,在症狀出現之前就及早介入治療,讓寶寶得到更好的預後。

2025年09月17日 13:03

10/11可買加熱菸 國健署警告:國外帶回最重罰500萬

10/11可買加熱菸 國健署警告:國外帶回最重罰500萬

國健署日前宣布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民眾赴海外可以購買通過核准的「同品項」加熱菸回台。但國健署提醒,未經國內核准通過的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仍不得攜帶入境,違者最高可處500萬元罰鍰,尤其目前國內核可的14個品項在國外通通沒有販售,所以民眾帶回來的都是違法加熱菸。

2025年09月17日 12:2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