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注射間質幹細胞真的可以治療新冠肺炎嗎?

▲新冠病毒、COVID-19。(圖/123RF)

▲新冠病毒。(示意圖/123RF)

文/潘懷宗 博士

2020年4月,一篇發表在《衰老與疾病》期刊(Aging and Disease)的研究論文,是由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醫院金榮華醫生(Ronghua Jin)替7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進行靜脈注射間質幹細胞治療的結果報告,其中1名是極重症(critically severe),4名重症(severe)和2名中症(common)註1。兩名中症患者和一名重症患者在治療後10天康復出院,其餘四名病情顯著改善,無人死亡。相比之下,對照組是三名重症患者,給予正常支持性治療,並注射安慰劑,其中一名死亡,一名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變得更加嚴重,另一名病情穩定。總共是10位病人。

所有病人都必須是RT-PCR檢測為陽性,如果病人同時有醫生認為足以妨礙此次研究的重大疾病時(像癌症),則排除在外。病人接受間質幹細胞注射後,繼續觀察14天並記錄所有實驗室、臨床、和放射線影像數據。這次治療用的間質幹細胞是免費來自上海市上海大學生命科學院趙春華教授(Chunhua Zhao)實驗室,並且經國家藥監局認證通過,所有間質幹細胞懸浮在100mL的標準食鹽水中,病人每公斤重給予1,000,000個間質幹細胞,靜脈注射點滴速度為每分鐘40滴。

▲注射、打針、疫苗。(圖/123RF)

▲醫生替7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進行靜脈注射間質幹細胞治療。(示意圖/123RF)

在間質幹細胞注射前,治療組病人體溫為38.5±0.5 0C、虛弱、呼吸急促、氧飽和度低。但是在間質幹細胞注射後2~4天,患者的症狀消失,氧氣飽和度在不論有無使用氧氣面罩(5 公升/分)下,均高於95%,最重要的是在治療過程中,並沒有觀察到注射後的急性過敏反應(acute infusion-related allergic reaction),也沒有遲發性的第二次感染(delayed secondary infections),因此,作者認為間質幹細胞具有治癒或顯著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潛能,特別是對重症患者而言是安全有效的。無獨有偶,2020年4月5日,美國FDA也批准了間質幹細胞可用於治療病情嚴重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恩慈療法。

最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名進入加護病房接受治療的急重症患者,休克且多重器衰竭,間質幹細胞治療後第三天,痰液的PCR採檢轉陰,且一直持續到觀察日截止。血漿中C反應蛋白從幹細胞治療前一天最高到達191g/L,下降到第14天觀察日止為10.1 g/L,顯示身體內發炎情形迅速改善。病人氧氣飽和度從89%(使用機械呼吸器治療可達94%),恢復到自主呼吸的97%,完全脫離呼吸器。血中淋巴球比例也從4.4%上升到10.5% (平常應在20%以上,5%以下容易走向死亡。可以參考潘懷宗/得新冠肺炎會不會死,免疫力決定)。

科學家認為,預防和逆轉細胞激素風暴可能是挽救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關鍵。而間質幹細胞已知具有強大的免疫調節功能,不僅可以抑制T細胞活性,同時可以調節CD4+、CD8+的活性,同時也間接抑制樹突細胞,並減少這些細胞分泌一些發炎反應的細胞激素。當然也很重要的是,間質幹細胞可以幫忙病人恢復以及修復已經受傷的組織。間質幹細胞的來源包括:骨髓腔、脂肪組織和臍帶血。間質幹細胞可應用於神經、心臟、肝臟、肺臟、腎臟、骨骼、軟骨、視網膜受傷的修復,近年來更發現間質幹細胞具有強大的免疫調整功能,有助於治療許多免疫異常的疾病,像是紅斑性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心、肺、腎。(圖/123RF)

▲間質幹細胞可應用於神經、心臟、肝臟、肺臟、腎臟、骨骼、軟骨、視網膜受傷的修復。(示意圖/123RF)

德州農工大學醫學院(Texas A&M University)的再生醫學研究員謝蒂(Ashok Shetty)發表看法時說道,這個研究結果認為,靜脈注射間質幹細胞是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仍需要對更多數目的患者進行研究來確認它的效果,因為目前只有七個。

愛爾蘭國立大學的丹尼爾·奧圖爾教授(Daniel O’Toole)指出,在控制組內,兩名結果最差的患者(死亡[75歲]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74歲]),年齡上比治療組中的受試者平均大了將近10歲。 他認為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跟年齡的大小非常相關,因此這部分可能會使結果產生偏差。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幹細胞生物學家保羅·納福樂教授(Paul Knoepfler) 認為新冠病毒如此多變,而且研究的病患數量如此之小,在沒有足夠的患者數量下,是無法證明療效的。由於間質幹細胞會減弱對新冠病毒的免疫發炎反應,因此他認為這也會存在著風險。

▲試驗、治療配圖。(示意圖/Pixabay)

▲有研究顯示,靜脈注射間質幹細胞是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示意圖/Pixabay)

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發展生物學與幹細胞研究教授穆默里(Christine Mummery)說,這些患者注射間質幹細胞之後,他們並沒有突然死亡,這令人鬆了一口氣。但是她也同意納福樂教授的觀點,現在確定安全性還為時過早,儘管一般認為間質幹細胞是安全的。

除了這七名患者外,在2020年2月底的另一項研究,發表在ChinaXiv(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台),還有另一名65歲的女性,是新冠肺炎急重症患者,在接受了間質幹細胞治療後,病情顯著好轉,但是有科學家批評,這位病患在幹細胞治療前,實驗室的參數,已經有明顯的好轉。

北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金博士(Kunlin Jin),也是上述《衰老與疾病》期刊研究論文的作者之一,他說目前雖然只有少數病例,但從結果來看,間質幹細胞是治療新冠肺炎患者非常有前途的方法。同時,他的團隊尚有另外24名接受間質幹細胞治療患者的數據,尚未發表,這些患者經過間質幹細胞治療後病情也都有改善。FDA最近針對危急病例批准了間質幹細胞的恩慈治療方法,因此他們也正在招募更多新冠肺炎患者參加現有的間質幹細胞治療,這意味著很快就會有更多的臨床試驗結果,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

註1: 中症是指發燒、呼吸道症狀、X光或CT電腦斷層有肺炎者。重症是指每分鐘呼吸大於30次以上、呼吸窘迫、靜止時氧氣飽和度低於93%。急重症是指呼吸衰竭需要機械呼吸器、休克、伴隨氣他器官衰竭、需在加護病房照顧者。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不少藝人將陸續舉辦演唱會,民眾紛紛準備「搶票」。醫師指出,搶票其實會促使多巴胺大量分泌,可視為一種「大腦的極限運動」,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場激烈的「靜態運動」,但對健康來說也有好壞,好處是能讓人感到興奮,壞處則是預期的獎勵落空,多巴胺水平會瞬間低於基準線,導致極度的失落、空虛,甚至憤怒。

2025年11月23日 18:08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醫師提醒,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也屬高風險族群。

2025年11月23日 16:58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泰國一名醫師警告,冬季洗澡切勿做出5大錯誤習慣,否則恐增加心臟負擔,嚴重時可能引發心悸、血壓飆升,甚至在浴室內頭暈昏倒,進而受傷或導致身體危害。

2025年11月23日 16:12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想讓身體維持年輕狀態,其實不需要複雜做法,從日常作息就能著手,包括規律睡眠、適度斷食、少糖飲食、增加運動量等,這些都能啟動身體內「長壽基因」的修復模式。他強調,只要生活節律穩定,細胞會自動進入更有效率的運作模式。

2025年11月23日 15:3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門近日公布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病毒病例死亡,引發關注。疾管署提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評估,近年全球通報新型A型流感人類個案,多與直接接觸禽鳥、家畜或受污染環境有關,民眾要避免接觸禽畜,落實「5要6不」。

2025年11月23日 14:42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保健品成為許多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面上產品琳瑯滿目,宣稱功效五花八門,民眾在選購與使用上常陷入迷思。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藥劑科陳長青主任提醒,保健品並非人人都需要,選擇前應認清標示、了解自身需求,才能真正「吃得安心、補得有效」。

2025年11月23日 13:29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留言版